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doc_第1页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doc_第2页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doc_第3页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doc_第4页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论文提纲:1、感恩教育的内涵。 2、感恩教育的必要性。3、感恩教育的内容4、感恩教育实施的过程。张绍丽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 -张绍丽 摘要:“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如果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必将在他日开花结果,在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永恒的话题。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相信生活就会更加和谐、幸福,让感恩教育进行到底。【关键词】感恩、修养、唤醒良知、潜能、激情、真诚、美德、孝顺、尊重、宠爱、和谐、仁爱、惨不忍睹、麻木冷漠、潜移默化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种真诚的举动。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的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长辈、老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没有一颗会感恩的心,因此,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具有感恩心是社会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只有从小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因此感恩教育就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种一样,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课,也是社会和谐的前奏。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成了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结合实践来谈一谈。一、 明确感恩教育的意义1、做父母的应该教育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体谅父母。曾有一名学生A,由于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平时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对他提出的要求,想尽千方百计满足他。在学校,无视老师对他的教育,也不在乎其他学生对他的关心,在他的心里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心态。久而久之,孩子大了,对家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有时,家人也拿他没办法,他们的“掌上明珠”有时把他们搞得苦不堪言。孩子今天成这样,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对孩子从小严格教育,教育他们从小懂得关心他人,明白事理,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做父母的更应该懂得何为感恩。2、感恩教育的意义,做父母的还要给孩子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不要老是替孩子想的那么周到,这样反而会害了他们。作为父母,他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儿委屈。就是孩子有时给他们那么一点关心,他们也不愿接受,觉得是大人,不应该让孩子照顾。其实这样就给年幼无知的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大人是不需要我们小孩子来照顾的。殊不知,常此下去,看似平常的一些小事,使孩子就养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性格。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拒绝了孩子对他们的关心,就是因为他们的不好意思,造成了孩子为我是尊的心态。3、对孩子的感恩教育,还得靠老师正确的引导。在学校,老师可利用课堂教学,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写作有关感恩方面的内容等有效的途径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感恩教育。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1、拯救学生的心灵众所周知,当今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麻木冷漠。感恩励志教育深入挖掘人性的本真,引导人们反思自己,激发人们自我发展的要求,使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知痛苦,蒙昧的良知得以警醒。这正是它获得非凡效果的独到之处。为什么每一场都有成百上千的的学生情不自禁地争着登台发言?为什么孩子们当场禁不住失声痛哭?为什么许多一直让师长们 “头疼”的学生也淌着热泪倾诉自己的心声?这是因为,孩子们心灵的麻木被至真至善化解了,他们的感恩之心苏醒了。前不久,北京感恩教育演讲团的郭老师给我校上了生动的一课,很多同学都深受感动,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和父母,真诚的向他们道歉,保证以后要懂事,学会感恩,可是调皮捣蛋的杨飞、李建春等同学,听到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只是在发笑,可见他们的心已经麻木了,要唤醒他们的良知实在太难了。2、沟通亲子之需-唤醒良知、化解怨恨 最亲最好的身边人倒成了受伤害最重的人,这是近年来发生在青少年中的怪现象【据国家统计:自1998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2万至5万青少年因与父母、师长发生感情纠葛而犯罪,其中人命案不少。】说怪也不怪,因为:一、他们从小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般生活,“公主心态”早已长成,若有不满,不找“老仆人”们算帐找谁?二、父母们要么早就甘当奴仆听使唤,要么经常大吼小叫横加职责,矛盾不加激才怪!感恩励志教育教育是净化心灵、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更是沟通亲子、密切多重关系的爱心教育。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亲情互动”的人性化教育,在化解怨愤、消除亲子间和师生间隔阂方面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很多已经离异的夫妇,在感恩会上抱着孩子痛悔,甚至当场宣布“再一起过以前的好日子”;很多长久“不理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的孩子要么痛哭不已,要么当众下跪3、激发学生的潜能重树信心,点燃激情 世界上没有天生“差劲”的人,(智残除外),也没有天生的英才,差起于“心”,优起于“心”。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当一个人拥有感恩之心时,他会因为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感动之余,他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学生时会感恩老师,他就会加倍努力学习以此来回报老师,成绩就会好起来。在受到老师表扬后,学生更加感恩,成绩就会突飞猛进。同样,员工因为领导的委任而感动,所以就加倍努力工作作为回报,结果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得到一致好评。所以说,人人都有感恩之心,都想着去回报,那么我们大家都会边的越来越优秀,世界会充满爱在学校和单位中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是一项投资很小、见效很快、回报很大的“民心工程”。【我们班就有一名学生,一直以来学习成绩特别的差,上课不专心,后来,我在课后找到这位同学,给他讲了一个有关父母的故事,他听得特别的认真,因此受到启发,大有改变。】4、符合教育改革要求注重心育,贴近学生现在的学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心思都很复杂的。实践证明,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谈得太虚或者限得太死,都不能获得应有的收效。传统德育之所以柔弱无力,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的单一价值观、物化个体以及其自始至终由外而内的“外烁” 倾向。 其实,我们不能总把教育中的不堪与难堪都推给教育体制,有些问题就是“人性因素”造成的。请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不是在逐渐地远离我们的课堂?“童年”是不是在逐渐地远离我们的孩子?“爱心”是不是逐渐异化为简单规规章制度?“学生”是不是逐渐异化为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工具”?如果我们认真地想下去,真的很可怕,很吧可思议! 感恩励志教育,则是一个由外烁到内省的反思过程。它立足情感培养,坚持教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建树完整的人格,实现了由“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的转化。同样在“讲道理”,为什么我们所到之处尽受广大学生欢迎?5、和谐社会弘扬美德,倡导仁爱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与此同时,许多家长对子女十分溺爱,从而使孩子养成了“自我中心”。