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历史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课前预习了解二、 完成课后习题二、 教学课题了解: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精耕细作”的含义 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特点、评价。耕作方式的演变。三、 教材分析从梳理历史线索入手(如农业生产工具、水利设施、耕作方式),分析演变规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农耕经济,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原始的耒耜到战国使用铁器、牛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三是农业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小农经济的演进。通过梳理本课的基本线索,认识的精耕细作农业是如何形成的。要重视农业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难点:影响自耕农经济的因素有哪些?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中国古代农业的一些图片,展示给同学看,加深印象。用百度视频搜索到黄梅戏天仙配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小农经济的状况,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加强对农业问题的重视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解疑综合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四、 教学过程图片导入 向同学们展示【百度图片】耕获图/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B8%FB%BB%F1%CD%BC&s=0导入新课 设问图片上你们熟悉的场景有哪些?(学生一般能回答出耕种、牛耕、灌溉等场景)教师让同学们联系 现实回想家乡的农具、耕作方式、灌溉工具、水利设施、饲养的家畜、农作物的种植等等。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耕作农具、灌溉工具、水利设施和耕作方式的变化,也就是这一课的四个小标题,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 农业的起源【百度图片】神农氏/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756976810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9%F1%C5%A9%CA%CF&s=0引导学生感知食物的来之不易,进而珍惜粮食,杜绝浪费。老师提问: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小结)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展示图片【百度图片】十二生肖/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75750255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A%AE%B6%FE%C9%F1%D0%A4&s=0(小结)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二、农具的变化-从耒耜到曲辕犁向同学们展示古代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 【百度图片】原始社会石镰/i?word=%CA%AF%C1%AD&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pn=21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765772357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5%BD%B9%FA%CA%B1%C6%DA%CC%FA%D6%C6%C5%A9%BE%DF&s=0 汉代耕作石画像/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765880872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A%BA%B4%FA%B8%FB%D7%F7%CA%AF%BB%AD%CF%F1&s=0#pn=67唐代曲辕犁/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76604592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7%FA%D4%AF%C0%E7&s=0教师提问:分析归纳农具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小结: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向同学们展示不同时期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百度图片】都江堰/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766640677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6%BC%BD%AD%D1%DF&s=0就都江堰为主题设计一个开放题,展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条件。提出两个开放题:(1)为什么都江堰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假如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人员,请你给都江堰-清城山写一个批准理由。四、耕作方式的变化-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向同学们展示视频【百度视频】黄梅戏天仙配 夫妻双双把家还/v?word=%BB%C6%C3%B7%CF%B7%CC%EC%CF%C9%C5%E4&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oq=%BB%C6%C3%B7%CF%B7&f=3&rsp=2老师提问:视频中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它具有哪些特点?评价?学生回答后(小结) (1)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特点:分散性: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落后性:规模小,分工简单,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自足性: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较少商贸交流;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自耕农处境艰难,小农经济非常脆弱。(3分)(2)自耕农经济评价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阻碍经济发展。五、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展示十二生肖和“五谷六畜”图片【百度图片】十二生肖和“五谷六畜”/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76847990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E%E5%B9%C8%C1%F9%D0%F3&s=0#pn=80老师提问: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结构特征。(小结)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结构特征之一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展示生产工具进步、耕作方式变化、水利设施完善的图片。提问:在农业生产中怎样提高质量和产量?学生讨论总结出:农业经济的另一个特征是精耕细作。3、展示材料【百度搜索】白居易 诗篇 朱陈村的诗句/question/202891855.html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什么?学生根据材料总结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第三个特点是男耕女织。课后练习题 补充题 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A、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D、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2、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B、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自耕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唯有中国文化发展的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五谷六畜: 材料二:殷墟甲骨文有“大王令众人曰协田”的卜辞,“协”字在甲骨文中像三耒共耕。诗经中有对西周前期劳动场面的生动描写:“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材料三:天仙配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歌中唱到:七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6分) (2) 材料二、三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4分) (3) 如何认识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方式?(8分)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六、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容量很大,对同学们来说也比较抽象,学习这节课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精耕细作”,把这个概念讲清楚。这个概念理解了这节课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学完这节课总结出自耕农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的条件:首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这样的环境少战争战乱之苦,才能为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是没有天灾,统治者也要重视水利的兴修;三是统治者的剥削要适度,轻徭薄赋,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空间等。这说明小规模的自耕农经济承受力十分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有限,风险较大,因此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学完这节课,使我们认识到农业问题的重要性,要重视农业。本节课在内容编排上的优点是,图文并茂,是抽象的问题简单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艺校面试必 备资料:艺术院校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高质量职业岗位探索:职位面试热点及答案
- 农村农业实 用技术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119幼儿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高中老师面试实战模拟:高中教师面试题库全覆盖
- 学前班量词教学课件
- 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在2025年的功能优化与智慧物流协同发展报告
- 如何教会孩子辨别善恶
- 个人养老金制度变革下的2025年养老产业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硅材料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届高考新型题目“纠正错别字”新题模拟练习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2025年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参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移动初级解决方案经理学习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DB35T 1951-2020福建省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规范
- 《研学旅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综述》1900字
- 医院培训课件:《股骨头坏死》
- 保险基础知识简读本(2024版)
- 集团公司司库管理办法
- 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