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庆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2013重庆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2013重庆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2013重庆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2013重庆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鹅岭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瑞丰鹅岭山项目初步设计说 明 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一月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一、 项目概况本工程为重庆鹅岭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重庆瑞丰鹅岭山项目,为居住小区。建设地重庆市渝中区渝中组团A分区A5-3和6-6地块。A5-3地块由A1#、A2#、A3#、A4#、A5#、A6#、A7#七栋楼组成,A1#、A2#、A3#、A4#、A5#楼为住宅,A6#楼为幼儿园、物管及配套用房,A7#为配套商业;6-6地块由B1#、B2#、B3#、B4#、B5#、B6#组成,均为住宅。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公共建筑部分A6#、A7#按绿色建筑一星(银)级标准设计。二 、建筑专业 2.1设计依据 1.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 2.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13 3.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 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版)(建筑) 5.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398号)2.2设计概况表每栋单体建筑详细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表2.2.1 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概况项目名称瑞丰鹅岭山项目子项目名称A6#、A7#建设地点重庆市渝中区鹅岭用地面积()16077总建筑面积()1626.48/2618.03建筑主要功能幼儿园/商业容积率1.31建筑密度49.42%绿地率(%)36.10%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等级 银级(一星级) 金级(二星级) 铂金级(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附录D要求执行控制项是否满足要求 是 否评分项是否满足要求 是 否选择项类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选项(条文号)/7.3.2/7.2.7、7.2.8、7.2.9、7.2.16(1、3)合计01004不适用项条文号/不适用说明:1、 建筑不采用集中空调系统,与集中空调系统相关的风系统、水系统均不适用本项目;2、 建筑场地内无旧建筑,与旧建筑利用相关的条目不适用。2.3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公共建筑)2.3.1主要节能技术措施2.3.1.1总平面(1) 项目位于重庆瑞丰鹅岭山项目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组团A分区A5-3和6-6地块。项目地块东西距离约344米,南北距离约313米。该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27197平方米,地块紧邻鹅岭公园,具有良好的景观资源。该小区周边为规划道路,交通方便,市政配套设施完善,社区形态成熟,是建设住宅小区的理想地点。(2)本地块设计绿化率达35.8%,满足规划要求。场地内选用的绿化植物是以适应重庆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采用乔木、灌木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屋面和中庭均设计景观绿化,且选用本地植物如:楠竹和山茶花、天竺葵。在景观设计中,尽量减少了硬地铺装,增大透水地面面积。2.3.1.2围护结构主要节能措施1)墙体节能措施及主要节能材料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626725(300mm)2)外窗节能措施及主要节能材料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Kf=5.0框面积20%(6中透光Low-E+12A+6透明),外窗气密性为6级,水密性为3级,隔声性能为3级,抗风压性能为4级。可见光透射比0.62。各主要功能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均满足要求。表2.3.1.2-1 A6#楼外窗可开启面积占主要功能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判断表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有 