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学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宝玉石学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宝玉石学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宝玉石学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宝玉石学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石:狭义:指自然界中具有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并且稀少及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部分为有机材料。广义:泛指一切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合成宝石:全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的无机岩矿材料,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原子结构,本质上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赝品:天然宝石的仿制品,这种仿制品只在外观上仿制天然宝石,而在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晶体结构方面却是完全不同的。 等轴晶系: 马来玉: 折射率:摩氏硬度:用10种矿物来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软的物体,这是所谓的摩氏硬度计。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韧性: 宝玉石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碎裂的性质为韧性,反之,在外力作用下易于碎裂的性质为脆性。净度:净度是指宝石内部和表面的含瑕程度,这些瑕疵的存在可减少透过宝石的光,影响宝石的美观。变色效应:金绿宝石有一个绿色变种,它在日光下照射时呈绿色,而在白炽灯光照射下呈紫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变色效应。其原因是这种金绿宝石有两个透光区,一个是绿色波段,一个是红色波段,由于日光成分中绿光偏多,所以在日光照射下绿色加浓,宝石就呈现绿色,而白炽灯光中红色成分多,所以在白炽灯照射下红色加浓,宝石现红色。变彩效应:欧泊是在同一宝石戒面上可以同时显示出多种光谱色的罕见宝石。在同一块彩片上的球粒,大小相等,当自然光照到规则排列的层状球粒上时,球层对自然光发生衍射作用,使之变成波长相同的单色光。球粒的大小决定着衍射光束的波长,球粒大时,衍射光的波长就长。因此,由小球组成的彩片呈现紫色变彩,而由大球粒组成的彩片呈现红色变彩。另外,当光线以不同的角度投射到衍射层上时,衍射颜色也会变化,这些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变彩效应。猫眼效应:一些透明或半透明宝石,在其抛光的弧面上,会呈现出一条丝绢状亮带,且此亮带随着入射光角度的改变(如转动宝石)而可以平行移动,宛若正午之猫眼的瞳仁,故谓猫眼(chatoyancy)效应。星光效应:一些弧面型宝石,在光线的照射下,其表面呈现出相互交会的四射、六射、十二射甚至二十四射星状亮带,酷似夜空中的星光,故谓星光(asterism)效应。玉石:玉石是指摩氏硬度大于6的隐晶质矿物集合体解理:是指晶体在外力作用下,能沿着晶格中某一或某些面网发生破裂的性质。色散:不同波长的色光在同一种宝石中传播速度不同,相应的折射率值也不同,折射角大小也有差异,从而可将白光分解成七色光。荧光性:当宝石暴露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中时发射出可见光,称为宝石的荧光性。包裹体:宝石矿物在生长过程中所捕获的(少数为晶体生成后形成的次生包裹体),并包裹在晶体内的外来物质。