古典文学侧重点.doc_第1页
古典文学侧重点.doc_第2页
古典文学侧重点.doc_第3页
古典文学侧重点.doc_第4页
古典文学侧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原始神话、先秦诸子中的寓言故事和史传文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叙事文学的渊源。2 神话的产生: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人类童年试图解释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3 神话的价值:原始神话是人类早期具象思维的产物,体现了先民壮丽的理想,反映了先民的原始思维,积淀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4 与西方神话相比,我国神话具有多族多源的特点。 5 我国流传下来的神话保存在唐宋以前汉族典籍中,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较多6 中国古代神话概说:远古时期,由于还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口头的诗歌和神话。7 上古神话还不是文学,但含有文学的成分,并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原始神话的很多内容与后世文化传统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忧患意识、重生爱民意识和反抗精神等。 8 自然神话是最先产生的一类神话,多以风、雷、鸟、兽、草、木为描述对象,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9 中国的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辟地最为著名。10 始祖神话是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神话,中国的始祖神话是女娲抟土造人。11 女娲补天是中国再创神话的代表作,见于淮南子览冥训12 中国洪水神话以鲧禹治水最为著名,见之于山海经海内经。13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分别是英雄神话的代表作,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 山海经北山经 。14 部落战争神话:共工与颛顼争帝:共工氏与颛顼(zhun 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选自列子汤问篇) 1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16 诗经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160)、雅(105)、颂(40)三类。17 祭祖颂歌: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18、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9、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0、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字仲尼,名丘。远祖:孔父嘉(宋国大夫),父亲叔梁纥(孔纥):鲁国武士。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说;伟大的教育家 ,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孔子也有过重大的贡献,司马迁说孔子“序诗、传易、正礼、乐、作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2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2、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 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鲁国人 冉耕(前544?),字伯牛,鲁国人 冉雍(前522前466),字仲弓,鲁国人 冉求(前522?),字子有,鲁国人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 端木赐(前520?),字子贡,卫国人 曾参(前505前435),字子舆,鲁国武城子思 ?孟子(思孟学派,儒学理想主义之一翼) 23、民本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24、赵歧孟子题辞:“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如孟子离娄下 “齐人有一妻一妾”,中“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评点家说:“三字顿挫,无限烟波。”(十三经评点札记卷四十五) 孟子梁惠王上“五十步笑百步”25、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时人尊称荀卿。汉代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学生有韩非和李斯。26、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惠子谓庄子曰:“魏王遗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草之心也夫!” 27、楚辞的定义:“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所谓“楚辞”,其本义即指楚地的歌辞。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黄伯思翼骚序),具有南方文学艳丽、飘逸、深邃的美学特点。 28、“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 作为一代文学标志的楚辞,正是屈原根植于楚文化的沃土,沐浴中原文化之风,吸取了楚国民间文学的营养,而“自铸伟辞”的天才创造。29、司马迁史记的创作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0、史记的艺术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3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由纪(12篇)、传(70篇)、表(8篇)、志(10篇)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主要记载高帝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的历史 。32、史记以风神胜,神韵悠长,汉书以钜穫胜,丰赡详实。