无楼层号房间编号房间地板轴线面积()外窗可开启面积(含阳台门面积)()外窗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1917.444.950.28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11114.086.600.47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26111.3426.020.23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25113.9912.300.11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2711.551.580.14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34113.4018.000.16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3695.3425.280.27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3711.551.580.14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4223.104.650.20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4183.6718.150.22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44163.8039.300.24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4540.806.900.17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表2.3.1.2-2 A7#楼外窗可开启面积占主要功能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判断表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有 无楼层号房间编号房间地板轴线面积()外窗可开启面积(含阳台门面积)()外窗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2318.888.120.43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3450.7614.370.28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32424.1377.480.18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3133.8022.700.67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3323.295.620.24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42330.56113.970.34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5576.7134.250.45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53292.6573.380.25满足规定的本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0.08的规定。3)西向外遮阳判定A6#楼西向窗墙面积比为0.69,A7#楼西向窗墙面积比为0.50,因此均需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表2.3.1.2-3 A6#楼西向窗墙面积比与活动外遮阳类型、遮阳位置及控制方式西向窗墙比西向窗墙比限值是否设置活动外遮阳活动外遮阳类型遮阳位置说明遮阳控制方式说明0.690.3有 无有外遮阳活动铝合金机翼(百叶水平)表2.3.1.2-4 A7#楼西向窗墙面积比与活动外遮阳类型、遮阳位置及控制方式西向窗墙比西向窗墙比限值是否设置活动外遮阳活动外遮阳类型遮阳位置说明遮阳控制方式说明0.500.3有 无有外遮阳活动铝合金机翼(百叶水平)4)屋面节能措施及主要节能材料难燃型挤塑聚苯板(50.0mm)5)架空楼板的主要节能材料难燃型挤塑聚苯板(20.0mm)6)功能转换处楼板和楼面的主要节能材料全轻混凝土(50.0mm)7)防火隔离带屋面与外墙交界处和屋顶开口部位设500mm宽垂直纤维岩棉板防火隔离带。8)屋顶透明部分无2.3.1.3主要围护结构选用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详见各个单位节能计算书2.3.1.4节能计算详见各个单位节能计算书表2.3.1.4-1 公共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综合计算判断结果建筑所在地区子项名称全年耗电量综合指标限量综合计算结果节能率渝中A6#楼102.97(kwh/)96.09(kwh/)53.34%渝中A7#楼187.55(kwh/)176.46(kwh/)52.96%2.3.1.5节能安全防护1)主要部位保温材料燃烧性能部位屋面外墙架空楼板功能转换楼板地面楼面地下室外墙防火隔离带规定值-不低于B1-A级保温材料难燃型挤塑聚苯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626725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全轻混凝土全轻混凝土-垂直纤维岩棉板燃烧等级A级-B1级A级A级-A级以上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均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民用建筑保温隔热工程防火安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74)号要求及公安部公通字【2009】46号文件的规定和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2.3.1.6保温材料与主要结构构造措施外墙饰面材料:涂料。外墙热桥保温材料:难燃型膨胀聚苯板。外墙热桥构造措施:板材保温层采用丝径0.9热镀锌钢丝网,网孔12.712.7,7塑料膨胀锚栓固定,每平方米不少于6个。基层为混凝土时,锚栓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25mm。2.3.1.7空调机位本项目的空调不包含在本次设计中,后期由业主根据自身需要自行解决空调问题,设计仅预留室外机安装位置和用电负荷。对于用户购买的单元式空调机组或空调系统时,应符合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2010中关于能效比的规定一级要求。2.3.1.8建筑防结露计算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结露设计主要依据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保温构造,通过结露验算来判定各部位是否会发生结露。主要包括:热桥、屋面、与土壤接触的地面、地下室外墙。表10.2.3.1.8-1 围护结构各部位结露验算结果部位热桥屋面地面地下室外墙是否结露否否否否2.4绿色建筑设计说明2.4.1节能与场地规划选址(1)项目选址、场地安全、污染源及治理1)本项目选址于重庆市渝中区,与鹅岭公园紧邻。地块范围总用地面积27197平方米。