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考研经验之谈.doc_第1页
在职考研经验之谈.doc_第2页
在职考研经验之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是要靠理性的,现实是政治和英语里都有依靠理性无法得分的部分:政治是30分多项选择,英语是40分阅读理解。精心的准备也许不能让你稳拿这些分数,应有思想准备。有的朋友查到分数以后觉得难以置信,可能是对这两部分的得分情况估计乐观。但是剩下的部分,即英语卷的完型,作文,翻译,听力;政治的单选和主观部分确是我们可以掌握主动的,准备好了这130分收获80%以上的得分是很正常的,我们应有充分自信;加上非理性部分不低于50%的得分,精心准备考研这两门应能收获120130的分数甚至更多,这已足够了,至少在总分和单科分数线上不会受牵制。 这种情况相信大家都见到了,刚考完那会儿针对阅读理解的讨论不可谓不激烈,有些标准答案难以服众,这至少说明很多考生无法理解出题的意图,注意是“无法理解”,也就是说让你选,你无论如何都不会去选标准答案。至于政治,我不止一次听到上海二军大的政治辅导老师(该老师负责上海地区政治卷子复查)称:有些多选题让他选他也选不对,因为要么理论界就有分歧要么语义含糊不清。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分析一书有对考试学理论的分析,我等普通考生虽看不懂,但从“区分度”等术语当可猜到所谓“非理性”题目部分是为拉开考生分数区间,进一步筛选考生。此部分不伤大局,通俗讲属拔高部分,我们作到全面深入复习即可,不必专为此部分多费心机,省下宝贵的时间和体力另做它用。 “用”英语,考研不攻自破 需知考上以后,英语是你的必备技能,你得胜任口语交流,你得能写原汁原味的书面材料,你得面对大堆原文资料,你总不想那时才一样一样去练吧?不妨在考研时就把这些技能一一搞掂,学会用英语,则通过考研英语轻而易举;反之,把考研当六级之类的东西去准备,把单词书模拟题和作文模板当成复习的中心,并不是说考不过,只是考上以后在使用英语方面可能还未入门。那样做在大的战略方面就有问题,毕竟考试大纲写得很清楚了,要害在一个“用”字。 记得2000年秋初到加油站论坛的时候,当时的英语版使我受到强烈震撼,以斑竹apsmam为代表的的一些高手经常写英文帖子,内容有学习经验,作文习作,抒发情感,当然还有灌水。大家年龄都差不多,我却从没想过英语是可以这样学的,我在以往的教育环境里无不是背单词学课文考试,我也凑合着拿到了所谓的CET-6。说来惭愧,当我也想用英语表达我那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景仰之情时,我发现我只能写出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 这样的东西,我知道我的方法出了问题。这种想法令人非常FT,但是同时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门,一方精彩的空间出现了,我知道我会在一年以后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之后发疯似的翻看外语帖子,寻找高手们的经验,渐渐开始明白象我这样的情况应如何从头开始。我当时能认识的词汇可能有50006000,能放在句子里写成地道英文句子的单词则几乎没有,这是写作能力一片空白的原因。作为工科学生,我的单词来源是大学英语精读教材16,后两册是为考六级自学的。所接触的文字材料也仅限于那几十篇课文,有时看看报纸,发现生词太多,根本记不过来。听力听过几个学期的VOA,适应了速度之后还是有些东西总是听不懂。口语当然也是一无所有。 弄清了现状之后,就大概定了一个计划,依次对付词汇和听力,顺便拿下写作,最后是口语,至于阅读是不用练的。按照从论坛上得到的经验,于英语国家的新闻出版物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在10000以上,所以这个数量应该是用好英语的最底线,那么这10000个词怎么记,我请教了读美国文学硕士的昔日同窗jasmine,她的回答是刘毅的Vocabulary系列。于是我开始背5000和10000两册,同时还有一本收录5000左右词汇的考研英语词汇必备,我是每个例句都背了的,大约有20000个吧。两个月后背完,开始觉得脑子里有了一些常用词汇的句型。太令人兴奋了,以前背单词就是孤立记每一个单词,从没想过要记一个词的上下文,所以读文章的时候句子结构稍微艰深便会犯“一字一顿”的毛病。想通这个道理是背单词的苦功初见成效。 单词背过,接着便要想法巩固。我选的文字资料是北外的LISTEN TO THIS教师用书(英语中级听力和高级听力),这两册书是很多学校外语系的教材,内容全英文,各为700多页,总70余万字,可起到一箭双雕作用。中级教材我读过6遍,巩固了一些前期背的词汇,新见了很多常用的句型,另外书中有1000个未见过的单词,我能认识的词汇11000了。 LISTEN TO THIS中级磁带听了好几遍,觉得很有趣,外国人说话也有很多口音,听起来和我们学的标准音标大不一样。由此想到我们在平常和老外打交道,对方发音未必都和播音员那么标准,练习时候,听的越多越怪越好(预感在2002考试时应验,考试听力用的是中学教室的大喇叭,放音伴有杂音,我因听惯了希奇古怪的英语方言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后来偶然看中央台的英语新闻WORLD WIDE WATCH还有SUNDAY TOPICS,发现以前怎么听都觉得快的节目现在好象放慢了速度在等我,每两个单词之间都有很大的间隔,似乎专门留给我思考前面的东西。不信?试试看。 LISTEN TO THIS高级的内容是以里根当政时期的美国电台广播政治类节目为主,内容比较单一,不象中级那么有趣,另外单词的深度也相应增加,有些是报纸媒体都不太常用的,我听的次数少一些。 这时已是2001年5月,有意识地运用前段时间积累的大批单词和例句,用蹩脚的英文在外语版参与讨论,注意看高手们写的东西,艰难地开始了写作练习。一个月后发现积累的写作资料不够,又买了四本原文书,上外的英语语言学,首都外贸大学的微观经济学,上海交大的英语分类阅读珍粹,西安交大的美国文化史话。前二者为英文教材,用于泛读;后二者收录的都是300字左右的短文,其中的句子可谓千锤百炼。粗粗总结:这四本书里有6000以上我没见过的词汇,背之。 写作开始会本能地写一些搭配,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但是过后翻书偶尔却能看到这些搭配。该算初级的英语思维吧。开始能用分词从句等手段把只有几个字的短句扩充为比较复杂的句子,但是经常犯语法错。这个阶段常犯的错误是不厌其繁,再小的事情也要把它写成句中套句,经常滔滔不绝地轻易凑够200字。 开始注意高手们帖子的细微之处,一点一点剔除自己的语法错误习惯,看到许多人推荐新概念英语3,也去弄了一本,学会了书信的常用格式。注意到长短句应互相配合。 六月的一个早晨,5点左右睡不着了,上网聊天,在烟台热线的英语聊天室里遇到一位搞外贸的大哥,聊罢道别。 他说:Your english 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