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1、 课前背诵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送别诗,谁来背诵一下。2、 导入1、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它。感受其中的美好的真情。(板书诗题)指名读,齐读。2、 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元二:是个人名; 安西是个地名;使:出使;谁送谁,到哪儿去。3、 师:出使,是国家派大臣到地方完成使命的一种政治行为。2、 知诗人1、 这首诗写的是谁送谁?2、 你了解王维吗? (1)生汇报。 (2)出示王维的简历,生自由读。从简历中,你还知道了什么?3、 初读1、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请听老师读诗文,注诗的节奏和字的读音。2、 请你也像老师注意去读,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定要读上三遍。3、 指名读诗,正音。 预设:渭、浥 多音字:朝 舍,这是个多音字,我们可根据意思来判断它的读音。古代最早出现 “舍”是在金文中,大家看,(出示茅草屋的图片和舍字的演变过程)这 个字的上半部分像不像个单柱,四周无墙壁的茅草屋,底下一个口字代 表这个茅草屋盖在村邑上。当它作为“房屋”讲时,读:sh 在本首诗中舍是什么意识,读什么?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读sh,组词。4、相信大家生字一定掌握得很好了,我们再来读读整首诗吧。4、 知诗意(一)理解前两句1、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不但字音要读正确,还有读出韵味。读好这首诗,那只是刚刚接触到它的表层,还要通过诗句理解诗意。2、平时你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意。生汇报:查字典。通过重点字词来理解。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3、 默读古诗,用上这些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提出组内不懂的问题。4、 学生自学5、 汇报,预设重点的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柳色新、君、 更、尽、西出、阳关、故人6、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前两句的诗意。7、 出示填空: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的是离别的景色,地点是(),季节是(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点出“柳色新”,怎样的柳色?8、 师:古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板书:柳),一个柳字即生,道出了诗人依依不舍之情。9、 让我带着这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再读读这首诗的前两句(2) 学习后两句1、 看到这样的景色,离别的愁绪更浓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于是王维举杯说道:劝君更尽一杯酒,生:西出阳关无故人。(板书:酒)2、 唐人相送,送到渭城就不再往西送,因为前面的路太难走了,于是2人在客栈住下,他们秉烛夜谈,喝酒到天亮。听着这些,你知道了什么?生:不舍。让我们带着不舍之情,来读读这两句。3、 元二此去安西,你了解安西吗?它是西域,是唐朝收复的边疆,当时还很动乱。元二面临的是语言不通,习俗不懂,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同学们,这酒中包含了什么?生:还有担心。请你带着担心之情读读这2句诗。4、 出示阳关道的图片,师:这就是阳关道,岑参曾经这样描述:(出示诗句)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唐 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好朋友就要走上这条路,如果你是王维,会有怎样的感受?生汇报后再品读后两句诗。5、 既然这么的情谊,一杯酒够吗?就让我们再尽几杯酒,送送元二吧。6、 是啊,“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元二出使安西不满六年,王维就与世长辞,元二回来再也没有见到他的好友王维。渭城一别成了决别,后人深受感动,于是谱成一曲阳关三叠。(播放音乐),让我们和着这首曲子,再来感受二者的友谊吧。5、 拓展 1、 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