2)项目场地安全,不存在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无含氡土壤,无电磁辐射危害,无有毒物质危险源,场地的防洪设计符合现行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详见情况见环评报告。项目选址非:文物古迹; 自然水系;古树;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不应违反的保护区规定内容。场地无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含氡土壤;电磁辐射危害;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2)场地的生态修复及表层土的利用情况场地是否进行生态修复:是;否。挖方表层土是否利用:是;否。生态恢复措施: 最大多样性法;保护回收利用场地表层土。1)本项目建设时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为充分利用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的表层土壤。项目施工阶段,景观专业考虑将表层土壤进行存放,用于后期建筑景观绿化用土,维持生物多样性。2)在建设项目后期,采用生态恢复的措施,保证项目场地内绿地率达到30%以上,且绿化植物采用乡土植物,项目场地内采用乔木、灌木、草皮等复层绿化的措施。(3)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及土地利用地下空间利用情况:修建地下停车场(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停车楼;错时停车);修建地下设备用房;修建地下步行通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架空设计;废弃地再利用;多功能共享;修建人防工程。1)本项目的公共建筑为多层商业以及小区3班幼儿园。2)项目场地内采用了大量的透水地面(透水混凝土及透水砖),架空绿化,实土绿化,场地采用植草砖,可作功能变化,平时用作集会场地。(4)场地交通情况步行距离500m内有公共站点:是;否。步行距离800m内轨道交通站点:是;否。合理设置出入口并设置便捷的步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设置居民步行5-10min可以到达的公共服务设施。1)本项目交通便捷,项目场地周边有多条交通线路,距离建筑主入口步行距离200m处有一处公交站点,共计有10余条公交线路,距离鹅岭地铁站距离为约1000m,详见总平面图区位示意图。2)项目场地内采用人车分流系统,保证场地内交通便捷有序。3)场地内人行通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本项目的无障碍设计主要集中在以下部位:建筑基地(人行通道、停车车位);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公共厕所;服务台、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4)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有邮局、银行营业网点、餐馆、理发店、宾馆、药店、书店等公共服务设施,步行5-10min即可到达。(5)建筑的公共性、共享性1)建筑内部的商铺可对外出租,可改造成不同功能的功能,对外开放营业。2)建筑周边有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周边建筑集会议、展览、娱乐、购物一体,联合建设时已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3)项目场地内的室外活动场地、室外实土绿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4)建筑周边绿地、休息设施想周边市民开放,每天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为上班时间,周末为全天开放。(6)既有建筑利用分析项目场地内部存在部分旧建筑,但旧建筑的规模小、分布分散,根据现有的规划要求,将对既有的旧建筑予以拆除。2.4.2建筑物理环境设计(1)建筑风环境说明建筑室外风环境本小区建筑是否封闭的围合式布局,建筑自然通风效果较好;建筑所在地为山地,且采用南北方向布置,建筑周边无气流漩涡;本建筑对舱底内风环境和通风效果不需要较精确的要求。建筑室内风环境自然通风房间可开启外窗净面积大于房间底板面积的4%;单侧通风房间的进深未超过房间净高的3倍。(2)建筑光环境说明商业、幼儿园项目外窗(含阳台窗)采用隔热金属型材Kf=5.8框面积20%,玻璃材料:6中透光Low-E+12A+6透明中空玻璃,外窗气密性为6级,水密性为3级,隔声性能为3级,抗风压性能为4级,可见光透射比0.62.玻璃幕墙采用隔热金属型材Kf=5.8框面积20%,玻璃材料:6中透光Low-E+12A+6透明中空玻璃,幕墙气密性为4级,水密性为3级,隔声性能为3级,抗风压性能为4级,可见光透射比0.62,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建筑声环境说明本项目周边无大工业噪音源,北面为鹅岭公园,A地块南侧和B地块的北侧是鹅岭正街,B地块南侧是长江一路,长江一路噪音比鹅岭正街噪音大,为进一步提高声环境质量,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建议景观设计考虑在项目临主干道部位采取适当的噪音优化措施,例如种植高大乔木绿化和设置吸音隔音板,以进一步优化建筑室内噪声环境。建筑外窗、阳台门及玻璃幕墙均采用隔热金属型材Kf=5.8框面积20%,玻璃材料为6中透光Low-E+12A+6透明中空玻璃,隔声性能为3级。有助于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另外,项目的设备机房噪声源控制措施为:选用低噪声设备,或者将高噪声源设备设置于独立房间内并置于减震垫上。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噪声设置管道式消声器或消声弯头处理。对于有噪声源的房间及电梯井、电梯机房,将它们与其他房间之间用墙体隔声吸声构造处理。建筑周边优化机动车辆通行流线,场地内禁止鸣笛,环境噪声白天为54dB,夜间噪声值为46dB,满足二类声环境区域的要求,详见环评报告的相关内容。(3)外窗及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说明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外窗面积占地板轴线面积的最小比例未达到不小于8%时,房间使用机械通风,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设计。