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浓郁的语文味崛起在课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片断与评析襄阳市保康县实验小学 尚 玲片段一: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题目(师指屏幕课题)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能不能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再读一遍课题?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题目当中“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这个词语,请大家找一找。 生:(用很快的速度找到并举手) 生:是“中华不振”。 师:(在课题下方板书“中华不振”)请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词语生:(齐读)“中华不振”。 (点评:紧扣中华不振这一词语,为阅读教学找到了突破口,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画一画,不要满足于找到一处地方,尽量把课文读完,联系起来考虑。生:(自由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 1 :“街道两旁行走的黄皮肤的中国人。 生2 :“一问才知道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华不振”。 生:师:你们找到了这些句子,很不错!能说说这些句子和中华不振有什么关系吗? (点评:一语打开学生的心窗之门。民主意识无处不在)生 3:我划出来的是“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在左顾右盼时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我从洋人得意扬扬的神情,看出外国人在中国横行霸道,蛮横无理,处处欺凌中国人。这说明中华不振。 师:你真会读书!尤其抓住得意扬扬这个关键词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师:流淌在课文字里行间的都是 生:(齐读)“中华不振”。 师:是啊,“中华不振”!(投影出示重点段)。我记得刚才是这位同学读到了这段话,请你站起来,你把这段话再读一遍,行吗? 生 2 :(朗读) 师:谁还愿意读? 生:(朗读得很有感情。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你仿佛听到了些什么?甚至还看到了些什么? (点评:小小一问,激起学生圈圈涟漪。)生 1 :我想到了:当时,在租界里,中国人为什么敢怒不敢言,不敢出手去惩处那些恶毒的洋人?是因为惩处洋人之后外国人就要打我们中国吗?这就是我们“中华不振”的地方。 生 2 :我看见了外国人在租界里横行霸道的身影,这是中国的土地,凭什么外国人能在这里行走,而中国人不能?并且是他们蛮不讲理,凭什么我们就敢怒不敢言呢? 生 3 : 师:同学们,这段话让我们想了很多,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景。谁再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的朗读,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点评: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师: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假如当时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 1 :我会想,为什么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洋人犯了事,可以不去追究责任,而中国的人却要哭诉呢?我就会去帮助这个妇女去说这个洋人。 生 2:既然中国巡警连这些人命关天的事情都不管,也就只有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才能去指责这个洋人。我会挺身而出,为那个妇女打抱不平。(点评:让学生变换角色,身临其境去体验,思维想像和文字表达密切结合,很好的体现阅读教学的价值观。)师:我深深地为你讲的这段话感动,老师希望你来读这段话(指屏幕)好吗?一个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中国人。 生 :(身临其境地读) 教师配乐朗读,生配乐齐读。师:“谁又敢怎么样呢?”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不冲动?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又怎么能够不愤怒?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平常了 (投影出示“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等事例介绍。教师配乐朗读。)(点评:利用相关课外资料填补教材空白,丰富充实文本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片段三: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地沉思,他在想一些什么呢?同学们,请你们把他写下来! 师:(十分钟后)谁愿意交流你的感受? 生:他想:洋人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可是,更令人憎恨的是中国巡警局!中华民族之所以这么软弱,中华民族同胞之所以被欺凌,是为什么?中华民族地域辽阔,人又多,不见得会输给外国人。关键是中华同胞不能够团结一心,要不然,中国人怎么不为自己人撑腰啊? 生:他想:人与人都平等,外国人没有权利来侵犯中国,更没有权利像动物一样看待中国人。为什么中华人民敢怒不敢言?为什么中国人们不万众一心,把前来欺凌我们的外国人给打倒?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夺回自己的自尊? 生: (点评:读写结合,既深化了文本阅读,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师:这一次,周恩来从租界回来,他想了许多,在修身课上听见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恍然大悟,听到魏校长点他的名字,于是,周恩来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读!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连续指名学生回答。)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展示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学生课外进一步搜集有关周恩来的资料。 (点评:开放语文学习的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总评:本节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师紧扣文本,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创设浓郁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语文世界,在阅读中感悟,在交流中明理,在拓展中升华。既融合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又渗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让人耳目一新。本案例有这样几大亮点:一、紧扣“中华不振”,层层剥笋本节课,执教者紧扣中华不振这一核心词语,探究发出中华不振感叹的原因,追寻解决中华不振问题的方法,形成了由话题切入,按“不振-要振(崛起)进行教学的主线。整个教学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挖掘出蕴含在周恩来伟大志向背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到了旧中国的种种不振,感受到了周恩来幼小心灵深处要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报国之情。二、以读传情,品读感悟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让积极的感受成为学生内在驱动力,放手让学生潜心领会文本,在读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在读中体验情感,内化语言,读的目标明确,鼓励学生练读、美读、反复诵读,入情入境表演读,既领略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又积累了语言。三、创设情境,唤起情感共鸣1、补充背景资料。文本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很远,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史知之甚少,这对领悟文本中所提到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是一个难点,老师补充了华人在租界受到侮辱等有关材料,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二,补充展示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一生的资料。由于时空的原因,学生对于周恩来这一伟人虽然有一些了解,但缺乏整体上的感知与认识,而教师补充的这些资料,为孩子了解周恩来打开了一扇窗户,激起孩子进一步了解周恩来的兴趣,丰厚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使思想底蕴更为深刻。2、让学生换位体验,唤起情感共鸣。如: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假如当时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周芳煜课件教学课件
- 销售人员话术训练模板(结合市场情景)
- 2025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届春季厦门银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招聘辅助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公诉工作考核试卷
- 2025春季福建农信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福建漳州市漳浦县赤湖第二中心幼儿园顶岗教师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邵阳市新宁县公开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上海金山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情商与智商的课件
- 3.3《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课件)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西师大版
- 商业店铺施工方案
- 民法典之遗嘱继承课件
- 粮仓建筑施工管理办法
- 2025秋全体教师大会上,德育副校长讲话:德为根,安为本,心为灯,家为桥-这场开学讲话,句句都是育人的方向
- 急性肺水肿护理
- 供货进度保证措施方案
- DB3301∕T 0396-2023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2025年长沙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