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诗歌又新诗.doc_第1页
诗人诗歌又新诗.doc_第2页
诗人诗歌又新诗.doc_第3页
诗人诗歌又新诗.doc_第4页
诗人诗歌又新诗.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论文诗人诗歌又新诗我的诗歌教学三部曲浙江台州临海 东塍中学 周伟清摘要:笔者以自己读诗、写诗的尝试,结合诗歌教学实践及教育理论,提出“初中生诗歌百首精读计划”,意图通过读、唱、写、戏,挖掘诗歌金矿,玩出诗歌趣味,为写作教学探索一条轻负高质的路。 关键词:探索 诗人 诗歌 新诗创作规律探究诗人的生平和命运,探讨诗歌的情感与美点,探求诗歌的创作规律,“三探”组成了我的诗歌教学三部曲。我想这样讲诗歌:一、探究诗人的生平和命运一堂语文课要想开好凤头,我们认为,在于语文老师能否精心选择作者的相关资料。语文老师要向学生传递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作者所处的时代,影响作者命运的因素(作者的家庭出身、求学经历、仕宦经历、师友交游、癖性习惯等),作者的人生观、爱情观和世界观,乃至作者对职业和婚姻的选择,最好都能讲一讲,最好补充讲一些作者的趣闻逸事。这些似乎旁逸斜出,但是值得听!因为语文课首先是“人课”! 我们不仅跟作者学作文,更要跟作者学做人。在教学人教版初语第一册纸船前,我想先给学生补充印发冰心的论婚姻与家庭和她的两篇我的母亲。我要重点向学生推荐她的母亲杨福慈。这个温静沉着的母亲,是冰心一生的榜样。冰心说过:“使我能成为一个像母亲那样的人。”“对于儿子,没有一句性急的话;对于奴仆,却更加一倍的体恤慈怜。”“谈到母亲看的书,真是比我们家里什么人看的都多。”“她看完又喜欢和我们谈论,新奇的见解,总使我们惊奇。”“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或许就是在母亲熏陶下养成的好习惯。好父母成就了好子女,好子女也成就了好父母。在今天这个中国式离婚流行感冒的季节,重温冰心的论婚姻与家庭,是意味深长的。建立健康的爱情观与家庭观,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做好的。我想,应该尽早给少男少女们打下预防针。再举徐志摩为例。这是一个有争论的人物!我不仅要介绍他对东西方诗学创造性继承的贡献,还要谈一谈他的独特个性与人生信仰。他个性率真,在读者面前,敢于坦露自己,“有什么就要说什么”。他勤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及翻译,“没有一种形式他没有尝试过,没有一回尝试他没有出众的表现”。问题在于他的超现实理想。梁实秋评论他:“把自己的生命和前途,寄托在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上,而爱、自由、美又由一个美貌女子来作为象征,无论如何是极不妥当的一种人生观。”“浪漫的爱经不起现实的打击。”有书为证,大家可以看他的爱眉小札书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在离婚又结婚后,在饱尝“蜜甜”的爱情后,经济上和精神上陷入的窘境。在一九三一年六月十四日自北平一书中,作者反复提到“钱”的问题,提到“我是焦急得睡不着”,“第一盼望节前发薪”,“唯一希冀即是少债”,感叹“钱是真可恶,来时不易,去时太易”。 不要“忽略生活的现实面”,这难道不是志摩敲响的警世钟?比较阅读爱眉小札和傅雷家书,我想可以帮助年轻人理性思考恋爱与婚姻:少男少女们,不要感情冲动啊。志摩的文字给人以美的享受,志摩的人生难道不给人以更大的启迪!二、探讨诗歌的情感与美点 我想把诗当成歌来分析。举再别康桥为例,(因它精短易诵,适合做中学生的诗歌范文),我想这首离歌,最好能够唱出来。备课与讲课,都要着重诵读,以最大程度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设想:第一步,初读课文,析题解难。课堂开始,全班诵读李白的送友人和度荆门送别作为预热(通过比较阅读,我们猜测,“作别西天的云彩”, 可能化自 “白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徐志摩曾经在讲演稿诗人与诗中提到: “诗人中最好的榜样:我最爱中国的李太白,外国的shelley。” )然后,教师抛出问题:“大家请看,这首诗题目改成再会康桥,或者别了,康桥,怎么样?哪个好?”“你认为题目里哪个字眼最关键,可以充当诗歌的眼睛,即诗眼?”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个问题,将会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诗人的生平与命运。然后我们导入下一步的美读。第二步,反复朗读,反复揣摩。读是多种形式的读: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学生试读,学生评价。要求感情饱满地读出作者的深情依恋和“我甘心”;要求生动形象地读出字里行间的意趣,比如“青荇”的“招摇”,“撑”字的敏捷轻盈等;要求尽量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悄悄”和“笙箫”的相反相成等。通过范读、跟读、配音朗诵、依诗作画等,争取先背下全诗。