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_第四章_心身疾病.ppt_第1页
康复心理学_第四章_心身疾病.ppt_第2页
康复心理学_第四章_心身疾病.ppt_第3页
康复心理学_第四章_心身疾病.ppt_第4页
康复心理学_第四章_心身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 身 医 学,第四章 心理生理疾病,悲催的皇帝 南北朝时期,我国出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拓跋宏是一位很有抱负的皇帝, 他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长时间奔波在战场。而他那个最宠爱的皇后冯润,却最 怕寂寞,她就找到了一个太监高菩萨 ,第一节 概 述 一、心身医学 二、心身医学的发展 三、心身疾病的范围及发病率,(一)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 (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 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学科。,一、心身医学 (psychosomaticmedicine),狭义:是研究心身之疾病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阐述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心身医学的基本特征,1 心身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心身医学的基础涉及遗传学,生理、生化、药理、病生、心理学及社会学等。 3 临床上涉及各个学科以及康复、护理等专业的诊断、治疗、康复及预防手段。 4 治疗方法除传统方法外,包括心理行为治疗方法。 5 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二)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 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 碍。,广义心身疾病 躯 心 心 神 精 体 身 身 经 神 疾 疾 障 症 病 病 病 碍 心身疾病定位示意图,二、心身医学的发展 1.祖国医学与心身医学 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中国古代有六情论。 战国时期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汉唐时期:心身医学无论在理论认识,还是在临症实 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宋元时期:是我国心身医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心身医学思想的发展,对于心身关系 及相关病症的认识和诊治水平都有所提高,2.西方心身关系演变概要 最早被置于哲学领域,疾病是由某种精神力量造成 Socrat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 ) 治眼病不注意头是不对的,而没有躯体就有没头,因此治躯体病不注意精神治疗也是错误的。 Plato (公元前427-347) 心或身的任何缺陷,会对另外一方引起不协调或极大不便。 Hippocrate(前460前377) 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 提出“体液学说”,认为治躯体疾病,必须有整体观点。 Galen(129199 ) 提出过疾病是体液紊乱的结果,因此、对疾病的治疗应采用整体性的方法。,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神学教会占统治地位,神密主义和宗教统治医学,疾病被看做是上帝对邪魔的惩罚,常常采用鞭打的形式达到驱魔。,查士丁尼瘟疫与黑死病,文艺复兴时代(15世纪-17世纪) 由于自然科学应用于医学,解剖学得到发展。 巴斯德等认为“疾病基本上起源于细胞”。由于纯生物医学的影响,导致不重视心身相关的研究。,19世纪心身同一成为心身相关认识主流,19世纪 传染病、营养缺乏病 第1、2位 心脑血管病 第5、6位 20 世纪后期 心脑血管病 第1、2位 传染病营养缺乏病, 第7、8位 20世纪后期 前四位死亡率 心理行为因素:生物因素=37.77%:31.43%,1918 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Heinroth 最早使用 心身的”(psychosomatisch或psychosomatik) 1938 dunbar (邓巴)创办心身医学杂志、建立学 会。成为心身医学的创始人之一 。 “心身疾病”与Halliday及Alexander推广 1944年美国诞生了心身医学学会。,三、心身疾病的范围及流行病学 (一)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 徐俊冕(1983)报道: 住院病人中1/3患有身心疾病; 内 分 泌:75.4% 心 血 管:60.3% 呼 吸:55.6% 普通内科:30.8% 皮 肤 科:26.6% WHO(1999)报道:24.2%患有身心疾病,(二)心身疾病的范围 1.器官性神经症:心理社会因素为病因,躯体症状为自觉症状。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躯体化障碍。 2.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功能性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睡眠障碍等。 3.器质性疾病: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生理因素作用较大。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日本更进一步将心身疾病分15大类 1. 循环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 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逮、心脏神经症、血管神经症、功能性期前收缩等 2.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心因性呼吸困难等 3. 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慢性胃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或幽门痉挛、反酸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心因性多食症、习惯性便秘等,4. 内分泌系统 肥胖症、糖尿病、神经性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 5. 泌尿生殖系统 夜尿症、原发性性功能障碍、尿道综合征等 6. 神经系统 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因 性知觉障碍、心因性运动障碍等 7. 妇产科 痛经、原发性闭经、假孕、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 子宫出血、经前紧张症、妇女不适感综合征、更年 期综合征、心因性不孕症、妇焦虑症、泌乳障碍、,8. 骨骼肌肉系统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肌痛症、书写痉挛、痉挛 性斜颈、局限性肌痉挛等 9. 外科 外伤性神经症、频发手术症、手术后神经症、器官 移植后综合征、整形术后综合征等 10. 儿科 哮喘、直立性调节障碍、复发性肚疝、心因性拒 食、遗尿症、神经性尿频、心因性发热、夜惊症、 口吃、睡眠障碍等 11. 皮肤科 神经性皮炎、原发性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斑秃、 多汗症、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12. 耳鼻咽喉科 眩晕综合征、嗅觉异常、过敏性鼻炎、咽喉易感 症、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癔症性失音等 13. 眼科 原发性青光眼、飞蚊症、精神性大小变视症、眼部 异物感、癔症性视力障碍、心因性溢泪、眼肌疲 劳、眼睑痉挛等 14. 口腔科 特发性舌痛症、口臭、口腔粘膜溃疡、部分口腔 炎、心因性牙痛、异味症、唾液分泌异常、口腔异 物感、心因性三叉神经痛等,15. 老年病科 老年冠心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老年心律失常、 老年脑血管异常、老年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甲亢、 老年糖尿病、部分老年癌症、老年性痛风、吸收不 良综合征、老年尿失禁、老年肥胖症等 至此,心身疾病的范围大体上确定下来。初步统计下,心身疾病几乎占人类疾病总数的80。 但在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疾病都是心身疾病。,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二、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一、病因 (一)心理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生理因素,心理易患素质 个性特征 心理反应,一、病因 (一)心理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生理因素,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理想、价值观和伦理观 经济、社会地位、教育等 人际关系准则等。,一、病因 (一)心理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生理因素,1.机体器官易感性 2.机体功能状态 3.理化生物因素,二、心身疾病中介途径; (一)神经生理基础 1.大脑皮层 2.皮质下中枢 3.自主神经系统,(二)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乙酰胆碱 神经生长及营养因子,(三)神经内分泌途径 1.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2.下丘脑-神经垂体轴 3.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四)心理神经免疫调节 常见免疫功能障碍 胸腺功能失调 抑制抗体反应 降低臣噬细胞的活动能力 抑制Y球蛋白的形成 使嗜酸性细胞下降 干扰淋巴细胞再循环,导致淋巴组织退化 降低抗体的活动能力,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一、心身障碍的诊断原则 (一)应具备基本条件 1.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关系紧密,心身相互影响。 2.症状上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临床表现。 3.个性特征或心理缺陷等易感因素存在。 4.排除躯体症状为主要变现的精神障碍。,二、心身障碍治疗原则 总体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