33、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1)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文 骈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赋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34、建安、正始文学建安风骨的美学特征 代表作家: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正始之音 代表作家:竹林七贤35、南朝乐府民歌 : 西州曲36、建安风骨的内涵与特征1、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建安文人“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文心雕龙时序)2、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例如,锺嵘曾价曹操为:“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把建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清峻、通脱、骋词、华靡37、三曹(内容较多,请自己看PPT)38、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钟嵘诗品评价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38、“七子”之称,始出曹丕典论论文。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实际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文学活动。39、蔡琰:蔡琰作品的真伪问题 其诗今存三首,五言体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其中五言体悲愤诗比较可信。 骚体悲愤诗所述情节与蔡琰生平不合之处,许多学者认为非蔡琰所作。胡笳十八拍亦被怀疑是后人伪托。 五言悲愤诗: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长108句,540字。它通过叙写个人的不幸遭遇和惨痛经历,真实再现了汉末动乱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具备诗史的规模和悲剧气氛,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时代色彩。 悲愤诗:悲愤诗既“真情极切,自然成文”,深得汉乐府叙事诗风致,又笔调深曲,善摹情景,结构浑成,具有文人诗歌的特点。 悲愤诗叙事而兼抒情,是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发展,后来杜甫的北征等诗显然受到了它的影响。贺贻孙:“叙事长篇动人啼笑处,全在点缀生活。文姬悲愤篇,苦处在胡儿抱颈数语,与同时相送相慕者一番牵别,令人欲泣。”(诗筏)40、正始之音:正始时期的诗歌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再加上玄风的影响,诗歌又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辞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始之音”。魏晋易代之际政治高压之下的政治苦闷,导致作品曲折幽隐,寄慨遥深,充满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41、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子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在思想倾向、人生态度、文化修养等方面,“竹林七贤”极为相似,啸聚山林、任性嗜酒、不拘礼法名教,喜谈老庄。任情放达、脱略礼法,饮酒服药、发言玄远,是七贤的共同之点。但随着司马氏的政治恐怖日益严重,“七贤”的政治态度和处事风格逐渐有所分化。 “七贤”之中,以阮藉、嵇康的文学成就为最高。42、归园田居43、饮酒44、读山海经 此诗歌颂了山海经中精卫填海和刑天舞戚的顽强斗争精神,用以寄托诗人慷慨不平的情怀。 这首诗与陶渊明诗歌平淡自然的总体风格不同,表现的是一种慷慨豪放之风。 鲁迅先生评论此诗说:“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 45、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艺术风格“山水之奇,不能自发,而灵运发之” 无名氏静居绪言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 其山水诗的最大特点是善于经营画境,“极貌以写物”,尽可能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之美,并不遗余力的将山姿水态勾勒描绘出来。谢诗摹景状物,炼字用句,都刻意追求,风格鲜丽清新。 46、 谢眺的山水诗,较谢灵运有很大的进步。谢灵运大抵遵循以景入理的模式,情与景往往是割裂开来的;谢眺则往往以情观景,由景入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王夫之: “语有全不及情而情自无限者,心目为政,不恃外物故也。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古诗评选)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47、作品讲解:西州曲这首乐府民歌是一首具有叙事性的抒情诗。从其精致和成熟的程度来看,当经过文人的加工修饰。 全诗写一位青年女子的相思,结构上为四季相思体。 48、木兰诗 这是北朝唯一的长篇叙事诗,与西州曲并称为南北民歌的双璧。诗篇“事奇语奇”,颇有传奇色彩。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歌颂木兰只求保卫祖国而不计功名富贵的情操,塑造了一位普通北方女性纯朴高尚的形象,从中又展示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 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49、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50、世说新语的美学价值:世说新语以言语品藻人物,实现了由观念形态返归人格形态的变化,不论文职武功、道德是非,而是一种见情见性的关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率先确立了性格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审美意识,较观念化的写作更深入的切入了“人”的主题。51、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52、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5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54、李贺明王思任昌谷诗解序云: “以其哀激之思,变为晦涩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增定评注唐诗正声曾评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深刻奇幻、可泣鬼神” 。55、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一、元白诗派的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世俗化的新思潮,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杜甫的创作。 二、张籍、王建的新乐府诗创作56、白居易诗歌类型白居易诗今存三千余首。他晚年自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他自己最为重视的是讽喻类,而艺术成就最高,影响较大的是感伤诗中的长恨歌与琵琶行。57、白居易的讽谕诗以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为其代表。秦中吟“一吟悲一事”,集中暴露了官场的腐败和权贵们的骄横奢侈。新乐府广泛地揭示了中唐社会生活的各种重大问题,暴露了官场的腐败,反映了民生疾苦,实践了他的诗歌理论。 