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教案集.doc_第1页
二上语文教案集.doc_第2页
二上语文教案集.doc_第3页
二上语文教案集.doc_第4页
二上语文教案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案集学校 黄姑周圩小学 姓名 赵卫芳 学科 语文 班级 二(2)班 学生人数 42 周圩小学二(2)班学号姓名12341钱家荣999991942陈明鹏969398943林旭洋939994944李倩倩9998.51001005熊晶晶971009798.56黄文韬959896987陆徐渊97991001008华美燕979691.5969张可儿100981009910王新一9494.5949411庄 健981001009512马亦舒98989999.513张 婷938493.58914马佳豪9092919015马梦婷9395909716赵思雨9495939717潘金圆9391.5719418刘鸿洋989710010019段莹莹9897999720陈泓双99981009921邵盈盈999684.59822张文杰9798999923张 泰100100999924刘瑞峰9596899325黄 怡9598.5839326高 硕9710010010027谢雨欣9397968628卫振宇8888.59797.529梅思杰89979596.530王嘉懿96100999931邵俊磊9697999932钟思婷100991009933邵悦悦969893.59834潘子健9999999935马毅斌9896929636徐金伟99100999537钟思奕9498978638范佳琳9687.592.58739韩诗雨9197949740蒋添羽949392.59241张 涛908285.58942徐洪磊9496849543总分401740363967401844平均分95.696.194.595.7优秀率64.378.654.866.7黄姑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过程考核细则(试行稿)黄小教2011(5)号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实施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学行为的规范化,教学常规的制度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通过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引导学校过程管理,抓好管理细节,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具体内容见下表: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分值一、认真备课。符合基本要求可得满分。有下列情况者每项扣5分。1、备课时量不足、任教学科无备课,无计划、进度、成绩统计等;2、反思量不足(未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反思达不到要求(过简);3、集体备课预案修改少,不修改(扣10分)。由教导处通过检查教案来落实。20二、认真上课。有下列情况之一每项扣5分。1、上课经常迟到;2、无故离岗情况多;3、经常(长时间)接听电话;4、无故不调好课;5、经常拖堂。6、未全部完成教学内容。由教导处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座谈等来进行。30三、认真批改作业。有下列情况者每项扣5分。1、作业批改不规范,不及时批改;2、作业布置过量或不布置作业;3、教导处要求批改的作业不批改,应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不布置;4、大量订正没有复批。由教导处通过学生问卷、常规检查等进行考核。20四、认真辅导学生。辅导学生认真耐心得满分,态度粗暴或者经常不进行辅导者酌情扣分。由教导处通过学生问卷进行考核5五、认真测试。主要调查是否进行单元测试,是否进行质量分析(期中、期末)等。非考试学科要求有过程考察评价登记,要进行笔试或非笔试测试。不进行测试、登记扣5分,不进行分析扣5分。由教导处通过学生问卷、老师上交试卷分析、登记表进行考核。10六、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校本培训及政治学习等。参加活动及培训全勤,听课达到规定节数,参加活动记录认真等可得满分。参加活动(听课等)缺勤一次扣1分(公事除外),无故不参加或无故中途离开活动(听课等)扣5分。听课没达到规定节数(每学期8节)缺一节扣1分。培训、会议没有记录扣5分,不完整扣3分。由教导处通过活动签到、检查会议记录、听课笔记、等进行考核。15七、如有以下情况直接认定为不合格:1、无特殊原因不接受、不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责任安全事故。3、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由教导处检查,教研组长反馈,学生问卷等综合评定。说明:每学期考核一次,学生问卷以问卷学生总数三分之一以上反馈有问题为准。95分及以上为优秀,9490分为良好,8985分为合格,84分以下为不合格。 黄姑中心小学 2011年9月黄姑小学各学科作业批改要求语文:低段:教师批改作业: 作业本 抄写本 写话本可教师或学生互批: 同步练习 默写本中高段:教师批改作业: 作业本 大作文 小作文可教师或学生互批:同步练习 抄写本 默写本批改要求:1、写话本、大作文本要求详批,有勾和批改日期,内容有修改好词好句用曲线标注,三分之一有详细评语。优、良、及表示等级。小作文有勾和批改日期,内容有修改好词好句用曲线标注,三分之一有简单评语。优、良、及表示等级2、作业本、同步练习每小题要求有勾,错误的内容用圈、问号或划线表示,并有订正和复批,有批改日期。用或优、良、及表示等级。3、抄写本、默写本以及一些自主作业要求有勾有批改日期有订正和复批。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本 数学练习本(自备)可教师或学生互批:同步练习 口算训练 批改要求:作业本、数学练习本、同步练习、口算训练每小题要求有勾,错误的内容用圈、问号或划线表示,并有订正和复批,有批改日期。用或优、良、及表示等级。学生互批的要求老师进行最后检查、复批。英语:教师批改:作业本 抄写本 可教师或学生互批:课时特训 默写本批改要求:作业本、课时训练每小题要求有勾,错误的内容用圈、问号或划线表示,并有订正和复批,有批改日期。用ABC等级表示等级。学生互批的要求老师进行最后检查、复批。抄写本、默写本以及一些自主作业要求有勾有批改日期有订正和复批。科学:教师批改:作业本作业本每小题要求有勾,错误的内容用圈、问号或划线表示,并有订正和复批,有批改日期。用或优、良、及表示等级。二0一一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周圩 小学 202年级 语文 学科 任课教师 赵卫芳学生知识质量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20人,女生22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接受能力也较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小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本学期主要任务和要求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留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再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教材重点难点教材的重点:1、识字和写字教学时重点,应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2、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3、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教材的难点: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4、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5、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1第三册语文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起讫时间教 学 内 容备 注19、19、2始业教育 识字1 29、59、9秋天的图画 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机动39、129、16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识字2 一株紫丁香49、199、23我选我一分钟 难忘的一天机动59、269、30语文园地二识字3欢庆机动610、310、7国庆放假710、810、14北京 我们成功了看雪语文园地三机动7天810、1710、21识字4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机动910、2410、28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机动1010、3111、4语文园地四识字5称赞机动1111、711、11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机动1211、1411、18从现在开始语文园地五识字6机动1311、2111、25窗前的气球 假如 日记两则古诗两首1411、2812、2语文园地六识字7“红领巾”真好机动1512、512、9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机动1612、1212、16语文园地七 识字8我是什么机动1712、1912、23回声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1812、2612、30农村的变化真大 语文园地八复习191、21、6期末复习201、91、13期末复习二年级语文第三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识字一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初步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重、难点:识字写字。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二、读中识字。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3出示生字宜人 一层 尽 头 染 红 叠 翠 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这些认读生字很难,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4开火车读生字。5 同桌卡片抽读。三、在写中巩固识字1 认读字音。