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实词理解技法一、 考点解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规定能力层次为B级。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包括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以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的理解。这一考点常考类型如下:1 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文中常见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指本应用甲字时,却使用与甲字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此外,还有少数形近通假字。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应该把借用的字还原为本字,解释本字的意思。通假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类:(1) 同音替代。用与甲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乙字替代甲字。如:寒暑易节,使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二者读音完全相同。(2) 音近替代。用与甲字读音相近的乙字替代甲字。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即双声通假。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内”通“納”。 另一种是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即叠韵通假。如:因笑谓迈曰:“汝知之乎?”(石钟山记) “识”通“志”。(3) 形近替代。如: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高兴的意思。2 古今异义词。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从古至今词义的演变情形分为下列几种:(1) 词义扩大,即现代词义比古今词义的范围要大。如:“皮”,本义指“兽皮”。现指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以及包在外面的东西,例如“树皮、封皮”等。“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之名,后来扩大到河流的统称。“秋”古代仅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来又有“一年”的意思,例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2) 词义缩小,即现代汉语的意思比古文所指要小,主要有三类: 词义程度的减弱。如: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地步。今义的“饿”,指一般肚子的饿,程度减弱了。 词义表示范围的缩小。如: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和女孩,都是“子”。现在“子”仅指“儿子”。“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仅仅指妻子,词义的范围也缩小了。 词义义项的减少。如: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续)“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放逐。这里指迁移。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这里指调任、升职。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 这里指放逐。今义“迁”,较为常用的只剩下“迁移”、“变换”这两个义项,如“迁居”、“变迁”。(3) 词义迁移。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成表示乙事物。如:枉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涕”,古义指眼泪,今一般作“鼻涕”解。窃计欲亡走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为“步行”。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去”古义指“离开某地”,现指“到某地去”。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属动词。(4) 感情色彩变化,即古今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爪牙”。原指勇士、武将,现指“帮凶”“狗腿子”之类的坏人。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左转僖公十六年)“”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5) 名称说法改变,即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外一种说法。如:“目”改为“眼睛”,“日”改为“太阳”,“寡”改称“少”。3 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在古文语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多,是高考文言文诗词的一大考点。考生如果不了解这一现象,在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1) 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指是由意义相同的两个语素构成,表示同一意义的双音节词。解释同义复词只要弄清楚一个语素的意义并解释那个语素的意思即可。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爱”和“怜”都是“爱”“疼爱”的意思,两个语素表示同一意思,为同一复词。又如: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斧”“斤”指的都是“斧子,砍木的工具”。(2) 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指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摒弃不用的双音节词。在偏义复词中,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在形式上起到构词的作用。判断一个副词是否为便宜副词,偏哪一个,呀把它放置在具体的句子中,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分析。偏义复词也是导致古今异义的一个因素。偏义复词的构成方法有两种: 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来构成。如: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父母”便义在“母”,“父”是衬字;“弟兄”便义在“兄”,“弟”是衬字。在翻译时只需要翻译“母”和“兄”,“父”和“弟”都摒弃不译。4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有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词的多个义项一般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形式延伸出来的。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是指因用打比方的方法而形成的新的意义。如:“期”可作动词和名词用。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 “期”为名词,指“规定的时日,期限”。与老人期,后,何也?(留侯世家) 这里的“期”为动词,“约会”的意思。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期”亦为动词,“期望、希望”的意思。此外,“期”还可以作“ji”为“一周年”的意思,作名词。如: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解释多义词,有必要熟悉它的每一个常见的义项,并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联想的方式揣摩它的其它义项,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5 词类活用。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何语法功能划分的类别。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各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叶大致相同。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谓语等。但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别的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存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诗词中,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1) 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意为“每天”。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名词“云” 名词一般作动词。如:“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名词“雾”“星”用作“列”和“驰”的状语,意思为“像雾一样”“像繁星一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名词“水”受否定副词“非”和助动词“能”的修饰,用作动词,意为“游泳”。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名词“道”带宾语“芷阳”,用作动词,意为“取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名词“炬”在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意为“放火”。义不赂秦。(六国论)名词“义”充当省略主语“燕赵之君”的谓语,用作动词,意为“坚持正义”。 名词的使动用法。如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名词“荣”后省略了宾语“之”,用作使动,意为“使得到荣誉”。