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桩承载力自平衡法试验及实例浅析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自平衡法较传统静载法的优越性及其原理;以某客专站房工程为实例,对自平衡试验方案、计算方法和结果分析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单桩承载力;自平衡;实例 Pilecapacityfromequilibriummethodandexamplesofanalysis ZhangQing-shan (ChinaRailwaySouthwestResearchInstituttheprincipleofself-balancingmethodanditsadvantagesovertraditionalstaticloadmethod;Takingastand-offspecialhousingprojectasanexample,thetestprogramfortheself-balancing,calculationmethodsandtheresultswereanalyzedmoreindet 1.前言 传统的桩基荷载试验方法有两种,一是堆载法,二是锚桩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者必须解决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荷载来源、堆放及运输问题,后者必须设置多根锚桩及反力大梁,导致测试费用昂贵,时间较长,而且易受吨位和场地条件的限制。单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并推广使用的一种基桩承载力检测的新方法,它有效的弥补和解决了传统载荷试验的这些问题,在国内已得到推广应用。 2.试验原理 自平衡法的工作原理是在桩的中下部找到一个平衡点设置一个加载装置,将桩分成上下两段,通过液压装置给加载装置加压使两段桩受到一对向上和向下的反力,上段桩底部受到向上的均布荷载作用,下段桩顶部受到向下的均布荷载作用。采用预先在加载装置中安装压力表和位移传感器的方法来得到加载装置的压力和上下两端的位移。根据测试结果分别绘出上段桩和下段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并求得上下两端桩的极限承载力。然后,将经过处理的上段桩的侧阻力和下段桩极限承载力相加即为单桩极限承载力。如图1所示。 3.试验方案 3.1试验依据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T738-2009)。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3.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铁路客运专线站房工程,试桩桩号为CT1-1#、CT21-3#。试桩均为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桩长为35m,设计桩径为0.75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P6);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3000kN,设计要求最大试验荷载为3300kN。 3.3试验前准备工作 (1)收集原始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试桩的基本设计和施工情况。 (2)当试桩进入湿陷性黄土层内的长度不小于10m时,宜对其桩周和桩端的土体进行浸水。浸水试坑深度不宜小于500mm,坑底面应铺100150mm厚度的砂、石,在浸水期间,坑内水头高度不宜小于300mm。加载前向试坑内浸水,连续浸水时间不宜少于10d。 3.4平衡点位置计算 通过对上下阻力分层计算,可得其平衡点位置(上下阻力相等的位置),见表1表2。 3.5对荷载箱的安装、导管、钢筋笼等的要求 (1)荷载箱应放在桩身平衡点(使上段桩的自重及桩侧摩阻力之和与下段桩的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之和基本相等的位置)处,使上、下段桩的承载力相等以维持荷载(见图2)。 (2)荷载箱必须平放于桩中心,荷载箱位移方向与桩身轴线夹角5(见图3),钢筋笼上段与荷载箱的上板焊接,钢筋笼下段只能与下板焊接,不得焊在油缸上。 (3)钢筋笼与荷载箱之间设置喇叭筋数量和钢筋笼主筋数量相同,喇叭筋与荷载箱的夹角处于60左右(见图4)。 (4)布置两组(每组两根,对称布置)位移杆,分别用于测定荷载箱处的向上、向下位移,位移杆采用直径为2025mm螺纹钢或刚性较好的4#金属水管,位移杆之间采用套筒连接和焊接方式。 3.6现场试验 (1)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10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 (2)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3)在前述试验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正式试验。 (4)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现场天气变化情况、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或异常情况。 3.7试验资料的整理 (1)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并应对成桩和试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作补充说明。 (2)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一般绘制Q-s上下上下上下-lgQ曲线。 3.8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位移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变型Q-s曲线取Q-s曲线发生明显陡变的起始点。 (2)对缓变型Q-s曲线,按位移值确定极限值,极限侧阻取对应于向上位移s上=4060mm对应荷载;极限端阻取s下=4060mm对应荷载,或大直径桩的s下=0.030.06D(D为桩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的对应荷载。 (3)根据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下段桩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上段桩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上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1)分别求得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Qu上u下,然后考虑桩自重影响,得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W?C荷载箱上部桩自重;对于粘性土、粉土=0.8;对于砂土=0.7。 4.试验结果及分析 (1)静载试验位移明细见表3表4; (2)荷载-位移(Q-s)曲线见图56。 (2)根据Q-s曲线和位移明细表,所测2根桩Q-s曲线均为缓变型曲线,且双向总位移量均小于40mm,根据规范,取各方向最大加载值为其相应的极限荷载值。根据式(1),可算得每根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 详细结果见表5 .结语 根据实测数据可知,试桩在设计要求最大试验荷载条件下,其侧阻力和端阻力均未达到极限状态,其实际极限承载力均大于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资料合同续签
- 果园出租转让合同范本
- 电梯技术协议合同范本
- 广告衫合同范本
- 节能改造项目造价咨询合同
- 工地承包草木合同范本
- 租赁防爆护栏合同范本
- 白蚁防治服务合同范本
- 自用无暇出售合同范本
- 他人借款合同范本模板
- 杭州预付消费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淋膜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课件】破茧 逐光-2026届新高三启航主题班会:挑战极限成就梦想(含规划指南、学法指导、心理护航)
- 听觉与健康课件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试题附答案
- 遗体整形协议书
- IATF16949:2016内审员培训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清洁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加工芒果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智能制造导论 课件 全套1-7 第1章 绪 论 - -第7章 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展望
- 大型标准化体育场馆弱电智能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