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培养高效的初中英语词汇学习者 【问题一】初中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结束后,词汇的学习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标准? 初中三年,教材 6 本,究竟应该学习哪些词汇,所学的词汇量到底是多少?尤其是初中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结束后,词汇的学习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标准?这是广大师生比较关注的问题。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对词汇学习的五级要求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五级词汇标准对词汇的学习提出了以下方面的要求: 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4学会使用 1600 个左右的单词和 200 3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问题二】课标的词汇表为什么没有中文标注?也没有词性说明? 课标的词汇表只有单词的拼写,没有词性和中文标注,为什么?会不会给教学带来不便?答案是当然不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英语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 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需要标出。 【问题三】课标版教材词汇多,如何解决词汇量大与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 课标版教材或因为话题的需要,或为了更真实、自然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和运用,词汇量较大纲版教材有所增加,很多教师都存在困惑和焦虑,词汇量增加了,但课时并没有增加,如何平衡二者的矛盾呢? 一、 以课程标准为纲,明确词汇教学的要求 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五级词汇的分级标准和要求,从单词的形式、意义、运用,甚至词汇量上都做了明确阐述,为我们进行词汇教学确定了基本的内容和框架。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确几个观点: 第一,词汇不是一次就能学会的。其实教材对于学过的词汇是设计了多轮循环的,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学段可能都有复现,学生有多次机会接触和学习已经学过的单词,因此教师不必在一节课内要求学生学会所有的单词。 第二,不是所有词汇都需要同等掌握的。研究发现,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要求的词汇是 500 左右,说出的词汇是 800 左右,能听懂 1200 词,读懂 1500 词即可。所以,教师要善于合理设计基于学生优势技能的学习目标,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技能领域里学习其核心和关键词汇。 第三,词汇不是可以学完的。英语本身在不断发展,词汇运用的语境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要急功近利,想着要去教完教材里所有的单词,只需要教好课程标准规定的、我们需要教的内容即可。 二、 以教材为本,进行词汇的分层教学 1. 明确新增词汇 课标版教材词汇量有所增加,这些词汇是基于什么情境下增加的呢?新增的究竟是些什么词汇呢?明确了这两个问题,有利于我们把握词汇教学的方向。 “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强调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时代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较多的生词,但并不是所有的生词都是需要掌握的。 ” (程晓堂, 2006 )可见,教材词汇的增加,本意不是要加大词汇教学的难度,不是要给教师和学生添加负担,而是为了展示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让学生在地道的语境里感知和学习语言。 梳理教材,不难发现,新增的词汇有一部分是只要求理解的词汇,要求重点掌握的复现强化词汇并没有增加多少,以外研版教材新标准七年级(上)为例,新增词汇里很大一部分是专有名词和新生词汇。 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在七年级(上)册教材里共计 56 个,如 Manchester United 等,但这些词只要能认读就可以了,不需要花时间去讲授和记忆。 新生词汇:如 Module 7 关于电脑的一系列词汇,如 document, download, website, laptop 等,都属于只要求理解的范围。 2. 确定重点,分层教学 与以往大纲版教材不同的是,课标版教材没有标明一会、二会或三会、四会单词,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单词都需要同等时间和精力处理,教师应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梳理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哪些词需要重点处理,哪些词可以淡化处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程度进行分层教学。 以外研版教材新标准八年级(下)教材为例,本册教材共涉及 269 个单词,其中 222 个单词是需要重点掌握的,有 47 个单词只要理解即可,而这 47 个单词中,又有 24 个是课标要求之外的,即便考试中出现,也是作为生词处理。这就是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依据。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掌握了 222 个单词后,可要求他们尽可能也掌握好其他的 47 个单词;程度稍弱的学生,只掌握 222 个单词即可;程度再弱点的,可对 222 个单词再做分层,进一步减少词汇量,帮助他们记住核心的关键词汇即可。 【问题五】目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是什么? 教师在课堂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来教授词汇,但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依然低下,什么原因呢?