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设计)滇中城市群建设的经济分析杨超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07级 昆明 650224摘 要:近年来都市群的理论的引入和创新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虽然云南经济发展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外省一些大城市来说,云南经济发展还远远不够,为了能跟上经济发展的大潮流,需要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滇中城市群就将是的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结合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成功的经济背景和城市群成功的典型例子下,分析云南发展滇中城市群的经济可行性,滇中城市群目前已经有定的雏形,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要的作用。根据云南地区的优势,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展示滇中城市群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滇中城市群;城市群建设Analysis of the economy of City Cluster construction in central YunnanAbstract:The theory of City Cluster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developed. It played more and more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citie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mproved a lot than before in Yunnan, but it was far from than big cities of other provinces. It needed to establish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to catch up with the big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ity Cluster would be a breakthroug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entral Yunna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 the economy of City Cluster construction in central Yunnan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other are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ccessful economy and prime example of City Cluster . There is confirmed rudiment of City Cluster in central Yunnan at present. It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is paper showe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ity Cluster in central Yunnan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 of Yunna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priorities.Keywords: City Cluster in central Yunnan; City Cluster construction 1 城市群概念和城市群建设的理论依据1.1 城市群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研究开拓者当属法尉地理学家戈德曼,他提出了全新的城市群概念,认为城市群不是简单的一个城市或者大都市,而是一个面积广大,有几个大都市相连接的城市化区域。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和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1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在人口规模、等级结构、功能特征、空间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紧密联系。并按照特定的发展规律集聚在一起,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有效的发展。2 1.2 理论依据目前许多学者都对城市群研究提出,城市群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经济学家罗斯托3的经济发展理论说过城市群是经济达到一定原始积累而达到起飞,城市群是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平台。根据李丽萍4的研究显示出当城镇化水平高于30%时城镇化进程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就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方向,而城市群产生的内在机制就是发展和完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5马歇尔的研究提出城市发展是多样性的,只有容纳了各种经济体才能更好的提升经济发展空间,真正对城市的形成和产生作用的是地方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它们可以归属于外部经济,起原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共享,规模经济,信息技术一体化,早期城市群的出现便符合了经济发展要求,并将利用这个经济制度去适应充实经济发展需要。6 2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状况2.1 国外城市群发展 2.1.1 波士顿城市群的发展 北美洲城市群主要有三个,其中最大的一个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简称波士( Boswash ) 。其中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5个城市以及它 们附近的40多个卫星城镇,长约965公里,宽100多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500万人。波士顿城市群的发展:1870年以前的各城市孤立分散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各城市均独立发展,城市之间联系相对薄弱,众多小城市呈松散分布状态,地域空间结构十分松散。第二阶段是18701920年的区域性城市体系形成阶段,这一阶段随着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规模急剧扩大,数量显著增加,以纽约、费城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发展轴线形成,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三阶段是19201950年的大都市带雏形阶段,这一阶段美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建成区基本成型,中心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在单个城市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心集聚达到顶点的同时,城市发展超越了建成区的地域界线,向周边郊区扩展,逐渐形成大都市区。第四阶段是1950年以后的大都市带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科技迅猛发展,交通和通讯发生革命,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城市郊区化的出现,导致都市区空间范围扩大,并沿着发展轴紧密相连,大都市带自身的形态演化和枢纽功能逐渐走向成熟,波士顿、纽约、费城和华盛顿四大都市群横向蔓延,相互连接,最后发展为跨越数州的波士华城市群。 