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试题库1.doc_第1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试题库1.doc_第2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试题库1.doc_第3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试题库1.doc_第4页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试题库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人类自身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2、 风景名胜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3、 景观:是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现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是按照美学观点完美结合而构成的景物组合,并被人的各种感官所接受,形成美的享受。4、 国家公园:是一个土地所有或地理区域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国家或国际生物地理或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使其自然进化并最小地受到人类社会的影响。5、 游人容量:是指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有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也是一个涉及生态、社会心理、功能技术等诸多方面的风景区管理手段。6、 游览路线:也称游线、游路,是为游客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其设计应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为游客需求的多样性、时尚变化、散客旅游的发展、容量调节创造条件。7、 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采用的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8、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既是规划的基本方法,也是规划的主要成果。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资源保护优先为原则,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将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园地、耕地、草地水域等各种用地进行统筹合理安排,控制和调整各类用地,协调各种用地矛盾,限制不适当开发利用行为,形成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9、 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二、填空:1、风景名胜资源的本质属性包括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2、风景名胜区的指导方针是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3、我国在1985年正式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4、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5、世界上第一个公园是美国的黄石公园。6、风景区规划编制程序包括调查研究阶段、制定目标阶段、规划部署阶段、规划优化与决策阶段以及规划实施监管与修编阶段。7、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基本分为准备、资料和数据采集及编辑调查成果3个阶段。8、我国风景名胜资源美学的特点是自然性与人文性相结合。9、自然景观资源可以分为天景、地景、水景、生景4个类别。10、人文景观资源可以分为园景、建筑、史迹、风物4个类别。11、风景区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12、风景名胜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13、景区一般由景群、景点、景物等类型的单元结构组成。14、游览设施项目可以分为旅行设施、购物设施、娱乐设施和保健设施4种类型。15、一般风景区的交通设施主要由交通车站、停车场及交通标志3部分所组成。16、根据土地的评估办法,可以将土地评估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17、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18、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内,建立一个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称为世界遗产委员会。19、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2年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20年,通常可分为近期、远期、远景三期。20、风景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三、选择题:1、我国风景名胜区构成的因素(ABCD)A、游赏对象 B、游览设施 C、运营管理 D、土地资质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功能(B)A、控制作用; B、协调作用; C、优化作用; D、保障作用3、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包括(ABCD)A、规划文本 B、规划图纸 C、规划说明书 D、基础资料汇编4、风景名胜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ABCD)A、风景名胜资源系统 B、旅游服务系统 C、居民社会经济系统 D、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系统5、保护培育规划的原则(ABCD )A、完整性 B、真实性 C、原生性、多样性 D、适宜性6、游人容量的量测主要包括( ABCD )等基本容量。A、游览空间容量 B、设施容量 C、生态容量 D、社会容量7、游线的选线应满足( B )的原则。A、自然融于形式的原则 B、形式融于自然的原则 C、整体融于局部的原则 D、局部融于整体的原则 8、游线一般可以分为( ABD )几个级别。A、主干道 B、次干道 C、异形路道 D、游览步道9、客源市场具体可定为( BCD )级级别。A、特级客源市场 B、一级客源市场 C、二级客源市场 D、三级客源市场10、游人规模预测的计算指标有( ABCD )。A、游人抵达数 B、游人日数 C、游人流动数 D、游人开支总额11、一般风景区的对外交通道不应低于国家规定的(C )公路标准,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游人量较多的风景名胜区,一般要按(B )公路标准来进行规划建设。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国道12、风景区内的供游览者步行游览的通道,具有(ACD )作用。A、组织游览 B、组织货运 C、集散游人 D、联系景点13、土地资源的(AB )特性是影响风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的重要因素。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社会特性 D、法律特性14、土地所有制是土地重要的( BD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社会特性 D、法律特性15、土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有(ABCD)。