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中国企业ERP系统导入现状调研报告2010年中国企业ERP系统导入现状调研报告郭世亮 2010年10月31日作者简介:郭世亮,工商管理博士,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资讯科技部总监,从1993年至今,一直专心从事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技术及管理工作,曾被评为中国年度优秀CIO及商业科技领袖。联系方式: GuoShiL_联系方式: GuoShiL 第 12 页调研报告目录一、报告前言1二、调研设计1三、样本分析2(1) 地域分布3(2) 行业分布3(3) 受访者服务年数及职位级别分布4(4) 样本企业整体概况4四、调研结论6(1) 项目完成与系统质量是ERP系统成功的基础7(2) 兼顾系统使用对个人影响的作用将有利于ERP系统成功7(3) 兼顾用户满意与个人影响将更好地推动ERP系统成功8(4) 深入广泛的系统使用将推动ERP系统的成功8(5) ERP系统成功来自整个过程每一阶段的成功8五、管理建议9(1) 坚持ERP系统导入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9(2) 确保ERP系统项目阶段的成功9(3) 确保系统质量10(4) 狠抓信息质量10(5) 努力推动ERP系统的广泛深入应用112010年中国企业ERP系统导入现状调研报告郭世亮一、报告前言世界著名管理大师杜拉克于1988年指出:未来的组织正在很快地变成一种现实,即一种以信息作为主轴和中心结构支柱的机构。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验证: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核心就是ERP,企业导入ERP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战略两年后的今天,中国企业ERP系统导入的现状如何?是否能总结出一个适合中国企业的ERP系统成功模型?成为了企业管理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作者正好因为选择了ERP系统成功模型实证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在完成论文的同时,也找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最近出席了分别由IT Value与IT经理世界组织的2010年CIO高峰论坛,会上众多担任企业高层管理的朋友希望我能整理出一份报告给大家分享,在刚受邀作为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于2010年8月举办的CIO培训班的特邀讲师时,众多国资委下属企业的CIO学员也提出类似希望。当本调研报告整理发布时,终于可以兑现我对社会各界朋友的承诺,希望兑现的时间没有太迟。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二、调研设计简单来说,ERP系统就是以客户为导向,通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调运作,持续优化配置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内外资源,从而实现诸如提升服务水平、降低企业成本与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等目标的软件系统。本课题在研究了众多相关参考文献后,总结了ERP系统成功的七个构面:项目完成、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系统使用、用户满意、个人影响与组织影响。其中,项目完成构面包括ERP功能实现的程度、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业务流程重组的效果和培训的充分程度等四项指标。系统质量构面包括功能与特性的有用性、系统可靠性、系统执行效率和系统的灵活性等四项指标。信息质量构面包括数据的有用性、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相关性、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和信息的可理解性等五个指标。系统使用构面包括运作支持、决策支持、报表/信息的使用、使用次数和自愿程度等五个指标。用户满意构面包括信息满意、界面满意、运作支持满意和决策支持满意等四个指标。个人影响构面包括个人生产力的提高、个人决策效率的提高、个人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和个人工作绩效的提高等四个指标。组织影响构面包括产品质量的提升、运营成本的下降、整体生产力的提升、客户服务的改进和组织变革的支持等五个指标。本课题还在对相关参考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ERP系统成功模型内部各构面间的关系假设。H10H11H13H7H8H1H2H3H4H5H12H9H6信息质量项目完成系统质量个人影响组织影响用户满意系统使用图1 ERP成功模型内部各构面间的关系假设三、样本分析本研究的研究总体是所有正在使用ERP系统的中国企业。在样本数据的收集方面,社会各界众多朋友给予了大力支持。主要有: “IT经理世界”的CIO Forum和“商业价值”的IT Value社区中的CIO朋友;本文作者在近五年持续参加各类ERP会议中认识的已经导入ERP系统的企业的项目经理或IT部门的负责人; SAP、Oracle、IBM、HP、金蝶、用友和微软的高层领导;几个著名的跨国贸易公司的的中方代表。