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2011年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2011年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2011年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doc_第4页
2011年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幼稚(zh) 鲲鹏(kn) 吞噬(sh) 媲美(b) B挑衅(xn) 迷惘(wng) 滑稽(j) 苔藓(ti) C雾霭(a) 迁徙(x) 蹼鹬(y) 颈雉(zh) D惩罚(chng) 秤砣(tu) 哂笑(shn) 诺言(n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1)不自量力荒凉箫瑟 前扑后继 沾沾自喜(2)喜形于色苍皇逃窜 胸有成竹 狼藉班班(3)相形见拙 难以致信 鼠目寸光 美味佳肴(4)精巧绝伦 莫衷一是 高深莫测 沧海桑田3选出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 )(3分)A敬畏自然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记叙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以及罗布泊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应该反省了,不要再破坏美丽的自然了,否则有一天人类将无存身之地。C旅鼠之谜向作者介绍了北极旅鼠几种奇异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希望人类能从中得到解开这些谜团的线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5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3分)(1)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些可惜。( )(2)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6仿写句子。(2分)(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_,我将_。7、默写(14分)(1)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之态的句子是: , 。(3)如果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选取两句做为“南山奶粉”的广告语,最恰当的是: , 。(4)己亥杂诗中诗人运用比喻,表达自己虽以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意的句子是: , (6)喂,出来作者_,是日本_ 家。(7)大雁归来作者_,是_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8、名著导读(2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_、_、_三个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其中,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二阅读理解(57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2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9本文作者是 代 家柳宗元。(2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佁然不动( ) (2)悄怆幽邃( )(3)斗折蛇行( ) (4)往来翕乎( )11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4分) 写鱼儿自由轻灵的游动姿态的句子是: 表现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12作者在发现小石潭的过程中用了一连串的准确动词,请依次列举出来。(2分)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4作者笔下的小石潭具有怎样的特点?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4分) 15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3分) (二)(17分)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16.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3分)_17.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_18.“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_19.“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4分)_20.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4分)_ (三) (17分)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2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2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6分) ( )一( )一( )一(沙漠)23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分)_2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5分) 原因:_启示:_三作文(60分)作家刘增山在秋魂一文中写道:“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收获的将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收获的定是蜜糖。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收获的将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稗子(叶子像稻,果实像黍米,是稻田害草),收获的定是一把稗子;如果你什么也不种,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播种和收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八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35分)1、( )(3分)2.( )(3分)3( )(3分)4( )(3分) 5(1)( )(2)( )(3)( )(3分)6(1)_ (2分)7、默写(14分)(1),。(2),。(3),。(4),。(5),。(6),。(7),。8、(4分) _、_、_ _(人名)二阅读理解(55分)(一)(23分)9 (2分)10(1)( )(2)( )(3)( ) (4)( )(4分)11 (4分)12 (2分)13 (2分) (2分)14 (4分)15 (3分)(二)(16分)16 (3分)17 (3分)18 (3分)19 (4分)20 (3分)(三)(16分) 21( )(3分)22( )一( )一( )一(沙漠) (6分)23 (3分)24原因: 启示: (4分)初二年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 2、D3、C4、A 5(1)设问(2)拟人(3)对比6、略7、(14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星新一 日本现代小说家(7)利奥波德 美国 8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贝多芬9(2分)唐 柳宗元10(2分)(1)呆呆的样子 (2)忧伤的样子 (3)像北斗星那样曲折(4)轻快敏捷的样子 11(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2(2分)隔 闻 伐 取 见13(4分)略14幽深冷寂(清静或清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5、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16、人类理应敬畏自然17.用了拟人的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只在于高级生命形态与低级生命形态之分,低级生命形态,即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18、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19.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21.D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