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doc_第1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doc_第2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doc_第3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doc_第4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为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45号)和省委、省政府动员大会精神,紧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本质内涵,按照总体推进、分步实施,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原则要求,制订本方案。一、实施步骤围绕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部署,并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有步骤、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一年开好局:确保2010年实施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取得初步成效。全省上下形成贯彻实施规划、推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共识与合力。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度要求和责任分解落实到位,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领导和组织协调机构建立,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先行工程全面启动。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0元;全省生产总值超过8000亿元,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五年见成效:规划第一阶段目标顺利完成,先行先试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初步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超过15000亿元,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00元。十年大跨越:规划第二阶段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形成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二、组织领导(一)加强领导统筹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实施,统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并拓展到全省。制定有利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推动相关立法;研究决定建设生态经济区的重大事项,统筹推进“两核一控”等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组织年度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和部门实施奖励;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完善落实规划的有效办法。(二)明确部门责任省直部门是规划在本行业实施的责任主体。密切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强对市县区本行业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编制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项规划;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制定本行业先行先试政策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试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实施。(三)发挥市(县、区)主体作用市县区是规划在本地实施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负总责。规划区域内各地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其他地区也要明确领导机构和对接机构,主动融入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相应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负责本地区先行先试政策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本地区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四)强化协调配合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建立省直有关部门之间和规划区内各市县之间的协商沟通机制;组织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加强规划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调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筹集、安排和管理生态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年度工作计划;开展生态与低碳经济国际合作。三、任务分工围绕规划目标任务,从出台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编制实施专项规划、推进项目建设入手,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化、社会事业、政策保障、金融服务、技术支撑、人才保障九大体系,明确各地各部门工作任务。(一)生态环保体系。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建设绿色屏障。实施长江暨鄱阳湖源头水资源生态保护工程,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鄱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五河源头保护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世界自然遗产和地质公园建设与保护工程,农区草地开发利用工程。2、扩大环境容量。实施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农村清洁工程、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血吸虫防治工程、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3、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鄱阳湖珍稀候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专栏1:生态环保体系任务分解表任务名称责任地区责任部门工作要求牵头部门配合部门长江暨鄱阳湖源头水资源生态保护工程鄱阳湖流域源头县(市)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2010年制定方案,争取国家支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各县(市、区)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保持63%以上,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4.5立方米/亩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新建、南昌、进贤、都昌、湖口、星子、德安、共青城、永修、庐山、鄱阳、余干、昌江、东乡、九江、彭泽、武宁、安义县(区)政府,11个设区市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山江湖办到2015年,恢复湿地植被60万亩,治理五河入湖口湿地30万亩,建设2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60个省级湿地公园,鄱阳湖天然湿地面积保持3100平方公里五河源头综合治理工程崇义、大余、瑞金、石城、广昌、玉山、婺源、浮梁、修水、铜鼓县省环保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山江湖办全面整治排污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万亩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各县(市、区)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到2015年,全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万亩。