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系列-《幸福家庭与亲子》-杨发明老师课程提纲(2012年).doc_第1页
心灵系列-《幸福家庭与亲子》-杨发明老师课程提纲(2012年).doc_第2页
心灵系列-《幸福家庭与亲子》-杨发明老师课程提纲(2012年).doc_第3页
心灵系列-《幸福家庭与亲子》-杨发明老师课程提纲(2012年).doc_第4页
心灵系列-《幸福家庭与亲子》-杨发明老师课程提纲(2012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幸福家庭与亲子目的1、 让父母或准父母系统掌握亲子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健康培养祖国未来的花朵2、 帮助父母认识孩子心智成长的五个阶段及其教育要点;3、 帮助父母掌握亲子教育的关键原则与方法;4、 帮助父母掌握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原则与方法;5、 帮助父母提高亲子教育中的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6、 帮助父母掌握家庭关系的处理原则与方法。7、 帮助父母掌握家庭和谐的原则与方法。8、 帮助父母处理与改善与亲子的互动关系。9、 帮助教师掌握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培训天数:2-3天(每天6. 5 小时)培训对象:父母或准父母,教师培训方式:讲授、案例、心理学体验式练习 导师:杨发明博士 具有世界顶级身心灵成长学府“加拿大HAVEN心理学院”专业资格;家庭系统排列导师(跟随大师Dr.BERTOLD ULSAMER学习);NLP高级执行师(跟随大师JUDITH DELOZIER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师(跟随大师Dr. MARIA GOMARI学习);同时具有心理剧、完形、催眠、教练、禅学、易经、黄帝内经、九型人格等专业资格与经验;拥有近十万人身心灵辅导、领导力培训与教练、家庭婚姻亲子辅导专业经验;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十大领导力专家。一、 亲子教育的基本原则1. 孩子心智成长的五个阶段及其特点2. 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培养自我价值,体验爱3. 孩子成长教育中的4. 家长对身份的正确态度与家庭的信念系统5. 亲子关系的十个基本要诀6. 亲子教育的七大基本态度7. 学校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8. 家庭中各人教育孩子的观念差异的整合9. 父母的幸福感与关系是孩子最大的礼物二、 原生家庭系统对亲子关系的影响1、 原生家庭及其系统的基本概念2、 关于家庭的序位3、 关于家庭的平衡4、 家族动力模式是如何继承及演化的5、 家庭中的情绪与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孩子的6、 原生家庭中的关键事件在亲子教育中的影响7、 家庭中的重大事件对孩子的影响8、 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中亲子教育的基本原则9、 关于送养与领养需注意的问题10、 父母的关系、情绪、行为对孩子的影响11、 要让孩子学到,自己先做到;自己没有做到的,不要求孩子做到三、 家庭中的沟通模式与亲子关系1、沟通的信息含义2、讨好者3、指责者4、超理智者5、打岔者6、运用一致性沟通模式来教育孩子7、亲子关系的改善与建立四、 父母的人格特征对孩子的影响1、 从九型人格分析父母的性格2、 父母的人格特征对孩子的影响3、 父母如何心灵成长五、 培养孩子的EQ(情商)1、 家庭中EQ之基本要诀2、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自爱和自尊3、 教孩子学会承担责任4、 教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冲突5、 教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6、 四种不当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交换型、惩罚型、冷漠型、说教型六、 爱孩子,尊重、接纳与赏识你的孩子1、 爱孩子是指什么2、 尊重、接纳与赏识的不同3、 尊重、接纳与赏识是自我价值建立的关键4、 尊重孩子的基本原则5、 接纳孩子的六个注意6、 正确赏识你的孩子的六个方法7、 尊重并不是放任8、 表扬注意不要笼统9、 批评注意不要上升10、 父母的说话模式练习11、 接纳与赏识需要父母的什么心态七、 帮助孩子建立人际界限1、 人际界限是什么2、 孩子与父母的界限3、 孩子在家庭中关于空间的界限4、 孩子在家庭中关于物品的界限5、 孩子在家庭中关于行动的界限6、 孩子在家庭中关于说话的界限7、 孩子在外面与其他人的界限8、 放手锻炼你的孩子9、 给孩子自由10、 给孩子多大的空间11、 哪些规矩要给孩子12、 哪些规矩可以不给孩子13、 允许他自己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八、 孩子的学习与学习成绩1、 认识孩子的注意力模式2、 认识孩子的直觉模式3、 孩子与学校、家庭的关系排列4、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5、 