波士顿的成就:目前波士顿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达90以上。它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2007年,波士华城市群人口为5430万人,占全美的18%;经济总量22000亿美元,为英国或法国的1倍多,为加拿大或印度的2倍多。其支柱产业为金融业、传媒业、生物科技产业7。 2.1.2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发展 日本城市群的发展:日本城市群以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最为著名,它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个城市圈组成,大中小城市达31个,包括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京都等大城市,全日本11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0座分布在该城市群区域内。这个带状城市群长约 600公里,宽约100公里。占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1.7%;人口近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它集中了日本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3 、工业产值的34和国民收入的23 8。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发展是建立在工业的发展,和交通完善的前提下形成的,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的方式,这样的一个经济体它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局域性,二战才结束的时候,日本经济面临着巨大考验,太平洋沿岸的城市加强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强化地域职能分工与合作,充分的把个个城市的优势结合起来,大板地区是日本第二大工业地带,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名古屋地区的汽车产业、钢铁、炼油还有日本第四大港,它们相互联合,同日本东京这全国最大的金融、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中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城市地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由多个专业化的工业城市组成了相互联系的集聚体。2.2国内城市群的发展中国城市群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从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发展,赋予了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进入90年代市场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城市间的开放度加大,市场纽带作用加强,初步出现了区域一体化趋势,因此崛起了第一批出具规模的城市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十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此外中国海出现了大批正在形成中的城市群雏形如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同样还包括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2.21国内城市群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统计年鉴( 200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5),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4)表1沿海城市群总人口/万人土地积万/km2GDP/亿元工业总产/亿元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外资额/亿美元城市数 长三角7570.5810.02 20444.76 31022.21 5 443.14 178.49 49珠三角2624.935. 479565.2914280.01 2969. 85116.1718(续表1)沿海京津冀北5968.5316.918994. 968754. 773561. 0093.9621辽中南2807.998. 174862. 174161.301114. 0536.4519福厦2148.124. 113798. 713137.9114837.7536.5811山东半岛3897.407. 337014. 238388.031714.8352.7630中部城市群年末总人口/万人土地面积/万km2GDP/亿元工业总产/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美元城市数(县级市以上) /个长株潭1249.662. 811430. 42844.02399.474.597武汉3056.205. 809565.291895.71927.2518.9116中原3895.755. 883326. 022602.84595.352.8523吉中1871.618. 802130. 211825.32545.888.1314哈大齐2318.5115. 172916. 111977.45663.042.4412西部城市群年末总人口/万人土地面积/万km2GDP/亿元工业总产/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美元城市数(县级市以上) /个成渝8337.4820.915673.013272.572108. 187. 7724关中2165.905.541514.361103.40550. 652. 838资料来源:表2 我国城市群的三层次产业结构( 2005 年)/ %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全国15.4051.1033.50长株潭11.8243.6944.91长三角5.8652.1841.96武汉14.2745.3041.98珠三角5.6049.3145.09中原13.7650.2735.76京津冀北8.8043.4047.80吉中18.4241.7839.80中南8.8049.2441.96哈大齐14.4151.8033.78福厦10.4949.3639.31成渝17.0142.3640.6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5),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4)依上表数据划分,目前,我国大型城市群共有13个,具体情况详见表1,表2。可以看出,这13 个大城市群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2005年,这13个大城市群土地面积虽然仅占全国的12.18%,但其容纳的人口却占全国的37. 30%,城市群的建立大大增加了人口的聚集率,建立滇中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对于城镇化的加快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个城市群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1.24%和75.17%,完成的社会消费品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则分别占全国的65.51%和85.91%,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提升可以看出,城市群水平发展的越好的地区,产业结构越合理,虽然这部完全是城市群所带来的,然而城市群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对产业结构有一个较为合理的改善和促进。