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鉴别式追踪法的探索.doc_第1页
警犬鉴别式追踪法的探索.doc_第2页
警犬鉴别式追踪法的探索.doc_第3页
警犬鉴别式追踪法的探索.doc_第4页
警犬鉴别式追踪法的探索.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警犬鉴别式追踪法的探索警犬的鉴别、追踪是刑侦警犬工作中主要的使用科目,是训练中的重点,鉴别式训练法能在警犬原有能力基础上提高其使用价值,从而在现场使用上提高破案率。鉴别式训练法是将鉴别这一使用科目贯穿于其他使用科目,使各个科目有机地结合,从而使警犬技术在现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鉴别式训练法要根据现场使用作针对性的训练,在如何运用鉴别式训练法要敢于大胆尝试,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现场使用的方法。在现场使用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环境条件来灵活掌握,区别对待。鉴别式追踪所谓鉴别式追踪,就是把追踪和鉴别两个科目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追踪的过程中进行鉴别,鉴别后再进行追踪。特别是追踪的路线不是在清静下的环境如在村内、街道等复杂繁华地带,鉴别式追踪更是大有作为。对象是院落门前地面、门框、门板、锁头等固定性的大型物品,反应形式以扒、抓为主。1.1鉴别式追踪的提出前提因素在现场使用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警犬在清静环境下能顺利的追踪,当追至村头、村内等复杂地带时,犬徘徊不前打转而停止追踪,只能提供方向。有时确定犯罪嫌疑人就在某一村庄居住,也很难使用警犬追踪破案,只是等待排出嫌疑人后再回到警犬队搞鉴别。这样就贻误了战机。而鉴别式追踪能弥补以上的不足。鉴别式追踪使用的可行性:鉴别式追踪在村内等复杂环境中有其使用的气味条件。1、大环境中有小气候。村庄作为一个整体,气味条件,环境等较为复杂,牲畜又多,使用警犬有困难,这是大环境。但村内以家为主体的生活方式,独家独院。大街之侧有小巷,小巷的环境又相对大街清静,小巷两侧的院门虽有小巷两侧,但由于院门主要是一空人的通道,气味又相对单纯些。混杂的也只是本家几个人,警犬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这就是大环境中有好的小气候。2、作业一家人进出的必经之路大门,在大多数时间也是一家人活动场所,进出院内必经过。所以院门的地面、门框、门栏、门板、锁头上的气味感染时间持续长久,短时间内是不会挥发掉的,这对于警犬鉴别是有利的。3、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大都会回到居住地或窝赃地,在我们没有惊动其之前,他们依然会在这些地方进行活动,这无形之中又为我们布下了一条比作案现场更为新鲜的气味迹线,这也是我们能用警犬进行鉴别式追踪的有利于条件。鉴别式追踪的训练鉴别式追踪的难度较大,这一科目要在犬对追踪、鉴别形成较巩固的条件反射,并且具有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的能力下,才能进行。受训犬以追踪、鉴别较为均衡,耐性强,反应果断的犬为宜,具体的训练可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培养犬的接踪能力初期训练培养犬根据迹线气味积极追踪的基础能力,然后在布迹线时故意断踪,并在不远处继续布设迹线,并在接踪处周围布设多条平行的诱惑线。训导员在接踪处给犬付予嗅源,让犬通过付予的嗅源搜索迹线气味而再次上线追踪。如图(一)通过多次训练培养犬鉴别式追踪的搜索迹线气味的能力。搜索迹线的口令为“嗅嗅”;再次上线追踪以“踪”为口令,然后培养犬区分诱惑的能力和通过犬的分化能力能正确找到迹线的能力。