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五云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概况.doc_第1页
赣县五云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概况.doc_第2页
赣县五云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概况.doc_第3页
赣县五云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概况.doc_第4页
赣县五云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概况.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州市石鼓镇无公害蔬菜产业概况石鼓镇无公害蔬菜产业主要位于我镇长村片,分布在低坡、石鼓、尖山等3个村,基地面积3500多亩,年蔬菜总产量3120万斤,主要品种有冬瓜100亩,产量200万斤;苦瓜500亩, 400万斤; 头700亩,210万斤;生姜600亩,180万斤,大蒜500亩, 300万斤;萝卜300亩, 240万斤;茄子200亩, 200万斤;辣椒300亩, 240万斤;薯子200亩, 200万斤;芋头300亩,150万斤。商品蔬菜供应量占高州市区蔬菜销量的三分之二以上。2004年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石鼓无公害蔬菜基地被第三届世客会指定为接待用菜供应基地。2007年12月石鼓镇无公害“粉皮冬瓜”参展广东省第一届农博会。2008年2月石鼓镇蔬菜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08年全国冰灾期间,石鼓镇被市政府指定为蔬菜供应镇。1、自然条件优越石鼓镇属丘陵地区,植被丰富,水土流失小,土壤为酸性5.5的沙壤土,富含微量元素,加之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3;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34.3mm;光照充足,年日照时间1920.4小时;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85天,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蔬菜的生长。而且,当地没有工业污染,经省、市、县权威部门检测,空气、土壤和灌溉用水等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无公害蔬菜种植的标准。2、区位优势明显蔬菜产业基地市区仅15公里,处于207国道两侧,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水坝、水渠及其他农田灌溉系统初具规模,信息畅通、交通便利、物流快捷。3、市场需求旺盛高州市自产的蔬菜一直是供不应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蔬菜的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同时,化肥、农药对健康的损害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加工净菜,可以把人们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改变吃蔬菜必须长时间浸泡的无奈。目前,市内国光、坚强等大型超市以及上海、福建、广西等地客商有意与石鼓镇合作,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业务。4、种植基础良好多年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和外地外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了市农业局、市蔬菜办、高州农校、广州蔬菜研究所和以色列等国内外的知名专家36人次来镇指导和传授技术。学习先进经验,强化技术培训,改进优良品种,引进种植方法,农民掌握了水稻和蔬菜轮作的经验以及蔬菜反季节种植的技术,并从科学种菜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种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市场意识逐渐增强。5、品牌优势突出石鼓蔬菜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久负盛名,现今已占据高州市区蔬菜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同时,还吸引了新余、九江、宜春、吉安等地乃至上海、福建、广西等省的客商前来合作开发,品牌效益凸现。而且,五云村108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园试种成功,改写了市级没有真正的无公害种植的历史;2005年,石鼓冬瓜又通过了江西省“无公害冬瓜”品牌认证,标志着五云镇的蔬菜生产迈上了新的台阶。2006年9月向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绿色”商标,现已取得国家商标证。省、市政府亲政为民,时刻关心菜篮子工程的建设。石鼓镇响应上级政府的号召,立足发展城郊经济,服务市民,坚持发展蔬菜生产不动摇。实施如下做法:一是大力拓建道路、兴修水坝、开挖水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自2003年被列入省、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扶持项目以来,实施了基地内的公路、桥梁、水利、大棚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基地内新修水泥公路15公里,新修村组公路10多公里,新建桥梁2座,兴修水陂3座,水渠5000余米,建设蔬菜大棚50多亩。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我镇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倡导种植户组建绿色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全镇菜农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指导和产销服务。建立一支由3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在12个村建立蔬菜讲堂,成为全市唯一具有健全蔬菜产业培训网络的乡镇。并积极协助合作社注册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商标,有力提升了蔬菜产品附加值。三是开展农民知识化工程,积极建设农民新村,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每年都选送数批农技人员和种菜大户到外地培训考察等,曾先后到广州蔬菜研究所、山东寿光、海南、广州等地学习培训,引进良种良法,使之成为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四是积极引导菜农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采取“党员+农户,大户+困难户,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产业培植壮大,大力引进外来订单种植,进一步把基地做大做强。今年,重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动作模式,在林坑村引进远山现代无公害蔬菜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化钢架蔬菜大棚近30棚,实施太阳能灭虫灯、喷灌等设施,现代化蔬菜大棚面积12亩。该运作模式的有效实施极大地发挥了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面积分散,品种不一,未实现规模化种植。二是蔬菜科技有待进一步提高,未实现现代化种植。三是蔬菜缺乏深加工处理,只是鲜采鲜卖,未深挖产品附加值。四是蔬菜基地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仍存在交通不便、水坝水渠年久失修等现状。一是在发展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同时,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原则。一方面大力推进蔬菜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区域化布局,另一方面,通过推广科技,加强生产管理和质量监管等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