由流畅背诵到深情朗读,再到忘情吟唱,如此一唱三叹,再现诗歌的情与美。在读背过程中,还可以穿插各类游戏,如“押五音” 、仿编广告语、改写文体等,变着花样玩,玩出新乐趣,以激发师生热情,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第三步,探讨美点,各抒己见。要鼓励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欣赏角度,自圆其说,不强求一致。最后,教师补充介绍新月派诗人倡导的诗歌“三美”主张,同时请学生温习已学过的诗歌,分别谈点自己的看法。比如,音乐美木兰诗里的象声词“唧唧”、“溅溅”“啾啾”、“霍霍”,音情毕肖。再如,绘画美“雄兔脚扑朔,雌兔脚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别具生活情趣。又如,建筑美宋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长短错杂,形式不拘;纤肥合度,色彩和谐。如有时间,教师还可课外推荐诗刊阅读,像阿红的杂文诗奇观、绝对等,我相信,绝对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总之,我们认为,中学诗歌课堂教学,在语文老师的精心设计下,也能成为一首首令人难忘的歌。在这里,领异标新、字斟句酌、惜字如金、首尾呼应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得到培养;在这里,解读一首诗歌,将会收到“个性化解读其他诗作,举一反三”的效果,可谓以简驭繁,余音绕梁。三、探求诗歌的创作规律我们认为,中学诗歌教学的高级目的是:打破诗歌创作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让学生多读好诗爱上写诗写出好诗。首先,我们来谈谈学诗的好处。学诗,可以培养纯正的趣味。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我相信文学到了最高境界都必定是诗。”“诗歌是生命的表现。”广而言之,我们还可以说“诗意人生”、“ 诗性智慧”、 “诗性物理” 、“诗性地理”等。学诗,使人聪慧。“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他们能在平凡中“见”出新鲜有趣。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命!学诗,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因为诗歌的语言“特别凝练、形象,富于色彩、韵味和语感”。青少年学诗,不仅满足了青春期对美的心理需求,还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善莫大焉。其次,我们来讨论好诗的标准。众人的意见,大致归为两点:第一,意趣要紧。曹雪芹借红楼梦说: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简单地说,就是诗要有味道,即诗味。或者说有生活情趣,宝石一样的生活情趣!“诗贵新奇”,能扣响心灵之门的,想必不会是坏诗。第二,强调音节。曾国藩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徐志摩也说:“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好的诗歌,读起来声调铿锵,往往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再者,我们来探讨学诗的途径。 诗从何处学?第一要生活。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曾国藩教子弟:“但于孝弟上用功,不于诗文上用功,则诗文不期进而自进矣。” 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没有竞争和创造,那不叫生活,只是活着。”诗,从生活里来。第二要读书。读诗爱诗写诗,是一个良性循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教师要多给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好诗。西方诗学,据朱光潜先生介绍,认为其精练深永不如中国旧诗,其刚性伟大却超越中国。(西方诗)“可以教会我们一种新鲜的感触人情物态的方法。”所以,有志者不可不学。中小学生课外诗歌读本,最出名的还是唐诗三百首。可是,“熟读唐诗三百首”,对于今天的学生可能吗?这么多的诗要背到什么时候才能背完?就说我,在校寒窗十来年,入伍杏坛又廿载,语文学习的历史将近四十年,至今想做到通读唐诗三百首和扫除文字障碍这一步,仍觉得困难。对于诗歌的鉴赏和格律知识,更是瞎子摸象。“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欲窥诗歌之桃源入口,难哉!这也是当教师的苦恼。学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能否摸索出科学高效的规律?曾国藩家书论练兵里说:“练兵如八股家之揣摩。只要有百篇之文,则布局之意,常有熟径可寻,而腔调亦左右逢源。凡读太多,而实无心得者,必不能文者也。”“烂熟”, 指出 “读”的程度;“百篇”,指出“读”的数量;而“读”的关键,还在心得。