尤其在目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势下,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有些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有的中小学生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的成天沉溺于网吧,学业荒疏,不求上进,根本不懂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更不会真正用心去体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心理偏差的孩子,正迫切需要感恩思想伸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无数惨不忍睹的恶性事件,无数触目惊心的恶果、无数“心理病”受害者的鲜血和吁求,都在警示我们,人们正渴望着充满人性关怀和伦理道德启迪的感恩励志教育。三、感恩教育的内容1、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他们不仅赐予孩子生命,更把孩子养育成人。父母起早摸黑挣钱供养孩子读书,把孩子养大成人,非常不容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消费观,适当消费。孩子要对父母感恩,就不应该贪得无厌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通过感激父母教育,让学生体悟来自父母无私的爱,知道父母给他们每笔钱背后的艰辛;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2、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首先,有利于解决目前家庭伦理道德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进人老龄社会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因为家庭养老在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低的条件下,仍是绝大多数人依靠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农村。其次,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只有家庭稳定才能社会安定,而孝道在维系、稳定家庭具有任何其他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倡孝,明显优点,一是范围小,限于家庭,十分具体;二是孝的对象是双亲,与每个人的关系密切;三是邻里友好、亲戚同事之间,易于彼此舆论监督,道德评价,非常直接。总之,孝,能有力地把家庭道德建设提到一个新水平。家庭精神文明水平高了,必然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观,从而切实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第三,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一个人对父母不能尽孝,不可能处理好和兄弟、亲友、师长、同事、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孝敬父母,一般情况下在社会上是遵纪守法,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不愿意因自己的不负责任累及父母、家庭。这样的人多了,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也就提高了,社会环境也就安定和谐多了,也必然能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四、感恩教育的实施1、以课堂教学为渠道,实施感恩教育目前,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已不仅仅体现知识与技能两方面,情感态度的培养也成了重要的部分,基于这一点,我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感恩教育的渠道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切准感恩教育的“渗透点”,及时把握“渗透时机”,严格的掌握“渗透度”,紧扣教材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感恩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感恩教育;例如在语文学科程门立雪 教学中渗透尊敬关心老师的情感教育、在古诗游子吟 的学习中认识母爱的伟大,懂得去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狼牙山五壮士中感知英烈的爱国之心,民族气概。一珍惜孩子爱的表达,中华民族是个感恩的民族,自古就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优良传统,近些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一个人有没有感恩的心,通常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认识因素;第二,要亲身体验;第三,感恩的想法是否受到过鼓励;第四家庭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很多时候,孩子没有感恩之心,是因为父母在生活中对他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没要求他对父母付出感恩。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其次,教会孩子说:谢谢。谢谢是一句单纯平实而又撼天摇地的话,她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时候一句谢谢是说不尽的盛意,道不完的感恩。当父母为你端上可口的饭菜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老师为你讲解题目而延迟了下班的时间,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同学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孩子学会了发自内心地对身边所有人表示感谢时感恩的心态已经渗入了他的每一个细胞.再次选准时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现在的小孩子从周岁开始过生日,家长辄兴师动从,这样的行为不但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还浪费了物力财力.其实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因些家长要抓住孩子生日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还可以利用清明节、母亲节、国庆节进行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展到关爱个人所属的团队或集体到社会.最后当孩子做出某些爱的表示的时候,作为父母你要坦然的接受、重视、珍惜孩子的爱的表达。要真诚地表示感谢,最好能明确地告诉他你也很爱他,这样的环境才可能生出感恩的心和责任心。感恩不必等到“以后”现在的父母习惯的表达时你还小不会挣钱,等你以后有本事了再买礼物什么的话。话听起来没有问题,可你想想,礼物是什么?它是表达情感的一个载体,只要这个东西表达出你的爱,就是成功的。2、树立感恩榜样培育学生的感恩的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因此,家长必须做好感恩榜样。在生活中家长对父母、长辈尽孝道,比如照顾父母、帮父母做一些生活琐事,尽可能让孩子看到,受到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人格基础,教师的教学就不会产生任何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典型事例来感染学生,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他们付出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的;让他们知道哟啊感恩给予他们生命的父母,交给他们知识的老师及帮助过、关心过自己的人。作为老师,在平时生活中哟啊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对学生的帮助教师要及时表示感谢,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知道感恩,明白感恩是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恩氛围中成长,从而培育一颗感恩的心。3、不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无论在家中还是学校,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中,还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搭建实践舞台,交给孩子感恩的方法把感恩落实到生活中去。(1)利用少先队员阵地开展感恩教育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可在学校的少先队活动中,在各班级开展爱国主义活动,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进行“感恩教育”宣传活动,渲染活动氛围。利用晨会升旗仪式,精心准备每一周的国旗下讲话,通过升旗仪式,让学生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感恩教育,使学生的感恩仪式逐渐增强。(2)利用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各种节日是感恩教育的良好载体。如“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可以让学生做一份礼物或些几句祝福的话送给妈妈,回家给妈妈揉揉肩、洗洗脚,帮家里做几件家务;教师节,让学生亲手做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学校还可以开展“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活动;父亲节或母亲节,给父母说几句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