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以城市群为依托,实施多极联动的区域发展战略, 加强大城市群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入手,迅速提升各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 形成多极网络、联动发展的新增长格局,已迫在眉睫。为了加快云南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的建立可以更好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转变产业结构更好的融入经济发展的大圈子中。在新形势下西部开发要实行城市群发展战略。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的增长极,其集中了区域的人口、信息、技术、资金,且这种集中程度会随着城市之间交流能力的增强而提高,当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交通走廊和通讯与能源设施连接形成城市群,共享信息、要素、基础设施、市场,每个城市都能在与其他城市的交互增长中获利,城市群整体实力的增强、功能的提高将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3 滇中城市群建设的现状 2.3.1 滇中城市群简介所谓滇中城市群,就是以昆明市区为中心,以曲靖市麒麟区、玉溪市红塔区和楚雄市市区为次级城市,以昆明为圆心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城镇为卫星城的城市网络体系或城市集合体。滇中地区及其城市由于享有区位、资源、交通、历史等优势,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核心和领先的地位。9云南建设城市群主要是由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个云南较大,实力较强的4州市,国土总面积约为9.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00万人。按照规划,滇中城市群将实施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重点发展昆曲玉楚四大、中城市及周边区域的极化发展战略。预计30年的滇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将会是带动云南省发展的核心增长区域,是中国西部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门户城市群,是中国面向西南的“桥头堡”。 目前滇中,滇中是云南经济最发达、设施最先进、继续开发前景最好的地区,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局部区域已呈现接近沿海发达地区的高度城市化,它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对外开放前沿10. 2.3.2 目前滇中一体化的现状发展 目前滇中城市群已经为一体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早在1996年,云南省建设厅就制定了昆楚玉曲城市群规划,昆明在2011年3月同曲靖、楚雄两市都已签署了滇中城市群昆曲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昆楚签署推进滇中城市群昆楚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11 。高速公路是城市群建设最先实施,并且已经投入使用的,为云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昆(明)玉(溪)、昆(明)石(林)、昆(明)楚(雄)、昆(明)曲(靖)等高速公路构成了新昆明环滇池高速公路圈,大大增强了昆明作为国际大通道交通中心枢纽的功能和地位;穿山越岭的高速公路,连接着云岭大地的乡镇农村,构成了云南独具特色的公路交通网,使的一体化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滇中城市群面对着广大东南亚市场,因此国际交通的发展为滇中外贸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出省通边国际大通道初具雏形,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孟加拉吉大港4条国际公路境内段基本实现高速或高等级化。2007年6月1日,随着昆曲城际列车的开通,云南步入了“快速”铁路时代,昆明打造90分钟经济圈逐步成为现实这是城市群发展的开端,从2010年开始,作为滇中的中心城市昆明也高速路是开始了地铁项目,完善交通。3 滇中城市群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3.1 建设滇中城市群的原因 3.1.1 对比国外城市群经验分析 云南同波士顿比较发展程度还远远不足,但是云南的发展阶段同波士顿城市群产生的四阶段还是有着相似之处,云南的工业化和科技水品发展相对于国内都还有一定的差距,然而波士顿城市群的发展经验还有成果同样可以利用到云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云南成为西部强省,拉近与沿海的距离,提高云南经济实力。从这些经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的经验来看城市群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经济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经济强国所走过的路子,发展经验,是云南地区欠缺的,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里,同样能借助城市群的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城市群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工业的发展、文化和交通完善的前提下形成的,云南的云铜,驰弘,云天化等老工业企业的不断做大做强,其中2010年省政府确定的22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中,在建项目投资进展良好,昆明中铁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云维20万吨醋酸项目、云内动力轿车用柴油机建设等项目积极推进。1-12月,全省完成工业投资1521.55亿元,增长23.5%。而且云南在2010年3月统计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2010云南工业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12,工业发展将不会再是云南发展的弱势,随着科技,交通等的发展,城市群势必给云南带来足够宽阔的发展空间。 3.1.2 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在西南区域范围内,云南未来发展主要将面对来自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强力竞争。其中,成渝城市群的工业基础、经济总量在西部都是最强劲的,而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则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方面占有海上大通道的绝对优势。因此,云南要想在激烈的城市群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抢抓先机,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群发展。再从全省的情况来看,滇中城市群腹地辽阔,自然资源类型多样,矿产、生物、水能、旅游和气候等资源都十分丰富。滇中地区2010人口占全省37.4,GDP占全省总量的59%已经成为云南名副其实的经济核心区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完全具备了成为云南省“发展极”的条件。目前,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极,缺乏一个以若干城市组团的既具内聚力,城市群是以经济协作与共同发展为内在要求的,讲究的是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关键是发挥出产业集聚效应和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形成强势增长极,进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著名城市群它的产能可以达到整个国家的70%左右,威力之大远非我们想象。