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本文在中西方国家经济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有关的数据为例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通过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异方差、序列相关,进一步分析中国居民储蓄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利率才能对居民储蓄作用的结论。由此,解决了困扰我们很久的一个问题:我国近年来采取了多次利率政策,但都没有像在国外灵丹妙药一般的良好效果。之后引入虚拟变量、联立方程等相关的分析与检验,不仅深入了解相关影响因素特点,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并进一步理解了计量经济学相关思想的应用。 【关键词】居民储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研究主题:研究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并以天津市的数据为例,初步确定影响因素可能有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定期一年银行存款利率。 一、模型的提出 居民储蓄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导致从我国发展趋势及经济状况来看,居民储蓄每年都大幅度递增。 1.个人可支配收入(R) 我们知道,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储蓄源泉。居民储蓄是居民把可支配收入中暂时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有价证券。 2.通货膨胀率(P) 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收入就越低,同时实际利率也会越低,所以储蓄也会下降。我国采用多次利率政策,从一方面讲是由于其效果被通货膨胀抵销了。因此,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率则是这种水平的具体表现。 3.利率(I) 提高利率会导致人们把工资存入银行,相反有利于促进投资与消费的是降低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直接影响到存款的利息,因此利率理论上应该对居民储蓄有着显著的影响。 4.其他 参数和误差部分:很明显,有很多影响储蓄的因素,比如城乡居民储蓄的心态、文化、人口老龄化等等。但比较来看,他们的影响都不容易变化比较稳定。 二、建模与分析 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如下: 利率的回归结果并不好。下面我们将对该模型进行异方差、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等检验。 三、异方差检验与修正 1.图示法进行检验 (1)异方差表现的并不明显,根据被解释变量S分别与解释变量R,P,I做散点图可以发现。 (2)根据各个解释变量与残差平方(E表示残差平方,即E=resid2)的散点图对比异方差性。从大部分点落在一条斜率为零的直线附近的以上几个图也可以看出,异方差性表现并不明显。 2.怀特检验 由怀特检验可知,在=0.05的情况下,查2分布表,可知临界值20.05(9)= 16.9190。由Eviews分析可知, n R2=12.43922,进行比较发现n R2=12.4392220.05(9)=16.9190,所以接受原假设,表明原模型在所取水平下,不存在异方差。 四、序列相关性检验 1.图示法检验 观察用残差e与其滞后一阶序列e01的自相关图,残差及其滞后一期值大部分在原点附近,所以得出序列相关性并不显著。 2.解析法检验 (1)回归检验法 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序列相关性。理由如下:以回归残差et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其滞后一期值et-1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et=et-1+t ,不显著为0。对该式子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随机误差项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所以原模型的序列相关性并不显著。 (2)DW检验 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原因是之前的结果知DW值为2.4694。 (3)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由图中数据,可以认为序列不相关。因为右上角的P值远大于0.05的水平,所以可以接受原假设。由上面的方法检验结果可知,序列相关性并不显著。 3.多重共线性修正与检验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1)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图所示: 由上图数据可知,原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由于三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2)由最小二乘回归的结果中可认为存在多重共线性。因为R2与F值均很高,但是参数I的t检验值并不显著。 五、结论 从单方程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结论似乎是存款利率不能够被接受为解释变量,而居民储蓄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与消费者物价指数。虽然从我国的利率政策可以看出,利率的下降并不一定能降低居民的储蓄存款。 但是我们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在西方经济理论里,利率通常和储蓄成正比。为什么在西方灵丹妙药般的政策工具在我国却失灵了呢?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条: 首先,西方国家人们可以放心消费、放心投资是因为存在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次,当西方国家人们预期到利率的下降会降低他们的收入时,他们会迅速投向更为有利的投资对象。 其三,在西方国家,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我们不一样,有良好的信用体系给予保障的前提下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贷款消费。 由此,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只有在满足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它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来。 从联立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来看,综合两种估计方法并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从计量模型估计的性质来看,系统估计方法的参数优于单方程估计方法,具有良好的?y计特性。 参考文献: 厉以宁.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汪小亚.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6). 卢君生,蔡锐.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2). 康荔等.1997-2002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 (6). 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