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创新环境问题与对策.docx_第1页
中小企业创新环境问题与对策.docx_第2页
中小企业创新环境问题与对策.docx_第3页
中小企业创新环境问题与对策.docx_第4页
中小企业创新环境问题与对策.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企业创新环境问题与对策 摘 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在2015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着重提及,同年11月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这些都为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而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基于云南省2014年数据,在因子分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创新环境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就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云南省各地区创新环境排名,同时得出相应的结论,进而提出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因子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023-06 引言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创新型社会的构建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强劲动力,国家众多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也都着眼于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启了政府搭好台子,做好榜样,企业唱主角的模式。目前云南省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云南省作为新一轮经济开放的前沿、“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省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中心,拥有众多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但云南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依然是全省发展中的短板,优化中小企业的创新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是重点任务。因此,本文基于云南省数据,对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问题继续进行追踪研究。 在以往关于企业创新环境的研究成果中,国外学者对其研究相对国内开展较早。Daft(1988)提出中小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的成长速度有很大影响,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超过很多企业内在因素。Piore(2004)基于政府行政制度的视角,分析政府的制度法规对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影响程度,认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政府制定一套科学的、完善的保障制度。Worthington&Britton(2005)认为,企业外部创新分为总体环境和运营环境两部分。总体环境由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等构成;运营环境指的是金融、市场、消费者等构成的外部环境。Sharif& Baark(2009)基于法律、政策、商业制度的视角和香港地区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这三个环境的指标显著性较高,对创新影响较大。 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采用实证方法,对企业创新环境进行研究。姜慧、曾群超(2014)基于珠三角地区各市数据,提出并构建区域中小企业创新指数体系,用于检测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刘朝臣、谢卫华(201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安徽省20062012年数据,将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分为政策、法律、文化、市场4个维度,对创新环境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并得出结论为政策、法律和文化三个环境对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影响较大,并提出相应对策。 综上,本文的研究视角是把中小企业作为分析主体,方法采取因子分析法,评价体系模型将创新环境分为非基础设施环境和收入与基础设施环境两大维度,引入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8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基于云南省2014年16个州市的相关数据,利用功能更全面的R软件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分析得出各个创新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并且得出云南各地区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排名,进而得出相应结论与启示,补充了目前研究成果中没有针对一个大区域内不同地区创新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且建立排名的不足,最后依据实证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上一部分理论研究基础上,对这一部分进行实证分析,以此寻找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种创新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而借鉴彭子晟(2008)和刘朝臣及谢卫华(2015)的方法,前者通过调查问卷,用5点计分法将中小企业创新环境量化,基于北京、湖南等6省市调研数据,建立评价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结论;后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安徽省20062012年数据,将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分为政策、法律、文化、市场4个维度,对创新环境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本文采用的视角是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而不是一个省份不同年份,另外评价体系模型将创新环境分为非基础设施环境和收入与基础设施环境两大维度,引入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8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选取指标更为全面,选取数据基于云南省2014年16个州市的相关数据,以此补充目前研究成果中没有针对一个大区域内不同地区创新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且建立排名的不足。 不同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不同,要做到对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客观评价,使得各变量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将创新环境具体分成政策、市场、技术等8个环境,在考虑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可量化性和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见表1)。 (二)云南省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借助R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先进行主成分分析,也就是研究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因为因子载荷不理想,因此采用方差最大化做因子正交旋转,以便更好解释公共因子的含义。 通过因子正交旋转的结果可以看出,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8.18%。第一个公因子与财政科学技术支出(X1)、政府消费(X2)、固定资产投资金额(X3)、居民消费(X5)、全社会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X6)、R&D经费投入(X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X8)、中介服务机构数量(X9)、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X12)、文化、文物事业费(X13)、高等院校数(X14)、高等院校在校人数(X15)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把第一个公因子命名为非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公因子,记为F1;第二个公因子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铁路车站数量(X11)、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X12)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把第二个公共因子命名为收入与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因子,记为F2。