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基础班——国贸、国兴走读开放制.doc_第1页
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基础班——国贸、国兴走读开放制.doc_第2页
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基础班——国贸、国兴走读开放制.doc_第3页
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基础班——国贸、国兴走读开放制.doc_第4页
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基础班——国贸、国兴走读开放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基础班国贸、国兴 走读开放制暑假即将到来,海口孔子学堂根据“寒暑假密集读经模式”推广方案(草案),推出暑假读经班。缘起现代教育盛行的同时,您可曾对儿童经典诵读教育有所了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纵观古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无论是王侯将相、能人志士、名流才子,无一不是从小在诵读经典之中熏习出来的。远的不说,就说近代大家所熟悉的孙中山、毛泽东、鲁迅,钱学森等诸位,都是在幼年时期受过经典启蒙教育,有了中国文化的底子,然后又接受新时代的科学思潮,才影响了这段历史。可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逐渐遗失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教育精神。俗话说“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幼儿(13岁之前)是接触式学习。一个幼儿所接触学习的东西将深入骨髓影响他,一辈子都冲刷不掉。儿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全盘吸收,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全部储备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发酵,就象播下的种子一样,将来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孩子接触就要接触最好的文化-中华经典文化。传统经典是民族古圣先贤智慧的精华,是民族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庞大载体。人的身心修养、衣食住行、文事武备、日用器物都秉承着中华经典的哺育。自古即有“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之传世佳言。只要孩子从小就接受经典熏陶,就等于有个最好的老师一直跟着,指导他,让他少走很多弯路,少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经典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身体、心理、智力、品德的培养,从而开发孩子的右脑、记忆力、思维力、专注力、观察力、意志力、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等智慧在内的全面发展。诵读经典的孩子对将来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会是很轻松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将来人生的成就,事业的发展都会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教育原理、 诵读经典三年以上,可认识汉字三千以上,等同于普通高中生的识字量,由此可达到自由阅读的水平,同时提高自学能力,及早奠定一生横向学习的能力。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谓学习工具的养成。、 诵读经典三年可以记忆十几万字的经典,此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奠定一生纵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诵读经典可以很简单很轻松的提高、学习语、数、理、化、英所必须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此谓培养各方面人才的基础、 经典教育即孟子所言的“十字打开”的教育,纵向高深,横向广阔。包含和覆盖了一切教育的原理。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的根本。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关闭妄想驰逐,开启智慧之门在这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时代,读经暑期夏令营作为一种新的、有别于知识学习的模式,在短短四十多天的时间里,让孩子远离种种诱惑、喧嚣,远离电脑、电视、游戏.起居有时,与经典为伴,以智慧之光温润心灵。宁静致远、澹泊明志。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法财慧光与克己之能力。让孩子在这个暑假过得、充实、有价值、有意义!终身受益!特别附加说明:考虑到家长理念、孩子时间精力身体等诸多情况,学堂特别在市里开设两处不寄宿教学点。具体情况如下。一、教学地点1、海口市 国兴大道 瓦灶路170号 海口达人培训学校(省图书馆正门正对面)2、海口市 国贸大道56号 北京大厦 5A房 海口达人培训学校二、招生要求 1、请您在送孩子入班之前多多了解王财贵教授的读经教育理念:观看王教授在各地的讲座及读经教育百问千答;书籍教育的智慧学 等;上“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tw/cgi-bin/leobbs.cgi”“和海口孔子学堂/” 网站或者是去经典教育交流QQ群44636635多学习、多交流。2、家长高度认同读经教育理念,接受让孩子大量读经者。3、年龄6岁起,上不限:正常、健康、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者人士均可参加 三、学习内容 论语:目标前十五篇一万二千字连背的基础上争取二十篇全部熟读,一万六千字。 