2.4.3建筑中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利用(1)装饰性构件本小区建筑设计立面简单,建筑采用的装饰性构件少,其余构件均具备遮阳、导光、导风、挑板载物等功能。该建筑女儿墙的高度为1.5m。(2)预拌砂浆和预拌混凝土本工程无采用预拌砂浆,本工程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3)灵活隔断和可再循环材料利用项目中采用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主要应用部位为商铺内隔断和幼儿园活动室和寝室之间的隔墙。主要使用材料为隔声板材隔断和木质轻质隔断。(4)绿色建材1)建筑中采用了加气混凝土砌块绿色建筑节能建材。2)建筑中采用内部隔墙大量采用玻璃、石膏板、钢铁等可再循环利用产品。3)租户采用的分体式空调机采用高COP值得产品,制冷剂采用R134a产品,保护臭氧层。4)建筑中采用了节水型器具,如感应龙头等用水器具。5)建筑中照明系统采用高能效光源,如T8细管型荧光灯、高能效变压器。6)采用隔声性能良好、热工性能优良的门窗产品。7)采用节能、耐久电气设备产品。8)采用高强钢材、高性能混凝土。9)未采用重庆市“禁限通告”名录的产品。2.4.4景观设计(1)缓解热岛效应为缓解项目热岛效应,地下建筑屋面采用了种植屋面,且建筑外墙的颜色为浅色,太阳辐射反射系数0.4,太阳辐射吸收系数0.6。建筑周边场地大量采用了植草砖,植草砖的透水率为50%,有效缓解热岛措施。(2)植物配置、绿地公共属性及透水地面建筑的绿化方式采用立体绿化,其他部位采用复层绿化,配有乔木、灌木及草皮。项目场地内植物采用本地植物物种,少维护、少虫害的植物。主要采用的重庆本地的乡土植物,以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形式。架空平台绿化覆土的深度达到1.5m。小区内景观绿地具有公共属性,应在后期物业管理中实行错时向公众开放的管理办法。硬质铺装中60%采用植草砖及透水混凝土,植草砖的透水比为50%,颜色为浅色,透水混凝土渗透率为65%。(3)场地雨水径流场地内雨水径流主要采用透水铺装、水景,在雨洪季节,通过透水铺装在场地内下渗,未下渗的雨水经过雨水收集系统回用,雨水收集量为雨水径流控制率为65%。三、结果专业 3.1设计依据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09-2008;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2重庆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规定 渝建发2010156号。3.2场地规划选址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组团A分区A地块(A5-3地块)和B地块(6-6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为27197,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由11栋多层住宅,11栋多层商业,1栋多层幼儿园及配套用房及1栋低层垃圾站组成,总建筑面积48334.44。用地范围及周边情况:项目地块东西距离约344米,南北距离约313米。该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27197平方米,地块紧邻鹅岭公园,具有良好的景观资源。该小区周边为规划道路,交通方便,市政配套设施完善,社区形态成熟,是建设小区的理想地点。根据由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1月编制的重庆瑞丰鹅岭山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直接详勘),场地基本情况为:场地原始地貌属丘陵地貌,地形为斜坡地形,总体上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坡角1530,B地块斜坡坡角3545为主。A地块地形较平缓,高程在324.50m361.0m,相对高差为36.50m,最低点位于该地块北侧道路,最高点位于该地块北部西侧的水池附近。地形坡角一般1525,局部砂岩、泥岩陡坎可达6580。B地块地形较陡,位于陡斜坡及陡崖顶,高程在312.35m341.37m,相对高差为29.02m,最低点位于该地块中部斜坡,最高点位于该地块西侧道路。斜坡地形坡角一般3545,拟建B6住宅位于陡崖顶,该陡崖崖脚为长江一路,高程287289.5m,崖顶高程为328.86332.3m,陡崖高39.3645.3m,陡崖坡角7080。勘察区地层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237,倾角8,层面以闭合状为主,结合程度好一般,为硬性结构面。根据地表调查及钻孔结露,场区钻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土层(Q4)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2s)。拟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滑坡、断层、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迹象。在A地块分布有浅埋的防空洞,根据设计方案,建设场地内的防空洞将被开挖掉,因此,防空洞对工程建设影响小。拟建场地未见断层构造,地质构造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拟建场地现状稳定,场地均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3.3地基基础根据地勘报告,A6#楼均采用柱下独立柱基,A7#楼均采用楼下独立柱基和地下条形基础,以中风化砂岩、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A6#楼柱下独基尺寸约为0.8m0.8m1.0m1.0m,高度0.5m0.6m;A7#楼柱下独基尺寸约为0.9m0.9m1.6m1.6m,高度0.5m1.2m。各楼栋基底标高及持力层情况详下表:基底标高进入持力层情况A6#323.600全进入中风化泥岩A7#333.400全进入中风化砂岩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基底已全进入中风化泥岩及砂岩,且整个场区内无地下水;经分析对比,舍弃桩基础做法,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因上部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及C40,考虑基础抗剪及节约材料的要求,A6#基础混凝土采用C35,A7#基础混凝土采用C40,钢筋采用HRB400作为主要受力钢筋。