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糖尿病诊治新进展及糖尿病教育现状.ppt_第1页
课件:糖尿病诊治新进展及糖尿病教育现状.ppt_第2页
课件:糖尿病诊治新进展及糖尿病教育现状.ppt_第3页
课件:糖尿病诊治新进展及糖尿病教育现状.ppt_第4页
课件:糖尿病诊治新进展及糖尿病教育现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诊治新进展及糖尿病教育现状概述,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 2型糖尿病预防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治疗的进展,内 容,人类进化的过程,西方化生活方式的出现,导致体力活动减少及肥胖患者的增加,糖尿病已成为全球21世纪的流行病,Adapted from Zimmet P et al. Diabet Med. 2003;20:693-702.,25.0 39.7 59%,10.4 19.7 88%,38.2 44.2 16%,1.1 1.7 59%,13.6 26.9 98%,81.8 156.1 91%,18.2 35.9 97%,2003年全球有1.89亿糖尿病患者 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24亿 增长72%,我国几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1.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国糖尿病调查报告. 中华内科杂志1981;20:678-83. 2. Group NDPaCC.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 1994. Diabetes Care 1997;20:1664-9 3.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84,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随社会老龄化而增加,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84,中国糖尿病流行情况及特点,2型糖尿病为主,占93.7%,1型仅占5.6%。 经济发达程度与个人收入密切相关,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发病率明显增高,广州的糖尿病发病率已超过8%。 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明显增加。 未诊断的患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表型特点:平均BMI 24 Kg/m2,细胞功能较西方人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 2型糖尿病预防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治疗的进展,内 容,高血糖异常的类型,DM: 糖尿病 IFH: 单纯性空腹高血糖 IPH: 单纯性餐后高血糖 CH: 复合性高血糖 IGR: 糖调节(稳态)受损 IFG: 空腹血糖受损 IGT: 糖耐量减低 IFG+IGT(CGI): 复合性糖耐量受损 NGT: 糖耐量正常,高血糖异常与糖尿病分期,IFG 空腹血糖受损,CGI IFGIGT,IGT,FPG(mmol/L),75g OGTT 2小时血糖值2hr PPG(mmol/L),7.0,(5.6)6.1,7.8 11.1,DM,NGT,IGR(糖调节受损): IFG和/或IGT CGI (复合型糖代谢受损): combined glucose impairment,IFH,单纯空腹高血糖,IPH 单纯负荷后高血糖,空腹血糖,高血糖分类及诊断截点,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高血糖诊断中的注意事项,葡萄糖负荷后血糖:75g OGTT 2h血糖或普通饮食后2h血糖均可。 OGTT中使用含有结1分子结晶水的葡萄糖时应为82.5 g。 随机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及IGT。 高血糖的诊断需注意排除应激情况。,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 免疫介导、特发性 2型糖尿病 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 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胰腺外分泌病、内分泌病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感染所致 其它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妊娠糖尿病 (GDM),Diabetes classification. WHO 1999,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 2型糖尿病预防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治疗的进展,内 容,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研究),3234 例 IGT,二甲双胍 + 标准生活方式建议,安慰剂 + 标准生活方式建议,强化 生活方式 建议,双盲,随机,开放,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Research Group. N Engl J Med 2002;346:393-403,糖尿病危险 vs 标准生活方式 (%),p0.001 vs. *基线, 二甲双胍,*,*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Research Group. N Engl J Med 2002;346:393-403,DPP研究主要结论,STOP-NIDDM研究,1. IGT进展为糖尿病的比例 2. 对严重心血管事件及高血压的作用,3年,3年,Chiasson JL et al. Lancet 2002; 359(9323):2072-7,Chiasson JL et al. JAMA. 2003 Jul 23;290(4):486-94;,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Chiasson JL et al. Lancet 2002; 59(9323):2072-7,平均治疗时间 3.3 年,以单次OGTT阳性 为标准,以连续2次OGTT阳性 为标准,24.8%,(p=0.0015),35.8%,(p=0.0017),阿卡波糖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91% p=0.0226,心肌梗死,34% p=0.0059,高血压,49% p=0.0326,任一心血管事件,Chiasson JL et al. JAMA. 2003 ,290:486-94.,中国大庆研究,577 例IGT患者随机入组 438 例 干预组 138 例 对照组,1992年失访1例,400 存活(干预组305例 , 对照组95例 ) 28 例未治疗 21 例外院治疗 58 例家中治疗 293 例大庆医院治疗,34 例失访 (干预组31例, 对照组3 例) 26 存活 8 未知,142 死亡(干预组102 例, 对照组40例) 9 例猝死或死亡证明 69 例诊疗记录原有死亡相关性疾病 64 例诊疗记录死亡或死亡证明,In 1986,In 2006,Li G, et al.Lancet. 2008 May 24;371(9626):1783-9.,大庆研究:生活方式积极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diabetes at 6 years,Diabetes Care, Volume 20(4).April 1997.537-544,对照组,饮食控制组,运动控制组,饮食+ 运动控制组,大庆研究20年随访:- 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干预组对照组,Lancet. 2008 May 24;371(9626):1783-9.,大庆研究20年随访: 干预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Lancet. 2008 May 24;371(9626):1783-9.,第一步: 发现危险因子 选择性筛查 简单的危险因子问卷调查,根据危险分值采取进一步的评价措施,第二步: 量化危险因子 测定血浆血糖 (IGT, IFG) FPG 6.16.9 mmol/L 行OGTT 测量其他危险因子 (如腰围, TG, CVD, 糖尿病家族史),第三步: 进行干预 危险因子 开始生活方式干预促进体重减轻 FPG 6.16.9 mmol/L 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a 尤其是 30 kg/m2 (某些人群27 kg/m2 ),Alberti KG et al. Diabet Med 2007;24:451-63,糖尿病前期的治疗:IDF指南的基本原则,a 也可考虑阿卡波糖(如能耐受) 或奥利司他,临床表现,IFG 或 IGT,IFG 和 IGT 同时具备以下1项或以上: 年龄 35 kg/m2 糖尿病家族史 高甘油三酯 低HDL-c 高血压 HbA1C 6.0%,生活方式干预 减轻体重510% 30 分钟/日中度体育运动,生活方式干预 (同上) 和/或 二甲双胍 850 mg b.i.d.,干预措施,糖尿病前期的治疗: ADA指南,Nathan DM et al. Diabetes Care 2007;30:753-9,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中国糖尿病指南,高危人群筛查:IGR;年龄 45岁;BMI28;家族史;高危种族;巨大儿生产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静坐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干预:1) 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减少5-10%;2) 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400-500 Kcal; 3) 饱和脂肪酸摄入30%; 4) 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 分钟/周。