云南要在西部崛起中率先发展,加快城市群建设应成为重中之重,既是提升我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迎接长三角的辐射的需要,又是中部区域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而从云南实际出发,曲靖、玉溪、楚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成长为云南经济增长极的可能,进而发展成为城市群13。 3.2建设滇中城市群的措施 建设滇中城市群是省会城市地区发展聚集与扩散效应的重要途径,是云南城市空间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西部大开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可行性在于目前滇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云南拥有自身优势的产业,还有比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业,面对这广大的东南亚地区来说,云南就是全国经济面向整个东南亚的大门。 3.2.1充分发挥现有的经济和自然条件 首先要利用滇中城市群目前的经济和自然条件。从经济上看已成为云南名副其实的经济核心区。数据显示,2010年,昆明、玉溪、楚雄和曲靖4州市占全省人口的37.4%,实现了全省59%的GDP和66.4%的财政总收入。滇中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烟草、有色金属冶炼、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增长点,在国内及周边地区也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群体14。云南还具有面向东南亚广大国际市场的经济区位优势,随这国际交流日渐扩大,滇中城市群将会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地。从自然条件来看滇中城市群处于云南省的中部,多为山原地貌,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云南省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匀,云南省的3个少雨区就有2个在滇中城市群,水资源相对匮乏;气候类型比较多样;自然资源比较多样。这些基本的自然条件为滇中城市群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基础作用15。云南被人们称为七彩之南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云南的影响,滇中地区的发展将会以生态城的方向不断发展,生物的多样性为将来的绿色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3.2.2 建设高效快捷的交通 交通网的建立是城市群发展必不可缺的要数,滇中城市群的目标是一小时城市圈,所以实施滇中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布局昆玉、昆楚、昆曲公交线路、站场和公交换乘枢纽,以提供快捷便利的同城化客运服务,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玉溪加快呈贡-澄江、晋宁-江川、安宁-易门、安宁-晋宁-红塔区等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昆明-玉溪铁路扩能提速工程项目建设。 楚雄配合省加快实施昆武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安宁安丰营至禄丰东邑村公路、禄劝-倘甸-寻甸公路建设,以及富民-禄丰碧城镇公路改造,完善昆楚公路路网联系;推进昆广复线、成昆铁路扩能改造。 曲靖加大国省干线G320线富源至昆明段建设;推进南昆铁路扩能改造,加快沪昆高铁、渝昆高铁新建工作。2010年11月25日,初步总概算87.9亿元的昆明铁路枢纽“心脏搭桥”手术正式启动。按照3年的合同工期,加之年内即将动工的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2012年完工),意味着到2012年底,不但环滇池列车正式具备开行条件,而且昆明至玉溪、楚雄将像昆明至曲靖一样开行城际列车。改扩建完成后,滇中四城之间将使用动车组、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城际列车。此外,扩能改造还为开行环滇池列车创造条件。“按照规划,2020年将开行环滇池列车15对/日,2030年开行环滇池列车20对/日,并留有余地,根据客流增长情况,加快环滇池列车速度。”交通改变生活半径,改变经济辐射力半径,交通在前,滇中城市群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四城变一城的大昆明生活很快就能变成现实16.由于交通的建设使滇中城市群发展已经超越了地域限制,由地域临近、经济上互补的若干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成为新的竞合单元,城市群内部的资源重整、合作共赢17。居民的活动半径也将发生明显变化,经济社会生活的转变带来流量的快速增加。交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物流我平的提高,许多人们的经济生活不再局限于当地,它还能增加就业机会。交通的发展,将直接刺激外贸、旅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从而有力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交通的发展它的强化服务功能也将显现出来。区域经济有助于中心城市增强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功能。在滇中地区的各个城市中,昆明的基础设施条件最好、商务信息最为快捷、外商光临频率最高、人才相应集中,因而周边省市也希望昆明能够成为滇中地区的会展龙头,受益的将是整个云南地区。各行业可以在扩大的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大大减少国内资源的机会成本,有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而会展对于当地经济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更大范围的开放、更实际的比较、更精确的选择、更有效的配置,进而达到更有质量的增长,以增强经济安全系数。滇中地区不光有区域内的交通发展,它还拥有这广大东南亚这个广阔的市场可以开发。滇中交通线将连接内地和境外,根据滇中城市群规划,云南将努力建设形成以昆明为核心,呈放射状的滇东北,滇西北,滇东南以及滇西南国际,滇南国际五大通道,通过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成昆铁路、昆明经楚雄至大理并延伸至瑞丽和缅甸的第三亚欧大陆桥西南通道(泛亚铁路西线重要部分)、昆河、昆曼高速公路、云桂铁路等为基础的公路、铁路网沟通内陆,连接南亚、东南亚18。促进国际贸易、文化等多渠道,达到迅捷高效。 3.2.3 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 合理的产业建设和布局是城市群能否长期有效的健康发展下去。由于滇中城市工业产业结构趋同。而城市群产业的强盛与发展是要建立在产业互补及产业链的延伸上,因此,应根据工业发展相对优势来进行资源优化组合方能有效建立滇中城市群优势产业。滇中现状各市工业发展优势如下表3滇中四城市现状工业专业化指数一览表产业类别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183.230.111.98金属采矿选业0.840.121.132.32非金属采矿选业2.762.950.032.78食品、饮料加工0.900.100.180.54烟草制品业0.730.941.971.45纺织产业1.120.792.063.34家具、木材加工业0.121.354.741.83造纸、印刷业0.921.280.780.9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11.340.930.58医学1.950.090.251.30橡胶、塑料制造业1.270.721.790.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870.810.750.49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10.590.750.95设备制造业1.901.290.140.1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801.920.530.71 表4滇中四城市现状优势产业一览表州市名称现状优势产业现状优势产业布局昆明1.