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编——优秀人生必备之行为习惯.doc_第1页
《弟子规》新编——优秀人生必备之行为习惯.doc_第2页
《弟子规》新编——优秀人生必备之行为习惯.doc_第3页
《弟子规》新编——优秀人生必备之行为习惯.doc_第4页
《弟子规》新编——优秀人生必备之行为习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弟子规【原版简介】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新编修订前言前人李毓秀先生写弟子规至今近300年,稍后贾存仁修订,也就是今天所见的广为流传版本。弟子规里面有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特别是适合儿童、青少年学习。今天我们仔细研读、品味弟子规时,我们也发现,弟子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其显示出一些不足的地方,它的部分内容严重禁锢了人们的创新、开拓、自强精神和勇气。这肯定不是李毓秀先生、贾存仁先生在写作弟子规时的本意。比如:“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会让人自小就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对的事,变得难有主见。因此本着古为今用,取其精华的指导思想,并结合当今时代特点,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一些新观念,大胆地进行了一些修订,希望修订后的“弟子规新编”更能符合时代气息,更能让人们进步与成功。企盼贤明的父母师长,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且与时俱进。然而,限于能力,不足之处肯请指正,以臻备善,谢谢!特别鸣谢:“弟子规新编”(又名:优秀人生必备之行为习惯)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网络上流传的邹金宏老师、康自荀老师、祥枫老师、舒云涛老师等优秀人士修订的弟子规相关版本,又得到了深圳育心经典中心赖国全老师的悉心修改,在此一并公开致谢! 弟子规公益小组2010年12月4日弟子规新编优秀人生必备之行为习惯改编:张福良(河北)赖国全(深圳)总序弟子规世人范言孝悌道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礼仪明善恶好孩子勤劳作好习惯伴一生意志坚必成功3入则孝:(对父母行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相告返相见居有常业无变善虽小勿不为恶虽小不可为自己物善管理公共物要爱惜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体健亲无忧有道德亲不羞用钱物 须节俭不宜物 不可染羊跪乳 鸦反哺养育恩 须记切爱双亲有孝道若误会心更坚亲有过谏使更柔声色 态度恭谏不入悦复谏明事理不埋怨亲有疾速医治陪亲人昼夜侍亲仙逝记亲恩行奋发达亲愿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悌:(对师长和同学行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用尊称对尊长心谦恭尊长前 声适宜问起对视勿移求学问 敬恩师师如父 须明之路遇长即致礼骑下车 行站立仪大方 莫粗俗长者过 再起步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后落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家和谐 万事兴邻里睦 见亲情对同学应共勉有客来 热情待生活谨:(对生活起居)朝起早夜眠适惜光阴爱身体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帽正衣整齐袜与履俱得体置冠服有定位常整理物归位衣贵洁不贵华读经书气自华对饮食勿挑剔食适可勿过则步从容 立端正握手礼心恭敬坐端庄 势大方常鼓掌 激情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你我他皆分明勿吸烟 勿酗酒烟害身 酒后丑莫赌博 拒毒品勿散漫 勿野蛮红灯停 绿灯行守交通 惜生命处事谨:(对处事行为)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増一辜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取予贵分晓予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世人慈而宽律自己谨而严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人物须明求人未允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财物清无怨生言语忍忿自泯事勿忙忙多错作计划 明条目勿畏难勿怕烦找方法 要用心当日事 当日毕重细小善累积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信:(对说话行为)凡说话缓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诚为根 信为本交益友成大业话说多不如少勿说坏多说好奸巧语秽污词无礼语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彼说长此说短少掺乎多工作泛爱众、亲仁:(对他人、自己行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待他人心比心多善举献爱心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贵能知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见人善即思齐虽不中不远矣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省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量能容人有私宜尊重人与人 无贵贱宜自立宜平等大宇宙 容万物共和谐 友相处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敬人者 人敬之爱人者 人爱之利人者 人利之害人者 人害之优点扬 缺点除德与才 为坐标余力学文:(对读书学习)新时代 竞争激归到底 德才备养子女 勿娇惯成溺爱 反为害贪享受 没出息好儿女 有志气学大鹏 展天翼震九霄 搏万里学为己 报国家强中华 责任大好奇心 求知欲促学习 提效率学知识 贵精通找方法 变轻松目标明 兴趣浓动力强 干劲增挤时间 多用功功夫到 滞塞通读书法有五到心眼口加手脑方读此勿慕彼此书终彼可起其内容 要系统难中易 宜兼习勤复习 及时练灵活用 能力现做学问 需切磋疑难处 细琢磨心有疑随札记多请教求确义光似箭 时似水幼不学 老何为少电视 多读书用电脑 是工具玉精琢 能成器人好学 知天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心清静字写乱心不端字不正心有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随时理卷束齐见缺坏即补之无益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受挫折 莫自弃遭困顿 应奋起重学业 莫松懈梅花香 苦寒来少积多 聚本领与时进 勇攀登重力行博学文明事理智慧人好习惯 伴一生意志坚 必成功 至乐莫如读书 至要莫如教子 学习弟子规家长必读弟子规公益小组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y)秀(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所作,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她旨在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是儒家思想的基础,是人性向善的基础;其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广泛的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因为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规”即“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可以理解为规范、道理,即做人、做事的规范。