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和科技观之比较.doc_第1页
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和科技观之比较.doc_第2页
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和科技观之比较.doc_第3页
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和科技观之比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和科技观之比较中文摘要科技观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领域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又是难度最大的理论课题之一。而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之下,东方人与西方人的科技观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具体表现为东方人以辩证思维为其传统的思维方式,拥有整体的、系统的科技观。而西方人着重于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因而持有具有局部性、分裂性的科技观。比较形象地说,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东西方传统思维差异的形成与古代东西方社会以及社会上的主流引导思想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以古希腊为基础和传统的西方思维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古代东方社会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东方的科技观强调宏观的系统,以及系统内各部分的关系;西方的科技观则将系统分割成为独立的部分,将宏观分解为微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科技观,都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由于主体认识能力的限制,客体又拥有着无限性和丰富性,所以,绝对完美、不可替代的科技观是不存在的。比较东西方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科技观,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与融合。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观;思维方式;差异;原因;表现AbstractThe matt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view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fundamental,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the most difficult one of the theory subjects in 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rea. With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traditional thinking methods of the East part and the West part, the view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ast and West have differences to a large degree. It appears that Easterners take it as their conventional method of thinking while Westerners choose logical method and analyzing. Therefore, Easterners have a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to the whole and system, while Westerners have a partial and separated one. To say it vividly, Eastern peoples thinking method appears round and emphasize on the whole, while Western peoples thinking method seems a line, uses logic to prove itself, and emphasizes on analyzing parts of the whole. The form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thinking methods ar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ancient Eastern and Western society and the major and leading thought of the society. Western thinking, which is based on Ancient Greece society, emphasize on ones special quality and freedom. While, Eastern thinking, of which the standing example is Ancient China, emphasize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very member and the whole society. So, the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ast puts the most attention on the system of the whole, and every part of the whole,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The Western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vides the whole into parts, and does partial work.Either Eastern view or West one has its own limitation. The subject is limited in its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the objects are infinitely abundant and unlimited, so there would never be a view that is absolutely and uniquely perfect. We compare Eastern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methods of thinking view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make it better to develop and melt into each other.Key Words:Science; technology;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ing method; difference; reason; appearance正文在比较东西方的传统思维方式与科技观之前,我想先来说一下自己关于这个题目中一点小小的因素的一点小小的看法:什么是东方和西方。从地理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地球表面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线展开,按照“左西右东”的标准,那么这个东方大概就是整个亚洲再加上澳洲没有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那一大部分。除此之外,应该就是所谓的西方了。但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东西方绝不是如此简单划分的。据个例子,日本,也就是旧称“东洋”的那个地方,按照地理的说法算是“远东”,然而在我们所讨论科技与文化的领域,日本绝对是西方思想的继承者和代表者。我们再来看看整个“西方”所划分的地域之内,欧洲与北美自然在科技文化上有很大的共同之处。那么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地区呢?我们也不能把它们归为“西方”之外吧?(这一段是我无聊乱写的,可以忽略)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我们只要明确一点:在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话题范围内,东方与西方的传统思维方式与科技观之比较,说到底就是中国文明与以古希腊为基础和传统的西方,或者直接说是欧美的文明相比较。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而欧美人则持有逻辑思维或者说是分析思维的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有着这样几个特点:1 认为世界是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对与错都不是永恒的,事物也没有静止不动的;认为世界是充满着矛盾的统一体,它并不是精确和清晰的,万事万物也是由对立统一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也就是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适度合理性;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内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即客观事物只有与其他事物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意义;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总的来说,中国人,或者说东方人的传统思维中包含着变化论、矛盾论,以及中和论三个原理。相对于东方人的变化论、矛盾论和中和论,西方人的思维则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在他们的逻辑思维中,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那么,这样的差异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知道,西方文明是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的,其思维的代表性人物是亚里士多德,而亚氏是一直强调逻辑和分析思维的;与之相比,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思维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两个不同的古代社会。古希腊是一个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人们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具体来说,作为西方文化发源地的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引起了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气象、几何、物理和数学的浓厚兴趣,逐渐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注重加工程序、技巧、分析、比较而言的工匠传统大大发展。到了近代,西方实验科学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便具有很强的实证性。而在古代中国,社会主要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古代中国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整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含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中国人对事物的认知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知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载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时间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两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了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以整体为特征的“元气论”和以个体为特征的“原子论”分别对中西方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横向铺开,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把握;后者纵向深入,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在中国,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这使他们的自我结构呈依赖性;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西方人更有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目标之上。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则以主动态度征服世界。由这样两种不同的哲学信念所引导形成的科技观,自然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东方科技观是整体观、系统观,东方科学研究的对象或客体是宏观的系统,认为单个的生命体是一个系统,由单个生命体组成的群体是一个系统,由生命体和非生物组成的群体也是系统。人和大自然和宇宙是一个系统,这叫天人合一。系统与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完全统一,这叫小系统独立,大系统统一。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虽然这种整体观念比较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但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只能得出停留在现象上的结论。西方科学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讲宏观分解为微观,将联系的割裂为独立的。不过,正如我们说,没有哪一种科技观是绝对完美、无可替代的,西方科技观也因其自身科学主体认识能力的限制而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像的统一性中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客观世界本来是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为了认识的方便性和实践的有效性,人们却“不得不”把客观事物“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是的,由于客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总有不被人们认识的新事物发生,错误地认识也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这里讨论东西方传统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