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街道名称英译的现状 我国街道名称的英译方法,目前大体上有三大类:一是“汉语拼音法”,二是“音意结合法”,三是“全盘意译法”。 所谓“汉语拼音法”,就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通过的中国专有名词的翻译采用汉语拼音方案那样,用汉语拼音方案来处理我国街道名称的英译。例如:“亮马河南路”英译为 Liangmahe Nanlu ,“ 东直门外大街 ”英译为Dongzhimenwai Dajie,“北十九道街”英译为 Beishijiudao Jie,“沙面大街”英译为 Shamian Dajie,等等。有的还将每一个汉字单独译为一个词,如:“光华路”译为 Guang Hua Lu。 所谓“音意结合法”,是指将专名部分作音译处理,通名部分作意译处理。这是比较流行的译法。象将“城中路”译为 Chengzhong Road, “ 民主街 ”译成 Minzhu Street这样的例子,已是众所周知,不必多举了。问题是,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的祖宗,在“路”、“街”之前,还设有“大、干、正”,还有“东、西、南、北”,还有“上、中、下”,还有“前、后、内、外”,还有“支、横、新、旧”,还有“一、二、三、四”等等,不一而足。有的则称“路”为“道”。 有人将“大道”、“大街”,一时译为main Road ,main Street,一时统译为 Avenue,或译为法式的 Boulevard,有时则视“大”如不见,干脆译为 Road 和 Street了事。如“沙面大街”只译为Shamian Street。 至于对“东、西、南、北、中”的处理,则呈“三足鼎立”之势,把这些方位词分别放在前、中、后的位置上,如:同一条“天宁南路”就有 South Tianning Road,Tianning South Road 和 Tianning Road South,分别都有来自外国或香港地区的出处依据。然而,已经逐渐有了将“东、西、南、北、中”并入专名部分去的倾向,如:将“解放中路”译为Jiefangzhong Road。 而对“前、后、内、外”,“上、下”,“支、新”的处理,也是“各显风骚”,“自树一帜”,使人眼花缭乱。如“水西门外江东门新街”译为 “ New Street,Jiangdong Gate ,Outside Shuixi Gate”,有的则将“外”译为“Outer”。 谈到“里、巷、弄”,似乎不大好弄。辞典和一些译例表明,这三者均可译成或Lane或Alley或Alleyway。在1981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中国电话号码簿“安徽”一章中,同是合肥市的巷,有译成Alley的,如“向阳一巷”译为 Xiangyang Alley No.1,也有拼音化的,如“大众巷”译成Dazhong Xiang在幅页广大,人口众多的我国,与这三者表意相同的,还有“条”、“胡同”等等,意译也同上,各显“神通”。 所谓“全盘意译法”,顾名思义,是彻底的意译法。如:“五一路”译为“May 1st Road”,“天坛路”译为“Temple of Heaven Road”,“珠江路”译为“ Pearl River Road”,甚至将“经四纬六路”译为“Longitude 4 Latitude 6 Road”, 等等。这种方法,毕竟不多,兹不详表。 (2)外国人对我国街道名称的英译 正当国人对街道名称的英译呈五花八门之势,起“春秋战国”之争时,外国人对我国街道名称的英译却悄悄地趋向于“汉语拼音”式的规范化。且不说是我们应了“人生识(英文)字糊涂始”这句话呢,抑或外国人毕竟是“旁观者清”,还是实在一点看看英文老祖宗的后代和使用或流行英语的国家的人是怎样翻译我国的街道名称吧。 此事不难。让我们看一看外国驻华使领馆地址的英译,就应有所启发。且看:英国驻华使馆所在的“光华路”是Guang Hua Lu; 美国、新加坡驻华使馆所在的“建国门外秀水北街“是Xiushui Bei Jie,Jian Guo Men Wai; 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所在的“东直门外大街”是Dongzhimenwai Dajie; 挪威驻华使馆所在的“三里屯东一街”是Dongyi Jie , San Li Tun; 荷兰驻华使馆所在的“亮马河南路”就是Liangmahe Nanlu; 罗马尼亚驻华使馆所在的“日坛路东二街”则干脆为Ri Tan Lu Dong Er Jie; 有人可能怀疑这是中方编印使馆地址时的译文。我们可以看看外国驻华外交官的“原始译作”: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签证部1987年12月15日开具的一份证明书上“北京东直门外大街15号”的英译是“15 Dongzhimenwai ,Beijing”。 其时并未将“大街”译出,后来就补译成Dajie, 故至今仍在其官员名片及签证通知等文件上将“东直门外大街”译为“Dongzhimenwai Dajie”。 日本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所在的“环市东路”在该国领事官的名片上的英文是 Huanshi Donglu。 (3)外国人对其本国街道名称的英译 外国人在处理本国街道名称的英译时,是如何进行的呢? 英语国家的街道名称,本身就是英语, 没有英译的问题。 法文的街道单词有Rue , Avenue和Boulevard 等,英译时照用这几个词不误,而没有考虑要改成对应 的 Road或Street或什么的。 马来文中的街道称Jalan,马来西亚的街道名称在英译 时并没有应否改译为Road或Street的争论。 意大利的街道称Via, 意大利的街道名称在英译时理直气壮地用Via,并没有人说这是贻笑外人或贻误外人。 德文的“街道”原写成Strae,考虑到英译时英文打字机没有倒数第二个字母那样的字体,德国人宁愿用两个“S”代之而坚持用德式的街道单词,写成Strasse, 似乎并没有人讥笑那是“德式洋径滨英语”。 