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各县(市)及相关区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到2015年,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38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公园保护工程九江、鹰潭、上饶、景德镇、萍乡市等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范围内常住人口减少2%,力争5年内新增2处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地质公园农区草地开发利用工程相关县(市)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到2015年,改良天然草地5万亩,人工种草1万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84个县(市、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完善管网收集系统和雨污分流系统,并增加脱氮除磷设施,确保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更严格的排放标准,2015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各县(市、区)省新农村办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推进农村垃圾、乡镇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所有县城、乡镇和行政村村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水稻种植污染控制工程相关县(市、区)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建设水稻安全用药示范区50个,面积1500亩;到2015年减少用药量15%以上,水稻病虫害损失率在5%以内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工程规划区内各市、县(市、区)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信委、省林业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到2015年,鄱阳湖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0%以上,水质常年稳定在类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相关县(市、区)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发改委到201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率达到100%血吸虫病防治工程36个县(市、区)省卫生厅省林业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综合治理河道3000公里;建设饮水安全工程48000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90万人、牲畜71万头,硬化灌区渠道5400公里,每个县市建设血吸虫病标准化诊断实验室,建设50个疫情监测点,血防林30万亩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各县(市)及相关区省林业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建设珍稀濒危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区3个,野生动物救护与繁育中心3个,候鸟监测站点100处,江豚、翘咀红鲌、黄字号黑麂保护区面积11万亩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程有关县(市、区)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到2015年,建设水生生物保护区15个,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站10个,安置专业捕捞渔民转产专业5000户生态林业保护工程各县(市)及相关区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到2015年,公益林补偿面积保持5100万亩左右,确保公益林面积占林地面积比例不低于30%,补偿标准提高到20元/亩/年(二)产业体系。建设以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促进产业技术高级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经济生态化。1、发展十大新型工业产业。围绕做强做大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铜冶炼和精深加工、优质钢材、石化、航空、新型汽车及配件、陶瓷、钨和稀土精深加工十大产业,加快建设一系列产业集聚集群基地,做到产业基地化、基地项目化。专栏2:十大新型工业产业建设任务分解表产业名称基地建设内容实施主体责任单位工作要求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光电产业南昌LED芯片、发光件及器件,计算机等终端电子产品项目、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南昌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半导体照明材料、照明芯片、照明封装、照明应用产业链,形成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占全国市场的30%以上上饶大功率芯片、LED照明系列产品基地和光学精密仪器生产基地上饶市政府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鹰潭节能照明产业基地鹰潭市政府到2015年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萍乡LED半导体生产基地萍乡市政府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吉泰工业走廊电子产业基地吉安市政府到2015年,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电子工业企业150家,10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2-3家、5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5-10家新能源产业新余和南昌高纯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发电系统、兆瓦级风电设备与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生产基地新余、南昌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能源局光伏产业发展规模力争全国第一吉安风电设备生产基地吉安市政府到2015年,风电设备制造形成完整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上饶高纯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上饶市政府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宜春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宜春市政府开发锂电池、锂铁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到2015年,形成完整的锂电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利税30亿元新余国家电池级碳酸锂产业化基地、国家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化基地新余市政府到2015年,形成完整的锂电、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链,电池级碳酸锂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利税250亿元上饶锂电池生产基地上饶市政府到2015年,锂离子电池产能达到10亿安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利税超2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链,建设艾滋病新药、抗癌原料药、新型功能糖、血细胞分析仪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业化基地 