统计下来,一共向1300多家目标企业发出问卷,共回收问卷406份。为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对于回收的问卷,仅提取那些ERP系统上线一年以上、回答问卷者具备一年以上ERP经验且在该企业服务在一年以上的样本数据。经过筛选后的有效问卷有322份。对于本研究采用的有效样本企业,他们在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受访者背景分析和样本企业整体概况等方面统计如下:(1) 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上看,这些企业来自19个省或直辖市,部分来自国外,分布较广。其中排名前五位的是:广东省(139家)、山东(27家)、上海(23家)、江苏(22家)和北京(22家),见表1所示。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企业信息化程度和导入ERP系统的基础比较好。本研究考虑到来自广东的样本数比重较大,还特别对广东之外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与包括了广东的样本数据时是一样的。表 1 地域分布统计表省份有效样本数百分比省份有效样本数百分比广东13943.17%河北61.86%山东278.39%云南51.55%上海237.14%黑龙江41.24%江苏226.83%江西41.24%北京226.83%天津41.24%福建175.28%香港30.93%国外134.04%陕西20.62%浙江123.73%湖北10.31%四川103.11%安徽10.31%重庆61.86%辽宁10.31%(2) 行业分布从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涉及33个行业,见表2,它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第二、第三产业,企业性质很广。而各行业ERP系统导入的企业数量来看,以销售与制造业为主,说明ERP系统在这些行业应用较广。其中排名前五位的是:快速消费品(10.56%)、其它行业(9.01%)、批发/零售(7.45%)、汽车及零配件(6.83%)和机械/设备/重工(6.83%)。表2 有效样本企业行业分布统计表行业数量百分比行业数量百分比快速消费品3410.56%教育/培训/科研/院校51.55%其他行业299.01%会计/审计41.24%批发/零售247.45%办公用品及设备41.24%汽车及零配件226.83%餐饮/娱乐/旅游/酒店服务41.24%机械/设备/重工226.83%计算机硬件41.24%家电195.90%农业/渔业/林业41.24%能源/化工185.59%证券/投资银行/风险基金30.93%贸易/进出口175.28%银行30.93%服装/纺织/皮革164.97%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30.93%出版/印刷/包装144.35%医疗/护理/保健/卫生30.93%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113.42%互联网/电子商务30.93%制药/生物工程113.42%航天/航空30.93%通信/电信/网络设备92.80%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20.62%交通/运输/物流82.48%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维修)20.62%房地产开发61.86%保险20.62%计算机软件61.86%中介/咨询/猎头/认证10.31%家具/工艺品/玩具61.86%总计:322(3) 受访者服务年数及职位级别分布从受访者服务年数分布来看,过半数服务时间超过5年,对所服务的企业应该非常熟悉,回收的问卷与实际会非常吻合。从受访者职位级别分布来看,50%为中层管理,11.49%为高层管理,说明填写问卷的人员对ERP在企业的应用情况了解会比较全面。表3 受访者服务年数及职位级别分布统计服务年数数量百分比职位级别数量百分比517955.59%中层管理16150.00%54112.73%基层管理8626.71%33510.87%其它3811.80%23510.87%高层管理3711.49%4329.94%总计:322(4) 样本企业整体概况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法,各个构面测量指标的点值1到7分别表示极不满意、不满意、有点不满意、中等、有点满意、满意和极满意,样本企业各个构面测量指标的整体调查结果如下:表4 测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构面构面测量指标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方差项目完成ERP功能实现的程度174.801.2121.468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274.731.1811.394业务流程重组的效果275.221.1691.367培训的充分程度274.981.1841.401系统质量功能与特性的有用性275.291.0901.189系统可靠性275.27.920.846系统执行效率274.801.1771.385系统的灵活性275.051.1841.402信息质量数据的有用性375.73.957.916信息的准确性375.321.0671.139信息的相关性275.351.0551.113信息提供的及时性275.351.0251.051信息的可理解性275.29.955.911系统使用运作支持175.151.2641.598决策支持174.661.2031.447报表/信息的使用175.161.0831.172使用次数275.441.0731.150自愿程度275