宝玉石学:是研究宝玉石(含观赏石)的一门学科,是应用矿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宝玉石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用途、生产工艺(包括宝石琢磨和贵金属镶嵌两个方面)、分类、分布、成因产状,以达到寻找宝石、识别宝石、加工宝石、利用宝石的目的。颜色: 宝石有彩色和非彩色之分。彩色宝石,有明显的色调变化,要求其颜色艳丽、纯正、均匀。 光泽:是宝石表面反光的一种视觉效果(应)。耐久性:宝石乃世袭之物。宝石不仅应绚丽多姿,而且需要经久不变,即具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抗酸、抗碱、抗热、抗氧化的能力等。天然玉石 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丽、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及少数非晶质体(天然玻璃)统称为天然玉石。天然有机宝石:自然界生物成因的固体,它们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其中的一些品种本身就是生物体的一部分人工宝石:指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的,用于制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又分为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及再造宝石。 人造宝石:人造的无机岩矿材料,通常在外观上与某种宝石相象,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均不相同,没有天然对应物。拼合宝石 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人工方法拼合在一起,在外形上给人以整体琢磨印象的宝石,称为拼合宝石。再造宝石 一些天然宝石的碎块、碎屑经人工熔结后制成。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 月光效应:月光石是钾、钠长石交替平行排列,互相垂直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当双晶很薄、厚度在50-1000nm时,入射光在微细双晶面上造成光的散射作用,无规律的反射光聚集在一起,造成朦胧状蔚蓝的乳白晕色,如同月光砂金效应:透明的宝石内部含有许多不透明的固态包裹体,如细小云母片、黄铁矿、赤铁矿和小金属片等,当观察宝石时,包体对光的反射作用呈现许多星点状反光点,宛若水中的砂金,称为砂金效应。宝玉石的硬度(hardness)是指:宝玉石在受到机械作用力刻划、压入或研磨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械强度。 断口:宝石受外力作用下,沿任意方向破裂并出现各种凸凹不平的断面,这种断面称之为断口。 裂开:宝石受到外来冲击后,沿双晶接合面,特别是聚片双晶接合面的平整破裂。宝石的磷光性:当存在的紫外线或阴极射线被切断以后,宝石继续发光,这种性质称为宝石的磷光性。宝石的发光性 :矿物在外加能量如紫光、紫外光和X射线等的照射下能发射可见光的性质称为发光性。宝石的稳定性是指宝石耐酸耐碱,抗氧化能力及对热的反应能力等。1. 宝石经济评价的依据是什么1、宝石的种类:宝石是否能成为名贵的品种,也与多少世纪来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占有率分不开。宝石种类的档次高低,与宝石贸易中的供求关系密切。当世界产量多,而分布广时,宝石的价格则低,相应的档次也低。当世界产量稀而少时,宝石的价格就高,宝石的档次也高。一般分为高档宝石和中低档宝石。 2、宝石的质量:宝石质量的高低对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包括宝石的颜色、净度、重量和琢型。颜色要求纯正、艳丽,不含任何杂色色调。净度是评价宝石质量不可缺少的内容:内含物的多少直接影响宝石的纯净程度。优质宝石要求内含物少,裂隙少,透明而纯净。 3、重量和切工:宝石的重量是作价中最容易评价的。宝石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价格的高低,重量越大,越稀罕,价格越高。另外,切工和琢型的好坏,也影响着宝石最后成品的价格。