南昌市政府省展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药监局等进一步推动南昌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链,建设艾滋病新药、抗癌原料药、新型功能糖、血细胞分析仪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业化基地 宜春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药监局等2010年启动樟树中药产业基地和袁州区医药基地建设,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景德镇市政府依托龙头企业,以白花檵木、红豆杉紫杉醇提取为重点,建立新型中药生产基地,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抚州市政府到2015年,聚集医药企业100家,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税收50亿元,产值过10亿元企业10家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以江铜集团为龙头,重点开发铜引线框架、铜板带、铜箔、特种漆包线等,建设两大基地鹰潭、南昌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到2015年,铜冶炼能力达到140-15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高精度铜板带、电解铜箔、高精密铜管预计年销售收入实现230亿元,年利税实现15亿元上饶铜材精深加工、黄金采选加工、铅锌冶炼加工基地上饶市政府到2015年,铜冶炼及精深加工超过28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抚州金巢开发区高精度铜板等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抚州市政府到2015年,聚集企业100家,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20亿元优质钢材深加工产业江西省新型钢铁产业基地九江、萍乡、新余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国资委加快新钢、萍钢资源整合与提升,到2015年,基地年产钢1000万吨,年产值500亿元,税收达25亿元新余钢铁基地新余市政府到2015年,新钢产能10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630亿元,利税25亿元炼油及化工产业九江石化千万吨炼油基地九江市政府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省工信委、省国资委2010年产能800万吨,到2015年达到1000万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利税150亿元星火有机硅生产基地永修县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2010年产能达到30万吨,2015年达到70万吨,建成全球最大有机硅基地,预计产值245亿元,销售收入230亿元樟树、新干盐化工产业基地樟树、新干县政府2015年,盐化工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利税46亿元乐平精细化工基地乐平市政府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航空产业南昌航空工业城南昌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国防科工办、省科技厅2010年开工建设,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景德镇民用直升机生产基地景德镇市政府2010年启动13吨直升机项目,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九江红鹰直升机生产基地九江市政府到2015年产量力争突破100架,形成以SW-4型号直升机为主打的系列产品,销售收入超50亿元。新型汽车及配件产业南昌汽车生产基地南昌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依托江铃集团,加快产业集聚和发展,到2015年,销售收入550亿元,利税55亿元景德镇汽车生产基地景德镇市政府依托昌河集团,加快产业集聚和发展,到2015年,销售收入400亿元,利税45亿元上饶客车生产基地上饶市政府到2015年,客车生产能力达到4000辆,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15亿元汽车零部件供应基地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萍乡、赣州、抚州市政府到2015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40亿元。陶瓷产业陶瓷科技城和陶瓷工业园区景德镇市政府和相关县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利税15亿元建筑及生活陶瓷基地丰城市、高安市政府到2015年销售收入460亿元,利税56亿元。日用陶瓷生产基地吉安市政府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化工及电瓷生产基地萍乡市政府到2015年,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日用瓷生产及出口加工基地抚州市政府到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税金25亿元镁质陶瓷生产基地上饶市政府到2015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税收超10亿元钨、稀土精深加工产业赣州精深加工基地赣州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科技厅加快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硬质合金和刀钻具、新型光源和节能灯具等产业开发,到2015年,建成集原材料采选、精深加工和技术研发一体的产业群,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2、做优做强工业园区。到2015年,力争2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6个工业园区超500亿元、20个工业园区超100亿元;每个工业园区形成1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建成30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5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2个。专栏3:做优做强工业园区任务分解表任务名称建设规模和标准实施主体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工作要求建设30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到80以上。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100%。每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15亿元。