连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在街道名称的英译上也没有我们那么复杂,其街巷单词,有借用汉字表示的“町”和“丁目”,读如 MACHI 和CHOME,日本人英译其街道名称时,也毫不犹豫地“照用Machi和Chome可也”,并无研讨是否要改译成Road或Street和Lane或Alley。 在词序方面, 不少外国人还坚持保留其本国文化固有的语序。如法国人、马来西亚人、意大利人坚持通名前置法,即将Rue、Jalan、Via放在专名部分的前边,日本人则保留通名后置法。然而,并没有人因为他们不用Road和Street而说他们译得不地道。 看来,这里有一个保留本族语言的文化传统的问题。 (4)我国街道名称英译的趋向 街道名称之所以要翻译,是为了方便交流,再具体一点说,主要是方便依名寻街和通讯连系,而不是用于炫耀外文的研究和精通。 说到依名寻街, 外国人在北京要问“东直门外大街” 怎么走, 我看用Dongzhimenwai Dajie要比Outer Dongzhimen Main Street 要立竿见影得多。 对Dongzhimenwai Dajie,不管你懂英语与否,无论士农工商,卖冰棍的,拉大车的,男女老少,都知其意。 这不是一种偷懒的作法,而是一种讲求实效的方法。至于通讯联系,邮递员最有发言权。用“汉语拼音法”英译的街道名称,在小学学过汉语拼音,在中学继续学普通话的邮递员都能看懂,比那一街多译的“音意结合法”容易多了,更不用说那种“全盘意译法”了。 其实,我国街道名称英译已经有一种逐渐走向“汉语拼音化”的趋向了。早在1981年,我国出版第一部中英对照的中国电话号码簿时,对街道名称的英译大体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汉语拼音法”,另一类是“音意结合法”(包括极少量的“全盘意译法”)。 当时在该书出现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29个( 台湾省除外,海南省未建 ),用“汉语拼音法”英译街道名称的省、市、 自治区有 16个,分别是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黑龙江、湖南、江西、吉林、辽宁、青海、山西、四川、天津、云南和浙江,而出现在其他13个省、市、自治区的街道名称则主要用“音意结合法”译成英文。但是,其中也有两法“交叉”的情况。如浙江部分绍兴的街道名称是用“音意结合法”翻译,而江苏部分徐州的街道名称用“汉语拼音法”英译。 (5)并非结论的结语 街道名称的英译,是不少人认为易而为之,却又是不少人总觉得不尽人意的一项工作。仅靠某个权威人士出来讲话,或光发表几篇文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当然,人们,特别是初涉译坛的人,无疑可以从一些体会文章中得到启迪,举一反三地动手译来。 我们应当注意“汉语拼音化”的趋向。在“路、街、巷”等容易找出对应的英语Road、Street、Lane之时,不妨意译这些通名部分,而不妨把“前、后、左、右、上、中、下”等字归到专名部分以“汉语拼音法”处之。如“工农北路”可以译作Gongnongbei Road,因为,人们往往在实际应用中,汉语也会把“工农北路5号”略为“工农北5号”,而邮递员也心知肚明。同样,“中山一路”可译成Zhongshanyi Road。 然而,如果要达到街道名称英译的统一、规范,推行“汉语拼音法”无疑是“快、好、省”的,英语老祖宗的后代,以英语为母语的外交官和外国友人,都这样译了,我们还怕什么“不地道”! 之所以说“并非结论的结语”,是因为个人的意见不能作为使之规范的结论。谁可以作结论呢?各地的地名委员会可为之。 由地名委员会牵头,翻译组织,邮电、工商、文史等部门参与,广泛讨论研究定案,再经一定的法律程序,是可为的.一经确定,就应编辑印发街道名称英中对照索引资料,象香港街道地方指南中的“街道索引表”那样,既有中英索引,又有英中索引,岂不统一、规范?! 其实,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地名,这已经是1977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成为国际标准的。这似乎已经是结论了! 参考资料:浅谈我国街道名称的英译 由街道名称看烟台公示语的英译中国走向了世界,特别是日益临近的北京奥运会和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世界各地的朋友。烟台,作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最佳魅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的获得者,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与日韩、欧美的交流日益密切,来烟台进行商务活动和观光旅游的外国人逐年递增,常年工作和生活在烟台的韩国人就达2万多人,烟台要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城市,在城市公示语的设置和翻译方面,必须力求精准、简洁,方便外国客商在烟台的工作和生活。目前,烟台街头各种路牌的标识法,以及公交车站名的英文标识及车上的语音报站,花样百出,存在着太多的不统一。英文标识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装饰而设的时髦形式,它应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是因为知道中文才看出英译的不当,而那些需要英文路标指示的外国人,面对混乱的标识,只能一筹莫展,如此,英译就失去了其实际意义。 目前,地名不统一,标识不规范,译写混乱的问题,不仅仅烟台存在,就连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也未能避免;除了路标之外,其他城市公示语的翻译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惟其如此,更应引起注意,更有探讨的必要。 