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2黄土高原考点1:黄土高原的概况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1.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中、下游的分界是河口B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C黄河中下游水能资源丰富D图中河段容易出现凌汛2.图中黄河流域阴影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B土地荒漠化严重C土壤盐碱化严重D湿地面积缩小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完成下面两题3.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B位于秦岭以北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4.下列关于加强该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提供治理环境的资金B缓坡地建梯田,沟谷打坝淤地C植树种草,建设林草护坡带D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读图,完成下面两题5.该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化B石漠化C土地盐碱化D水土流失6.据图中信息推断,该区域水库的最突出作用是()A水力发电B发展旅游C拦蓄泥沙D水产养殖读“我国某一高原景观图”,回答下面四题。7.该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主要是()A砖墙斜顶房B窑洞C土墙平顶屋D晾房8.该高原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环境污染C生物灭绝D酸雨危害9.治理这一环境问题的生物措施是()A深耕改土B修筑梯田C植树种草D平整土地10.图示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主要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11.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12.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A暴雨和泥石流B干早和水土流失C荒漠化和干早D酸雨和水土流失参考答案考点1:黄土高原的概况1B解析:黄河中下游分界是桃花峪,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2河段不会出现凌汛,和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易发生凌汛。2A解析:阴影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3B解析: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級阶梯。4A 解析: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破坏环境,加速该地区的水土流失。5D 解析: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6. C 解析:为了防止泥沙下泄进入主河道,本地水库最突出的作用是拦蓄泥沙7B 解析:窑洞可以就地取材,冬暖夏凉。8A 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暴雨季节水土流失严重。9C 解析: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减少地面被冲刷的程度。10D解析:黄土高原位于暖温带。11D解析:人口增长,导致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执业医师复习提分资料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三年级英语期末质量分析
- 小儿支气管疾病
- 养殖股东退股协议书范本
- 难点解析-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业主装修签协议合同范本
- 个人与个人之间合同范本
- 租赁信息提前放款合同范本
- 难点解析-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试题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央视中秋诗会活动方案
- 脑转移瘤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中国未来产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沪阿姨奶茶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乙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方向报告
- 温州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钒催化剂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高清版)DGJ 08-100-2003 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
- 2025高中数学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 客运专线铁路四电工程监理实施详尽细则
- 电厂化学水处理知识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