58、杜牧艺术特色 杜牧的诗众体兼备,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 他的近体诗,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七言绝句,语言精炼含蓄,格调明快清丽,风格俊爽豪逸。 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采,又清新自然;既明丽爽俊,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59、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品讲读 前两句由折戟起兴,后两句以假设从反面来写赤壁之战对东吴的重要性,但却从大小乔落笔写社稷存亡、生民涂炭,形象巧妙。60、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品讲读 秦淮月夜,凄惘迷离,再加“酒家”夜市,仿佛已经看见了公子王孙们的醉生梦死,歌儿舞女们的浅斟低唱,似乎晚唐的时代气氛中又隐约闪现着六朝绮靡的生活影子。“商女”唱着后庭花自然又把人的思绪引回到对陈代亡国悲剧的追忆中。诗人以冷眼看时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 此诗将现实和历史串联,议论和感慨结合,含蓄委婉,寓意深远。61、李商隐生当末世,早岁孤贫,后又陷于党争之中,抑郁不得志,中年丧妻,一生之中屡屡为情爱而痛苦。这样的生活遭际,形成了他忧郁感伤的性格。同时他又天赋才情,灵心善感,感情丰富细腻,这综合起来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62、李商隐的诗歌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1)义山诗构思缜密,善用象征、比兴、拟人、托物等修辞手法,表达出绵邈深曲的寓意和复杂曲折的感情,构成扑朔迷离的意境。 (2)义山诗又善用典使事,精工灵活。他是唐代诗人中用典最多的作家。举凡史事、神话、传说,皆能得心应手地驱役于诗中。 (3)诗歌语言华艳而精炼。63、锦瑟唐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作品讲读 此诗乃义山诗之代表作,但颇难解说。 历代以来,众说纷纭,大致有:咏令狐楚家青衣(恋情)、咏锦瑟、自伤生平、悼亡、政治寄托、诗序、寄托不明、自寓创作等说法。可参看今人刘学楷、余恕成李商隐诗歌集解。元好问论诗绝句云: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发出了难解的感叹。64、西蜀词坛以花间派词人为主。花间派因五代时西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而得名(共收录了自晚唐至五代的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牛峤、孙光宪等十八位词家的五百首作品)。其内容多为花前月下、男女之情。风格以剪红刻翠、香软浓艳为主。“词为艳科”已经定型。欧阳炯花间集序: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娆之态。”65、温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巽xn)。66、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全词以华丽的辞藻、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粉香,表现闺房的华丽、少妇的美艳和她孤独、慵懒、自矜自怜的情思。67、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肠断”的情感变化。该词清新自然,省净洗炼;整首词全用白描手法,然而却意蕴丰赡,留给读者无限遐思的空间。68、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此诗长达1666字,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其词无专集,散见于花间集、尊前集和全唐诗等总集中,近人王国维、刘毓盘辑为浣花词一卷,凡五十四首。69、李煜词现存约32首,主要可分作前后两期:前期词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风流妩媚。如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前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化抽象为形象,喻愁之广,之深,之久,之泛滥汹涌,之滚滚不息,设喻极巧,乃写愁之名句。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70、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71、蝶恋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72、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为人落拓不羁,由于失意无聊,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往返。他的词很有点浪子作风(“才子词人”) 。中过进士,也做过小官,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柳永的潦倒自嘲之语,饱含被迫流落江湖的无奈和辛酸。死时很凄凉,棺木寄放在镇江的寺庙里,“远近之人,每遇清明,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的乐章集里有词二百二十多首。73、柳永词的新变柳永词在题材内容上的开拓: 1、表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如:望海潮 2、比较多地描写了妓女的生活和思想。 3、描写流落江湖和离别怀人的情绪,尤工于羁旅行役。 74、柳永词艺术上的创新:1、形式上,大量创制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2、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成功地把铺叙手法运用于词中(以赋为词)。3、善用白描,语言通俗明快,雅、俗兼得。75、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父亲苏洵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后人称之为“三苏”)母亲程氏从小教他读书,给他以品德上和学习上的薰陶。22岁中进士,由于欧阳修、梅尧臣等前辈的揄扬,名重京华。 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 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dn )州(海南昌化),到65岁才遇赦北归。76、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77、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文学家,作品有词、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是词,有漱玉词。78、受生活境遇的影响,李清照的词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婉约清丽(闺中之闲吟)。 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国破家亡后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沉哀凄苦 (破国亡家之低泣)。79、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