根据建筑要求,场地进行开挖后将形成岩质基坑,基坑边坡最大高度为岩质边坡13米。高边坡已作专项设计。3.4结构体系A6#楼及A7#楼均为框架结构,以框架作为主要抗侧力结构。针对本项目A6#楼梁板布置方式的选型进行对比如下:井字梁单向布置梁主梁截面250600250600次梁截面200500(间距2.6m)200500(间距2.6m)梁板含钢量(kg/)40.5337.32梁柱含砼量(/)0.380.36经过以上分析,采用单向布置间距2.6m的梁板方案比较经济。3.5建筑结构高强度材料的运用1)混凝土结构:本工程主体结构钢筋以HRB400级钢筋为主。梁柱纵筋、墙分布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梁柱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板钢筋用HRB400级钢筋;基础钢筋用HRB400级钢筋。2)钢结构:钢材强度等级。本工程型钢、钢板采用Q235,但其用量很小。3.6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1)混凝土结构:柱、墙混凝土标号梁、板混凝土标号基础混凝土标号C55C50C45C40C35C30C30A6#无无无无无全部全部C35A7#无无无8.000以下无其它全部C403.7本工程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3.8本工程建筑砂浆未采用预拌砂浆。3.9本工程未采用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3.10砌体材料及强度等级:内隔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密度级别800级,强度级别MU2.5),M5混合砂浆砌筑;外隔墙按建筑节能要求采用;厨房、卫生间等较潮湿房间的墙体采用M5水泥砂浆、MU10烧结页岩空心砖(20孔及以上)砌筑。说明中当填充墙材料与建筑节能材料不相合时,以建筑节能材料为准。四、给水专业4.1设计依据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版);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7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8.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201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12.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 14-2002;1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5.瑞丰鹅岭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项目概况1.项目区位: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组团A分区A5-3和6-6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本项目地块无洪涝灾害的风险。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根据收集的重庆气象资料表明:本项目所在地理位置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湿多雨,雨量充分,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雨连绵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5C18.5C,极端最低气温-3.7C,极端最高气温42.2C。雾日平均6575天,最多可达14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毫巴。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最大平均降雨量达1378.3mm,最小平均降雨量达783.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全年主导风向北风;瞬时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0.4KN/(高层为0.45KN/)。场地内无地表溪流。本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3.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无不良地质情况,属适建区。详细工程水文及地址条件详见结构说明中4.3条。4.市政给水排水管网情况:本工程书鹅岭附近水厂供水范围,项目A、B地块之间的鹅岭正街上有城市主干管一条,管径为DN400mm,供水压力为海拔高度340.00mm。本工程设进水管一条,管径为DN150mm,由鹅岭正街JS203处接入。A地块东面鹅岭正街已有城市雨污合排管道1条,A地块雨水接入点为PS56处,接管处标高322.01m,管径DN700mm;污水接入点为PS51处,接管处标高322.31m,管径DN400mm。B地块南面长江一路已有城市雨、污排水管道各1条,B地块雨水接入点为PS114处,接管处标高289.24m,管径DN400mm;污水接入点为PS164处,接管处标高290.63m,管径DN400mm。4.3水资源利用及给排水系统1.给水系统1)项目A、B地块之间的鹅岭正街上有城市主干管一条,管径为DN400mm,供水压力为海拔高度340.00mm。2)用水定额及用水量计算表序号用水项目名称使用人数或单位数单位用水量标准(L)小时变化系数(K)使用时间(h)用水量年用水量(m)备注最高日(m/d)最大时(m/h)1A6#幼儿园90人儿童/d502.0104.500.901624.50三班2A6#物管20人没人/d501.5101.000.20365.003A7#400人每人/每次501.21220.002.007300.004绿化道路洒水9981.30m每每次0.5L125.002.501825.00按每日1次计小计30.505.6011132.50未预见水量按本表小计的10%计3.050.561113.25合计33.556.1612245.753)给水分区本项目各栋建筑均为多层建筑,生活给水不分区。由于市政供水压力较低,A地块地势较高,B地块地势较低,A地块各栋楼均采用二次加压供水方式。生活二次加压供水泵房设在B地块地下车库内(泵房地面标高320.00m)。楼栋给水主管进水压力均控制在0.35MPa以下,各层横支管起点水压超过0.20MPa时设支管减压阀将各层用水点水压控制在0.20MPa以内。