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有关市县政府省发改委省中小企业局、省环保厅、省工信委市县工业园区负责编制创建规划,向省发改委提交申请,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考核验收建设5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执行国家环保部标准有关市县政府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省中小企业局、省工信委地方政府编制建设规划或方案,环保厅向国家申报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每个园区至少形成1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超1000、500和100亿元园区有关市县政府省中小企业局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商务厅加大支持力度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 有关市县政府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中小企业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统计局市县政府制定建设方案,省直部门积极向国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有关市县政府省科技厅3、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统计、考核、评估制度,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到2015年,规划区内所有工业园区率先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十大重点领域节能工程项目360个;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100个,力争有一批进入国家级试点范围;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工作;推进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氨氮化物治理;确保完成节能减排计划。专栏4:节能减排工程任务分解表任务名称责任地区责任部门工作要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工程规划区县(市、区)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中小企业局等2010年,开工建设10个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到2015年,规划区内每个工业园区至少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工业废水能力超过80万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省发改委2010-2015年,投资200亿元,实施重点节能项目360个,形成年节能600万吨标煤的能力循环经济试点省发改委实施100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力争10个单位进入国家级试点非电行业脱硫工程各县(市、区)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环保厅等推进钢铁、有色、焦化、建材、化工5大行业燃煤脱硫,到2015年,5大行业烟气脱硫率达到60%以上城市矿山再制造工程鹰潭、丰城、赣州、新余市省发改委到2015年,形成年回收拆解利用废钢能力200万吨、废铝160万吨、废铜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各县(市、区)省发改委、省山江湖办等推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瓷土矿尾砂综合利用、尾矿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低品位矿集约利用。2015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9年下降20%以上火电行业氨氮化物治理工程各县(市、区)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省环保厅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或低氮燃烧效率差的现役机组全部进行改造,对30万千瓦以上的现役机组实施烟气脱硝工程水泥行业氨氮化物治理工程各县(市、区)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工信委、对规模大于2000吨/日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窑推行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工程专栏5:2015年节能减排计划分解表万元GDP能耗比2008年下降(%)万元GDP水耗比2008年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资源综合利用率比2008年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25101020南昌市20259.81020九江市2025101020景德镇2025101015鹰潭市2025101020新余市2025101010萍乡市2025101020赣州市2025101020抚州市1223101020宜春市18189.89.820吉安市15125510上饶市1412101020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项指标原则上优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如有调整,以主管部门确定的“十二五”目标为准。4、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新增优质稻生产能力工程,构建优质油茶、优质油菜、优质蔬菜、优质棉花、鄱阳湖水产品和食用菌加工基地,建设生态茶园、生态果园、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工程。专栏6: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分解表工程名称建设内容实施主体责任部门任务要求牵头部门服务单位新增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良种基地、技术服务支撑等36个县(市、区)政府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省农业开发办增产32亿斤优质油茶基地推广建设高产油茶林有关县(市、区)政府省林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到2015年全省建设高产油茶林500万亩,每个县至少建成万亩以上高产油茶林优质油菜基地标准油料生产基地、油菜良种繁育基地、油料作物病虫灾害监测预警与防空区域站及监测网点建设九江、宜春、上饶、吉安、南昌市相关县(市、区)政府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建设500万亩高标准优质油菜,万亩示范区良种覆盖率100%优质蔬菜基地发展绿色蔬菜,适度开发有机蔬菜,加强质量监管,推进产业化发展有关县(市、区)政府省农业厅省发改委建设10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优质棉花生产示范基地田间工程、良种基地、技术服务支撑等有关县(市)政府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建设优质棉花基地150万亩生态果园优质高产标准化生态桔园建设工程、柑桔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采后处理加工能力建设、病虫防控体系建设工程有关县(市、区)政府省农业厅省发改委建设500万亩高标准果园,5个省级果树病虫害预警监测站鄱阳湖水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标准化池塘改造工程、水产良种繁育工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工程有关县(市、区)政府省农业厅省发改委改造标准化池塘30万亩及40个主要品种良种扩繁场;新建1个省级水产养殖控制中心、11个设区市区域分中心和91个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依托龙头企业,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保鲜加工、栽培规模化、生产工厂化示范,建设生态观光园区、庐山食用菌产业博览园、九江食用菌综合交易中心及物流中心等有关县(市、区)政府省农业厅省发改委到2015年,建设生产基地800万平方米;巩固6大优