公示语的翻译,已经引起了翻译界、媒体和普通民众的关注。在烟台,改进城市站名、路名、街道名、公共标志等的英语译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更多方面的因素。笔者希望通过对所见不当之处的罗列,引起有关各方的注意,使烟台的公示语翻译走上一条规范化和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本文着重讨论的将是交通指示牌、公交站牌及路牌上同一地名的称谓统一,以及地名标识和翻译所应遵循的规范。一、烟台公示语英译的现状 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交通、餐饮、购物、医疗卫生、旅游娱乐等等,因此公示语对城市的居住者、访问者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本国居民在语言、风俗方面的先天优势,让他们对公示语的依赖程度,远不如那些来城市旅游或者商务访问的外国人明显。烟台街头,有许多公示语是同时带有英译的,这一举措当然是为了方便来烟商务活动或观光旅游的外国客人,体现了城市的国际化,这必然会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他们也会因此多一分对这个城市的喜爱,而如果英译不能将中文所能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受众,那么它的存在也便不能达到其本来的目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在烟台一些带有英译的公示语。1、 公交站名 烟台的公交站牌上,每一站的站名都附有英译,而公交车上也有英文报站,这原是一件好事,做好了,可以方便乘车的外国客人,也有助于提升烟台的城市形象,但实际上,烟台公交站点的翻译却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同一站点,各路车所报英译站名五花八门,而站牌上的英文标识也不尽相同。以三马路站为例,站牌上的英译有的是Sanma Road,有的是Sanma lu road,而车上的语音报站除了这两个版本之外,还有No. 3 Road. 再者,车上英文语音报站与站点站牌的书面英语译文不一致。以49路车为例,一路下来,太平洋大酒店、烟台日报社、口腔医院、港务局几个站点站牌上的英文标识分别是:Pacific Hotel, Yantai Daily Press, Stomatology Hospital, Port Authority, 而车上的英语报站却是:Pacific Restaurant, Yantai Daily Office, Oral Cavity Hospital, Harbor Bureau, 且不说哪种翻译准确恰当,单单两者的不统一就足以使人迷惑。 另外,站点与标志性建筑的英译、与路名街名标识不一致。如东方医院站,医院大门上的英译是Dongfang Hospital, 而站名英译却是Oriental Hospital;朝阳街一站,街名标识是Chaoyang Jie, 而站名却译为Chaoyang Street.,甚至Zhaoyang Street。像这种将街、路的通名译成英文而与街名标识不一致的地方有很多,这也是这篇文章在后面将重点讨论的。另有拼写、语法等错误亦不容忽视,如49路车农产品批发市场一站,站牌上的英译是: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Cholesale Market, 其中Cholesale显然是Wholesale的误写。另如上面的口腔医院Stomatology Hospital,也不合语法,应为Stomatological Hospital.2、 交通指示牌与街头路牌 烟台地名标识或翻译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同一地点称谓的不统一,即便是同一部门所立的标牌上,对同一地名的翻译也不尽相同。除了上面提到的公交站牌与路牌上的汉语拼音标识不一致外,公路、干道上的一些交通指示牌,其翻译的不统一、不规范也极为常见。地名作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使用最频繁、用途最广泛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对地名称谓的统一、书写的一致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地名称谓的不一致、书写和译写的不统一、一地多名、一名多写(一个地名多种书写形式)等不规范问题,不仅不利于经济建设、国际交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给现代化的交通、邮政、通讯及外交、国防等事业造成不便和损失。 路牌,是一条街道的名称和标志。烟台街头的路牌为烟台地名办所立,标牌上面汉字,下标汉语拼音,这是符合国家地名管理条例的,除了如“三马路”、“四眼桥街”等对应的3 MA LU、4 YAN QIAO JIE中出现阿拉伯数字外,其他鲜有不当或错误之处。而标识为3 MA LU,一个讲英语的人只会将其念为three ma lu,或是 the third ma lu,无论如何与san ma lu的音对应不起来的。地名翻译的时候,通常遵循的原则都是音译,就如“乌鲁木齐”在准噶尔蒙古语里意味着“优美的牧场”;“呼和浩特”,蒙语意思是“青色的城”,而汉语翻译仍舍其意,而取其音。汉语译成英语,当然也是同样道理,更何况国家早有地名管理条例规定使用汉语拼音。 更多的问题是出在交通指示牌上。交通指示牌,即俗称的“指路牌”或“导向牌”,是给车辆和行人指示方向的。 首先,指路牌上的地名标识与路牌上的标识不符。如南大街,路牌标识为汉语拼音NAN DAJIE,可在某些导向牌上,却被翻译成为NANDA STREET,难道“南大”是这条街的名字吗?真让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不明白!