四、学习方法 1、本次暑假班采用赵升君老师“七节五轮万能读经法”。此方法是建立在暑期班七节读经教学的方法上,而有重大改进。 2、根据孩子年龄、基础、智力、能力等差异,尽可能的使读经的量、速度等合乎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既不浪费也不压迫。字数从一万一千到两万,极大的照顾到各种能力范围内的孩子。在同一班级内,差不多能力的情况下,又分确保背诵的量和附加争取背诵的量,进一步照顾到能力相近的情况下又可能有的差别。总之,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能力,使其既无挫折又无浪费是读经学习调整的总原则。 3、暑假班原则以熟练串背为胜,能串背是确保孩子成就感自信心的根本,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衡量暑假班成败或者说是否取得最大成功的关键标志。我们在教学中会尽最大努力避免因求量而赶进度,导致孩子和老师因赶进度而而感到压力。 五、学习时间7月5号报到至8月20号结束,去除头尾两天,学习时间45天。中午不便回家的,可在学校吃饭午休。每天时间安排,报名时通知六、报名须知1、读哪一班,学习地点 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家庭住址、邮编、电话。2、 收费标准: 收费3200 元人民币。3、银行交费方式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户名:田桂良卡号:622848 0150 1392 091114、或现场报名交费5、本次暑假基础班名额上限40名,以邮箱或电话、或现场报名后,主办方同意并交费为标准!额满为限! 汇款后请及时通知,留存汇款单据,开课时带来以便确认,以防差错。七、其他未尽事宜,我们会在暑假之前的这段时间里,继续考虑,不断完善。同时欢迎诸位读经同仁及家长朋友给予我们指导和建议。暑假班 负责人: 田老师报名手机话:0898_6666 5505邮箱:网址: /中文实名搜索: 海口孔子学堂建议6至13岁孩子送至桂林洋、英才寄宿班学习。详细资料请见;/a/xuetangdongtai/2010/0524/236.html附一诵读经典的11种效益经常诵读,至少可产生以下11种效益: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华经典精粹选读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9、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读懂文言文则会扫除接受圣贤教育的障碍,从而为考大学、做学问、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11、加强深度思想,重振人文建设当代社会,流行读物泛滥,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困惑和焦虑,有的人会对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从而厌倦生命、质疑社会。经过经典的熏修,可让孩子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从而懂得担当责任,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附二为什么是读论语转发大学读经社成立活动中,杨岩飞同学所做的一些总结。我们的现状是什么?-自小到大未经检验而住到脑子中的思维定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去?我怎么去?这样的问题通通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我们在做的是什么?-在这样的思维中去不断的外求,也就象是在有着斑驳底色的信纸上去去绘画,画好,但是整张纸上呈现出来给人的感官可好呢?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重新审视自己,翻耕自己的思维习惯的土壤,重新学习。什么是学习?-读书不是学习,上课不是学习,把学到的东西变成习惯的过程叫学习。怎么重新学习呢?-反复的诵读,不断的反思,然后再反复的诵读,自然而然的就做出来了。诵读什么?-所有经典,包括古今中外所谓能够被称为经典的文章,包括你悟出来的经典的话,听到的经典的话,看到的经典的话,当然更包括我们我们的古代经典。而且这是最有价值的。为什么古文是最有价值的? -因为是文言文,文言文的特点就是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最深最广的含义,而且有韵味在其中,就是编出来让人读,让人诵的。这其中又要首推论语。为什么是论语?-与其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所谓的童蒙书,就不如读唐诗。唐诗读好了,那些都不要学就会了;但是与其教唐诗,不如教古文,古文会了,唐诗就会了;你若要学古文,不如学诸子百家,因为古文作家都是学诸子百家来的,学古文作家是浪费时间。古文作家你跟他平起平坐就好了,你来欣赏一下就好了,不要那么努力去学了,因为他不值得你努力。你要学诸子百家不如学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学会了,诸子百家没有不会的。四书五经里边,以四书为标准,四书又以论语为开头,所以首先要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让论语的智慧来翻耕你的泥土吧,开启你人生新的篇章。什么心态来面对论语呢?-那可都是圣人的智慧,千万别仅仅当做是知识性的东西,增加文化内涵啊什么的,那样还仅仅是在斑驳的信纸上涂鸦,这样的态度面对经典简直就是暴殄天物。那该什么心态呢?要用自己的心去体悟,反思自己,学习到位(把学到的东西变成习惯的过程叫学习),这样才是重新改写自己人生信纸的底色。从现在开始要做什么-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这些都是对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来讲的。至于继承、弘扬、传播中国世界文化,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读经的其他的效果,比如强身健体啊、开发右脑啊、增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啊等等,这些都小道了。不说这些,仅仅上面还不足以说服你来读论语吗?附三之前的几次讨论。岩飞:今天问的那个“为什么读论语?”