4、其他因素:确定宝石价格除了宝石质量,宝石种类外,还受政治、经济、市场的繁荣与疲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旦市场经济不景气时,最先受冲击的是宝石行业。因为宝石仅是人们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附属品。2. 钻石有哪些鉴定特征?如何评价钻石的价值(4C)?钻石的主要产地有哪些?钻石与立方氧化锆如何区分?钻石:晶系及结晶形态 金刚石属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四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物理性质 天然金刚石一般呈无色、淡黄色、淡褐色,偶尔可见到淡绿色、红色、粉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黑色,金刚光泽,透明,均质体,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0.044,硬度10,密度3.52g/cm3,一组解理完全。鉴定:(一)肉眼鉴定:钻石的最大特点是强金刚光泽、色散高、折光率高、硬度高,粒度小。对脂肪的吸附力强,用手触摸后看上去有一层油膜。琢磨后的成品不漏光,有时腰围上可见到平整的小面。全反射 钻石的标准圆钻琢型是根据全反射原理设计的,所以当入射光从台面进入钻石后,能够从台面全部反射出来,没有光从亭部漏出。如果将钻石对准窗棱或电灯,反射出来的影像清晰不会歪扭。如果将钻石台面向下,盖在一张有字的纸上,从钻石亭部向下垂直观察看不到纸上的字迹。(二)仪器检测:热导性:钻石是热的最佳传导者。如果以尖晶石的热导率为1,则钻石的热导率就为70.7-212.0。目前用热导仪来测试钻石,是有效的鉴别方法。硬度:硬度就宝石成品而言,属破坏性鉴定,在有其它方法可以取代时,多不用此法。但钻石是最硬的物质,摩氏硬度为10,可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折光率:钻石折光率为2.417。因为折光仪的最大测定值仅1.81,测不出钻石的折光率。密度:钻石的密度3.52gcm3,与无色黄玉3.53gcm3颇接近。所以在测过钻石的密度之后,尚需放在偏光器下检查。看是否是均质体。以便与黄玉区别。 包裹体:除最佳钻石外,一般钻石都含有少量微细矿物包裹体。这种包裹体用l0倍放大镜观察,能看得见时,就是钻石的缺陷,即通称的瑕疵。常见的包裹体有黑色石墨、深红色尖晶石、镁铝榴石、绿色顽火辉石、小八面体钻石等 。合成钻石:合成钻石的物理性质与天然宝石相同,但具有的鉴别特征是:淡褐色或淡棕色;晶体呈八面体和六面体的聚形;晶体中往往可见到晶核;颜色不太均匀,可见沿八面体晶棱平行排列的色带;晶体中常含金属片,用磁铁可以吸起,颗粒小,一般3.8mm;在紫外线照射下具荧光,但不均匀 。钻石与相似宝石及从赝品的区别 :牢记钻石鉴别特征的基础上,以特有的色散、密度、硬度与相似宝石区别。 锆石:白色锆石是与钻石相似的天然宝石。但锆石具有高的双折射率0.059,如果观察方向恰当,可见到小面棱的双影。也可以将锆石台面向上,放在略低于桌面的暗处观察,当台面向桌子方面缓慢倾斜时,会在台面的下方出现一个小的漏光暗窗(下称倾斜试验)。锆石硬度低,刻面宝石的棱和角圆滑。 合成无色尖晶石:合成尖晶石折光率低(1.728),用倾斜试验会出现暗窗,色散低,小面棱和角略圆滑,在短波紫外灯照射下显淡绿色荧光。合成无色蓝宝石:可根据倾斜试验法出现暗窗,低色散,折光率1.761.78和略滑的小面棱与钻石区别。钛酸锶:色散极强0.190,可见各种色散颜色,硬度低5.5,棱角明显圆滑。钆镓榴石:色散度0.045与钻石近似,倾斜试验可见小的暗窗,棱角圆滑,在长波、短波紫外光下有淡黄色荧光。钇铝榴石:色散较低0.028,倾斜试验可见小的暗窗,棱角圆滑,根据比钻石大的密度与钻石区别。立方氧化锆:是市场上流通的仿钻主要赝品。色散高0.065,在亭部小面上可见到多种色散颜色。台面盖在写字的纸上观察会见到字影。一般粒度大的琢型远不如钻石规矩,棱角圆滑,表面可见擦痕。内部洁净极少见到缺陷。 钻石经济评价的依据:评价要素有四个:重量(Carat weight)、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因这四个要素的英文字都以“C”开头,所以简称四C因素。钻石的重量及测算 :在钻石的经济评价中,重量是首要因素。钻石的价值重量2K(基础价)钻石颜色的分级标准:钻石颜色主要有微带蓝的白色(无色)、白色、淡黄色、黄色。