要心得,就不能走马观花,不能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有一次,我读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旁边有位养过猪的老奶奶就帮我指出:“猪八戒怎么会鼻子长呢?大象鼻子才长。”这件事让我脸红,也教我 “用心”。要学诗,就不能不写诗。曾国藩强调:“一面细读,一面手抄,一面作文以摹仿之。”“不手抄则不能记,不摹仿则不惯用。”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学诗,也是让她作起来,第一回不好,第二回不好,第三回就公认好了。在中小学推行写诗是可行的。蔡文姬六岁能辨弦,骆宾王七岁就咏鹅。可见,小孩子“学习语言的潜能,以及相应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智力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方仲永“泯然众人”,陈正之“无书不读”。可见,“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原始社会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学校生活里,“学者歌其学,教者歌其教”,都是自然的事。更何况,孩提时代,正是最富幻想的年龄段,教师理应及时在孩子们的心田中播洒下文学的种子。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写诗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十三岁的我里写到:“十三岁,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龄。我想做一名诗人让那有韵有味的节奏飞扬在我一张一合的唇齿间。”学生的日记、随笔,一般都是自由命题,不限文体和字数,学生们写得很欢,十五岁的梦、听蜜蜂说等,精彩纷呈。真的,“写诗训练,一箭多雕”:独辟蹊径,创造能力;大胆想象,点石成金。抒发情感,陶冶性情;推敲文字,简洁文风。观察玩味,思考交流;心眼口手,感官全到。携手音美,讴歌体劳;以写带读,作文兴焉。写诗训练,先要选择好范文,因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诗歌的题材,尽量取熟悉的,因为熟悉才有真情实感。教师根据需要因地、因时制宜。江浙一带学生,多数人没到过黄河,可是,大家都需要体育锻炼。我就特别想向学生推荐顾拜旦的体育颂。我从学生时代走来,又长期生活在学生之中,知道要改变学生忽视体育的现状,非得从改造思想入手。体育颂恰好是这样一首文理俱佳的诗歌。再如,读点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农村的学生会更加热爱足下的土地;读点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烦恼的少年会打开尘封的心扉;读点卞之琳的断章,你我会蓦然发现原来诗歌就在身边。写诗训练,从简单开始,仿字仿句仿结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少年不可怕丑”,以自己的火点燃学生的创作火焰。魅力诗歌,需要魅力教法。为什么不把诗歌融入到游戏和生活中去呢?我们编校歌、对对子、猜灯谜、歪打油,还有戏剧化地诵读和表演,配解说词等。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我们绞尽脑汁。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对诗歌的教学要求,一般仅停留在“读读背背” 和“不求甚解” 上。把诗歌的地位从“附录”提到“精读”,再来个“初中生诗歌百首精读计划”,如何?初中三年,每学期20周,每周精读一首诗歌,边玩边学,读写结合。持之以恒,学生的学习必将发生大革命,必定越读越聪明:由摹仿到创造,由积累到运用,由接受到产出,由被动到主动,我们学生的语文素质完全可能发生突变!为了引导学生进入神奇而动情的诗歌世界,教师最好自己也写写诗歌。有了创作的甘苦,评点起学生作文来,自然意到笔随、得心应手。我根据自身的下水实践,将诗歌写作归为三步走“情真意美语凝练”:1、从真挚的感情出发,确立诗歌的感情基调。2、捕捉新奇的意趣,撷取和提炼美的意象;3、推敲诗歌的语言,追求语言的凝练美(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等)。 我们理想的语文教材,是薄薄的,它主要是一本学法指导书。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是美美的,它不拘一格短小轻灵,就像一首首诗。我们理想的语文老师,不仅仅会写通知通讯,也是会写写诗歌的。我们理想的学校,富有创造,学生们的手指尖中生长着智慧之花。让我们转观念,抓诗教,促读写,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诗路花语成为中学校园一道旖旎风景!让诗教之风来得更猛烈些吧!人生路上探险阻,诗歌苑里觅情音,创作途中求新奇,“三探”合成了我的诗歌教学三部曲。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