问题是给新人们问得,结果只得到潭龙兄一个人的不是很满意,但是还说得过去的解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觉得,读是为了能行,落脚点在行上,不然就给文字给障碍了。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我觉得这是人存在的终极意义所在,说这个其实很心虚的,但是愿意将此立为我心。“全盘化西”虽有号召力,但是觉得还是有点民族色彩在里面。这个问题,需要继续商讨,潭龙兄见了我这心得,来回个帖啊,也希望哲萱老师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哲萱:爲什麽读论语,这个问句不知道背后的含义是什麽,是说读书当然很好,但是有那么多好书爲什麽读论语呢,还是说,论语已经过时了,爲什麽还要读,读了有什麽用,还是说,读论语,有什麽现实的能看到的作用。估计可能是最后一种意思吧,所以潭龙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作答。 本来人不一定要读论语的,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所以读不读书不是最关键,关键处在于有没有践行。这个可能是岩飞说的那个意思。不过,阳明讲“知行合一”,之所以没有真行,是因为没有真知,假如一旦有真知,必定有真行,在此,知与行是一,是同时的。但是,有真知不容易啊,我们读了论语尚且未必能有真知真行,何况不读。爲什麽读论语能获得真知?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一个读过的人,尤其读过一百遍的人,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不是吗。所以,假如相信论语会给你带来生命的充实饱满刚健光辉,那么就试一下,人生有很多三十天都被浪费了,不怕再次浪费在论语上。假如这点信不住,就不要读,假如确信有比读论语更好的方法去获得幸福,那就不要迷信论语。不过,我至今还没有遇到任何一个人能提出更高明的见解。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所以“爲什麽读论语”这个问题本来是不该问的,因为这是一个见识的问题,假如一个人见识足够高,像“古之人”,我只管修我的天爵,读书、修身,功名利禄自然就来了。但是“今之人”呢,我读论语,还要问下爲什麽,这就是“以要人爵”了。 孟子还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读不读论语,是“求在我者也”,是可以自己决定的,而读了以后有什麽用,那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是“求在外者也”,这是不可以强求一个答案的。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能够不在“有命存焉”的地方上纠结,人生才会豁然开朗。“贫而乐,富而好礼”“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缘上”“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读圣贤书,所谓何事,我以为,就是让一个人无论处在什麽位置,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无论是风光无限还是颠沛流离,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涵养工夫,至少我觉得自己还做不到,呵呵,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啊,偶然体会到那种莫名的喜悦,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好像和圣人的心灵相通的那种幸福感,多美妙。好像有点跑题了。其实,假如有人刁难性的问,“爲什麽读论语?”,我会反问他,“爲什麽不读论语?”岩飞:谢谢哲萱老师的分享。孟子还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这句话当时在看教育的智慧学166到167页那段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好,但不是太明白,读得快,就含糊过去了,今天看到一下子就想到王老师的这段论述了。我昨天晚上也整理一下这个问题,也附在下面吧!背诵不是目的,而是反复诵读的结果,现代人们都看重结果,结果就出问题了。“为学日增,为道日损”-学为知识、技能、学问,道为德行、修为、品质,所谓厚德载物,德行不够,你的知识技能会障碍你,因为你没有这样的德行来承载他们,就像天龙八部里的萧峰的父亲萧远山和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武功很高,但是都会有段时间身体有剧烈疼痛,为什么?德行不够,驾驭不了。也有这样的人,能力很强,但是就是没人喜欢;干活很多,但是老板就是不提拔,归根到底,德行不够。德行决定你的高度,有德行在,你的技能才显得有高度、有水平。清华大学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也;反过来,只有德行行不行,或者说有没这样的人,只有德行而没有技能,我觉得没有,厚德不仅载物,而且生物,中庸里讲:“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是什么,德行有了其他的是自然而然的,即是你没有,别人也会来帮你。再有大学里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本立而道生”,身修好了,后面齐治平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目的,而是结果。现在重新面对经典,我们的目的在于知,在于行,落脚点应该在行上,“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仅仅是读了就算是学了吗?什么是学习?学习是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习惯的过程。知识不是最终目的啊。“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读多了理解透了,行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这里面有个读经典的态度在里面,这个态度就决定了你能否行出来。我觉得应该是:恭敬心,谦卑心,践行的心。 具体到读上,带着这样的心,全身心的去读,就可以了。如果有人虽然没能自然而然的来做,那么还有一讲,就是中庸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