因为词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词的教学过多地停留在音、形、义的学习上 我们在课堂观察中,经常见到如下教授单词的步骤: 先用图片引出单词 板书和带读 检查读音(个人或小组) 检查拼写(个人)布置家庭作业(抄写所学单词 N 遍) 第二天听写检查。从这个教学流程来看,词汇教学基本是停留在单个单词的音、形、义上,忽略了对词汇运用的引导,这就导致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低下,即便记住了单个的单词,但依然无法运用这些单词去表达和交际。 二、脱离语境孤立地教授词汇 有些教师在教授单词时,习惯进行集中识词,把整个模块,甚至整本教材的单词先罗列出来,然后集中对学生进行拼读和拼写的训练,偶尔也会给出几个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这种处理方式脱离了词汇所依托的语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有的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把词汇表中的单词都背下来,认为能背下词汇表中的单词即掌握了词汇的用法。其实教材在呈现词汇时,往往是通过听说材料或阅读语篇所创设的情境来实现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并学习词汇的运用,如果都在听前、读前把所有的单词都处理完了,或者只是要求学生背词表,学生就失去了在语境中猜测、理解并运用词汇的机会,而且学完后也容易遗忘。 三、词汇的评价和检测缺乏科学有效的途径 不能否认评价和检测对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在一些终结性测试的试题里,我们发现有些题型并不能准确检测出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也不能考查出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如以下几种形式: 1. 英译汉或汉译英 2. 根据中英文提示补全句中所缺单词。 例 1 周末他经常和朋友去踢足球。 He often p_ f_ with his friends at the weekend. 3. 根据首字母补全句中单词 例 2 She likes singing and d_ very much. 这几种题型依然是停留在单词的拼写上,根据“中文提示补全句中所缺的单词”和“根据首字母补全句中单词”的题型,看似将单词放在了句子的语境里去考查,实则学生不需要读懂句子,只需要部分地读懂句子或中文即可。 【问题六】为什么词汇容易遗忘? 学生学习词汇最大的困惑便是今天学完,明天就忘。为什么会这样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遗忘的规律;其次,找到造成遗忘的原因,并想办法克服它。 根据艾宾浩斯( Ebbinghaus )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一般是开始的时候遗忘得快,然后逐渐变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 25%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 36% ,一周后只剩 13% 。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 98% ,一周后保持 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艾宾浩斯( Ebbinghaus )遗忘曲线 所以,后续学习的干扰和复现不足都会导致遗忘。就干扰而言,多数教师比较熟悉“超载”的症状,即学习新词汇是以遗忘旧词汇为代价的。如果所教的词汇与最近新学的词汇非常相似,这种情形就更为严重。复现是补救遗忘的比较好的一个办法。研究表明,间歇地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可以极大地降低遗忘率。但是复现不是简单地重复词汇,而是由易到难地创设新的语境让学生学习和接触。【问题七】怎样在教学中呈现词汇? 这里的呈现是指预先设计好教学环节,交给学生预先选定的词汇。教学中有哪些呈现词汇的方式和策略呢? 1. 实物呈现 实物呈现是事先准备与本课所学词汇相关的实物,或者利用教室和学生身边的物品直接呈现对应的单词,如讲授文具类的单词时,可在出示钢笔的同时直接说出单词“pen”,在出示橡皮的同时带出单词“eraser”,实物呈现单词直观形象,将音、义、形统一在一起,不需要学生在大脑中进行第二次的编码和解码,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单词。 2. 图文呈现 图文呈现可以是纸张类的图片,也可从网上搜索相关的图片,用电脑呈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课堂上实物呈现的局限性,但却丰富和拓展了实物呈现的空间,使得某些单词,比如交通工具、山川河流、四季、动物、职业类的词汇,在无法用实物演示的情况下,利用图片,就能形象、生动地将单词呈现出来。图片呈现出来后,最好再配以句子,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句子对单词有初步的理解和运用。 3. 图片拼接 图片拼接是将一张图片分割成几个部分,一次呈现一小部分,让学生边看边猜,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图片完整呈现的同时,单词的音、义和拼写也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教授“tennis”及其相关短语,教学步骤可这样进行: Step1 呈现图片 1 。 教师行为:提问引起兴趣: What kind of sport is the picture about? Can you guess? 学生行为:积极猜测。 Step2 呈现图片 2 。 教师行为:继续提问: Have you got the name of the sport? 学生行为:继续猜测,个人或者小组合议。有的可能会猜 “badminton” , 有的会说出短语 “play badminton” 。 Step 3 呈现图片 3 。图片拼接完整,学生恍然大悟,教师适时呈现: tennis - play tennis 。 4. 动作呈现 动作呈现其实是 TPR 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体现,如呈现 stand up / sit down / open / close / drink 等一系列的动词时,可直接用相关的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动作中感受和体会,从而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5. 谜面呈现( quiz ) quiz 的使用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获取所学单词。如教“relay race” 这个短语,可先列点,然后依次呈现以下句子: Its a race. Its a team race. Each team has four runners. The runners should use a stick. The runners should run and pass the stick on to the next one. What sport is it? 6. 