而在有些导向牌上,却又将其意译为SOUTH STREET.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北马路,街名:BEI MALU, 而指路牌上却译作BEIMA ROAD或NORTH ROAD,如果循此指向,一个不懂汉语的人如何能找到这条街? 其次,不同的指路牌对同一地名英文称谓不一致,更为令人不解的是同一块标牌上,其英译所遵循的原则也不相同,比如在这块指路牌上,南山公园、机场路、山海路、解放路、塔山游乐城、张裕博物馆对应的英译分别是:SOUTH MOUNTAIN PARK, AIRPORT ROAD, SHANHAI ROAD, JIEFANG ROAD, TASHAN AMUSEMENT PARK, ZHANGYU MUSEUM. 显然有音译,有意译。而到了另外的指路牌上,南山公园则成了NANSHAN PARK, 解放路成了LIBERATION R.D. 沿着烟台东郊的滨海中路走会发现,不同路段上的指路牌对烟台山的英译标识是不一样的,黄海娱乐城以南的标牌上写的是YANTAI SHAN,而到了以北就变成了YANTAI HILL,这要是看不懂汉字的外国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两处竟是指同一地点的。3、旅游景点 滨海景区,就如烟台接待外地游客的会客厅,是烟台政府斥巨资所建。滨海广场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保留了许多早期中、欧式建筑,看得出,在文化建设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尤为可贵的是,一些对烟台有着特殊意义的大事,被雕刻记录在几块大石上,安置在广场。例如,其中有“水果之乡”,“中国烟台SOS儿童村”,“甲骨文”,以及对烟台开埠、“品重醴泉”(孙中山先生题赠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被批准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等等的简要介绍,这些记录,让人在了解烟台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石刻上中英文对照,非常正规,颇具大家风范,真的给人以大都市的印象,可令人遗憾的是,在介绍“甲骨文”的石雕上,汉语简介为:“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而对应的不再是英译,却变成了汉语拼音,这可不是人名或地名,想不明白,像这种内容的文字,如果不是译给外国游客看,那汉语拼音的读者群又是谁呢?而有一些错误,例如在“Land of Fruits”中,“In 1871,such fruits as European apple, pear and big cherry were introduced introduced into Yantai”,introduced重复出现,在这种场合也显得极为不协调。 东炮台公园大门前的示意图上,英译亦有多处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尽管对有些景点的翻译,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如“连心桥”,被译为together-beating bridge,是否恰当值得商榷;但有些低级错误却是不该出现在公众眼下的标牌上的,如:“爱园,Lovers Bridge; 连理桥Garden of Eden”,明显是后期制作时,将两个翻译对应错了;而“阅海廊”两处都被写成see-watching corridor,显然也是制作时将sea 的误拼,“山盟海誓”,pledge of enternal love也应是eternal的错写,难道这种错误,在校对时不能避免吗? 在旅游景点的公示语翻译,有时的错误可能并非出在译者,而在于公示牌的制作者。因此除了译者外,后期制作人员也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本文对此不多做评论。当然,城市公示语决不仅仅局限于所列举的这些,另如不时出现在花园苗圃里的一些提醒游人注意环保的小标牌: 小草微微笑 践踏请绕道 Grass says smilingly Dont hurt me please 看上去,英译似乎比汉语更加通顺易懂;另还有不少的商号、机构,门头名称也会带有英译,偶尔也有错误出现。但是,在烟台,附有英译的公示语中,公交站牌、路牌、交通指示牌是应用和分布最为广泛的,最能够代表烟台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的将是指路牌、公交站牌及路牌上同一地名的称谓统一,以及地名标识和翻译所应遵循的规范。二、地名英译的标准 我们在将外国地名翻译成中文时,都要查阅地名词典,而不能想当然地音译,以免同一地方多个地名,造成混乱,让人不知所指,因为人名地名的翻译都应有个约定俗成。同样,在将汉语地名译成英语时,也应遵守这个约定俗成,而这约定早已形成:首先,有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作出的“单一罗马化(a single romanization system)”的决议,即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都使用罗马字母拼写,做到每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其次,有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其中第8条规定:“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依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拼写细则,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由此,我们必须明确,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规范。