A、经纬仪测图 B、平板仪测图 C、航空遥感调查 D、卫星遥感监测和机辅制图16、风景名胜区的效益估算有(ABC)A、生态效益估算B、社会效益估算 C、经济效益估算 D、美学效益估算四、简答题:1、风景名胜区的功能。(1)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历史文化信息;(2)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3)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与国民素质提高;(4)通过合理开发,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协调。2、简述国家公园的功能。(1)提供保护性环境;(2)保护生物多样性;(3)提供国民游憩地、繁荣地方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国民环境教育。3、风景名胜区规划的3个主要方向。(1)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培养;(2)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经营。4、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 (2)择优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 (4)调控性原则;(5)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5、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特点(1)方法的科学性; (2)空间的地域性;(3)系统的复杂性; (4)内容的相对性;(5)实施的可操作性。6、风景名胜区的服务设施系统的调查主要包括哪些?风景名胜区的服务设施系统是接待游人游览、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基础支撑。服务设施系统的调查主要包括:a、 现有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交通状况,旅游汽车、出租车、观光游船、车站、码头的数量和质量;b、 饭店、旅馆、农舍式小屋、度假村、野营帐篷等多种住宿设施的规模、数量、档次、功能及接待能力;c、 参观的规模、数量、分布情况、名特小吃与特色菜肴;d、 零售购物、邮电通信、医疗服务等业务的分布与服务情况。7、简答风景名胜资源分类的主导要素答:(1)地质地貌特点以及其他的自然条件特点,如植被、水文、气候、天象等;(2)观赏的视觉效果和审美特色;(3)人文因素的特点及其在该风景名胜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8、开展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目的。答:开展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内各型各类的景观资源,特别是对整体景观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保护与利用方面的评价,从强化景观整体功能出发,明确所规划的地域风景名胜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特有景观在风景名胜区中的占有量以及稀缺程度,揭示各种构景成分在景观结构和时空配置中的关系,从而为规划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9、划定风景名胜区范围的原则(1)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2)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3)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4)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0、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分区中应遵循的原则(1)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一致;(2)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3)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单元界限的完整性。11、保护培育规划的重要性(1)有利于使风景资源价值更明确、更持久地体现;(2)有利于将保护提到综合性保护的高度;(3)有利于突出风景资源保护的重点和难点;(4)有利于协调因保护带来的矛盾;(5)有利于争取对保护工作的投资;12、保护培育规划的基本内容(1)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和因素;(2)依据保护对象的特点和级别,划定保护范围;(3)依据保育原则制定保育措施,并建立保育体系;13、核心景区保护规划的内容(1)科学划定核心景区范围;(2)确定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3)落实核心景区的保护责任;(4)加强对核心景区保护工作的监督。14、景区结构布局的原则(1)层次性,处理好局部、整体、外围的关系;(2)协调性,解决规划对象的特征、作用、空间关系的有机结合问题;(3)发展性,促进风景区有序发展,协调各组成部分,为整体最优创造理想条件;(4)特色性,构思新颖、体现地方和自身特色。15、景区的组织应遵照的组织原则(1)依据景源内容与规模、景观特征分区、构景与游赏需求等因素进行组织;(2)使游赏对象在一定的结构单元和结构整体中发挥良好作用;(3)应为各景物间和结构单元间相因借创造有利条件。16、游赏项目设计原则(1)适应性原则;(2)特色性原则;(3)体验性原则;(4)整合性原则(5)持续发展原则17、典型景观的特征第一,能够提供给旅游者较多的美感种类及较强的美感强调;第二,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能深刻地体现出某种文化的特征和精髓;第三,在大自然变迁或人类科学文化发展中具有科学研究价值。18、典型景观规划的目标答:是为了能使景观发挥应有的作用,规划中应在保护的基础上突出其景观特征,充分考虑其在风景区中的所处地位,合理组合典型景观和其他景观,制定科学的游览规划,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使其能长久存在,永续利用。19、典型景观规划的原则(1)保护典型景观的本体及环境;(2)挖掘和利用典型景观的景观特征与价值;(3)妥善处理典型景观与其他景观的关系。20、植物景观保护与优化的原则(1)地带性植被保护与恢复演替原则;(2)景观多样性与发展地方景观特色原则;(3)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结合原则;21、植物景观规划中应符合什么规定?(1)维护原生种群和区系,保护古树名木和现有大树,培育地带性树种和特有植物群落;(2)因境制宜地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适地适树的原则扩大林地,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优势,改善风景区的生态和环境;(3)利用和创造多种类型的植物景观或景点,重视植物的科学意义,组织专题游览环境和活动;(4)对各类植物景观的植被覆盖率、林木郁闭度、植物结构、季相变化、主要树种、地被与攀援植物、特有植物群落、特殊意义植物等,应有明确的分区分级的控制性指标及要求;(5)植物景观分布应同其他内容的规划分区相互协调;在旅游设施和居民社会用地范围内,应保持一定比例的高绿地率或高覆盖率控制区。22、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风景区道路系统规划应与风景区游赏系统规划相结合,把道路作为风景游赏的重要组成部分;(2)合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地选线,同当地景观和环境相配合;(3)对景观敏感地段,应用技术手段进行检验,提出相应的景观控制要求;(4)不得因追求某种道路等级标准而损伤景源和地貌,不得损坏景物和景观;(5)应避免深挖高填,因道路通过而形成的竖向伤面的高度或竖向砌筑面的高度,均不得大于道路宽度。