4)水质安全保证室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塑料增强复合塑料管,双热熔连接;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给水管,热熔连接。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0.6MPa。加压设备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且在出水管设紫外线消毒装置,避免水体二次污染。2.排水系统1)本工程A地块东面鹅岭正街已有城市雨污合排管道1条,A地块污水接入点为PS51处,接管处标高322.31m,管径DN400mm。B地块南面长江一路已有城市雨、污排水管道各1条,B地块污水接入点为PS164处,接管处标高290.63m,管径DN400mm。2)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100%计算,则最高日污水量28m,最大时污水量约3.4m。其中A6#楼最高日污水量6m,最大时污水量约1.2m;A7#楼最高日污水量22m,最大时污水量约2.2m。3)排水管材及检查井a)室外污水管道选用双壁波纹管;采用胶圈承插连接。b)室内重力污水管道选用UPVC排水塑料管,采用粘接连接;污水压力排水管道选用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或沟槽连接。c)选用塑料成品检查井。在车行道上的井盖、井座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双层井座和井盖。非车行道上的井盖、井座采用轻型球墨铸铁单层井座、井盖。4)污水处理在A地块北面A6#楼旁设置污水生化池1座,服务区域:A6#楼,生化池编号:W-01,污水处理量:6m/d。在A地块西南角的A7#楼旁设置污水生化池1座,服务区域:A7#楼,生化池编号:W-02,污水处理量:22m/d。商业、幼儿园等公共建筑的生化污废水重力排至生化池处理,各污染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COD500mg/L、BOD5300mg/L、SS400mg/L)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商业餐饮和幼儿园的公共厨房的油污废水需先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再排至室外污水管网,以免堵塞管道。3雨水系统工程西南面已有城市雨水管1条,雨水管管径1000mm,接管处标高261.5m。本工程雨水均接至一期的雨水管网,再接入西南侧市政雨水管。1)室外雨水量a)暴雨强度公式q=1563.6091+0.6331gPt+6.9470.624(升/秒.公顷)b)设计量现期:P=2年c)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0.65d)汇水面积:F-29197e)室外总雨水量Q=604.18L/S2)室内雨水量a)暴雨强度公式q=1563.6091+0.6331gPt+6.9470.624(升/秒.公顷)b)设计重现期:P1=5年,安全溢流口设计重现期P2=50年。c)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0.9d)汇水面积及雨水量: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按楼栋分别计算。3)雨水管材及检查井a)室外雨水管道选用双壁波纹管;采用胶圈承插连接。b)室内重力雨水管道选用UPVC排水塑料管,采用粘接连接;进入雨水系统的室内废水压力排水管道选用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或沟槽连接。c)选用塑料成品检查井。在车行道上的井盖、井座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双层井座和井盖。非车行道上的井盖、井座采用轻型球墨铸铁单层井座、井盖。3)雨水利用、雨水减排、雨水入渗a)小区内设置有一套雨水利用系统。A区A1#、A4#、A5#楼屋面雨水经过“初期径流弃流-雨水蓄水池沉淀-消毒-雨水清水池(有效容积为60m)”处理工艺后,用于小区绿化、浇撒用水。处理后的雨水水质COD和SS指标应分别不大于30mg/L和10mg/L。b)场区内硬质铺装材料采用透水沥青或者透水地砖等透水铺装系统,其中硬质铺装系统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大于50%,地下室顶板上设有导水管将渗透雨水导入与地下室接壤的实土里。 4.4用水器具及其用水效率卫生洁具选用节水型产品,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的要求的规定,且其用水效率均不低于三级。1) 坐式大便器宜采用设有大、小便分档的冲洗水箱;2) 不得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6L的坐便器;3) 小便器、蹲式大便器应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感应式冲洗阀、脚踏式冲洗阀;4) 公共场所的卫生间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或延时自闭式水嘴;5) 洗脸盆等卫生器具采用陶瓷片等密封性能良好耐用的水嘴。4.5管网漏损控制1.本工程给水系统采用PP-R塑料管,PP-R塑料管的管材、管件符合国家标准GB/T18742的要求。2.管道上采用零泄露的高性能阀门;如弹性座封闸阀、偏心蝶阀、水力控制阀门等等。3.消防水池和水箱设置溢流报警装置;水池、水箱进水阀门采用水力控制遥控浮球阀或带液位控制自动联动开闭的电动阀。4.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4.6用水计量装置1.本工程按照使用用途,对卫生间、厨房、绿化、空调系统补水、景观补水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2.按照付费(或管理)单位情况,对不同楼层、不同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4.7用水点供水压力在保证不低于用水器具最低工作压力的前提下将其供水压力控制0.20MPa以下,超过部分设置支管减压阀。4.8绿化节水灌溉本工程室外绿化灌溉设计用水量为5.5立方米/日。本工程绿化灌溉用水来源首先考虑利用收集的屋面雨水,其次考虑市政供水。实现了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灌溉技术为滴灌、喷灌等技术,有效节约室外灌溉用水。4.9景观水体设计本工程室外设置干塘等景观设施,未专门设置景观水体,不用考虑其他补水。五、电气专业5.1设计依据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4.