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安宁、西山区2.医药行业昆明主城区3.橡胶、塑料制造业 昆明主城区4. 设备制造业昆明主城区、海口5.食品、饮料加工业昆明主城区 曲靖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富源、宣威、师宗2.非金属矿制品业陆良、师宗、宣威3.设备制造业麒麟区4.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制造业花山、宣威、罗平、会泽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富源、宣威玉溪1.烟草行业红塔区2.金属采矿选业峨山、新平、元江3.家具、木材加工业红塔区4.橡胶、塑料制造业红塔区。易门 楚雄1.“彝药”产业楚雄市2. 金属采矿选业武定、大姚、牟定3. 烟草行业楚雄市4.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楚雄市、姚安县5.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禄丰县 分析上表3可以看到,玉溪和楚雄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昆明和玉溪、曲靖和玉溪之间的工业结构差距较大。玉溪和楚雄主要是以能源,矿业烟草味支柱产业:玉溪经济对于烟草行业的依赖程远远高于昆明,仅烟草行业的比重就高于昆明市两大支柱产业比重之和,所以昆明和玉溪工业结构不同:由于曲靖第一产业中的采掘业和金属冶炼行业、煤化工行业都较玉溪发达,所以曲靖和滇中其他三个州、市的产业结构差距大。因此各个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有个子的侧重点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各个地州、市不同的侧重点,应该为滇中城市群中的每个城市制定真正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到路,并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一体化。 由表4可以看出昆明和玉溪还有楚雄优势产业比较密集于中心城市,由于昆明是滇中中心城市应加大制造业的发展,转移重工业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经融、贸易、旅游、科技文化、高科技研发等方面区域辐射与服务中心的作用,玉溪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冶金、钢铁制造等优势企业。推进昆明与玉溪工业园区的产业合作,规划建设一批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需求的出口加工基地。楚雄推进钢铁、钛、铜、铝、锌、铂、钯等产业发展。深化与四川攀西经济区、滇西、滇南区域合作,加快形成昆楚与周边区域多元的合作模式;而曲靖优势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较为分散,所以曲靖应以发展重工业为主,避开城镇密集区发展19。云南生物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是我省一个突出的比较优势。生物产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我省的生物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发展了多个在全国占据领先优势的行业,尤其是烟草、鲜切花、咖啡、核桃、野生食用菌的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在未来生物科技也应是滇中地区的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云南大的方向上要选择正确的主导行业,滇中的重点主要是烟草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这些都是云南的优势产业,有重点合理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有效高速的发展20 。 3.2.4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昆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物流作业水平低,服务质量满足不了大型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需求。在仓储设施方面,现代化仓储设施比重低,具有冷藏、保鲜、空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功能低下的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仍占大多数,现代的搬运工具只在烟草等少数几个企业中使用。在运输工具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运输车辆中,普通车辆占绝对比重,而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及特种运输车辆却很少。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无论软件水平、还是应用水平,都赶不上自己的客户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即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与客户也不兼容。滇中城市群的发展应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第三方物流的规范发展建立现代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收费管理,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费用、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罚款项目,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乱收费项目;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滇中城市群应着力解决发展的弱势所在,应对存在的挑战,使昆明物流企业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往来和对外交往真正的渠道和桥梁,为云南物流企业的振兴和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建设成“无障碍物流”经济区,尽快形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 3.2.5 发展生态低碳城市群经济云南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云南发展的一大优势,城市群的建设也应该围绕着生态城市群的发展方向而建立,滇中应及早的开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行动,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集约化用能、保护地方生态,从生产、生活、消费等各方面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形成低碳的国民经济体系。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企业,鼓励扶持低耗高效企业的发展,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发育和壮大以生物资源为主的新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大以水电为重点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升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目前滇中地区在部分区域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繁重。9大高原湖泊中仍有4个湖泊处于类或劣类,水质波动较大,湖泊生态修复、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缺乏政策支撑,面源治理进展缓慢。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依然严重,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水库存在污染隐患。