并对创伤面提出恢复性补救措施。23、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1)合理利用地形和现有道路,规划不同功能的道路;(2)考虑风景区整体环境和功能布局的要求;(3)快捷化的外部交通体系;(4)网络化的内部交通体系。24、风景区停车场设计原则(1)一般在对外交通和内部游览专用车行道接口处以及对外交通和步行游览道接口处规划设置停车场;(2)宜采用当地的材料铺设地面;(3)在设计允许的坡度范围内,宜顺应原有地形的起伏,不必强求平整;(4)在停车场周围应利用乔木、灌木、微地形等进行视觉遮挡,以减少对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25、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1)严格控制人口规模;(2)建立合理的居民点体系;(3)建立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4)引导和控制产业发展方向。26、简述世界旅游市场变化的趋势(1)旅游市场的需求主体是单身贵族、上班族、小家庭、退休者或接近退休年龄者,旅游者有更成熟的休闲游憩计划;(2)世界旅游市场趋向于老年旅游市场开拓;(3)旅游者接受教育层次更高、体格更健壮,旅游产品需求更趋专业化;(4)年轻旅游者较为富有、流动性大、有追求独特的休闲经历(如健身俱乐部、野外探险、度假);(5)传统式的、家庭去想的休闲娱乐活动增长较慢;(6)观光客逐年下降,非观光客逐年上升。27、土地资源评估的任务(1)通过对风景区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功能和性质的评估,为预测土地利用潜力、确定规划目标、平衡用地矛盾提供科学论证,也为风景区的土地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2)通过评估,建构风景区土地资源的合理的利用结构,并使风景区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3)通过评估,为发挥整体效应、宏观效应提供经验,为不同类型景点的建设准备条件。28、风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的原则(1)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2)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耕地;(3)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风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29、风景区各类用地的计算步骤。第一步,根据对风景区进行实际调查的材料,计算出风景区各项用地的构成和风景区总用地;第二步,确定近期和远期的用地指标,并计算出风景区规划期的总用地;第三步,在最后定案的风景区土地规划总平面图上量出各种用地的数字,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经过调整后,编出最后的风景区用地平衡表。30、供水管网系统布置原则(1)供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可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方式,总体布置成环状,局部地区可采取枝状;(2)根据规划用水区域地形条件,沿现有或规划道路敷设,并尽量避免在重要道路下敷设;(3)风景区供水管网的布置充分考虑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需要,留有余地。31、雨水管渠系统规划原则(1)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按照高水高排、滴水第排的原则,以最短的路线和较小的管径,将雨水就进排入临近的河湖、洼地等自然水体,不需另行处理;(2)雨水灌渠沿道路敷设,干管设在排水区的低处道路下;(3)设计管径时,注意,雨水支干管最小管径300mm,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雨水连接管最小管径200mm,设计坡度不小于0.01.梯形明渠低宽最小0.3m。(4)雨水渠的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一般不小于0.7m;在冰冻深度小于0.6m的地区,可采用无覆土的地面式暗沟。3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审批 规划编制完成后,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的规定,各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审批,须遵循如下规定:(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详细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审批。(2) 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详细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审批。(3) 风景名胜区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查阅。风景名胜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服从规划管理。风景名胜区规划未经批准的,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各类建设活动。(4) 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范围、性质、保护目标、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以及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游客容量进行修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对其他内容进行修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备案。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修改风景名胜区规划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33、申请设立风景名胜区应当提交包含哪些有关材料?(1)风景名胜资源的基本状况;(2)拟设立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以及核心景区的范围;(3)拟设立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保护目标;(4)拟设立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条件;(5)与拟设立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协商的内容和结果。34、风景区的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原则(1)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2)充分考虑历史、当代、未来三个阶段的关系,科学预测风景区发展的各种需求;(3)因地制宜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4)使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功能安排和项目配置、人口规模和建设标准等各项主要目标,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趋势及步调相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