综上,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下页表3和下页表4)。 现可以输出线性方程系数矩阵表,依据此表,便可以得出有关公因子的线性方程(见下页图1)。 为更加直观地分析各样本地区因子得分,现将F1、F2这两个公因子分别植入横坐标和纵坐标,绘制出各地区因子得分图以及因子方向图(见图2)。 由双重信息图biplot上可以看出,X1、X2、X3、X5、X6、X7、X8、X9、X14、X15等变量在昆明地区的反应强烈,说明昆明地区各个指标的表现都非常好,玉溪明显X10、X4变量优于其他地区,曲靖、红河、楚雄在各个变量上表现较好,而普洱、怒江、西双版纳在各个变量的表现都较不理想。 此前已经通过因子分析将原始数据的15个变量浓缩成了2个公因子,之后需要对云南省各地区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综合得分和因子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即直接输出各地区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见下页表6)。 将全省各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进行综合排名(见下页表7)。 二、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证明创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从外部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具体结论如下: 一是实证结果证明非基础设施环境(F1)的影响占创新环境的主导地位,对各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影响很大。而收入与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公因子(F2)对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综合得分影响相对较小。 二是通过下页表7的结果显示出各地区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排名,昆明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且之后的地区得分与省会昆明相比差距较大,这也反映出优势资源主要集中于滇中地区,尤其是省会昆明,而相对偏远的地区中小企业的创新环境相对较弱,这也反映出地域性的差异在云南存在着,并且在我国其他很多省份也都存在着。 三是楚雄、大理、曲靖、玉溪、红河在收入与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公因子上表现良好,但是由于其在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公因子表现较差,其综合得分的排名只能居于中等偏上水平。昆明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综合得分是排名第二的曲靖综合得分的两倍,而在收入与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公因子上曲靖却优于昆明,这说明非基础公共设施环境的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昆明,政府应该加强对曲靖、楚雄等基础公共设施环境较好地区的非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因素的投入力度,消除其发展阻碍,把昆明良好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辐射到周边地区。而对于排名靠后的德宏、迪庆、怒江等地区,两个公因子表现都很差,说明这些地区中小企业的整体创新环境较差,但同时上升空间也很大,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根据地区特色改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 三、优化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见,创新环境中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投融资环境、人才环境对各地区中小企业的创新影响较大,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点强化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的改善,以更好激发其创新的内生动力。 第一,强化持续财政投入,实现对偏远地区中小企业的精准扶助。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远胜于资源分配的效应,因此政府要做到精准扶持。一是强化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推介,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各地区全面协调发展,让好政策有效落实,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投入保障能力,特别是建立中小企业持续投入机制,保证财政支持的持续增长。三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云南省来说,政府要大力扶持现代农业、生物专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不能再依靠烟草、有色金属等过剩产能行业,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发展。四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服务职能,比如取消中小企业各项审批的烦琐程序,鼓励资金等要素向中小企业倾斜,提升其竞争和创新能力。 第二,搭建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创新融资体系,拓展和改善融资渠道。一方面把融资服务推上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服务团队,以此补充金融机构以盈利为目的的缺陷。政府相关机构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完善融资市场,完善担保、资评、信贷等机制。积极开展义务讲解与宣传活动,举办融资洽谈会等。另一方面对融资产品进行拓展。包括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吸纳各界资本融入,吸纳海外投资,鼓励更多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动产品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同时结合网络金融优势,建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 第三,跟紧时代发展的方向和主流,提升创新水平。中小企业要当好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一是探索建设能高效运行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机制,包括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园区经济,推进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化、专业化、民营化进程并提高中介机构服务的质量水平。创建包含技术孵化与技术导入服务、科技咨询与评估服务等多种服务在内的交流服务平台。二是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大型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开展经常性合作,共享优势资源,开放自身的实验设备和基础设施。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实现创新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和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在创业、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实现在跨行业、跨区域上的合作,挖掘潜在的创新机会。例如云南省,就要积极与周边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合作,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引进消化新技术。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尤其要抓住云南全面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机遇,获取境外技术合作的机会,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四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丰富中小企业数据库,加快完善地方性中小企业信息网建设。五是完善市场竞争制度,加强市场对创新发展的推动和引导,增强相关政策法规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着重解决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六是注重人才培养和文化环境的建设,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吸纳高端人才,全社会也要积极营造出具有创新文化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Richard L.Dand Company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Piss,2004. 沃辛顿,布里顿.企业环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N.Sharif,E.Ba:56-75. 姜慧,曾群超.区域中小企业创新指数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3):1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