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什么6、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7、 如何减少学习中的压力8、 孩子上学的信念及价值观9、 如何看待各种学习班九、 亲子教育常见问题及解决原则与方法1、 孩子应否听话以及如何让孩子守规则2、 不同类型的孩子如何沟通3、 注意孩子喜欢的活动4、 停止对孩子唠叨5、 让孩子了解你的感受6、 请尊重孩子的想法7、 请尊重式的接触孩子的身体8、 请给孩子一些隐私权9、 请给孩子悲伤的权利10、 教孩子自我保护11、 家庭问题会议12、 到底给孩子多少爱13、 哪些是给孩子真正的爱14、 哪些给孩子的爱只是父母以为的爱15、 孩子不喜欢或与小朋友交流中出现困难怎么办16、 孩子不喜欢分享玩具怎么办17、 孩子有时候要被分离怎么办18、 孩子来情绪(如:哭了、生气了等)怎么办19、 孩子任性怎么办20、 孩子不喜欢竞争怎么办21、 孩子有些自闭怎么办22、 孩子有多动性怎么办23、 孩子做错事后你怎么办24、 孩子不喜欢吃饭怎么办25、 孩子不喜欢叫人怎么办26、 孩子被吓到了怎么办27、 孩子喜欢看电视、打游戏怎么办28、 孩子生病了怎么办29、 孩子不愿意吃药与打针怎么办30、 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31、 孩子不愿意早睡怎么办32、 孩子不愿意午睡怎么办33、 父母与(外)祖父母的教育理念出现差异怎么办八、家庭个案辅导 1、辅导个案 2、个案讲解附:杨老师文章(更多请见其博客)让孩子未来拥有健康心灵的七大教育态度作者:杨发明1. 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学会批评2. 生活在仇视中的孩子学会斗争3. 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学会恐惧4. 生活在妒忌中的孩子学会内疚 5. 生活在包容中的孩子学会忍耐 6. 生活在鼓励中的孩子学会信心 7. 生活在称颂中的孩子学会欣赏 8. 生活在诚实中的孩子明白真理 9. 生活在公平中的孩子学会公义 10. 生活在接纳中的孩子学会爱11. 生活在有安全感的孩子学会自信 学习的革命 中国古语“3岁看老”,有相当的科学成份,它是说一个人小时候的成长与教育环境会对整个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理论上的鼻祖是弗洛伊德,萨堤亚家庭治疗理论强调了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关系与风格对孩子的影响,TA心理学派甚至干脆说人生剧本在很小时候就写下了,今后只是以不同的剧场不同的形式将它演出来而已,所以,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很多都要将人的潜意识带回到童年作处理。 所以,小孩从小的成长教育是其人生的源头,关键在于教育理念,需要避免的是将成人的人生剧本有意无意地嫁接到孩子的头上,我认为七大态度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1、对小孩的态度第一是:尊重 尊重就是将他(她)看作一个独立的生命,而不是自己的一个私有物、一个寄托、一个要满足自己的期待的人、一个要替自己完成自己没有完成心愿的人。有人生了女孩,可老想要个男孩,在女孩面前就唠叨“怎么是个女的?男的多好”不尊重这个生命,所以造化就会捉弄你,最后这个女孩就长得象男孩,甚至她可能会与女孩子谈恋爱以证明自己是个男人(女同性恋的一大原因,反之男同性恋亦然)。尊重就是把他(她)当大人看,尊重其情绪感受,尊重其知情权,从半岁开始就要多征询、多解释。比如强迫其吃药得充分解释,家里保姆等人员流动得解释,大人不高兴、吵架、焦虑、悲伤等情绪一定要向其解释(开始可能不当面更好,但实际上纸隔不住火,解释有时比刻意回避好)。不要对孩子用孩子话,要用大人口吻讲话,只是放慢速度而已。 尊重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加在他(她)的头上,那些都是自己的心愿,穿着也好、学琴也好、练字也好、读书也好、专业方向也好,太多的自己的要求,完全扼制了他(她)作为一个小生命的选择权,渐渐被训练成为一个只会满足别人需要的木偶与玩具,其长大后的人生就是不断重复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而已,而自己的需要与幸福恰恰不知道去表达、去追寻。 2、对小孩的态度第二是:接纳 接纳就是接受他(她)的一切,尤其是短期难以改变的,总是挂在嘴上说,而且经常拿周围的孩子比较着说,最后就是害惨他(她),对其的最大影响就是长大后自悲。接纳是建立自信的第一大法宝。 长得瘦小,不要老是说:这么瘦,还不多吃点,你看谁谁家的XX多么壮.这是不接纳其身体,难怪自己每天照镜子对自己的某些部位总是不满意呢?此模式也传染到孩子身上。孩子哭,不要老是说:“哭什么哭,哭得多难看啊.”这是不接纳其情绪,好象哭与难看是等同的,你可以解释为何不要哭,但不能说哭是难看,从小就严重扼制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怪不得中国人长大了都不会情绪表达。 