城市环境问题严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农村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应对措施乏力。总之,云南生态环境面临建设和破坏并存的复杂状况,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制约了经济发展。现在继续解决的不光是经济的发展,首先应该注重地区环境的治理,例如昆明的滇池,生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滇中城市群需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此基础上再寻求突破21。 3.2.6其他民生一体化建设城市群最终目标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一体化的实现还需要一体化的制度来与之相适宜,社保是百姓比较关心的事,随着经济越来越快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独的城市空间,城市群社会保障的优化发展,将大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使各城市间的生活更加方便。 建立一体化社保机制,逐步统一区域内社保标准,实现社保随参保者区域内自由流动。逐步推进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及低保资金的统一归集和发放,实行各种医疗卡、保险卡的通用通兑通结算。只有真正一体化实现以后人口的流动,将会十分便捷,减少许多因为地区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麻烦。信息网络:取消滇中城市之间固话长途和手机漫游资费,实现电信同城化。虽然从全国典型的湖南长沙株洲湘潭(长株潭)一体化实践效果看,滇中一体化,不会像一次旅行一样那么轻松。2009年6月28日,长株潭取消长途电话资费,区号统一为“0731”。湖南政府为此投入2.5亿元。仅此,长株潭居民每年节约话费竟高达10亿元。但随着城市群制度的完善将会实现这一目标,城市群的建设只有真真给百姓带来实处才会有发展的意义。住房:房价问题一直是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困扰,面对居高不下的放假,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幸福感随着经济压力不断增大而不断减少。而城市群的建立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措施,在昆明周边县城,比如曲靖、石林、宜良等地房价均未突破4000元,随着城市群不断发展,交通时间缩短,人口的居住地域范围将扩大到周围城市和县城,各种设施制度的一体化使人们不再因为工作而局限于一个地区,周边地区将有效承载昆明城人口生活压力,增加滇中地区人口可容率,并且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加速发展。教育:建立“协作校”、“姊妹校”,实现互利双赢。互通就业渠道和信息,职教优质资源共享,共同为企业订单培训员工。医疗:逐步实现三甲医院互认医学检验结果,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和医疗服务联运机制,建立重大疾病救治紧急医疗求助网络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城市群的建设有最终成果要从我们自己身边反映出来,随着城市群的发展,生活将不再被地域所局限,比如目前在规划、产业、网络共享、金融结算、公共服务等方面与滇中各州市互补。值得一提的是,昆明将争取消除滇中区域城市户籍限制,允许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自由迁徙。户籍制度最大的弊端是阻碍人口向城市自由聚集,使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当人口不再被户籍所限制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调动,人才流动可以更好的根据需要而变动,各地经济必将更合理,有效的发展。建立完成后的滇中城市群根据城市群在功能将会达到坚持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和世界,并充分体现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和滇中地区的特点,滇中城市群的基本功能可以定位为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五大功能22。滇中城市群在经济制度上有较高的可行性,作为新的经济体制度,经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滇中城市群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云南省的发展。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交通条件最好、生产力最富集、市场集中度最高的地区,整合滇中各城市的优势形成整体优势,就能使滇中城市群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各种经济要素汇集、交换、流动提供更好的场所和服务,充分发挥出连接国内市场与东南亚、南亚市场的枢纽作用,从而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4 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健康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问题:西方城市群的发展初期是各国政府为了改善原有单一的中心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加而将产业和人口向大城市周围的地区扩散,采用城市群布局方式在地域上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群体。这种城市群体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演化成巨大的城市化地带,并以其独有的聚集优势,对一定区域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这种巨大的城市化地带也导致国家经济、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于某一地带,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弊端。突出地表现为:导致区域生态平衡破坏;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与区际差异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连绵扩张吞食大量良田;企业外迁造成城市政府财税锐减,中心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分布式光伏发电屋顶租赁合同
- 2025年度空调设备供应合同
- 2025存量房买卖合同附件样本
- 阴茎癌的临床护理
- 《中医诊断学题》课件
- 《公共卫生法规与传染病管理》课件
- 《深度解析医疗制度》课件
- 2025年陕西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
-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统计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长宁区高级中学2025届初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DB65-T 4765-2024 农牧区标准化羊场建设规范
- 城轨行车课程设计
- 202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4羽毛球教案36课时
- A类供应商绩效评价表
- 摄影摄像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丹参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GB/T 44218-2024微型扬声器测量方法
- (正式版)JB∕T 14666-2024 钢质汽车转向节臂锻件 工艺规范
-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正式版)
- 《无人机测绘技能训练模块》课件-模块7:无人机航测影像获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