为统一评价,国际上各国均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标准以外的其它颜色如红色、粉红色、绿色、蓝色的钻石属钻石中的珍品,故按质另外评价。净度:净度是指钻石内部和表面的含瑕程度,这些瑕疵的存在可减少透过钻石的光,降低钻石的亮度和火彩,影响钻石的美观。钻石的瑕疵可划分为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它们的类型、数量、大小、位置、明暗度及比例决定了钻石的净度。切工:由于钻石的独特性质,钻石的切磨比较讲究,好的钻石切工应尽量体现钻石的亮度和火彩,并且尽量保留钻石的重量。理想的圆多面型款式是钻石的最佳琢型。 钻石切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亮度和火彩。钻石的切工评价主要是指钻石切磨时的比例如何、抛光及后处理情况,同时主要是针对标准圆多面型切工的钻石切磨工艺。标准圆多面型切工的钻石共有57或58个面,具体评价钻石切工的指标有比率和修饰度,其中比率包括台宽比、冠部角、亭深比、腰厚比底尖比、全深比等。按比率质量的好坏划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四个等级。3. 红宝石有哪些鉴定特征?如何区分红宝石与相似宝石1.红色锆石;2.红色尖晶石;3.红色碧玺;4.红色玻璃 红宝石是指中等红度红色的宝石级刚玉。蓝宝石是指自然界中宝石级刚玉除中等红色的的宝石级刚玉称红宝石外,其余各种颜色如蓝色、淡蓝色、绿色、黄色、灰色、粉红色、浅红色、无色等的宝石级刚玉均称为蓝宝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基本特征 (1) 化学成分:Al2O3,纯净时为无色,有色者可含少量的Cr、Ti、Fe+3、Cr、Fe+2、Ni、V、Co、Mn等。(2)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常以柱状或板状六边形晶体产出,红宝石多呈板状晶体,蓝宝石则多呈桶状。(3) 硬度:9,随产地不同略有变化。(4) 密度:3.990.01。(5)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6) 光泽: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7) 解理:不发育,由于双晶存在有菱面体和底面裂理。(8) 特殊光学效应:六射星光、十二射星光、二十四射星光效应。(9) 多色性:明显,红宝石为深紫红色橙红色;蓝宝石为蓝色蓝绿色;绿色蓝宝石为深绿色黄绿色;橙色蓝宝石为黄褐色或橙色无色;黄色蓝宝石为中黄色浅黄色;紫色蓝宝石为紫色橙色。(10) 折射率值:N=1.761.77,N=0.008;(11) 色散:0.018。(12) 光性:一()。(13) 发光性:红宝石在紫外光下有明显的红色荧光。不同产地因微量元素含量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蓝宝石大多数无荧光,斯里兰卡的黄色蓝宝石在紫外线及x射线下可能显示橙黄色荧光。(14) 吸收光谱:红宝石在红光区692nm处有一对双线,668nm和659nm处有两条弱线,以550nm为中心的黄绿区普遍吸收,蓝区476nm、475nm和468nm处有三条吸收线,紫光区普遍吸收;蓝宝石通常含三条谱带,分别位于蓝光区的471、460、450nm处,绿色、黄色常显同种光谱,通常仅见450nm一条吸收带,这是由于三价铁引起的。 红宝石与赝品的区别:与红宝石相似的天然红色宝石有红色尖晶石、红色碧玺、红色绿柱石、镁铝榴石、浅红色黄玉。相似的人造宝石有合成红宝石和红色玻璃。其特点如下:红色尖晶石颜色均匀,呈大红、正红色,晶形为八面形,均质体,偏光镜下黑暗;红色碧玺呈粉红色,长柱状晶形,硬度、密度、折光率均低于红宝石;红色绿柱石呈红色,六方柱状晶形,非均质体,硬度、密度均低于红宝石;合成红宝石红色均匀,内部缺陷少,无瑕,包体少,紫外线下荧光较天然红宝石强。蓝宝石与赝品的区别:相似的蓝色天然宝石有蓝色尖晶石、蓝色电气石、坦桑尼亚石(蓝色黝帘石)、蓝色锆石(改色)、蓝锥矿、蓝晶石、堇青石。人造宝石有合成蓝宝石、合成尖晶石和玻璃等。蓝色尖晶石颜色均一,微带灰的色调,均质体,没有二色性,晶体中有较多气液包裹体和八面体小尖晶石包裹体群;蓝色电气石多呈带绿的蓝色,有较多的裂纹和空管状气液包裹体,双折射率大,在底刻面的棱面处可见双影,二色性极明显;坦桑石是当前世界受欢迎的宝石品种之一。