1、单一罗马化 1967年第二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做出决议,要求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都使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做到每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称为“单一罗马化”。例如,交通指示牌上南大街的书写为:NANDA STREET, NANDA是汉语拼音,是汉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而St.或 Street(及Rd. 或Road)则是英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这种街道名称的写法,就是用了两种文字的罗马拼写法,这就违背了“单一罗马化”的决议;同样道理,3 MA LU, MALU是汉语拼音,而3是阿拉伯数字,也与“单一罗马化”的要求不符。而如果写成Nan Dajie 和 San Malu, 则全部用了汉语拼音,也就是用了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既符合国家地名管理条例用汉语拼音书写汉语地名的规定,也符合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关于“单一罗马化”的决议。 “单一罗马化的优势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都使用罗马字母,除个别语言中有加符字母外,26个字母的书写形式基本是一样的。但由于有些字母的读音在不同语言中是不同的,所以在地名的认读上,只能舍其音而视其形。也就是说如果能认识26个罗马字母,拿着罗马字母版地图对照当地地名标志上罗马字母拼写形式,不用翻译就可以走遍天下了。对于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来说,本国的地名标准化就是国际标准化,而对于使用非罗马字母文字的国家(如中国、日本、俄罗斯等)来说,就必须制定一个本国地名罗马化方案,经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后,方能作为地名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1(6) 1977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的提案。因此,“使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拼写规范,不仅为我们法律法规所规定,也是国际标准,得到国际上的认可”。2(35)2、汉语拼音方案 1975年我国开始参与联合国的地名标准化工作。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我国提出的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的提案。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测绘总局、中国地名委员会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城乡地名标牌国家标准,对地名标志上的地名书写及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做了强制性规定。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这就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别墅装修施工合作协议页5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景观瓷砖装饰工程合同
- 2025版酒店婚礼婚礼策划与现场执行全程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车牌租赁管理服务合同书范本
- 2025版洗车服务承包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大型商场消防设施承包服务与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版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化主题储值卡销售与品牌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场地勘察服务委托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第五章第五章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规范
-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 贵州省公民文明手册
- 兰吉尔电表DLMS集成手册
- YS/T 320-2014锌精矿
- GB/T 9123-2010钢制管法兰盖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师傅总结9篇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解三角形专题 - (解析版)
- 农业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实务分析课件
- 传染病疫情演练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