训练原则:由简入繁,循序渐进,保持成功率。起点O断踪处 诱惑线 正确迹线 诱惑线 诱惑线图(一)第二步:培养犬对中间物品的鉴别式衔取能力在追踪训练中,布线助训员将中间物品放在迹线上,然后令犬追踪,犬发现中间物品后对犬进行强化。但在平时布设迹线过程中,布设助训员很少特意地将干扰物品一同放在迹线上。所谓的干扰物品就是非布线助训员的物品,而是其他人物品或非人体气味物品等。如果将布线助训员物品和干扰物品间隔的摆放在迹线上,犬在追踪过程中会发现气味不同的物品,此时训导员观察犬的表情及动作,若犬对布线助训员物品重嗅或衔、扒等行为,训导员应该给予强化,如口令“好”或抚拍;若犬同时也对干扰物品感兴趣,训导员应该给适当的刺激,通过这样的训练,使犬理解通过联系迹线气味找物品,而不是对任何物品都感兴趣。如图(二),由于对中间物品的鉴别式衔取的难度和复杂性,平时训练中物品不要过于单一,刺激强度要适当,防止犬被动或出现对中间物品特殊反应或不良联系。迹线 X O X O起点 终点X为布线助训员的物品O为干扰物品图(二)第三步:培养犬在田野与村庄交界处的新线追踪在田野与村庄的交界处,也就是村庄的边沿为起点,留下嗅源往村内布线。村内的迹线不宜过长和复杂。刚开始训练时,村内的迹线要重一些,终点物品放在门的内侧,犬较容易找到的地方。放物品时,有意用手触摸门框、门板边沿和门链等处,并在门前用脚拖几下加大气味以引起犬的注意。追踪时用好追踪绳,当犬对对面的门锁、门沿等物品有反应时,要及时下“好”的口令,并予以强化奖励。在这一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要穿插进行室内的松散形式的实物鉴别,以培养犬进院后,能顺利进入室内寻找犯罪嫌疑人的物证,迅速、及时的进行鉴别、印证。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培养犬的村内、居民区复杂条件下进行追踪的积极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培养犬对住家院落、门前门板、地面、锁头等物品鉴别分析能力。第四步:培养犬依嗅源对住户的分析鉴别能力这一阶段主要依附嗅源对住户的鉴别式追踪。助训员在甲地留嗅源,乙地布线,进入某一住家院内放置物品,以追踪新线为主,训导员用嗅源瓶提取嗅源,带到乙地住家门口附近,附嗅源让犬对住户挨家的鉴别式追踪,当犬对正确住家门前的小道有上线反应时,给予强化以巩固。如图(三),当犬追至门前时,培养犬对门的反应形式,以“扒”的形式为主。初期训练将布线助训员气味的物品放在门的内侧,当犬嗅到门口时,犬会嗅门内侧的物品气味,犬会扒门,通过多次训练,建立犬对住户的反应形式。当犬追踪到住户时,会用正确的反应形式来表示与迹线气味相同的住户。院院院院院院院院正确迹线的住房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主要是针对许多案件中,通过警犬追踪和案情分析,已确定犯罪嫌疑人就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村内、居民区白天不利于工作,待晚上人稀少环境清静时,再用警犬工作。助训员留下嗅源数小时后再提取嗅源令犬追踪鉴别,主要是培养犬对小气味的分析反应能力,这一科目训练过程中,可请村内的居民当助训员搞摹拟训练,以检验训练的得失。值得注意的问题:认真培养犬搜索迹线气味的能力,提高其兴奋性和积极性;注意犬对不同气味物品的反应表情;调节犬兴奋与抑制的均衡性,追踪时要克服犬兴奋时沿直线奔跑的弊病;训练要耐心、细致、稳步进行。利用鉴别式追踪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例如:1987年8月17日,浙江省嵊县公安局民警携犬“浙湖”赴新昌协助侦破吕新连被杀案。在村口处由正常追踪改为鉴别式追踪,以现场遗留的皮凉鞋为嗅源,让犬对各户人家逐一嗅认,当“浙湖”嗅认到第四户裘志订家时,犬有明显反应,为慎重起见继续令其嗅认,嗅认三户人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