.331.0791.163用户满意信息满意274.991.1341.287界面满意174.711.1701.370运作支持满意275.001.1121.237决策支持满174.661.2281.509个人影响个人生产力的提高275.301.1911.417个人决策效率的提高175.121.2311.515个人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275.111.1691.366个人工作绩效的提高275.091.1641.356组织影响产品质量的提升274.741.2311.514运营成本的下降275.041.2271.506整体生产力的提升275.121.1931.424客户服务的改进174.871.2081.460组织变革的支持175.191.1951.427表4数据显示,各个构面的测量指标的极小值绝大多数都是1和2,只有数据的有用性和信息的准确性为3,极大值均为7。表明样本企业在各个指标的表现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整体水平来看,各项测量指标的均值最小值为4.66,最大值为5.73,均值偏大,接近于有点满意和满意之间,说明目前各企业ERP系统导入效果可以接受。标准差相对于均值,最小值为0.920,最大值为1.264,标准差偏小,说明在整体上来看,各企业导入ERP系统情况的差异不大。四、调研结论对于上述筛选出来的322个有效样本数据,依次完成了如下检验分析工作: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模型中的因子结构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确认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因子结构的合理性(建构信度、区分效度与收敛效度等),采用结构模型分析方法检验ERP系统成功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情况,采用路径分析法检验ERP系统成功模型七个构面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实证检验分析发现,对于图的假设,只有系统使用对个人影响的正相关关系没有获得支持,特别将表示该关系的实线修改为虚线得到如图2所示的获得的ERP系统成功模型。信息质量项目完成系统质量个人影响组织影响用户满意系统使用H1H13H11H12H10H9H8H7H6H5H4H2H3图2 ERP系统成功模型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过程中,除了获得图2的ERP系统成功模型,还得到如下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1) 项目完成与系统质量是ERP系统成功的基础本研究发现,项目完成与系统质量显著相关(其所对应路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877,P0.05,但间接效应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与不少CIO讨论时发现,不少企业是管理高层看到别的企业导入(实施)ERP带来效益后强力推行的,在这种大环境下,系统使用对个人影响显然是不存在相关性的。本研究结果给中国企业的ERP系统管理者一个提示,如果能促使系统使用对个人影响的关系达致正相关,即让ERP系统的有效使用与使用者的个人绩效挂钩,同时借助提升用户满意度,将促使ERP系统产生的个人影响更加巨大,进而实现更大的组织效益(组织影响)。(3) 兼顾用户满意与个人影响将更好地推动ERP系统成功本研究发现,用户满意与组织影响显著相关(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93,P1.96),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效应强度为0.487,大于其直接效应0.193。这说明用户满意对组织影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影响这个中介变量来达成的,但用户满意对于组织影响的直接效应也不可忽视。用户满意对组织影响的影响是直接效应与经由个人影响产生的间接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实证研究结果提示ERP系统管理者,在获得用户满意的基础上,需要还需要通过众多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组织效益(组织影响)。(4) 深入广泛的系统使用将推动ERP系统的成功本研究发现,系统使用与组织影响显著相关(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55,P0.01)。从研究结果还发现,系统使用对组织影响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但间接效应远小于直接效应,可以忽略不计。本实证研究结果提示,广泛的系统使用必然会带来组织影响(组织效益)。在本研究的调查过程中就发现,许多企业的ERP系统应用非常广泛,企业完全依赖ERP系统而运作,同样的,ERP系统也为这些企业极大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决策效率。反过来,对于那些应用范围很小的企业,则ERP系统对企业带来的效益就不明显。(5) ERP系统成功来自整个过程每一阶段的成功本课题研究结果说明ERP系统成功来自整个过程每一阶段的成功:项目完成才能带来系统质量的成功,进而有了信息质量;有了系统质量和信息质量的保证,才有ERP系统的广泛使用和用户满意度;系统使用与用户满意互为因果;系统使用将带来组织影响(组织效益),但在中国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对个人影响是不显著的;用户满意也会带来组织影响,但却是通过个人影响的间接效应起主要作用;个人影响将带来组织效益(组织影响)。