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析唐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及其意义T01014070 胡睿摘要 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极其重要的一项发明,雕版印刷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关于雕版印刷的起源众说纷纭,本文简要探讨版印的起源以及版印发明的文化背景。关键词 雕版印刷 发明条件 文化背景1、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都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就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言,纸作为书写材料得到广泛使用是一个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而要详细解析其具体过程,包括其中的文化技术因素,就必须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石刻和印章。(1) 石刻和摹拓技术战国时期,我国已形成在石头上刻字的传统。古人认为,石头不易损坏,在上面刻字颂功纪事,可以传运存久。秦汉间刻石的风气尤盛,现存最古的石刻,是唐初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畴原发现的秦代石鼓,因其地处歧山之阴,故被称为“歧阳石鼓”,石鼓凡十具,每鼓都刻有一首四言诗,记述秦代国君游猎之事。真正把整部书都刻在石头上始自东汉的石经。东汉熹平四年,灵帝刘宏命中郎蔡邕组织学者精心考订校正7种儒家经典的文字,然后用通行的隶书,把校正的经文镌刻在石碑上。最后将刻成的40块石碑树立在活阴太学的讲堂门外,史称熹平石记。此后,历代都有石刻经典的文化举措。朝廷耗巨资雕刻石经,其目的在于向天下读书人公布并提供标准的儒家经典文本,然而分处天南海北的读书人事实上无法全部亲往京师一字一句抄录。这一矛盾导致了摹拓方法的发明。这种摹拓方法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其原理和雕版印刷术是一致的,只是石刻文字是正写而雕版刻字是反写。从石刻的正字转为雕版的反写字,又经过了几百年的实践摸索,其间得到了印章用法的启示。(2)印章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周礼地官司徒“司市”有“凡通货(金玉)贿(布帛)以玺节出入之”的记载,文中“玺节”就是印章。古时由管理市场贸易的官员用来监督控制货物的流通。秦王统一六国后,玺被作为皇帝用印的专名,普通官、私使用者方称为“印”。汉时,用印封检奏章,故称为印章,后来印章作为封发公文信件的信验标志使用。又逐渐用于书画藏书的题识,称为具有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文房艺术用品之一。2、雕版印刷的起源说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年代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约有七说,汉代发明说,东晋发明说,北齐发明说,隋朝发明说,唐代发明说,五代发明说和北宋发明说。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除去纸的应用和社会书籍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等因素的推动。摹拓技术的提高应是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关键环节。隋书经籍志经部小学类著录有秦始皇乐巡会稽石刻文1卷,熹平石经周易尚书春秋等各经34卷,正始石经尚书春秋凡17卷,其小序中说明,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历经时乱,至唐贞观初已经“十存不一”,而“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这些石刻本的存在,说明摹拓的方法大约出现在南北朝之际。据此,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早于南北朝之说可以排除。又据文献记载五代时期,官府、私家刻印了卷帙繁富的文学总集类书和儒家经史,说明雕版印刷技术在这一时期已相当成熟,其发明时代晚于五代之说过于保守。目前,有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学术界倾向于唐代贞观年间即公元627-649年之间。唐代贞观说提出是以历史文献记载和近代发现的印刷品实物为依据的。文献(1)古代文献中,较早提到印本书的出现是唐宪宗长庆四年(825)元稹替白居易长安集所作序的记载,元稹在白氏长庆集的序文自注中有“扬、越间多作书勒模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一段话,这篇序文末尾注明“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微之序”具体说明刻印书籍的日期和地点。(2)又如唐太宗太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836年1月21日)当时东川节度使冯宿在奏章中说:“剑南,西川及淮南道(今四川及江苏、安徽等地)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唐太宗就下命令:“敕诸道府不得私置日版。”(旧唐书文宗本纪)也就是禁止民间私印日历。(3)唐司空图司空表圣集卷9有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确化募雕刻律疏一文,题下有注曰:“印本共八百纸”文中叙述募刻的缘起,“自洛城罔遇时交,乃焚印本。”“渐虞散失,欲更雕搜。”所谓“罔遇时交,乃焚印本”指的是唐武宗禁佛事,向达曾指出此文作于成通末叶,上距武宗禁止佛25年左右。(4)唐柳玼曾在所撰家训的序中谈及蜀中见闻说:“中和三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版印低浸染不可尽晓。” 在上述文中关于元稹长庆集序中的“模勒”一词,经曹之考证,确非刊刻之意,但这并不能否定中晚唐时期雕版印刷已广泛,涉及佛经、历书、字书以及阴阳、占梦、相宅之类社会有需求的迷信书籍。天垢净光大陀罗经的发现说明同时期已经出现具有较高水平的雕版印刷品。因而可以肯定雕版印刷技术发明的年代还在其前,一项重大技术的发明到实际应用尤其是生产出成熟的产品中间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实践提高阶段。目前就已掌握的文字记载和印刷品实物推断印刷术至迟发明于初唐,即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年代是符合事实的,至于更为确切的发明时间和发源地认定有待于更多印刷品实物的发现。3、孕育雕版印刷的文化背景(1)隋唐时代大型类书的编辑类书并非著作,它是根据经、史、子、集等各种书籍的原文辑集而成的工具书,类书将分散在各书的资料分门别类纂辑在一起,使读者避免为寻找资料而有大海捞针的麻烦。