情境呈现 情境呈现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里感知和理解所学词汇的意义。这种方式对同一话题下的词汇的呈现尤其适宜,如教授关于生病的一组短语,我们可创设如下情境: 教师提问: Jill is ill. What does she have to do? 6 然后教师根据图片情境呈现短语: Picture 1 She has to _ stay in bed _. Picture 2 She has to _ drink more water _. Picture 3 She has to _ take temperature _. Picture 4 She has to _ take some medicine _. 7. 释义呈现 释义呈现是用浅显易懂的、学生学过的词汇来解释将学的新单词,如教“bank”这个单词,可释义为 “a place where you can save money” , “hospital” 可解释为 “a place where you go to see the doctor” 。 释义呈现用学过的词汇引出新学的词汇,将旧知与新知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起到了复习的作用,又扩展了学生的词汇网群。 【问题八】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练习词汇? 词汇学完后,在运用词汇去表达和交际前,最后再设计一个半控制性的活动,让学生对所学词汇有一个内化和领悟的机会。 1. 图文对照式练习 图文对照式是将词汇与图片和句子结合在一起,检测学生图、文、意的综合输出,如“vegetable”这个单词,可通过下图达到练习的目的: Weve got some _ in the picture. 2. 在篇章中练习 在篇章中练习是通过篇章语境的创设以及与单词对应的图片的呈现,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初步理解词汇的运用。 3. 在活动和游戏中练习【问题九】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词汇? 词汇的拼写和意义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也容易掌握,但运用却变化无穷,不同的语境词汇的用法都会相应发生变化。教师觉得最难的,也往往是不知如何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准确地使用词汇。 1. 情境中的运用 情境式练习策略是创设一个整体的情境,使所学的单词在这个情境里能反复得到练习与巩固。如外研版教材新标准初一上册 Module 8 Choosing presents 里有关于生日礼物的单词和为生日晚会做准备的一系列短语,可通过“为自己的妈妈或朋友挑选生日礼物和做事”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去练习运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来表述,最后形成一个口头报告,达到综合运用词语的目的。 What presents do you often prepare? Things to do? _ _ _ _ 2. 游戏中运用 游戏练习策略体现了“Learning for fun”的教学理念,它以学生为本,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让学生在娱乐中,在玩耍中,在一种不知觉的状态中就练习和运用了所学的词汇。如食物饮料类单词的练习,可设置如下游戏活动来加强练习和巩固: 假设周末学生要去野餐,学生小组活动,决定要带的食物和饮料: 学生在图上将自己要带的食物涂上颜色; 个体说出自己要带的食物的名称; 小组讨论,决定本组最终要带的食物和饮料。 3. 在篇章中运用通过一个语篇材料,选择合适的单词以及正确的词形、时态来补全文段。 4. 自由描述 学生可以自由运用所学单词来描述一个人,一个物或者一个故事,一件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等。 Work in pairs. Choose five words to describe yourself. Use a dictionary if necessary. careful interesting clever cold tidy confident fit funny imaginative thoughtful intelligent kind lazy nervous serious optimistic patient pessimistic nice polite quiet calm rude sad sensitive Think of other words you can use. honest, friendly Discuss your choice of words with your partners. I think Im usually optimistic. And Im always polite! Does he/she agree with you?【问题十】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记忆词汇? 词汇学完容易遗忘,那么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词汇记忆的策略,帮助他们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呢? 1. 分类记忆 Brewster 等( 1992 : 89 90 )认为“单词经常是以有着某种共同之处的群组为单位记忆的”,因此他们建议将单词按下列群组来教: 词群( lexical sets ):如水果、服装、房子里的居室等; 韵群( rhymlug sets ):如 pat,cat,fat,bat,hat,fat 等; 色群( colour sets ):如 green things : a pea,an apple,a caterpillar 等; 语法群( grammar sets ):如 形容词、动词、介词、名词等。 群组教学实际是将单词按不同的组别进行分类,以利于学生对同一类的单词产生记忆,从而提高记忆的效果。以词群为例,词群下的子词群还可继续进行分类,如“文具类”这个子词群,又可分出 pen, pencil, eraser, pencil-box, ruler 等单词,运动类的子词群可分出 run, jump, swim, skate 等 ; 居室类的子词群,如 living room, sitt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bedroom 等 , 都可归总到一起记忆,也可引导学生把新学的词汇随时添加进去,不断扩大组类的词汇群。 2. 联想记忆 Scrivemer ( 1994 : 78 )认为,“一个单词能与其他词建立联系的时候,其意义是最清楚的”。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状态不是无序和独立的,相反,它是彼此联结,以某种网络结构形式存在的。所以,要提高单词的记忆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单词与其他信息的联系。