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金”里面两点,告诉学生两脚要并拢。)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6 学生练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有收集词语的兴趣。重、难点:朗读感悟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分小组合作学习。二、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特别“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很难读,注意要让学生练读。 3 出示秋天的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三、在读中巩固识字。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四、在应用中巩固识字。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2卡片游戏找朋友。五、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这个实践活动很好,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进行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练习。)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秋收 立秋 中秋节课后反思:重视字词的教学,我边画草图边板书词语,把生字显示出来,指导学生拼读,证音,拓宽了一些知识面,如:在教学时,我告诉学生“壮”字的分析,“士”形旁,“士”是男子的美称。还有形近字,同时也注重了自己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出示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之秋,春兰秋菊,春种秋收、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时节总之,识字课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这节课还是有收获的,92%的学生认识生字过关,在词语的理解上,通过自己在教学中设置的语言,学生基本能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情感,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1 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教学难点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2、总结学生感想,导入: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出示课题并朗读。猜字谜识“图”字:一个大镜框,冬天里面藏。)二、朗读感悟1、初读感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开火车,一人读一句,注意正音。各人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朗读展示: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师引读课文,感知全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梁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是本人比较喜欢的引读方式。)用多种形式朗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要读出感情。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挑战读,看谁读得美。可个人读,也可集体读,不断挑战已读者,最后胜利者为朗读冠军。三、识字教学备注;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生字:笼、浪、粱、燃、勤、劳。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采用自由问答方式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用自编的儿歌帮学生记字形: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四、课后活动: 1、刚才我们看的、读的都是别人的作品,课后我们自己动手,创作一幅秋天的图画,再给图画配上一句优美的话或一首优美的小诗,准备搞一个歌颂秋天的诗画展。(这个形式较好。)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画画组:画秋天;写作组:写秋天;表演组:演秋天;歌唱组:唱秋天(时间关系,可删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课文。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八个生字。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再读课文1、同学们,我们随着乐曲再读一读课文,让秋天的图画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配乐,师引读:教师领“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学生跟“山野就是”教师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学生跟“看蓝天上的大雁”)2、配乐,全班齐读。生看图找句练朗读,师借图指导,直到背诵。(配上动作,激发兴趣。)3、生自由轻声背诵。4、开火车,一人背一句,熟练者奖一个秋天的礼物(梨、苹果、稻子、高梁、大雁等图片)。二、复习词语1、看图片找相应词卡,并让小老师带大家读: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2、将词卡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赛读;开火车读;计时抢读。3、和同桌一起,看着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并将词语卡片准确地摆在相应的地方。三、指导写字字形分析、范写。波、浪:都有三点水,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注意浪右上是点,学生容易写成撇。波的第四笔是横钩,学生容易写成横折钩。)灯、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撩”变为“点”;“作”字右边注意上面一横长,下面两横稍短。(区别做与作:做工、作业、工作 、做作业)字、苹: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丽:上面是一长横,不是两个短横。劳:要与“旁”区分字形。可这样记: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学生先书空,再描一个,写一个。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四、拓展活动合作交流:学生拿出各自创作的秋天的诗歌和图画,小组交流、欣赏。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推荐有关秋天的读物课后阅读。课后反思:我在教学中抓住“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秋天的美。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然后闭眼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学生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有的好象看到一盏盏灯笼般的梨子,有的好象尝到了又大又红的苹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赏到金黄的稻子在广阔的田野上跳起的优美的舞蹈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呢?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或加动作表演读,或表情丰富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体会秋天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2 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0个生字,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第3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奇形怪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并能仿照第3段写法说一段话。3、能背诵2、3段,听写第4段。4、了解黄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读懂得并列关系的段落。(第3段)仿第3段说一段话,介绍“天狗望月”和“仙女弹琴”这两块奇石。课时安排:共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四、汇报学习情况。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区:共4画,笔顺是:区。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著:要和“着”区别字形。状:要和“壮”区分形、义。五、理解词义。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重点理解: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秀丽:清秀美丽。神奇:非常奇妙。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六、指导书写。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不符合教材,删除)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让学生区分“区与巨”的字形,学生容易把这两字搞混。并配合组词。七、接读课文,生评价。 八、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九、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十、作业 。