从图2的ERP系统成功模型看出:ERP系统成功就象一棵大树,在品尝到收获果实的喜悦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从树根营养补充到树干与枝叶养护的重要性并作出相应努力。五、管理建议基于已经得到实证研究结果支持的ERP系统成功模型以及在本研究过程中的发现,对ERP系统的管理实践提出如下五项建议:(1) 坚持ERP系统导入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本研究以中国境内生产经营且正在使用ERP系统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ERP系统成功模型包括项目完成、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系统使用、用户满意、个人影响和组织影响等七个构面。这说明ERP系统成功需要经历一个比较艰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关于ERP系统成功上线就万事大吉的想法以及生搬硬套一个适合其它企业的ERP系统而不做内部流程重组等想法都是需要纠正的。参考本研究验证过的ERP系统成功模型,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提出企业导入(实施) ERP系统的计划,并配备相应的资源,才能让ERP系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竞争的优势和超预期的收益。(2) 确保ERP系统项目阶段的成功本研究的实证结果验证了项目完成构面与系统质量构面间的因果关系。其中,ERP系统的项目完成是ERP系统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项目完成与系统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项目完成构面包括ERP功能实现的程度、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业务流程重组的效果和培训的充分程度等四项指标。项目完成的关键要素:业务规划与系统规划。企业高层管理者务必要认识到达致项目完成需要从企业自身的需要出发,从企业的战略发展入手,同时借鉴ERP系统的最佳实践,分析整理出适合企业发展的ERP功能需求和ERP信息需求,并对业务流程进行适当的重组优化(如果有必要,也考虑对ERP系统做适当的定制)。考虑到ERP系统相关知识的复杂,需要对ERP系统相关的员工进行充分的培训。这样,才能为ERP系统的项目完成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 项目完成的过程对于ERP系统的成功有个较好的类比就是当年的红军长征: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ERP系统项目的完成过程也是将ERP思想、方法、应用及持续优化等深入人心,过得去全员支持的过程。 (3) 确保系统质量本研究的实证结果验证系统质量构面与信息质量构面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系统质量构面包括功能与特性的有用性、系统可靠性、系统执行效率、操作的复杂性和系统的灵活性等五个指标。信息质量构面包括数据的有用性、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相关性、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和信息的可理解性等五个指标。为提高ERP系统的信息质量,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从系统质量入手,检查ERP系统还有哪些功能与特性没有使用,系统是否稳定可靠,用户报告系统操作复杂等等问题,综合考虑并逐一改进。在本研究中发现,目前中国企业采用的ERP系统,主要是国外成熟的软件,如SAP,Oracle等,这类软件是基于国外的大量最佳实践而设计的,导入到中国企业,需要企业自身作出很多流程和操作细节的调整同时还可能需要完成ERP系统软件的某些定制修改,这就导致大量企业认为国外的ERP系统非常复杂;采用国产软件的企业也不少,但国产软件发展时间较短,许多软件还处于不成熟不稳定阶段,这也同样使得采用国产ERP软件的企业也认为ERP系统非常复杂;自行开发ERP系统的企业相对比较少,这类企业的ERP系统就更复杂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设备管理办法
- 督导测评管理办法
- 猎犬管理办法规定
- 管理办法如何修改
- 电梯缴费管理办法
- 社团名称管理办法
- 海上垃圾管理办法
- 用地分割管理办法
- 磅房管理办法标准
- 社区绩效管理办法
- 快件处理员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5版汽车报废回收合同规范范本
- 间隔棒安装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 教育直播与远程教学平台发展
- 金融减免贷款管理办法
- 右肺上叶恶性肿瘤
- 高中校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T-CAMET 05002-2020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抗风压防火门工程技术规范
- 客如云认证合作伙伴合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