弟子规全篇主要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养成一生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够牢记圣人的教诲,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日积月累,必将奠定孩子一生为人处世、幸福成功的基础。所以弟子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说话做事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都是学习的根本,是每一个人必做的一项人生作业。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必做的功课,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筑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弟子规这些规范,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现在我们在家庭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到社会上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做事先做人”,如何才能把人做好呢?做人的根基是什么呢?提起这些问题,很多人都是茫然的。其实做人的根基非常简单,就是古人所说的“五伦八德”,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虽然简单的只有一个字,但要完全做到并非易事。学习弟子规,就是学习做人的根基。也许,很多人认为弟子规是给儿童看的,其实不然。弟子规讲述的道理虽然简单,却不容易做到,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力行。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完全过时,因为真理是永恒的,历久而弥新的,就像太阳,虽然古老,但每天常新,它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现代人很喜欢古董,如果偶尔淘到了一件古代的盘子或罐子,就会当作宝贝。殊不知,真正的宝贝并不在这些细枝末节中,而是在“古圣先贤的典籍”中,再古人的教化中,这才是中华名族的传家宝。很多人舍弃如此珍贵的宝贝,舍本求末,这是现代人的悲哀。古圣先贤的智慧,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永远带给人类幸福与美满。俗语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如何学习弟子规才最有效?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自己先做好弟子规,给孩子以示范,不能只让孩子天天念弟子规。家长做好了弟子规,孩子就会上行下效,否则是无效的,家长只让孩子背弟子规的做法,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此首先是孩子的父母做到弟子规,然后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做到弟子规,孩子必定能做得到弟子规。具体参考方法:首先是少看电视或只看一些电视新闻。(多看电视不如多看书,孩子看电视过多,思维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影响其智力发展和创新思维,而且电视中的负面信息一旦进入孩子的大脑中,就会形成深刻的烙印,很难修正去除。)然后,全家多读圣贤书籍和其他有意义的书籍,在家庭中培养一种共修的氛围,化性化他,这样的氛围下,孩子将来必定得福。最后,全家共同遵守礼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这样孩子自然就会跟着学会,这就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身教重于言传,这样的孩子弟子规自然会做的很好很到位。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有一个错觉,那就是觉得孩子背过了弟子规,就等于学会了弟子规,事实上很多人也学过了弟子规,也背会了弟子规,但为什么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呢?原因很简单,第一是家长自己不学,只让孩子学,没有营造共修氛围。第二是学习弟子规贵在力行,而一些家长自己都不愿意去力行弟子规,不认真修正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怎么能让孩子相信弟子规好呢?(孩子心存疑虑:这么好的东西你家长怎么不落实呢?)“上行下效,为之教。”所以这样的种种原因,导致了孩子是根本学不会弟子规的。厚德才能载物,孩子能载多少物,在于家长有多少德,家长的德有多少?也可以用弟子规落实了多少来衡量。特别说明: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怀疑古人,藐视伦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 ,近些年来更被嘲笑为隘板落伍,弱智等,很多人虽然有心改变这种社会乱象,也曾有人动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德行教育,但在当今市场经济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制约下,这些伦常观念被人们遗忘的太久了,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来,因此出现了许多诸如自杀事件、孩子杀害亲人事件、校园杀童事件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道德缺失的表现。孔子曾指出:“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把礼的内容具体化,只要遵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就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实现人生目标。学习弟子规首先要熟能成诵,但是切记一点,弟子规不单是用来读的、也不单是背诵的,重要的是学贵力行,要学习者做到每一条规范。就象交通规则一样,我们把交通规则完全背会了,但是上路时必须要遵守,否则照样会发生危险。易经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关于早期家庭教育的话:“蒙以养正。” 人只有在没开蒙的时候,正气才有机会滋养,人一旦开蒙,就会有心机,那时候再想让孩子有大智慧,别耍小聪明就不容易了。所以中国的祖先一向主张“先养人,后传技。” 人正,有技,才能造福一方,人不正,技越高越危险。例如向狗熊泼硫酸的不是清华的学生吗?当今的贪污犯哪个不是人精呢?注释:“蒙以养正”也称“蒙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蒙童”指知识未开的儿童,旧亦指开始读书识字的儿童。)此蒙童阶段的孩子因其理解能力微弱,知识未开,仰赖父母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一片天真,未沾染恶习气,故心性依然纯净,此时也是人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这时培养儿童端正的心性和行为,关键的入手功夫就在一个“正”字,无论身心言语,都要正而无邪,即滋养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