黝帘石呈红褐色、深紫色,透明,块体大,经过加热处理变成象蓝宝石石一样的靛蓝色。颜色不均,有明显的三色性:深蓝、紫红、黄绿色,密度3.35gcm3,硬度6.57,均较蓝宝石低可以与之区别。黝帘石的蓝色是含0.022的钒致色,故在吸收谱中没有铁的吸收线;蓝色堇青石它特有的多色性是主要的识别特征,堇青石属斜方晶系有蓝、紫、浅黄(无色)三色性,三种颜色差别大,为此根据极明显的三色性和较多的睡莲状包裹体可以与蓝宝石区别。 4. 欧珀有什么特征?主要有哪些品种?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基本特征(1) 化学成分:SiO2nH2O,水一般为49%。最高达20%。(2) 硬度 :5.56.5。(3) 结晶特点:非晶质体,无结晶外形,通常为致密块状体、土状、钟乳状和结核状。(4) 密度:l.92.5g/cm3,般为2.002.10g/cm3。(5) 折射率:火欧泊1.40,可低于1.37,其他欧泊1.45,可高达1.50。(6) 透明度:半透明微透明,透明者罕见。(7) 光泽:半玻璃蜡状光泽。(8) 颜色:体色有黑、乳白、淡蓝、橘红等。(9) 品种:按颜色和变彩效应分为白欧泊、黑欧泊、火欧泊和五彩欧泊等。(10) 光学效应:典型的变彩效应,转动宝石可见斑调色彩。(11) 发光性:一般具强的紫外荧光,但火欧泊较弱或无荧光。(12) 内含物:常为欧泊的围岩碎屑。 2、变彩效应产生机理 :欧泊的变彩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内部结构所引起的。(1)Si02球体均匀性:欧泊内部的大小相同二氧化硅球体,在三维空间紧密地排列。(2)Si02球体大小:Si02球体十分微小,直径约150-460nm之间,其中变彩最佳以220-360nm之间最好。在160-200nm之间出现蓝绿变彩;220-360 nm之间时,从红至蓝色的齐全变彩;370-460nm之间出现红色变彩;小于160nm或大于460nm无变彩。(3)光的干涉产生变彩:当光射入到球体层上时,要发生反射作用,同时在相邻的层面上的入射光也同样反射,这两束反射光线就会由于光程的差异产生光的干涉。一些波长的光加强。另一些波长的光减弱。形成色光的定向反射。随着入射角不同,被加强的光波波长不同,即颜色也不同。因而造成对同一区域,观察角度不同时所显示的颜色不一样,即为变彩效应。欧泊的主要变种:白欧泊:欧泊体色以浅色为主,基本颜色有浅灰、浅黄、浅蓝灰色等。琢成弧面型宝石后,表面会浮现出美丽的色彩。以底色洁白,变彩颜色鲜艳者最佳。白欧泊在长、短波紫外线照耀下,发出浅绿、浅蓝荧光,有时见磷光,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呈半透明至亚半透明,是欧泊中的常见品种。黑欧泊:基本颜色为黑色、暗绿色、深蓝色、深灰色及褐色等,以黑色者为上品。黑欧泊表面浮现出多种颜色变彩,在深黑色背景的衬托下,加工成弧面型宝石后,各种变彩在暗色的基底衬托下显得格外艳丽无比。由于它的美丽可爱,产量又稀少,价位较高,属名贵宝石之一。黑欧泊一般呈半透明至亚半透明,很少为不透明状。火(焰)欧泊:是欧泊中的特殊品种,呈半透明至透明。颜色为黄色及橙红色。不具有变彩效应。在紫外线的照耀下可见中等强度的绿褐色荧光,有时有磷光。另一种类型是产于坦桑尼亚,外观与金绿宝石猫眼非常相似的欧泊猫眼,猫眼效应由于含有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推测是针铁矿)所致体色为绿黄至褐黄色、半透明,折光率1.441.45,相对密度2.082.11,质地好,但相当稀少。 5. 海蓝宝石有哪些鉴定特征?如何区分海蓝宝石与蓝黄玉?绿柱石的基本特征(1)化学组成:Be3A12(SiO3)6,不同颜色的绿柱石分别含有Li、Fe、Mn、Cr、V、Ti、Ni、Cs等微量元素。(2)晶系及结晶形态:六方晶系,晶体呈六方柱状,晶面上有平行柱面展布的纵条纹。(3)物理性质:含不同金属元素的绿柱石,呈不同的颜色,有翠绿色、红色、粉红色、天蓝色、黄色、绿色、无色等。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一轴晶(),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只有颜色深的绿柱石可以看到,色散度0.014,硬度7.5,密度2.632.90g/cm3,一般2.72g/cm3,断口呈贝壳状到参差状,性脆,柱面解理不完全。(4)荧光:祖母绿在长波紫外线下由无到暗红色。艳绿柱石呈弱的亮红色。