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单一人生经历追求礼乐的一生1.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2少年时代,15岁立志以传承礼乐为己任。330岁时,对“六经”已融会贯通,开始创办私学,收徒讲学。450多岁时,先后任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5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68岁时,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从孔子的经历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可以看出:孔子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于我们而言,要立志成才,矢志不渝,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清单二思想成就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2)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2内容(1)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3)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孔子的思想因为有利于社会稳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所以封建社会的历代君主基本上都用该思想统治国家,以仁、礼、中庸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经过长期积淀,已渗透进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清单三教育成就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开创私学。2教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3教育内容(1)起初为使学生“成人”,主要教授诗书礼乐。(2)后来培养学生成为“君子”,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4教育方法(1)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5整编古籍孔子整理编撰了古代文化典籍“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清单四历史影响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的影响(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2)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2对世界的影响(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2)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孔子作为教育家,打破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原则对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探究点一孔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探究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答案(1)主张: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奴隶制的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背景:奴隶制经济逐渐衰落,封建经济兴起。材料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2)材料二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答案“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材料三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3)材料三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答案“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结论形成孔子思想的评价思想主张评价政治思想“克己复礼”目的是改变春秋时期的混乱,匡正社会秩序,但社会变革是不可阻挡的“仁者爱人”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强调和谐完美,有利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推广“成人”、成“君子”培养博学明礼的高素质人才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探究点二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史料探究材料一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1)上述材料体现出孔子怎样的地位?答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也成为古代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并对世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材料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曾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2)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结论形成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2)孔子的思想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汉代开始,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经历代损益积淀,已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中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4)在教育方面,孔子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而且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5)孔子的思想对亚洲各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世纪以后,儒学传到西欧,法德等国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B孔子的主张不能助诸侯实现称霸梦想C孔子设计的那套礼仪规范太过繁琐 D孔子试图混淆上下等级关系而遭拒解析:选B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用的原因是与春秋战国时期富国强兵、争雄称霸的潮流相悖。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479 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 492 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 ,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 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解析:选AA项中“历代”明显具有片面性,不正确。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他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他认为“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他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他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解析:选D孔子认为“仁”“礼”和刑罚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派别时曾提出“是无君也;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下列主张与提出者同一派别的是()A“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B“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D“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儒家的等级思想。A项是老子对治国境界的分类: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法治、兵治,属道家,排除;C项“兼相爱”属于墨家思想;D项大意为“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由中可看出其推崇君主权威,故属法家思想,排除;B项“克己复礼”强调等级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故选B。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独立思考 D学思结合解析:选D孔子强调了只学不思和只思不学的两种不良后果,从而说明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性。6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在中国焦点2006评出的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因是() 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 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 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了后世教育 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A项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B项较为笼统,C项属于教育,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D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天子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颜渊材料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材料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请回答:(1)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孔子的主张。(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6分)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和影响。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三则材料中提取孔子的思想主张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和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仁”和“礼”,提倡以德、礼治理社会的思想,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2)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孔子及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及教育方法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年表(部分)年份年龄大事记鲁襄公二十五年二岁齐(大夫)崔杼弑其君,立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三十五岁鲁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奔于齐,季氏执鲁政。鲁定公四年四十八岁吴兵破郢(楚国都),楚昭王奔随。鲁哀公四年六十一岁孔子自陈迁蔡,楚侵蔡。据何新孔子年表编制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路宿于石门。晨门(守城门的人)曰:“奚自(从何处来)?”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材料三孔子曰:“吾闻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不困不成行。” (汉)刘向说苑(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生活时代的政治现象。该政治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概括孔子针对以上政治现象而提出的主张。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述孔子的言行。(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崔杼弑其君,立景公”“鲁三家共攻昭公”“吴兵破郢”这几句话分析其现象,这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房合同范本怎么填写
- 工地安全用工合同范本
- 2025解除租房合同协议书格式
- 借款抵押保证合同范本
- 装修劳务员工合同范本
- 广告合同范本2017
- 生物质销售合同范本
- 采购酒水副食合同范本
- 雕塑养护合同范本
- 建筑内部合作合同范本
- 酒店前台接待流程及话术
- 银行规范服务礼仪培训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嘉兴市昊鸣纺织有限公司年产480万米高档纺织真丝面料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假体隆胸手术课件
- 水泵房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90题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农村宅基地流转合同协议范本
- 文保员安全培训课件
- 西门子S7-1200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教案全套 LAD+SCL
- 高锰酸钾的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