孩子吸手指,不要总是说他(她),因为口腔期没有满足,你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慢慢来(见前一篇文章)说多了,就是不接纳;说多了,就变成了你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孩子排便训练期(1.5-3岁),不要经常以尿尿到裤子上而经常批评他(她),这只会让其产生羞耻感,心理学说自卑感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来自肛腔期的过早的排便训练压力与批评适度引导,耐心等候,将每次便便尿尿当作上帝上苍赐给你的礼物吧,不要经常捂着鼻子作艰难状,否则孩子会学到对自己身体里出来的东西产生极端厌恶感,当然就会学会不接受自己 3、对小孩的态度第三是:鼓励重鼓励轻批评,在4岁之前,10句话应该只有半句是批评。因为,鼓励是建立其自信的第二大法宝,鼓励才能获得力量与乐趣去学习各种新事物。无论是作什么,都要鼓励,学走路要鼓励,长相要鼓励,自己拿勺子吃饭也要鼓励,学穿衣服要鼓励,从地上自己爬起来要鼓励,识字要鼓励,吃药如果是自己吃就要拼命鼓励.鼓励除了说话还要鼓掌,还要请其自己鼓掌,这叫自我激励。我女儿2岁不到学会自己吃药,在学坐划板车时自己说出来“爸爸在,不要怕”,当时“吓”我一跳,因为没人教她这句话呀。 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也要鼓励,鼓励不需要去与别人比较。许多大人在别人面前不好意思表扬鼓励自己家孩子,不是大声吆喝就是大声批评,好象其做错了什么事似的,其实他(她)也没有什么行为真的说是不好在别人面前对孩子的批评与指责,直接会让孩子学到:1)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居然大张旗鼓,所以,自己相对别人来说是属于次要地位的;2)实际上在家里对我的表扬都不是真心的,那不是真实的我,所以我没有理由感到自信。 过于娇宠的孩子长大以后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或者理当享权,认为别人做的事是应该为他做的,没有感谢与感恩,没有体谅心也没有他人意识,难以在团体中很好地生存发展;而过于批评指责的孩子长大之后潜意识里有强烈的自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降低对自己的评价,通过拼命努力工作等来证明自己,但永远都有一份在权威面前的不自然与自卑。 4、对小孩的态度第四是:放手 放手也就是不要管得太多,给他空间,给他探索,给他选择。要给他(她)独立的空间,小孩从小就要与父母、爷爷奶奶或保姆分床睡,开始是小床很快(3岁以后)就要给独立房间。这是他独立人格培养的重要一步,没有独立的房间,就会培养其依赖性。有人说,房子小啊、没办法。那就要给他(她)一个垫子,表示那一块是他(她)的地盘。 要允许甚至是鼓励他(她)探索,发掘其好奇心与创造精神,她喜欢乱跑、乱动、乱摸、乱拿、乱试.要放手让她去,走路时要放手,摔跤不要大惊小怪,你只需很平静地说:宝贝坚强,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手弄痛了,也不要大惊失色,要平静地安慰她,她拿抹布象保姆阿姨一样擦地,你就鼓励她,她自己一定要用筷子吃饭,尽管弄得满桌子都是,你也让她试,我女儿两岁不到我有一次喂她吃饭,她拿着一双筷子嘴里居然冒出一句话吓人一跳:不要喂,自己吃,所以,培养其独立性与责任感就要学会放手,放手她也会成长得更快。西方电影有时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妈妈教育3岁的小男孩:“你是男子汉,要保护妈妈.” 但放手,她就会犯错,给你惹麻烦,你就要容忍,包容错误是为其成长必须付出的小小的代价. 要给他(她)选择的权利,不要强迫她做一件事,即使要这样做,也要解释解释再解释,甚至还要提供两个选择项给她;听取她的想法,如果她的想法与你的不一致,在3岁之前就要配合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在3岁之后可以共同探索双赢的方案。 5、对小孩的态度第五是:榜样 心理学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模式(Pattern)继承! 所以,父母安全感高,小孩就会有安全感;父母害怕,小孩就会学到害怕;父母开朗小孩就会开朗;父母在乎他人,小孩也会这样;父母横穿马路,小孩也会当然;父母打麻将,孩子也差不到哪里.曾有人开玩笑:与人结婚,女的要先看其母亲的为人,男的要先看其父亲的为人。其实这并不是简单的玩笑,里面有相当的心理学背景涵义。 学理学还说:孩子学不到你希望他学到的东西,他能学到你表现出来的东西。比如: 有一学员问:“我孩子好象压力太大,平时成绩很好,大考就紧张以致发挥不好,怎么办?” 我问:“你给他压力了吗?” 他答:“没有,我平时一再给他说,没事,考好考坏一个样。” 我又问:“你平时有压力吗?” 他答:“有,我工作压力很大,老想将工作做到出色的境地。” 我说:“孩子从你身上学到了压力,那是潜意识层面的信息,非常强大;而你说的话,是意识层面的信息,影响有限。要想让你的孩子放松压力,你要先做个榜样。” 当自己是一个心灵很健康的人,孩子也会这样,因为健康的人对周围的人而言是最好心理疗愈师. 6、对小孩的态度第六是: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放手、自由、空间、鼓励是一面,另一面则是规矩;正如红脸就需要黑脸相配一样,这样孩子才会有成熟的品格。孩子的空间房间,他可以想怎么样都可以,可有充分的自由,玩具不收那也是干扰自己睡觉,将衣服乱扔那是影响自己房间的美观与整洁;但在客厅或父母房间,他就要遵守规矩,不能乱扔东西,扔在地上,就要捡起来。要不断地耐心地引导与教育那些规矩。在自己的盘子里,他想怎么吃都可以,抓也行、勺子也行、筷子也行、从自己的一个碗舀到另一碗那是你的自由,但餐桌上的其他盘子,必须用勺子与筷子,因为那会牵涉到其他人每个人的自由都是受限的,这就是界限(Boun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