(5)查尔西滤色镜下:祖母绿多呈暗红色,但南非、印度产的祖母绿仍为绿色。(6)吸收光谱:哥伦比亚祖母绿在红色区有35条密集排列的吸收线,在蓝色区475nm处有一条吸收线,在橙色区和紫蓝区有宽的吸收带。海蓝宝石在462nm、500nm处有两条吸收线,在蓝、紫区和红色区有吸收带。海蓝宝石常为明澈的天蓝色,多带有一种微蓝绿色,也常见淡天蓝色,玻璃光泽,包裹体较少,用肉眼不易察觉。查尔斯镜观察,呈鲜艳的黄绿色,具弱二色性,优质大粒宝石较多。世界海蓝宝石产地虽然不少,但因都产在伟晶岩中故包裹体特征相同。海蓝宝石的六方晶体往往为无瑕透明的巨大晶体,柱面条纹有时掩盖了六方的晶体轮廓。祖母绿与赝品的区别:绿碧玺 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折光率较大,紫外线下发磷光。绿萤石 微带黄的绿色,但萤石为均质体,偏光镜下黑暗,密度较祖母绿大,三溴甲烷中下层,祖母绿上浮。萤石的硬度为4,祖母绿为7.5-8。磷灰石 来自西南非洲微带蓝的淡绿色磷灰石,颇似浅色祖母绿,区别在于浅色祖母绿没有蓝的色调,折光率(1.6321.667)硬度5。含钙钒钙铝榴石 翠绿的颜色颇似祖母绿,但强的亚金刚光泽和色散,均质体可以和祖母率区别。翡翠 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合成祖母绿 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海蓝宝石与相似宝石:与海蓝宝石相似的天然宝石有蓝色黄玉、改色锆石、蓝色尖晶石和人造玻璃。与黄玉、锆石的最佳区别方法是密度:黄玉3.59 g/cm3,锆石4.69g/cm3,密度明显偏大,手掂有重感。放大镜下观察底刻面棱角处,锆石、黄玉均可显双影,海蓝宝石不十分清楚。锆石色散高。晶体形态:黄玉斜方柱状,锆石四方柱状。人造玻璃和人造蓝色尖晶石颜色虽然与其相似,但是都为均质体,无二色性,以此为区别。6. 翡翠的鉴定特征有哪些?翡翠的价值评价依据是什么?什么是翡翠的ABC货?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翡翠: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玉石。翡翠的物理性质:1.颜色:宝石级以绿色最多、还有红色、紫色、黄色、白色和 无色等。2. 硬度 6.57。3. 密度 3.32gcm3左右。4.断口:粒状或参差状。5.韧性:好。6.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度。7. 光泽 玻璃至油脂光泽。8. 折射率:1.66左右。9.多色性:不明显。10.天然翡翠大多数无荧光,少数绿色翡翠有弱绿色荧光。白色翡翠中长石经高岭石化后可见弱蓝色荧光。11.天然绿色翡翠在查尔斯滤镜下不变色。 影响翡翠的质量因素: 影响翡翠质量的因素:主要是颜色、透明度、结构、净度、裂隙和加工工艺。 1、 颜色:颜色是评价翡翠质量的十分重要的因素。翡翠的颜色多姿多彩,但最好的颜色是达到正浓、鲜阳和均匀。正浓:一般来说颜色色调不偏,饱和不淡,祖母绿色最好。微蓝绿色、微黄绿色很好,蓝绿色、黄绿色较好,灰绿色较差,暗绿色差。鲜阳:指翡翠颜色色质的艳丽明亮程度。均匀:指颜色的均匀度,越均匀越好。 2、透明度:透明度也称种和水头。一般来说,透明玻璃种极佳,半透明或半玻璃种很佳,尚透明冰种佳,微透明粉底较差,不透明的差。 透明度对翡翠的质量影响极大,翡翠即使颜色很好,若不透明,其价值很低,如干青翡翠,当光线照射到翡翠时,只能从表面反射出来,使人感觉这种光线呆板、无生气和活力、缺乏美感。而透明的翡翠就完全不同,当光透射时,可以进入翡翠的内部,通过内部晶体折射与反射,再反射出绿色光,使人感到晶莹剔透。在中、低档翡翠中,透明度往往比色更为重要。3、地子(结构):结构直接影响翡翠的质地、透明度、坚固性和光泽。(1)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较小,质地透明度则越好。通常平均粒度为0.015-0.15mm的翡翠透明度好,为玻璃地;粒度0.15-0.5mm,往往为半透明,冰地;大于0.5mm透明度相对渐差,且质地不细腻,光泽不湿润,颜色不均匀。(2)结晶程度和矿物形态越好,粒度越大,面状构造越多,翠性越明显,质地越差,水分越干,颜色呈不均匀,透明度渐小。(3)矿物之间关系与排列方式。当矿物间互呈镶嵌状,晶形往往较好,透明度多为半透明不透明,颜色常呈斑状或呈点状分布,质地往往欠佳。当呈交织状、平行状排列时,矿物颗粒多呈针状、纤维状和微晶粒状时,透明度通常较好,颜色显得均匀,质量较佳。