势产业区,重点扶持16个县;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生态茶园有机生态茶园建设工程、采后处理加工能力建设工程有关县(市、区)政府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林业厅70%种植面积通过绿色、有机认证南昌绿茶专业批发综合市场上升为国家级南昌市政府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林业厅、省农业厅尽快制定方案,向国家申报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园建立5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20个鄱阳湖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5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有关县(市、区)政府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集成100项生态农业技术,年内报批3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5个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3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至2015年末高标准完成所有规划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农业示范区采取生物工程措施,实现节水增效、节能减排、生态有机的总体目标抚州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水利厅建成全国首个节约环保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区面积6439平方公里,涉及耕地176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工程围绕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生猪、水禽、油茶、毛竹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有关龙头企业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建设1个大型粮食作物种子加工中心,培育5个加工能力超100吨、产值超10亿元的粮食加工企业;建设2个年产超20万吨的食用油加工项目;建设2条年产50万吨的果蔬汁生产线;培育20个茶叶深加工企业;新建5条生猪加工生产线,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头;4条水禽生产线,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羽;2条肉牛生产线,加工能力20万头;2条乳制品加工生产线,加工能力8万吨;2条禽蛋生产线,加工能力3万吨;建设8个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5、培育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旅游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南昌都市生态经济发展基地和传统文化产业园,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和旅游商品生产,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构建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工程。专栏7:现代服务业任务分解表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和规模实施主体服务单位工作要求生态旅游基地建设18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100个名村名镇,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开发亲水探秘体验游、湖光山色游、湿地候鸟观赏游、度假旅游区、生态和文化游基地、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特色旅游基地和若干个旅游产业园区滨湖市、县政府及相关县(市、区)政府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市县制定建设方案;部门负责落实相关政策,统筹全省生态旅游开发物流基地依托铁路和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重点建设南昌航空物流枢纽、九江沿江港区和其它九个设区城市物流基地各设区市政府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民航江西监管局、南昌铁路局、省铁办、省商务厅等市县制定建设方案,部门负责落实相关政策、资金商贸物流基地建设1-2个国家级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商贸物流示范园区和物流示范企业;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农家店等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各市、县政府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工商局市县制定建设方案;部门负责协调落实相关政策、资金,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文化艺术创意及工业设计园区、科技创新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国际文化艺术会展交流园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园区、国际陶瓷贸易园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园区、文化传媒咨询策划集聚园区、陶瓷工业园区等九大功能组团景德镇市政府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省工信委、省中小企业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工商局等2015年,引入陶瓷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及投资者超过1300家,创意经济产值达到320亿元创意天地文化产业园改造利用旧厂房,建设文化创业、动漫体验、文化会展与服务、文化娱乐、陶瓷文化创意、创业产业服务等基地省文化厅,有关重点企业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旅游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工商局到2015年,园区产值超20亿元,吸纳5000多人就业动漫产业基地在江西4家“中国百强动漫企业”基础上,整合全省10家动漫公司,形成合力,打造江西动漫产业集团,进行包装上市省文化厅,有关重点企业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工信委、省新闻出版局、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组建江西动漫产业集团公司,争取2013年上市,吸纳2万人就业,到2015年原创作品产值超过20亿元,衍生产品产值超15亿元服务外包基地南昌高新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南昌市政府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委到2015年,软件出口额将达到 