如外研版教材新标准里出现的 word map 就很好地体现了词汇的联想记忆,如以一个核心词 “school”为中心,能联想出与之相关的一串词: 3. 构词法记忆 学习单词,如果能清楚其构成,则理解和记忆都会简单许多。构词法里有两类词的构成值得注意: 合成词 合成词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合成一个新词,如: class-room / basket-ball / black-board / hair-cut / tooth-brush / dumb-found 等,就是由前后两部分词合成的。 缀合法 缀合法是由词根附加前缀、后缀构成新词的方法,如:举 例 前缀 dis- dislike, dishonest un- unhappy, unnecessary, unpleased, unusual 后缀 -ful careful, beautiful, thoughtful, hopeful -ness sadness, weakness, illness, darkness 缀合法里有些前缀后缀是有意义的,如 dis- / un- 表示否定的意义,有些前缀后缀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加在其他单词前面或后面后,也能产生一些意义,如 -ness,加在 sad / weak /dark 后面,使这些词的词性由形容词变成了名词。所以,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缀合法识记单词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单词识记的效果。 4. Tongue Twister 或 Jazz Chant 如果说联想记忆是为了建立单词之间意义的联系以便于学生记忆,而 Tongue Twister 或 Jazz Chant 则更多的是追求读音上的节奏和趣味,使学生在说说唱唱中轻轻松松就记住了单词。教师可在教完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后,把读音上有共同点的单词提炼出来,编成 Tongue Twister 或 Jazz Chant ,让学生琅琅上口,达到快速记忆单词的目的。如: The thief threw things throughout the theatre. A big boy broke a big bottle. 【问题十一】如何在听说课中开展词汇教学? 听说课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词汇,如何处理这些词汇,既能体现词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又能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呢? 一、听前词汇的学习 听前词汇的学习通常是将听的技能与词汇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听并辨音识意,将单词与图片进行匹配,或者通过听力材料运用词汇来回答问题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将图片与单词进行匹配 这个活动是听前处理词汇的一个活动,主要是搭建词形与词义之间的联系。 2. 听并匹配单词 3. 听并回答问题 这样的活动其实是将单词自然地渗入到听力材料中,学生需要在听力材料中听出单词并听懂其语境,然后根据问题做出正确回答。这个活动不仅需要学生对单词的读音和意义有所了解,而且需要学生在听的语境中初步感知单词的运用。 二、听中词汇的学习 虽然听中主要关注听力技能的训练,但在技能训练中也会有词汇的输入和运用,如关于“衣物类”话题的一节听说课,可以在听中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学习词汇: 1. 列出你听到的所有衣物类词汇 2. 听到衣物类词汇时请举手 3. 按照你听到的顺序排列下列关于衣物的词汇 4. 勾选出你所听到的关于衣物的词汇 5. 听衣物类词汇,并将它们写在正确的栏目中 6. 听一段关于短文,并补全短文中所缺的单词 Listen to the description and finish your task. OK, thats Mr. Brown. Hes wearing a jacket and trousers , no tie , and hes walking to the woman with the long dark hairshes wearing a black dress . Now Mrs. Brown is over there. Shes wearing a skirt and a blouse , and shes talking to a tall man with fair hair. And their son, Richard yes, there he is, hes over in the corner. Hes wearing jeans and a T-shirt hes the one with very short hair. 三、 听后词汇的学习 听力理解结束后,可以设计后续的活动来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词汇。但要注意这些活动的设计要尽可能在语境中完成。 1. 用方框内所给的词的正确形式完成短文的填写。 2. 自编对话 自编对话是要求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词汇或句型,以双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个对话的编制。 【问题十二】如何在阅读课中开展词汇教学? 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这个语言知识就包括了词汇。如何在阅读课中开展词汇教学呢? 一、读前词汇的学习 读前词汇的处理主要是为后面的阅读扫除必要的障碍,同时也引导学生熟悉话题,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 选择正确的单词完成句子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and expression from the box. camera, computer, mobile phone 4-1 A man is talking to a woman at the lost and found office. Hes looking for his _. 4-2 A man is getting on the bus. His _is lost. 2. 用单词来描述图片 3.单词与图片匹配4.把单词填入图片中适当的位置二、读中词汇的学习 1. 猜测生词的含义 读中主要关注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阅读技能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猜测生词的含义,如果有些单词上下文语境比较丰富,适于设置猜测的活动,可以就地取材设置这样的活动,如: What does “ similar to ” mean in Paragraph 2? A. different from B. surprising C. interesting D. nearly the same as 2. 