,药物干预预防:二甲双胍 奥利司他 阿卡波糖 罗格列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 2型糖尿病预防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治疗的进展,内 容,基本原则:五驾马车理论,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达标,2008ADA/EASD糖尿病管理共识,一经诊断: 生活方式干预 + 二甲双胍,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 基础胰岛素,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 磺脲类a,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 强化胰岛素,第二步,第一步,第三步,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 吡格列酮 无低血糖 水肿/CHF 骨质流失,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 GLP-1激动剂b 无低血糖 体重下降 恶心/呕吐,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 吡格列酮 + 磺脲类a,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 基础胰岛素,首选:充分验证的核心治疗,注:每次就诊时强调生活方式干预,且每3个月检测1次HbA1c,直至HbA1c7%,其后至少每6个月检测1次。如果HbA1c7%应该改变干预方式。 a 除了格列本脲和氯磺丙脲外的磺脲类药物。 b缺乏明确的安全性临床资料。,DAVID M. NATHAN,et al . Diabetes Care.2009, 32:111.,次选:尚未充分验证的治疗,中国2007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21-22.,饮食、运动、控制体重 + 二甲双胍,加用以下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噻唑烷二酮类、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两者之一)、 -糖苷酶抑制剂,加用胰岛素,3个月后HbA1c6.5%,3个月后HbA1c6.5%,超重/肥胖患者(BMI24),饮食、运动、控制体重 + 以下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两者之一)、 -糖苷酶抑制剂,加用胰岛素,3个月后HbA1c6.5%,非超重患者(BMI24),2型糖尿病的阶梯疗法,血糖控制目标,治疗目标和策略要个体化,不能一概而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糖尿病的控制是代谢指标的综合控制,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要重视对餐后血糖的管理,单纯空腹高血糖,餐后高血糖合并空腹高血糖,单纯餐后高血糖,J WP.Diabetologia,2007 Feb;50(2):286.,2002年2004年间随访2666例年龄在2094岁的上海市居民,88%,要重视对餐后血糖的管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小 结,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流行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加强人群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各种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 重视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防治工作。 糖尿病治疗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合理及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糖尿病教育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 当今糖尿病教育的模式探讨 糖尿病教育的未来展望,糖尿病教育现状及进展内容,糖尿病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 -Dr. Joslin,1924 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对糖尿病人 融入整个社会及其重要。 -WHO, 1980,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 改善自我管理的护理 改善代谢的控制 加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发现 降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教育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张彩云,等. 职业与健康. 2007,23:1118-1119,* 64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教育措施前后对比,教育对糖尿病控制的影响,张彩云,等. 职业与健康. 2007,23:1118-1119,* 64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教育措施前后对比,糖尿病教育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 当今糖尿病教育的模式探讨 糖尿病教育的未来展望,糖尿病教育现状及进展内容,糖尿病教员,Certified Diabetes Educator, CEDs Board-Certified Advanced Diabetes Managers, BC-ADM,培训患者的各种适应能力,帮助患者制定理想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掌握胰岛素注射及 血糖监测技能,制定运动方案及指导患者运动的实施,临床及用药指导;并发症筛查等,糖尿病教育的对象,四个层面: 个人、家庭、社区、社会 四个对象: 病人、家属、陪护人员、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教育的场所,社区教育室 医院糖尿病宣教室 病房 诊室 患者家庭,描述糖尿病疾病的过程和治疗方案 营养管理 运动及社会生活的融入 药物使用指导 血糖、尿酮监测,并学会按监测结果自我处理 预防、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险因素 制定目标,促进健康和解决日常问题 心理调整 加强妊娠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教育课程的内容,摘自美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DSME)国家标准,糖尿病教育的形式,专题讲座 小组实习与示教 经验交流 床旁单人教育指导 阅读知识手册、观看视频,门诊随诊 电话随访及咨询指导 义诊咨询活动 病友联谊 糖尿病儿童夏令营,医院糖尿病教育的形式,大课,小课,糖尿病教育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 当今糖尿病教育的模式探讨 糖尿病教育的未来展望,糖尿病教育现状及进展内容,说教模式是目前糖尿病教育的主要模式,课堂讲授,灌输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单向教育模式,患者缺乏参与交流。 老年患者大多数不已易接受。 教育形式化,缺乏具体目标。 效果有限。 发达国家已基本摒弃该种教育模式。,需要引进授权(Empower)教育模式,评估患者疾病、 生理、心理等多 种因素,设定教育目标,个体化、双向 教育,反馈、评估,以患者为中心的互动、个体化教育模式,授权教育模式的实施,规范的糖尿病教育实践指南 不同级别医院及社区建立标准教育规范 模拟日常生活环境的教育场所 具有一定资质的糖尿病教育人员 政府一定的财力支持 社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