10亿美元南昌都市生态经济发展基地在南昌市青山湖以西、洪都大道以东、富大有堤以南,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的青山湖西岸片区打造为集生态环保、生态旅游、商务办公、商住休闲、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公共服务都市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南昌市政府省发改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环保厅、省旅游局、省国土资源厅等南昌市负责编制规划,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传统文化产业园建设明清御窑厂和刘家弄民窑遗址、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及技艺展示区景德镇市政府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到2015年综合效益200亿元以上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华夏笔都”南昌市政府到2015年,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建成7大功能区;完成华夏笔都项目所有六项工程道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基地鹰潭市政府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到2015年,完成基地各项工程,建成面积5000亩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红歌会、影视、歌舞及红色题材图书出版各市、县政府省广电局、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新闻出版局积极推进创建旅游商品生产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的研发和产销各设区市政府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中小企业局到2015年,旅游商品总产值占旅游总收入比重提高到30%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色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等,为信息、技术、培训、研发、维权、产品展示、质量检测、品牌创建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各设区市政府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信委、省质监局等到2015年,各设区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建设南昌西湖区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南昌东湖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等有关县(市、区)政府省发改委市(县、区)制定建设方案,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工业企业设计创意、服务和示范基地建设,基础技术推广,包装设计创意成型等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有关市、县政府和相关企业省发改委到2015年,建立为全省企业开展工业设计服务、培养工业设计人才、促进我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体系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工程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示范园(基地)和示范企业(点)建设有关县(市、区)政府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到2015年,建成20个示范县、50个示范园(基地)、200个示范企业(点)(三)基础设施体系。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环保、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交通方面:建设环鄱阳湖和东西、南北三条快速通道、一干七支机场体系、五河航道和港口码头等。水利方面: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峡江、浯溪口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强水土保持,完成鄱阳湖区重点圩堤、五河重点防洪整治工程等。能源方面:开工建设彭泽帽子山核电站,加快万安烟家山等核电站和抚州电厂等常规火电项目前期工作,实施火电上大压小工程,开工建设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完成川气东送江西支线、西气东输二线江西境内工程、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加强电网建设,推进煤矿建设等。信息网络方面:实施光纤通信网络建设工程、3G移动网覆盖工程、信息下乡工程、宽带入户工程、“三网”融合推进工程、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信息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建设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社会信用体系平台、农村农业信息网、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等。专栏8:基础设施体系任务分解表项目名称实施主体配合单位工作要求1、公路重点工程杭瑞高速江西段建设工程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九江市政府九江至瑞昌段2010年完工,九江绕城段争取2011年开工建设,3年内完成济广高速江西段建设工程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鹰潭、抚州、赣州市相关县(市)政府鹰潭至瑞金段2010年完工,瑞金至寻乌段2012年初建成南昌至德兴高速公路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南昌、景德镇、上饶市相关县(市)政府2011年年底前建成彭泽至湖口高速公路(含澎湖二期)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九江相关县政府2010年完工永修至武宁高速公路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九江相关县政府力争2011年完工南昌至铜鼓高速公路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南昌、宜春市相关县(市)政府南昌至奉新段2011年建成,奉新至铜鼓段2012年建成泉南高速江西段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赣州、吉安、萍乡相关县(市)政府2010年建成石城至吉安段,开工吉安至莲花段,3年内建成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及连接线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九江市政府2013年完成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抚州、吉安市政府争取2011年开工,2013年完成都昌至九江县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九江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都昌县、九江县政府争取2012年开工,“十二五”内完成德兴至上饶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上饶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上饶市相关县市政府2010年开工,2012年完成景德镇绕城高速省交通运输厅景德镇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加快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完工上饶至武夷山高速公路上饶市政府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国土资源厅等加快工程建设,2012年完工赣州绕城高速公路赣州市政府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国土资源厅等2010年完工龙南至赣粤界高速公路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完工隘岭至瑞金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赣州市相关县(市)政府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完工良禾口至桃墅岭高速公路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景德镇市相关县(市)政府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完工广昌至船顶隘高速公路