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4历史二轮试卷专题检测卷专题二.doc_第1页
世纪金榜2014历史二轮试卷专题检测卷专题二.doc_第2页
世纪金榜2014历史二轮试卷专题检测卷专题二.doc_第3页
世纪金榜2014历史二轮试卷专题检测卷专题二.doc_第4页
世纪金榜2014历史二轮试卷专题检测卷专题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题检测卷(二)隋唐宋元时期封建文明的成熟与繁荣(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来源:Zxxk.Com2.(2013河源模拟)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3.(2013韶关二调)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事权的分割 B.科举制的完善来源:学#科#网Z#X#X#KC.理学的兴起D.租佃制的发展4.“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5.唐朝赵璘因话录载:“有士鬻产于外,得钱数百缗,惧以川途之难赍(携带)也,祈所知纳钱于公藏,而持牒以归,世所谓便换者。”此段材料反映了当时来源:Z+xx+k.Com()在流通领域产生纸币入川交通不便出现接收汇兑的机构蜀地印刷事业的发达来源:学。科。网A.B.C.D.6.(2013阳江模拟)东京梦华录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表明宋代()A.城市商业功能日益增强B.金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C.主要交易商品为丝织品D.房屋建筑业水平不断提高7.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A.城市布局整齐B.城市规模过大C.城市功能单一D.经济政策抑商8.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9.(2013佛山质检)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唐D.宋朝10.(2013顺德期末)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是()A.万物的本原B.探究天理的途径C.儒家的纲常伦纪D.发明本心11.据说,长沙岳麓书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这副对联(下图)的上联是朱熹在此讲学时所题,千年后的现代学者冯友兰为其题写了下联。根据你对朱熹学说的理解并结合特定场合,为其选择一个横批()A.格物致知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弘扬王道来源:学.科.网12.(2013汕尾调研)右图是某道观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共同拜祭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由于朱熹()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主张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国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整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钱穆历史教育几点流行的误解(1941.11)材料二张君劢认为(钱穆)“既论传统政治,不先明辨主题之君主之性质,乃以宰相等制充塞其间,此乃忽略主题之重要性,不合于逻辑者方法者”在中西交通后,与其求彼此之特殊,不如求彼此之会通,应以西方学术方法研究中西政治同、异之处,而不能以相异之处来拒绝使用现代学术方法而自处世界潮流之外“吾读钱著深入有所感者,其书名曰传统政治,意在探讨旧历史之真相,然其衷心所崇拜者,实为现代西方政治。其称宰相为副皇帝者,以西方责任内阁总理为背景者也;其称士人政府为平民政府者,以现代人民参政为背景者也。”“钱著之传统政治,非历史学也,乃政治学也”“钱氏胸中先有成见,乃采其合于己者,作为历史之真相”。邓丽兰张君劢与钱穆关于中国传统政治之论争(1)根据材料一概括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和理由,分析其主张在当时的重要意义。(1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君劢批评钱穆关于中国传统政治看法的理由。(13分)14.(2013清远模拟)(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18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6分)(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5分)(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5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唐代皇帝的赦令,要先经过中书省的决策和门下省的审核才能有效,体现了唐代统治中枢机构内部权力分工、相互制衡的特点。2.【解析】选B。通过科举制,大批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文学家等社会有用人才涌现,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故选B。A错在“完全”;C错在“彻底”;D表述不严谨,“古代”时间太宽泛,在科举制之前的选官依据有门第、孝廉等;皆排除。3.【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与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积贫积弱主要是由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分化事权导致的,故选A。【变式训练】(2013云南模拟)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簿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军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D.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解析】选D。材料信息反映,三司掌管“日生烦务、常程计度、簿书期会”,而“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体现了该朝代国家政治机关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4.【解析】选A。由“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可知,行中书省设立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解析】选A。材料中“惧以川途之难赍(携带)也”,揭示了入川交通的不便;“持牒以归,世所谓便换者”则体现了当时已经出现接收汇兑的机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6.【解析】选A。材料中“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反映出交易的商品种类;“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反映交易的规模大,能全面反映出材料信息的只有A。B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排除;C也片面,材料只举出了“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并不能说明主要交易商品为丝织品;D从材料中也难以看出。7.【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长安城布局整齐,且晚上实行宵禁,本质上这一时期城市仍然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尚未完全凸现,故选C。8.【解析】选D。材料中“旁通巴汉,前指闽越”意思是交通发达;“交货往来,昧旦永日”意思是有利于货物流通,综合分析选D。【方法总结】制约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1)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3)政府的决策和政策。(4)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9.【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悬空寺三教殿”“释迦牟尼”“孔子”“老子”“友好”体现出三教合一局面,因此推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10.【解析】选C。不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认为理(即儒家封建纲常伦纪)是万物的本原。但探究天理的途径是不同的。【误区警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明显的不同:一是从对宇宙的构成看,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理先而气后,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离开了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二是从道德主张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11.【解析】选A。选项中的“格物致知”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观点,而“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则是董仲舒的政治思想。12.【解析】选B。朱熹与孔子在道观中一同受祭拜,主要是因为朱熹的理学思想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故选B。A是孔子的成就;C是董仲舒的成就;D是王阳明的主张。13.【解析】本题以钱穆和张君劢对中国古代政治的不同观点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的提炼归纳材料信息及论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立足材料中的“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这一信息归纳;第(2)题,要立足材料二,从逻辑错误、研究方法及理论范畴等方面归纳张君劢的论据。答案:(1)基本看法:中国古代政治不能简单理解为君主黑暗专制。(4分)理由:皇权受到传统客观规定限制;皇权长期受到相权制衡;完整、有机的政治结构起着宪法和国会的作用;说古代专制是近代拿西方政论简单套用中国历史的结果。意义:在当时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抗战精神。(9分)(2)理由:批评钱穆文章中的逻辑错误,回避主题等;以中国政治社会的特殊性而拒绝西方科学方法;将中国两千年的古制与西方民主制度强相比附;钱穆的研究不属于历史学范畴,应该用西方政治学理论的框架加以解释;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的研究中先有成见,以自设的标准来取舍史实。(13分)14.【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第(1)题,从材料主旨也可得出结论。第(2)题,从材料的“五常”及“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即可判断其出发点,根本目的则从其阶级立场出发。第(3)题,把握朱熹理学基本思想即可,历史影响从正反两面作答即可。第(4)题,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材料中的“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结合儒家修身、齐家等思想作答。第(5)题,开放性题目,从思想理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以及思想的传承性方面作答即可。答案:(1)仁;克己复礼。(2分)(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6分)(3)见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