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以及用法1、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石钟山记)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如: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渔公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以致”等。例如: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六)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七)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保民而王。(齐桓晋文之事)(八)表示修饰关系(即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左忠毅公逸事)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赤壁之战) 而翁归,自与尔复算耳。(促织)3用作双音虚词。与别的虚词组合构成双音虚词,又分为下面几种情况:(一)附在别的虚词后,构成“以而”“既而”“俄而”等固定结构,可译为“一会儿”“不久”等。例如:已而英霍山师大起。(梅花岭记)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以衾相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二)“而已”连用,为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师说)我知种种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三)“而后”连用,作为连词,表示前后两件事的连续关系或条件,相当于“方才”“才”。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其一、代词人称代词1、 代人:他(的)、他们(的) 例: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 代物,代事:它(的)例:自以为得其实指示代词1、 这、那 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中的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二、副词、表猜测:大概,或许 例:其皆出于此乎2、 表反诘:难道,岂 例:其可怪也欤3、 表祈使:还是,可要,当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未来:将 例:其如土石何?三、连词表假设:如果 例:其若是孰能御之表选择: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助词调整音节 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附在代词“彼”“何”之后:多么 例:汝来何其晚矣。4、且一、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发生,译作“将要”、“将”或者“马上”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表示动作行为是暂时的,译作“暂且”,“姑且”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示对动作行为的推论,译作“尚且”、“还”例:失时不雨,民且狼顾。用在数词之前,表示几乎达到这个数目,译作“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译作“并且”、“而且”例: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作“况且”、“而且”例:且焉置土石?连接两个动词或者形容词,构成并列词组,译作“既。又。”例: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5、然 一、虚词用法。(一) 代词指示代词(区别人或事物)也能用作近指,相当于“这样”,“如此”“那样”“然”作为“如此”解,可以单独成一逗,也可以作谓语或状语。例: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二)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可是”, “不过”。这种“然”字是由代词演化来的。例: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促织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史记项羽本纪(三) 助词1形容词,动词词尾。 “的样子”。 “然”字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没有实在意义,形容词,动词后边用个“然”字,一般用作状语,有时作谓语,“然”的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助词“地”相似,有时也可以译作“似的”。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黔之驴康肃忿然曰。 卖油翁 (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 列子汤问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二、实词用法。(一) 动词本义燃,燃烧。例: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二)形容词 “是”,“对”,“不是”,“不对”例: 太后曰:“然”。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然则,“然”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这样那么”“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这样才”的意思。表示承接。例:然后以六合为家。 过秦论然而,“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的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但是”。这个意义不可单说“然”。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6、所一处所,地方。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二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谓:所说的。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在: 1到处。例如: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2所在之处,处所。例如: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7、为 一、虚词用法。(一)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1) 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师说 2)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2)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朱弦已为佳人绝。5、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鸿门宴(二)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反问或感叹),前面有疑问代词(“何”,“奚”等)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为”往往与“何”字呼应,表反问;“何以为”,可译为“还要做什么呢?”“何(奚,何以,奚以)为”例: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二、实词用法。 (一)动词:1本义是“做”,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翻译,像“治理”,“作为,当作”,“成为,变为,形成”,“称为,叫做”,“认为”,“是”。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引申义归类:A表示人事关系,作为,充当,担任。当作。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表示劳作修建,修筑。例: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墨子公输(第二个“为”)C表示社会意识形态活动,治理,研制,制定。例:而法其所以为法。 察今D表示事物变化,变为,造成。成为。例: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苟子劝学E有时相当于表判断的“是”,在句中起联系主语和谓语的作用(又为算做,算是)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G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作” 。H译为“认为”,常与介词“以”连用时,有“以为,认为”的意思(见“以为”)例:1)孰为汝多知乎!卖油翁 I与“以”连用,也可译为“把当作” (见“以为”)J作及物动词,当“帮助”讲(读去声)例: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 K还可以当“有”讲,例: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8、焉一、语气助词:啊,吧或者不译 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二、代词、人称代词:他,它例:谨食之,时而献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兼词:于之,于是,于此 例:(1)青麻头伏焉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四、 助词:词尾:的样子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10、以 一、虚词用法:(一)介词:“以”字作为介词,它们后面一定带有一个名词或者词组。“以”字和它后面的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词组。以”字后的名词或词组即是“以”字的宾语。整个介宾词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A可译为“用”“拿”“把”。如果以宇的宾语承前省略,可译为“拿来”“拿去”“用来” (但“以”字的词性与它们并不完全相同。)例: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拿)2)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把)B可译为“按”“按照”“依据”“凭”“靠着”“用(凭)什么身份”例: (a)凭,靠。例: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 (“以五十步”介宾词组作状语,修饰动词“笑”,表示动作凭借的条件。)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b)按照,依照。例: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c)根据。例:(1)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说拿。) 捕蛇者说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因”例: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于”例: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矣。”(论语)“与”还可以作名词,译作“朋友”,“盟国”例: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16、则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如果第一件事情略先,第二件事情略后,可译为“就”“便”。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如果第二件事情并不在第一件事情之后,只是到了第一件事情之后才发现有第二件事情,可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可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欲速则不达。(论语,孑路)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个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二)用作副词,也分为几种情况: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2、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可根据上下文翻译。例: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三)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例: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行业防诈骗知识培训课件
- 伤寒课件教学课件
- 铁路驾驶员管理办法
- 银监会举报管理办法
- 行政许可档案管理办法
- 企业消防安全培训活动课件
- 涉案财物管理办法漳州
- 企业新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影电视审核管理办法
- 滨州公安头盔管理办法
- 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讲课件
- 景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 《生物化学》课件-1、绪论
- 大队委选拔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夏日暑期萌宠嘉年华(交个萌友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全科医师基层实践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珠光颜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保价保量保供协议书
- 项目走账协议书
- 《美发师的职业道德》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宝应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33名笔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