(4)动力作用形成的碎裂结构、碎斑结构,会降低翡翠的坚固性,也影响翡翠的颜色均匀性、透明度和工艺效果。 4、净度 :是指翡翠中含瑕疵的程度。一般指三类包体1.黑色的矿物,如磁铁矿、碱性闪石;2.浅色矿物,如高岭石等白色石花;3.风化次生物,如褐铁矿、绿泥石和各种绵绺。一般深颜色瑕疵对质量影响较大,瑕疵越多,质量越差。5、裂隙:裂隙是喜爱翡翠的人们最忌讳的。常言道:有裂翡翠无灵气。一般要区分出几种不同性质的应力裂隙和翡翠结构固有的晶体纹理。(1)应力裂隙a、锯齿状张性裂隙 b、平直剪性裂隙 c、透入性的裂隙 d、不规则状裂隙(2)结构纹理 翡翠是多晶体集合体,主要矿物辉石广泛发育晶面、解理、双晶和晶棱。这些原生的面理和线理,构成了翡翠特有的纹理,也称玉纹。与后生应力裂隙在规模、形态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6、加工工艺 :翡翠成品加工分为素面和雕花两类。素面加工主要是手镯、戒面等。雕花主要分挂件、摆件等各种不同造型、不同题材的工艺品。素面制品对原料要求较高,一般为高质量的翠玉无裂、无瑕或少裂、少瑕。雕件可利用原料的一些特征,巧用颜色和形态,对有裂有瑕部位,通过设计,可将其剔除或掩盖,提供其工艺价值。所以在评价成品时,在同样质量下,素面价值要高于花件,但特别精湛的雕件例外。天然翡翠 天然翡翠简称为翡翠,其颜色、结构、材质,均保持天然本色,是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真品。商贸上也俗称为A货翡翠。漂白填充翡翠:翡翠的改善翡翠是通过对翡翠的表面、质地、颜色等进行人工改善,使其更美观,售价更高。翡翠的处理一般分为去杂漂白、注胶处理和增色处理。漂白充填处理翡翠往往以破坏翡翠的质地、结构为代价,极大地改善了翡翠的透明度和色感,可使翡翠保持短暂美丽的外观,这类翡翠习惯上称之为B货翡翠。增色翡翠:目前十分常见的处理方法,往往有染色、浸色、锔色、镀膜和辐射加色等手段,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在市场上所有经过着色的翡翠均称之为C货翡翠。水晶:水晶是结晶完好的透明石英,紫晶是水晶中最受人喜爱的宝石品种。水晶多呈单个柱状晶体或晶簇产出,晶体一般以几公斤至十多公斤为多见,几百公斤甚至上吨重者也不少见。但透明无暇及无裂隙的大水晶晶体较难得,但当有内含物混入时,只要不影响透明度,反而能增添新鲜色彩。如含有金红石或阳起石针状晶体的水晶常称为“发晶”或“鬃晶”。晶体中常含气液两相包体,严重时则影响透明度。水晶的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二氧化硅SiO2,含微量的杂质元素Fe、Ti、Al及其他元素时,能使无色水晶出现颜色。(2)结晶特点:单晶体常由六方柱与菱面体的聚形组成的棱柱状,六方柱柱面有明显的横纹。有时呈六方双锥体状或不规则状、扁平状及晶簇形式出现。(3)晶系:三方晶系。(4)解理:无,贝壳状断口。(5)硬度:7。(6)相对密度:265。(7)折射率: 1.5441.553。(8)双折射率0009。(9)色散:低,0.013。(10)光性:一轴晶正光性。(11)多色性:视品种而定,依不同颜色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12)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2 水晶的主要变种 (1)无色水晶;无色透明,纯净如水,有时略带有淡灰色、淡褐色。由于无色,折射率值又低,没有闪光效应,故不能作为宝石使用,多用于工艺品。(2)紫晶;紫晶的颜色从浅紫色到红紫色,色泽美丽。颜色与成分中所含微量的Fe2+或Fe3+杂质元素有关。紫晶晶体较小,多以晶簇状产出。晶体中显示颜色分带,常含氧化铁包裹体。多色性较明显。紫晶的多色性从弱到明显,与紫色的色调和浓度有关。一般呈红紫色和紫色的二色性。颜色欠佳者,加热到400C470C时,可变成浅黄色、棕色或绿色;变成黄色者可冒充黄玉。两者的区别是:黄玉折射率值为1.63,密度为3.53;水晶折射率值为1.55,密度为2.65。(3)蔷薇水晶;又称芙蓉石、蔷薇石英。一般呈淡红色和粉红色,颜色由于成分中含有锰和钛所致。单晶体少见,通常为致密块状体产出,多裂纹,、透明度欠佳。通常产在石英伟晶岩体富集的膨胀核心部位,也称石英核。有些蔷薇水晶中含有金红石针状包体,并作有规律的排列,琢成弧面型宝石后能产生六射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