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兴历史文化拾贝泰兴历史文化浩如烟海,是泰兴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此泰兴最大、也将是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湖项目启动之际,我们以拾贝方式撷取一二,进行城市的文化寻根和历史审视,希望对人工湖及其相关功能区域的命名有所助益。一 地名的考据及历史沿革几千年前,泰兴还是一片茫茫大海,星转斗移,才逐渐形成一片江海冲积的沙滩,襟江带海,由水乡泽国成为鱼米之乡,所以泰兴的地名多与水相关。(泰兴城池自南宋初迁至龙河之滨,经历近千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独特的“龟背腾蛇”和“龙盘虎踞”的古代文化气象。)1、泰兴地名考五千年前,泰兴地区是一片茫茫大海,长江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之间。到西汉,泰兴老龙河以北地区才形成了一片沙洲,地属海陵县界。该地历经千年江岸变化、陆面浮沉,古称泰兴“襟江带海”也正是缘出于此。直至五代南唐升元元年,泰兴建县。县名由来历来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南唐以“国泰民安,兴邦建国”取名泰兴。一种说法是泰兴为一弹丸之地,多为江中之洲组成,人们祈求安宁,取泰兴之名实为祈求吉祥之意。2、延陵村考“延令”是古泰兴县所驻地。延令村古称延陵,延是延伸、连续之意;陵,即高地,是沿江涨滩成陆的继续,也是因广陵(古扬州)向南开拓疆界扩大而得名。延令村在北宋前就是苏北勾通苏南、浙江的水上必经要道。位于延陵村东部的广福寺,在唐朝末年就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一座名刹,北宋王朝南迁时,还在此留下了“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在宋、元、明三代延令均因扼守水陆交通而成为军事重镇。一望平芜野色秋,暮鸦声里唤乡愁。仆夫遥指孤城近,又见斜阳下戍楼。 程瑞社延令道中3、济川镇新考县城泰兴,古称济川。据明代工部旧籍统计,古时泰兴有十一个江心洲,其中就包括济川所在的永生洲。“济川”二字皆从水名,济为济水。古黄河下游有南北二济水,经多个朝代开通挖掘形成南北古运河。而济川所在的永生洲西南临江,北通济水,故取名济川。作为长江下洲南北咽喉,济川对后来泰兴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今县城有“济川路”、“济川中学”等,说明古时的“济川”仍深深留在人们的心目之中。4、柴墟镇考柴墟,“柴”通“寨”、“砦”,也指村墅;“墟”为古代乡村贸易集市。柴墟一词的解释是:村寨贸易集市,或谓之古代集镇。宋朝,县治从济川迁往柴墟镇,这一时期,柴墟镇一直是泰兴经济文化中心。直至南宋,济川所在永生洲塌没于江后,西北塌势不止,加之战乱,当时柴墟开始萧条冷落,致使人口大量内迁,并形成了以后泰兴城、黄桥镇、口岸镇三大集镇鼎立的局面。至明中叶柴墟因水陆交通的发展改称为口岸,经济十分繁荣。有词为证:“万家灯火比邻居,虾菜登筵美如菇。州里江流通口岸,清明时节卖鮰鱼。”1875年至1953年,口岸镇为苏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港口运输盛极百年,苏北“小上海”的美名响彻大江南北。绿树参差开,村墟带江澳。斜日穿云林,春鸠啼竹屋。 周崇儒八景诗次谢侯韵其一柴墟夕照5、泰兴其他地名常用字参考 (1)“垛”与“荡”一般来说,地势较高者为“垛”,地势低洼者称“荡”。“垛”泛指成堆的东西,还有一解,“垛”又为露天的盐堆。“荡”有三种意思,一为流通、疏通,二系积水长草的洼地;三作广大貌,如“大海荡荡水所归”,如姚王境内北起樊家荡曹家荡,南至袁家庄北荡,也正说明此处原先就是一片浩如烟海的湖泊。(2)“堡”、“坞”与“甸”按“堡”字义解,堡为土筑的小城或集镇,通“铺”,历史上多以封建家族为核心建立的庄园组织。如龙游河一线的刘堡、浩堡、顾家堡,老龙河中部的宣堡、张家堡,同一类的还有坞、菅,搴等名称;古时候称城外为郊,郊外为甸。还有一解,甸是古代划分田地的名称。泰兴地名,有马甸和刘陈官甸。(3)“湾”与“埠”“埠”是码头或渡口,如曹家埠,姚王的东、西林家埠等;“湾”是指水流湾曲,船泊地点或大河、江岸向陆地入的地方,如秀才港、洋港、季黄港交汇处的木排湾。(4)桥泰兴水多河流多,因此桥也众多。如黄桥号称“四水绕镇”。桥梁最多时达17座,其中有12座石桥、5座木桥,T型桥、实心矩形桥、拱型桥、梁型桥各式均有。桥名如渔港桥、吴恒丰桥、东岳桥、小关桥等,大的有文明桥、南坝桥、知府桥(致富桥)、西寺桥、北关桥、大十桥、天星桥、长生桥 (5)其他 港、圩(做名词读wei,原指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簖(读duan,原指拦河插在水里捕鱼蟹用的竹栅栏)等。