在获取信息中复现和巩固词汇的学习 另外,很多阅读微技能的训练也不可避免地与词汇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如下面这个活动,虽然是获取三个人将要做什么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的表述其实都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些短语。三、读后词汇的学习 读后主要是巩固和复习词汇,可能的话,也可设计在语境中的初步运用。 1. 语篇中的运用 填词,给出文章和单词填空2. 运用关键词复述课文 运用关键词汇或句型复述文章,达到对词汇、短语以及句型的初步运用。 3. 初步运用关键词写作【问题十三】如何开展词语搭配的教学? 当前的词汇教学更多地是停留在单个单词的音、形、义上,缺乏对词汇知识深度的关注,如一个词与其他词构成的关联。学生学了不少单词,却不知道词与词之间应该怎么搭配,搭配在一起后又如何使用。所以,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词语搭配”( collocation )的概念,适时进行词语搭配的教学,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对词语搭配的认识 Firth ( 1951 )曾把 词语搭配 定义为“词语间所保持的一种结伴关系 ” 。 Lewis ( 1997 ) 认为词语搭配是词语间的一种固定的、自然的组合,而不仅仅是偶然出现的一种搭配。Hill ( 2000 ) 认为 词语搭配 是一种可预测的词语间的结合。 Felicity ODell & Michael McCarthy ( 2008 ) 对词语搭配 的界定更为具体,认为词语搭配是一对或一组经常在一起使用的词。 二、为什么要教授词语搭配 1 能帮助学生习得地道的英语,使他们自然、准确地表达和交际 比如表达“大雨 ” ,学生很多时候会直接根据中文字义翻译成 “big rain” ,而地道的英语搭配应该是 “heavy rain”。再如 fast 和 quick 的搭配,我们通常说 fast cars ,fast food ,而不说 quick cars 和 quick food 。反之,我们说 a quick glance ,a quick meal ,却不说 a fast glance ,a fast meal 。还有一些搭配,也许在交际中能被理解,但却不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比如学生们经常说 “I did a few mistakes.” ,但地道英语通常用 “I made a few mistakes.” 。同样的,“Smoking is strictly forbidden.” 也比“Smoking is strongly forbidden.”要地道得多。如果我们在课堂中能多教授词语搭配,学生在运用词汇时,不仅准确率会大大提高,还能加速地道语言产出和理解的过程,达到近似母语的流利程度。 2 能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帮助学习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 当学生与他人进行口头或文字交流时,如果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描述人物或事件、表达看法和观点,语言就会更加形象、生动。例如,要表达 “小女孩哭得很伤心” 的意思,我们既可选用 a flood / floods of tears 的搭配来描述( The little girl was in floods of tears. ),也可选用 tears streaming down someones face 这个搭配来表达( Tears were streaming down the girls face. ) 再比如“It was very cold and very dark. ” 一句虽然 语言没有错误,但显得单调和呆板,如果能适当选用一些同义搭配,如 bitterly cold 和 pitch dark ,语言就富有表现力了。 3 能帮助学生以组块的形式学习单词,提高了学生运用词汇的技能 以教授 “heavy” 这个单词为例,当它在数量、程度或严重性上表示“重大的,主要的 ” 这个意思时,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DOCE) 列出了如下的搭配 : heavy traffic, heavy rain / snow, heavy pressure, heavy fine, heavy casualties, heavy losses, heavy defeat, heavy cold, heavy use 等。当学生需要表达“那段时间我压力很大 ” 时,不用刻意地再进行语言分析和二次解码,只需从记忆中直接提取 heavy pressure 的 搭配就能表达“压力很大”的意思了( I had heavy pressure during that time. )。 三、如何教授词语搭配 1 培养学生对词语搭配的意识和敏感 很多学生,包括部分教师,对词语搭配的概念还很陌生,更谈不上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学习和教授了。所以,对教师而言,首先需要自我学习并加强这方面的意识,然后把这个概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 collocation 的重要性。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可能穷尽英语里的所有搭配,但是,如果教师能持之以恒地从意识上多引导,引起学生对搭配现象的关注,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然、自主习得搭配的能力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划线标注的方法培养学生对 collocation 的意识和敏感: Underline the collocations in this text. When I left university , I made a decision to take up a profession in which I could be creative. I could play the guitar , but Id never written any songs . Nonetheless I decided to become a singer-songwriter. I made some recordings but I had a rather heavy cold so they didnt sound good . I made some more, and sent them to a record company and waited for them to reply. So , while I was waiting to become famous , I got a job in a fast-food restaurant . That was five years ago. Im still doing the same job. 