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抚州市相关县(市)政府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井冈山至睦村高速公路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吉安市相关县(市)政府加快前期工作,力争2010年开工萍乡至莲花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萍乡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加快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完工萍乡至洪口界高速公路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赣州至崇义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赣州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2010年开工,2012年底前完工寻乌至全南高速公路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南昌南外环高速公路南昌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2010年开工,2012年建成湖北武穴至瑞昌码头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九江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资溪至花山界高速公路抚州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吉安绕城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吉安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抚州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国道、省道改造工程省交通运输厅、各设区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到2015年,改造国道382公里,省道1151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各县(市、区)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到2015年,建设总里程10000公里2、铁路建设沪昆铁路客专杭长段南昌铁路局、省铁办省发改委,南昌、鹰潭、新余、宜春、上饶、萍乡、抚州市政府2010年开工,2013年完成向莆铁路建设工程省发改委,南昌、抚州市政府2012年完工皖赣铁路电气化工程省发改委,景德镇、上饶、鹰潭市政府2010年开工昌九城际铁路省发改委,南昌、九江市政府2010年完工运营九景衢铁路建设工程省发改委,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政府2010年开工,2013年建成皖赣铁路新建双线工程省发改委,景德镇、上饶、鹰潭市政府昌吉赣客专省发改委,南昌、宜春、新余、吉安、赣州市有关县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争取列入国家规划昌景城际铁路省发改委,南昌、上饶、景德镇市政府九江至合肥客专省发改委,九江、景德镇市、上饶市政府赣龙铁路扩能改造省发改委,赣州市政府2010年开工,2013年完成合福客专江西段省发改委,上饶市政府2010年开工,2014年建成阜鹰汕铁路省发改委,鹰潭、抚州、赣州、景德镇市政府2011年完成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间建成衡茶吉铁路东延工程省发改委,吉安、抚州市政府争取“十二五”开工咸宜吉铁路省发改委,九江、宜春、吉安市政府争取“十二五”开工武九客专省发改委,九江市政府2010年开工,“十二五”完成赣州至井冈山铁路省发改委,赣州、吉安市政府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实施赣州至郴州铁路省发改委,赣州市政府争取列入国家规划京九铁路南段电气化工程南昌铁路局省发改委,南昌、吉安、赣州、宜春市政府2011年完成樟树、新干盐化工业基地铁路专用线省铁办省发改委,宜春、吉安市政府2010年完工1期,启动2期工程高安建筑陶瓷基地铁路专用线省发改委,宜春市政府争取2010年完工新余市铁路洋坊站扩能改造省发改委,新余市政府争取2011年完工萍乡工业陶瓷产业基地铁路专用线省发改委,萍乡市政府南昌城东货运专线省发改委,南昌市政府争取2011年开工,“十二五”内完成九江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省发改委,九江市政府“十二五”开工建设3、机场建设南昌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省机场集团省发改委,南昌市政府2011年完工景德镇机场扩建工程省发改委,景德镇市政府2010年完工赣州黄金机场扩建工程省发改委,赣州市政府力争“十二五”末实施井冈山机场扩建工程省发改委,吉安市政府“十二五”期间实施宜春明月山机场建设工程宜春市政府省发改委,省机场集团积极争取资金,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上饶三清山机场建设工程上饶市政府省发改委2010年完成前期工作,2011年开工抚州机场抚州市政府省发改委开展前期工作4、水运建设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省交通运输厅、国电公司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厅,吉安市相关县(市)政府2014年完工赣江石虎塘神岗山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省交通运输厅推进前期工作,争取2013年开工,2015年完工永泰枢纽省交通运输厅,宜春、吉安市政府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推进前期工作,争取“十二五”期间开工泰和水利枢纽省交通运输厅、国电公司,吉安市政府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吉安市相关县(市)政府争取“十二五”完工赣江南昌至湖口航道整治工程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南昌市、九江市相关县市政府2010年开工,2013年完工信江八字嘴枢纽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上饶市相关县政府推进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信江航道渠化整治工程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上饶市相关县政府推进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九江港口枢纽九江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南昌铁路局、省铁办重点建设城西港区阎家渡综合码头、城西港区滚装船码头,2011年开工,2015年全部完工南昌港口枢纽南昌市政府“十二五”内建成南昌港白水湖综合码头、龙头岗港区综合货运码头、樵舍港区化工码头、昌东港区散杂货码头樟树港(河东、河西港区)宜春市政府“十二五”内建成港河西港区综合码头、河东盐化工码头丰城港煤码头力争“十二五”内开工建设新干大洋洲港区盐化工码头吉安市政府“十二五”内建成鹰潭港综合码头鹰潭市政府力争“十二五”期末开工建设贵溪港散货码头景德镇良港港区综合码头景德镇市政府乐平高家渡港区化工码头万年港散货码头上饶市政府鄱阳港综合码头力争2013年开工建设5、水利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南昌、上饶市政府,九江市有关县政府推进前期工作,开展科学论证,尽快获得国家立项审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吉安市相关县政府2010年开工,2013年1号机组建成发电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景德镇市政府省水利厅、省发改委,景德镇市相关县政府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获得国家审批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萍乡市政府省水利厅、省发改委,萍乡市相关县政府加快工程建设白梅水库新余市政府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获得国家审批四方井水库宜春市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