二、名人掌故科举世家:张氏三凤堂在泰兴历史上,张氏三凤堂家族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型的科举家族。八百多年来,从这个家族中走出过天国使臣,走出过耿介御史,走出过挂印知府,走出过铁骨铮臣,走出过勤政爱民的武状元,也走出过死而后己的抗日志士。而在这个家族中,科考成绩最是让人叹服:仅明清两代,张氏三凤堂家族在科举考试中,共有进士十二名,其中状元一名,亚元(会试第二名)一名,举人三十余名,成就之高,数量之多,让人咂舌。而宋、元、明三代,泰兴推举乡贤八人,三凤堂独占二人,清代泰兴乡贤四人,三凤堂即占其三。从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到明清两代的张羽、张京元等等,都在理学和文学的各自领域中成就斐然,他们的成就不仅加深着泰兴的文化积淀,更对泰兴崇尚教育、严谨治学的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三、传说轶闻1、 泥马渡康王北宋年间,徽、钦二帝被俘,康王赵构主持朝政。金太子南侵,约康王去军中议和。康王不知是计,走到半路,遇抗金名将宗泽,才如梦方醒,调转马头就跑。为避追杀,康王一路南行,直到泰兴江边,马已累死。逃至一寺庙,庙前有两匹泥塑的马,匾书“圆悟堂”。康王睡到半夜,忽然听见耳边有人大喝:“快起来上马,追兵来了!”康王正想着马已累死,那声音又说:“已备下马了,大王不要犹豫”。康王跑出寺外,只见星光下,果然有匹马打着响鼻立在台阶旁。那马带着他一路奔向江边,并过江而去。康王下马,朝江北遥拜佛祖相助,再牵马时,只见马僵立不动,定睛一看,原来是正是圆悟堂前的一匹泥马。后康王赵构即位成了高宗,专门派人到泰兴县重修了,赐名“庆云禅寺”,一直相承至今。2、 伏虎禅师的传说远在唐代,济川延龄村边有座广福寺,广福寺里有一位在江苏泰兴、靖江等地影响深远的伏虎禅师。禅师从小聪慧过人、悟性超群,流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1)肉身斋蚊虫 一天师傅见他满面红肿,问他是怎么回事?禅师回说“脸上是毒蚊子咬的”。“是不是晚上赤膊乘凉找来的烦恼?”师傅问。“回师傅话:弟子牢记师傅教诲,读经持戒,修普度众生的心。弟子每天晚上是赤膊在外喂蚊虫的,小蚊虫虽然不讨喜,它也是一条条生命。”(2)祛除虎患当时济川东南江边,有座孤山,山中有只猛虎,为害一方。消息传到广福寺,当晚禅师直奔孤山。二更时分大虎现身,禅师顺手扯下一根路边的树枝,对着来势汹汹的虎头轻轻一点,那大虫即扑通跪在禅师面前,浑身发抖。“畜牲,不许在这里胡来。”禅师言毕飞身跨上虎背,飞驰而去。(3)舍身求雨济川有一年久旱无雨、赤地千里。大家议请广福寺搭坛求雨。可求了许多天滴雨未见。最后禅师披上袈裟,走上坛台,点燃台下柴草,顿时浓烟滚滚,直冲蓝天,并迅速结成大片乌云,坛台中隐约传出的虎吼声震人心魄。紧接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四乡八镇的人在雨中欢呼跳跃。在场的人眼睁睁地看着禅师在大火中烧成枯骨,都跪下来失声痛哭。3、 银杏仙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泰兴的一个村庄里,村民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平静生活。后来,由于蝙蝠精的作祟,大人小孩常生病,家禽家畜不断失踪。观音菩萨派银杏仙子下凡为百姓祛病消灾。银杏仙子化作一棵银杏树长在孤身青年金泰的门前,受到金泰的精心护理。蝙蝠精在水中放毒,全村老少大都染上瘟疫,前往佛山寻找仙果救治乡亲的金泰也染病不起,银杏仙子以银杏果救活金泰,金泰醒来见门前银杏树果实满枝,随即用银杏治愈众乡亲。金泰与银杏仙子合力斗败蝙蝠精后,化作雌雄两株银杏树,根枝相连,永远造福子孙后代。 该传说曾被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定价协议书
- 牛奶价格协议书
- 建筑服务保洁合同
- 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开发与运营合作协议
- 平安普惠借款合同
- 乡村农业现代化推广协议
- 车队承包维修合同协议
- 运输企业雇车合同协议
- 运输项目合作合同协议
- 油品设备协议书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数学分类汇编解析 答案
- 2025新外研社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二-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2024年度危废培训完整课件
- 结婚函调报告表
- 工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全)
- 砌体结构教案(共34页)
- 《Monsters 怪兽》中英对照歌词
- 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 硫分
-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