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病”,名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生病”。 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带宾语,意为“以为师”。后人衰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鉴”意为“以为鉴;借鉴”。(2) 动词的活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是动词作名词,意思是“伏兵”。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射”是动词作名词,意为“射箭的本领”。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即“主语使宾语怎么样”,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动作或发生变化,可以用“主语+使+宾语+原谓语词”的格式来表示。如:能谤饥于市朝,问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闻”是使动用法,意为“使听到”。其意盖将死我于囊,而独窃其利也。(中山狼传)“死”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死”。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赵盾酒”是使动用法,意为“使饮”。 动词的为动用法。主语为宾语发出谓语的动作行为,即“主语为宾语怎么样”。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是为动用法,即“为哭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后序)“序”是为动用法,即:“为写序”。祭祀必祝之。(触龙说赵太后)“祝”,动词的为动用法,原义为“祈祷”这里翻译“为祈祷”。(3)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主语或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以活用为名词了。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原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充当宾语,指“善良诚实的人”。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世家)“坚”“锐”形容词作名词,指“铠甲”“兵器”。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中山狼传)“实”本是形容词,句中活用为动词“装”。(“空”是使动用法,意思是“挪空”。)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短”本是形容词,指长短,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说坏话”。诸君子皆为欢言,是简欢也。(孟子离楼下)“简”本是形容词“简单”的意思,句中活用为动词。以为“慢待”。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生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圣明”。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弱”。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安”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安”。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强”“贫”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强”“使贫”。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为何”的意思,即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怎么样,一般都可以用“主语+认为+宾语+原谓语词”的格式来翻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的意思是“认为美”。时(赵)充国年七十,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老”的意思是“认为老”。(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奇”。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贵”“贱”“尊”“卑”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二、 题型归纳1 对四个实词分别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或多项。2 给出四个实词,要求选出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或者要求选出与题干所举例子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3 古文翻译题,设置重点、常用的实词作为得分点。4 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其中会涉及理解关键词语的内容,也会有实词考查点。三、 技巧点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法理解实词的含义。1 温故知新法(知识迁移法)归纳教材中常见的实词的含义以及词类活用的现象,在读材料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的积累来解决课外材料中遇到的问题。如:2010年全国1卷第11题(2)要求翻译“汝爝火余烬”。我们学过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爝火”是名词,指小火,火把,火炬。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即可翻译为“汝爝火余烬”一句。还有第8题的A项:“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报”我们学过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指答复、给回信。可见。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很顺利地把这个句子的意思翻译出来。2 据形析义法。根据汉字字形的形象特点,利用汉字造字用字的“六书”,推测生词意思并进行猜读。所谓“六书”指的是造字和用字的六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如:2010年全国1卷第11题(2)中“汝爝火余烬”,“烬”,形声,从火,尽声。本义指物体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可以推测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元朝)小小的火把残灰”。3 对称寻义法。古人遣词造句强调整齐对称,这也为我们猜读题义提供了方法。对称有同义对称、反义对称,我们可以根据相同的句子结构找到我们不能确定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如2007年安徽省第三大题古砚说中第二段: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这个长句句式基本一致,知道前一句的翻译方法,就可以套用翻译下一句。4 语境分析法。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词、句、段、篇是统一的。语境不同,词义也不同。语境分析法有两种:(1) 整体语境分析法。把词句放在这整段、整篇中考虑,看逻辑关系、感情色彩和作者态度。(2) 相邻语境分析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是理解字句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准确率高,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如在2010年全国1卷第8题B项:“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从上文看,明太祖再征江西,王祎献颂词后,就被招置礼贤馆,又累迁侍礼郞,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说明太祖就已经很重用他了。当他任南康府同知,即担任知府的副职(正五品)时,由于“多惠政”太祖才赐给他黄金带以示宠爱。所以“宠”字根据上文语境应翻译为“以为宠爱,把作为宠信”,为动词的意动用法,5 带入检验法。对一些含义不确定的词语进行解释或翻译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自己掌握的含义放入具体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集成墙板绿色生产与节能减排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抵押买卖合同纠纷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建设劳务分包合同规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幼儿园与房地产开发商土地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线路抢修现场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法制副校长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发电站抽水承包合同
- 2025版儿童服装慈善捐赠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招聘代理补充协议合同范本
- 2025版城市综合体商业租赁合同范本
- 社区工作者经典备考题库(必背300题)
- 2020数学花园探秘决赛三四年级A卷
- 标准工程签证单表格
- 幼儿园绘本故事:《罗伯生气了》 课件
- 开具生效证明申请书(申请开具生效证明用)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GB 9706.218-2021 医用电气设备 第2-18部分:内窥镜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石油专业英语(钻井)
- 教练技术一阶段讲义(共59页)
- 物流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卫生监督执法约谈通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