类书的出现是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有关的,当时文献典籍卷帙浩繁,为了便于阅读和查找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已成为社会上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封建帝王,没有时间博览群书。类书编成后,往往辗转传抄流行于民间,对社会文化发展起着积极作用。(2)设馆修史制度的正式建立传说中国在黄帝时代就已设有史官,但是正式见之于文献记载则是殷墟甲骨之中,可见至迟在殷商时代就设有史官。史官的主要职责:一、保管历代典籍,二、记录当代重大史实,编修本国史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明确,北魏节闵帝专门设立了修史局,这是史馆的雏形。北齐修改史局为史馆,修史局或史馆都隶属于秘书省著作局,由著作郎掌管史书撰修工作,由于被任命的修史官员都是朝廷高官,他们只挂个空头衔,不可能做具体工作,真正修史的是秘书省著作局下的著作郎,出现差错下属要承担责任,有了成绩领衔者居功领赏,因此修史进程缓慢。唐太宗决心予以改革,他改组史馆,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并建立起健全的制度,从组织和史料的收集都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并且史料来源也有严格保证。严格的组织分工和优渥的待遇,对史籍编纂工作有很大促进。(3)佛经的翻译和韵书编辑的发展隋唐时代编书规模的庞大和组织的完善,从佛经的翻译工作也可看出。隋唐之前,翻译佛经总是采取梵僧口译,华人笔受的方法。隋炀帝开始创立译场,是中国最早的国立编译馆,译经的翻译原是临时性组织,一部佛经翻译好后自动解散,到此成为官方设置的永久性机构。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是唐代贞观至贞元这一百五十多年间,玄奘是这期间最有成就的翻译家。据续高僧传载:“奘奉敕翻老子五千文为梵言,以遗西域。”又称“又以起信一论,文出马鸣,彼土诸僧,思承其本,奘乃译唐为樊通布五天。”可见唐代的翻译事业不仅仅是将梵文佛经译为通行的汉语,而且也将中国的古代典籍和印度失传的佛学论文转译为梵文。向国外进行双向文化交流。由于印度古梵文佛经的传入,中国知识分子接触到梵文的拼音法,引起西字切音这种注音方法的使用和研究。许慎以前的字书作者,他们注释读音的方法叫“取譬相成”,也就是用同音字来称音,据近人赵荫棠等韵源流考定,用反切方法注音,始于东汉时期,到曹魏时,孙炎著尔雅音义才普及使用切音,因此,后人把孙炎视为反切注音的始创人。南北朝时发现了读音的四声,音韵学得到继续发展。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一部集音韵学之大成的作品,它总结了南北朝时期音韵学的研究结果,后代韵书只是在其基础之上作了一些修补和增订而已,基本结构体例并未改变。切韵在唐代也经过几次补充,至唐玄宗天宝十年,孙愐重加刊定,改名为唐韵。从隋唐时代佛经的编译和韵书的编撰情况来看,不仅编书规模比过去庞大,组织更加健全,而且编成的书籍质量大有提高。(4)唐代时政记和朝报唐代是汉族文化的发展时期,在唐初的一百年间,最高统治者都比较注意让民众休养生息,社会秩序安定,生产力得到持续发展,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时政记创始于武则天执政的长寿三年,目的是记录帝王的模训和当时的军国重事,时政记只送史馆,留作编修史籍的参考资料并不像群众公开,所以它的内容虽是重要时事和政务,却不是新闻报道。中国最早编辑的新闻公报,是“朝报”,朝报由宫中所出,条布于外,它直接向公众宣布,专门报道一天的朝政大事,时效相当迅速。(5)本草和方书的编纂唐朝的医药方书,也有所发展,传下两部著名的方书,一部是孙思邈的千金方,另一部是王焘编的外台秘要,这两部书都凝聚着前人在医学上的许多成果。(6)唐代书籍的装裱印刷术的发明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几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第一种是石刻的拓片,第二种是木板的传拓。中国印刷术实际上是上述几种复制技术的综合性成果,它的产生和佛教文化传播有关。一般书籍的印刷到晚唐才出现。随着封建社会文化的发达,社会对书籍的需求日益增多,单靠手工抄写书本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隋唐五代时期,我国早期的刻书业已经出现。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权稳固,因而文禁较松,文化教育政策比较开明,释道两教兼收并蓄,自由传布,雕版技术发明的很早为宗教所利用。当时刻印的既有佛像又有佛经。目前发现最多的且最早的印物主要是这类品种,著名的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三色”印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日期的印刷品。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 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出于敦煌莫高窟的9世纪雕印的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则表明佛教和中国文化的结合及其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唐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工程考生复习分享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考试的答题时间管理技巧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复习经验分享与探讨试题及答案
- 乡村道路承包维修合同范例
- 冰淇淋进货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建筑用工合同范例
- 2025年市政学重要知识试题及答案
- 理论与公众需求结合的公文处理试题及答案
- 一线工人劳务派遣合同范例
- 建筑工程中的多元化管理试题及答案
- 矿井瓦斯抽采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周)以及详细记录
- 立法学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1.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 (共28张PPT)
- 流动注射分析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出口报关单模板》word版
- 边坡护坡检验批表格模板
- 工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全)
-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
- 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 《Monsters 怪兽》中英对照歌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