学生最初也许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被动地去完成划线标注的练习,但是慢慢地他们会对材料中遇到的词语搭配产生敏感,进而养成自觉关注词语搭配的意识,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就会主动地在课内或课外收集、整理、扩展自己在词语搭配方面的知识。 2 充分利用教材教授词语搭配 首先,教授我们知道的词语搭配。先选择那些我们有把握的、熟悉的、常用的搭配去教授,这样有利于增强自己的信心。然后,通过自我学习、检索、查找、验证,不断扩大自己关于词语搭配的积累,带动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其次,有效利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有用信息。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但国内教材,尤其是初中教材,极少把词语搭配作为一个专门的版块来设计。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教材提供的阅读文本、听说材料、写作素材、甚至课后练习中去挖掘、整理、开发有用的搭配,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去发现和积累有关搭配的知识,增进他们词汇学习和运用的能力。比如新标准教材(初一上) Module 8 Unit 2 是一篇关于“选择生日礼物”的阅读文章,教师就可以通过读中、读后活动的设置,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阅读文本中出现的词语搭配 。 读中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关键信息来回答问题,但关键信息对应的关键词恰恰是文本中出现的 词语搭配 。教师通过这样一个设计,引导学生完成了 词语搭配 的寻找、定位,并帮助学生在笔头上得以巩固。 读后活动设计:请从下列表格中为每个人选择一个合适的礼物。 a cinema ticket, a silk shirt, a concert ticket 1. Damings uncles birthday present is _. 2. Damings mothers birthday present is _. 3. Tonys sisters birthday present is _. (答案: 1. a cinema ticket 2. a silk shirt 3. a concert ticket ) 读后活动表格中列出来的都是 词语搭配 ,教师通过让学生选择礼物的方式,既检测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也检测了他们对表格中的 词语搭配 的理解和运用。 3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 因为词语搭配的内容只是散见于各个版本的教材中,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和总结。 Felicity ODell & Michael McCarthy ( 2008 ) 从主题、概念和功能的角度对词语搭配进行了划分和归类: Topics: Work and study, Leisure and lifestyle, The modern world, and People Basic concepts: Time and space, Sound, Difficulty, Making things easier, Quantity and size, and Change Functions: Stopping and starting, Cause and effect, Describing groups and amounts,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Making an effort, Social English, Discussing issues, Negative situations and feelings, Positive situations and feelings 根据 Felicity ODell & Michael McCarthy 的分类,如果学习者遇到的词语搭配都是关于“生活方式”的,就可以划分到 “leisure and lifestyle” 的主题里,同样,如果学习者遇到的词语搭配是关于“人或事物之间的比较”,则可以归类到“功能”之下的“Comparison and contrast ” 里 。 当然,分类还可以一个词为核心,扩展与之相关的搭配,如下表所示: words collocations highly :unusual, successful, competitive, effective, recommended absolutely :stupid, impossible, wrong, alone, ridiculous, convinced deeply :concerned, shamed, shocked, moved, affected, moved, regret, care strongly :believe, support, recommend, feel, argue, suggest 4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和使用词语搭配 学习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萌宝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武术兵道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州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大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临考冲刺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省部级)
- 细菌性菌痢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 课件 模块二 数字化技术与商业应用
- 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林业系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GB/T 27746-2011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
- 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卡西欧gw5600说明书
- 中兴NGN培训教材 MSG9000结构原理介绍课件
- 穿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 复旦大学<比较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2021年中国高校创业企业发展概况及投资发展建议分析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