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3;5.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2006;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7.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163-2008.5.2供配电系统(1)本工程总用电负荷:4190KW。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260KVA。本次设计在地下车库内共设四座变电所,变电所分为1#公用变电所、2#公用变电所、3#专用变电所、4#专用变电所。1#公用变电所设于B地块地下车库负一层,内置:1B变压器,1B变压器安装容量为1400+1630KVA,供小区内B1#B6#楼所有住宅用电;2#公用变电所设于A地块地下车库负一层,内置:2B变压器,2B变压器安装容量为1800KVA,供小区内A1#A5#楼所有住宅用电;3#公用变电所设于B地块地下车库负一层,内置:4B变压器,4B变压器安装容量为1800KVA,供小区内B1#B6#、A7#楼和B区地下车库的光彩照明、楼梯间照明、电梯、风机、水泵等用电;4#专用变电所设于A地块地下车库负一层,内置:5B变压器,5B变压器安装容量为1630KVA,供小区内A1#A6#楼和A区地下车库的光彩照明、小区道路照明、楼梯间照明、电梯、风机、水泵等用电。本工程采用一路10KV电源加柴油发电机的配电形式。所有配电房设置位置靠近电气竖井,380V/220V低压供电半径不超过200米;(2)配电房采用集中电容补偿,所有砌体放电灯均选用自带电容器型,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降低线路中的无功损耗;(3)减少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同一电压等级配电至负荷终端的级数不超过3级,各线路尽量做到最短;(4)采用D,ynll接线组别的低损耗,低噪声节能型干式变压器,且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应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中规定的目标值要求。(5)本工程无功功率补偿以低压静电电容器在各变压所低压侧集中自动补偿为主,补偿总容量为596kvar,补偿后的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达0.92以上。荧光灯、气体放电灯要求就地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以上。(6)谐波电流含量较大的用电设备,采用自带滤波装置的产品或另设滤波装置。(7)本工程采用自带电抗器组(P=14%)的电容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用以抑制谐波。5.3照明系统(1)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片设计标准执行,标准如下: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值(W/)眩光值(URG)一般显色指数(Ra)车库地面7552860风机房、泵房地面100560发电机房地面20082560变配电房0.75m水平面200860控制室0.75m水平面300111980弱电机房0.75m水平面300111980消防控制室0.75m水平面500181980普通控制室0.75m水平面300111980酒吧、茶馆0.75m水平面100480一般商业营业厅0.75m水平面300122280幼儿园活动室0.75m水平面100480应急照明照度:1、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0.51x; 2、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5.01x; 3、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5.01x。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2)选择高效低能的灯具,开敞式灯具的效率不低于75%,透明保护罩不低于65%,格栅式灯具不低于60%。(3)主照明电源线路尽量做到三相负荷平衡。照明光源采用低能耗、高光效光源,配置节能型电子镇流器。对显色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车库、走廊、楼梯间、厕所、景观照明采用LED灯具照明;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采用紧凑型节能荧光灯或T5光源;接待厅等场所采用暖色调荧光灯和冷色调荧光灯进行混合照明,以提高显色性,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9;除荧光灯外的其他气体放电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85.(4)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车库照明采用集中分区控制,物业后自动关闭部分回路;设备房、设备房走到采用分组就地控制;办公室照明充分利用天然光,根据天然光的照度变化,控制照明灯具的点亮范围;靠外墙窗户一侧的照明灯具单独控制。(5)室外照明控制方式:a.夜间景观照明和室外照明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并可通过人工分时段控制或通过线路分区域控制;b.通过建筑BA系统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c.采用定时开关、光控开关进行自动控制。5.4电子设备a)电压降控制要求;a. 电动机频繁启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90%;电动机不频繁启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85%。b. 当电动机不与照明或其他对电压波动敏感的负荷合用变压器,且不频繁启动时,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c.当电动机由单独的变压器供电时,其允许值应按机械要求的启动转矩明确。b)本工程30KW及以下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30KW以上电动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