1熟读课文。2写生字词。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重点难点: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新授: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动笔的习惯。)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这两个环节可放在后面第三课时的小练笔里。)9、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10、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11、检查背诵。12、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2.完成课后练习。重、难点:指导背诵。教学过程: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闻名 著名 名字 风景区二、指导背诵。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组成词语。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_ _ _ _ _ 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四、小练笔:在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选一个来写写。 板书:猴子观海 一动不动 望 翻滚仙人指路 伸着手臂 巨石黄山奇石 仙桃石 像大桃子金鸡叫天都 金光闪闪课后反思: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学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学生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时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学生明白了这一番道理,再读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课时安排:共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二、感知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三、识字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四、赏读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五、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比较己与已:已经、自己。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二、诵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三、演读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2、学生自由练背。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四、讨论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五、练习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拓展得好!七、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4、学生再练写。课后反思:本课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我在教学中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借助电脑、音乐、板画事物展示及教师生动有感染力的描绘性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通过摸一摸,吹一吹,听一听,在体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在体验中有感情朗读,在感受中学会表达。4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重点: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难点: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课时安排:共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三、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赠刘景文这首诗字词较难,让学生反复朗读和背诵。(五)想一想,议一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春天、夏天的古诗,再结合今天学的写秋天的古诗。课后反思:在教学赠刘景文这课朗读感悟之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情况,再听教师范读,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美。学生自己模仿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节奏,再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帮助学生读懂诗句。师生交换读,双向反馈。学生不断模仿教师读,教师可对学生不足指导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这两首古诗的大意。启发想象,感情朗读;反复朗读,感受意境;感情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在朗读本诗时,有些句子较难读,所以这时就需要老师去领读。在导入山行这课时,学生通过“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词句,很快判明山行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这样,语言文字训练具有相当的力度,学生的主体活动也得到明显的优化,达到了“课伊始,练已精”的境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2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通过朗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 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2 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3 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4 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二、我会认1 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2 扩词练习。学生自己口头扩词,同桌扩词,全班开火车扩词。3 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交朋友交通支路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三、我会写1 认读其中的字。2 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补充:3 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宝盖头:宝、它、安、完、言、家、定四、日积月累1 学生自由读词语,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2 学生自己选词造句。五、读读背背1 教师示范读。2 学生自己练习读,启发学生读出丰收时的喜悦。3 鼓励学生背诵短诗。4 朗读时需注意: 轻声:庄稼高粱葡萄 一声:黄澄澄红彤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练习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1 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2 自己找喜欢的小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小组讨论本次秋游计划。3 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我们组建议到,因为。我们都愿意到,因为。因为,所以我们建议到那里秋游。让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4 同意意见后,具体商量秋游活动的计划。到那里去做什么?5 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中的分工。要做哪些准备?6 向老师提出建议。秋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二、展示台1 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展示孩子们制作的与秋天相关的书签、贺卡和图画。2 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予以表扬,评选优秀作品。课后反思:语文园地的教学,就是要以生活为主线,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学生才会用真实的笔触表现生活,表现自我。因此,我们要教学生从小就接触和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生活,从社会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中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美的画卷,当生活中的这些美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时,语言的激流就会宣泄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倡写生活的真实。只有生活真实、感情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以生活为主线,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