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差补助标准 _第1页
关于出差补助标准 _第2页
关于出差补助标准 _第3页
关于出差补助标准 _第4页
关于出差补助标准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关于出差补助标准 为规范公司各项费用支出,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使公司各项管理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中的出差定界为:由于工作需要:经公司经理同意到外办事,开会,业务等活动。 二、出差的地界标准及生活补助标准(包含住宿费 1、县 内:车票(油费)实报,生活费每人人民币 /天,住宿每人人民币 /天。 2、毗邻县:车票(油费)实报,每人人民币 天包干支付。 3、到 市:车票( 油费)实报,每人人民币 。 4、到 省:车票(油费)实报,每人人民币 天包干支付。 5、出差的同志如未住宿的不在补助住宿费。 三、出差的时间计算方式: 1、出差当天 12 时以前出发 12 时以后回来的按 1 天计算。 2、出差当天 12 时以后出发当天晚 22 时回来的按半天计算。 3、出差多天的按实际天数为准。 2 / 9 4、出差人员出差时,接待单位免费提供食宿的,不再补助任何费用。 四、跟随公司经理同时出差时,不在另 行补助任何费用。 五、出差人员回工作岗位后,应在三日内到财务室结算清楚,财务室本着前帐不清,后账不借的原则做好财务工作。 六、本制度于二 0 一四年三月起实施 徐州华通电动车有限公司余庆县分公司 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差旅费可以作为企业的一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然而日前税务人员稽查人员在对企业进行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存在找票冲账,加大查旅费支出,从而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的违法行为。对此中国税网涉税风险研究室专家提醒企业,企业如果故意虚假列支的差 旅费用,除了要补缴少缴税款外,一旦被税务机关定性为偷税,还将被处以 的罚款。 据税务机关人员介绍,他们在检查中发现,由于税前扣除的费用国家有严格限定,部分企业在没有相关费用可以扣除的情况下,就打起了 差旅费 的主意。最为突出的是把营销人员的这项费用扩大,尽量让营销人员外出时多找车票,虚增出差日期,发放自定标准的出差补助,并把出差补助列支在差旅费内,加大所得税税前扣除金额,减少企业所3 / 9 得税支出。另外,有的还把工资一部分转成差旅费补助,以达到让员工少缴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对此,中国税网涉 税风险研究室专家指出,在差旅费的税务问题上,企业应关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的相关规定,按税法规定执行。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差旅费税前扣除要有合法凭证 据介绍,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同时明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 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差旅费作为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一项正常支出,也被允许在税前扣除。 而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这些逻辑关系混乱,真实性不能保证的车票,不能作为差旅费在税前扣4 / 9 除。 差旅费报销额度可参照国家机关单位标准 据专家介 绍,目前,差旅费报销额度限制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各地财税机关对此也执行不一,但基本的规定都是可参照执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标准执行。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 2015313 号)的规定, 2015 年1 月 1 日起,副部长级人员差旅费为每人每天 600 元、司局级人员每人每天 300 元、处级以下人员每人每天 150 元标准以下凭据报销。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在规定标准内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实行定额包干。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 每人每天 50元,公杂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 30 元,用于补助市内交通、通讯等支出。 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对企业在规定标准内实报实销的交通费和住宿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对于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等出差补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税发 1994089 号 )的规定:对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他各种补贴、津贴均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其中,独生5 / 9 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和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出台后,该文件总局没有明确废止。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 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15183 号第二条规定: 工资、薪金所得应根据国家税法统一规定,严格按照 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的政策口径掌握执行。除国家统一规定减免税项目外,工资、薪金所得范围内的全部收入,应一律照章征税。 该文件所说的 津贴、补贴 不包括差旅费津贴。而且国税发 1994089 号已规定了 差旅费津贴 不属于征税项目,所以对差旅费津贴仍不征个人所得税。 对于误餐补助要区分情况确定征免,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2 号)文件对国税发 1994089 号文件规定不征税的误餐补助进行 解释: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6 / 9 准领取的误餐费。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针对上述规定,中国税网涉税风险研究室专家提醒企业在差旅费的处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交通费的报销上,企业可依各级别不同,确定乘飞机还是坐火车?是卧铺还是硬座?也可以开车前往。不过无论是如何出差,都要相关票据证明。比如,如果是开车前往的,肯 定要有过路费然油费票据证明。然后按出差的往返日期确定补助天数。 2、住宿费的报销上,出差的住宿费同样可以确定不同级别不同标准实行正常报销,按住宿天数补助伙食费。对于是否可以将住宿费进行承包?税法及相关文件没有规定。但企业可以财务两个措施来处理,一是包费用。例如:这个人每天 80 元宿费标准,如果住的是 40 元的,结余归己,那么多出的 40 元就要并入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按标准包死,无论是否住宿,都按 80 元一天计算。那么,出差人员要拿来合规的发票才能入账。如果没有发票,税务机关是不会同意用 白条 子 列支的。这 80 元就必须作为该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为了加强公司的出差管理和费用支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治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现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规定: 7 / 9 第一条:员工出差依下列程序办理 一:出差前,当事人部门应填写 出差申请表 写明出差事因、人数、地点、天数,出差期限有派遣负责人视情况需要事前予以核定天数。 二:出差人员凭核准的 出差申请表 可向财务部暂支相当数额的差旅费。原则是前帐不清,后帐不借。未向财务部暂支费用的,返回 后 3 天内报销相关费用。 第二条:出差审核权限 一:当日往返的市内出差由部门经理核准 二:国内出差三天内和部门经理以上人员出差的经总经理批准。 三:出差不得报销加班费,但节假日出差酌情予以记薪,但要写明原因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办公室备案。 四:出差途中因病或意外灾害或因工作需要延误回程的应及时与相关领导电话联系,除请示批准的延时外,不得因私事会借故延长时间。 第五条:出差费用补助标准 一 、市内出差 交通:可以乘坐公交车或地铁等有效交 通工具,特殊情况可乘坐出租车,报销票据背面须注明事由和行车路线。 特殊情况如下: 1、 因业务较急经部门经理同意后。 8 / 9 2、 持现金较多的情况下经部门经理同意后。 3、 特殊情况下因开会、加班超过晚上 9 点后。 4、 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经理批准后。 住宿:在市内出差不得报销住宿费用(特殊情况总经理批准出外) 二、国内出差 住宿及补助(一般区域 1、 公司总经理领导,按 300 元 /人限额封顶实报 2、 公司部门主管级别 领导按 160 元 /人限额封顶实报,如二人 同性别同往一地点,两人住宿不得超过 160 元。 3、 一般员工按 120 元 /人限额封顶实报,如二人同性别同往一 地点,两人住宿不得超过 120 元。 4、特殊区域:(厦门,广东,上海,海南等经济特区,报销标准,所有出差人员在一般区域标准的基础上浮 10%。 三、关于乘坐交通规定 1、紧急事务搭乘飞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