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医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ppt_第1页
课件:医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ppt_第2页
课件:医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ppt_第3页
课件:医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ppt_第4页
课件:医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医学中的 科学思维方法,感悟思维的本性,学会思维的技巧 掌握思想的逻辑,获得真理的认识,第一节:科学抽象与科学解释 第二节:科学思维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科学抽象与科学解释,一、科学抽象 (一)概念与作用, 概念:科学抽象是透过现象、提取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即在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其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也就是透过表面,深入里层、抽取代表事物本质的内部矛盾及其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抽象的特点是排除个别的相异点,寻求一般的共同点,从个别把握一般,在特殊的基础上掌握普遍,从而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比较深刻地、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抽象的层次,人对自然客体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这样一个无止境的科学抽象过程。一般表现为:(1)初级的抽象,是对事物表面特征的抽象;(2)科学的抽象,是对单一或某类事物深层次的本质与规律的抽象,结果表现为科学的概念、定理、定律、原理等;(3)哲学的抽象,是对整个宇宙事物最一般特征、规律与本质的抽象,表现为哲学的范畴和规律。, 科学抽象的作用,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必须向理性思维过渡,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通过事物的现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达到科研的目的。科学抽象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首要手段。 (1)透过现象,进入本质,达到规律性的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既对立又统一,“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科学抽象的作用,(1)事物的现象是丰富多样的,而本质则是隐蔽而恒定的。科学抽象的作用在于,透过事物的多样性,挖掘事物的本质,区分事物的真象与假象,以更深刻的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反复的抽象,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从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以至无穷。,科学抽象的作用,(2)舍去其它,力求纯粹,通过考察事物典型的运动过程或共同的关系,来认识事物的典型特征,即去除偶然性,捕捉必然性;去除次要的方面,抓住主要的方面,暂时放弃与研究目的、主观需求无关的方面,而抓住研究目的需要的方面。 (3)形成概念,获得判断与推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抽象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来认识事物的多种不同的属性与规律,而抽象所形成的概念,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手段。,(二)科学抽象的基础与过程, 科学抽象的基础,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它的可靠性建立在科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即感性材料的客观可靠性、全面系统性是科学抽象正确性的前提。反之,如果不能充分地占有材料,仅依靠个别的、零碎的事实基础进行抽象,那么就难免闹出笑话来。,科学抽象的基础,在取得真实可靠、完整的感性材料之后,抽取什么、舍弃什么,是按照逻辑规则和事物内部及外部之间的本质联系来整理,并在抽象后形成概念;而科学抽象的结果概念的真理性问题,仍然要由实践来检验。, 科学抽象的过程,(1)思维活动的三个发展阶段 感性的具体:通过感官获取的事物外表的形象表象,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即感性的具体。它具有丰富性、直观性、混沌性的特征,是科学抽象的基础,科学抽象的过程, 抽象的规定:感觉的东西我们并不能直接地理解它,而要通过思维的抽象。思维运用比较、分类、类比等抽象和概括,对感觉、知觉与表象进行理性的提升,从而达到抽象的规定。即依靠思维从大量的经验材料中抽取事物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达到对事物的各个方面的本质的认识。通过区分必然的本质方面与偶然的现象方面,形成对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就构成一个抽象的规定。,科学抽象的过程, 思维中的具体:当获得对某一事物的各方面的抽象规定时,我们还没有达到对该事物的整体的认识,还必须把各个方面的抽象规定综合起来,达到思维中的具体,也就是把事物的全部联系在思维中完整地复制出来,实现众多规定性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思维中的具体能够再现感性的具体,但它却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此时它已经是理解了的东西,而理解了的东西我们就更能深刻地感觉它。,(2)科学抽象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的具体向抽象的规定的飞跃,它使我们把某一方面表象的东西概念化;第二次飞跃是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是把各方面的概念综合系统化,从而实现在思维中更深刻、更本质地再现感性的具体。,(3)科学抽象的四个步骤, 去伪存真,是定性的抽象,是思维抽象的第一步工作,正如我们想提炼一堆矿石,首先要将非矿石的石块清除一样; 去粗取精,是定量的抽象,就好像是把矿石中混杂着的其它杂质去掉一样。科学抽象就是要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些特征抽取出来,而把这一事物包含有别的事物也含有的特征放到较为次要的地位中去。 由表及里,由单个事物的表层的层层抽象,达到对这一事物的完整的认识。 由此及彼,由单个事物的本质向一类事物的本质过渡,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等方法,将典型事物的特征提升为一类事物的特征。,二、科学抽象的成果,(一) 科学概念 概念是在科学认识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科学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结构的基本单位,科学是通过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概念也是任何科学理论的基础,是科学这一“知识之网”的网上纽结。人类科学认识的新成果,归根到底凝结于科学概念之中,,“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列宁说:“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 不仅如此,人类全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所形成的认识成果也都是概念,它是人类文化遗传的“媒密”。, 科学概念的逻辑特征, 可确定性,即科学概念要具有逻辑上的可确定性,它来自事物本质的确定性和实在性,可通过实验手段来表征。科学允许有猜测、想象和假设的成分存在,但其概念又必须能与现实或历史上的某个概念之间构成可演绎的网络,从而得到某种逻辑上的支撑。, 可检验性,爱因斯坦曾明确主张:“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地必然的,或者是先验地正确的,唯一地决定一个概念的生存权的是它同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可变动性,任何科学概念都不是凝固的和绝对不变的。科学概念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能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修正甚至更新,科学概念是与时俱进的。, 科学概念的抽象方法:,(1)抽取共同点,因为事物的本质总是通过共同点表现出来,为此,首先必须要做的是比较和分析。 (2)限制思路,抓住重点,抽取本质;事物本质的东西必然是共同的东西,但共同的东西不一定是事物的本质。 (3)理想地复现对象,在处理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时,还要对概念的要素进行辩证综合,并进一步理想化,做到理想地复制对象。如没有大小的点,没有长短的线,没有厚薄的面。,(二)科学规律, 内涵与外延:科学规律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的关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的关系与的必然趋势就是稳定的、普遍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科学规律的外延指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是人们对这些规律的主观把握与科学表述。, 特征:,凡规律都具有客观性,即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但这并不是说规律的表达不受主观形式的制约,不受个别人物的影响,而是说规律总是表达一定客观真理内容的东西,但又总要通过某个具体人物来表达。, 科学规律的分类,(1)确定性的因果关系,反映必然规律,以全称陈述表达:“若一种规则性毫无例外地在所有时间和所有地方都被观察到,这就是必然规律的形式”。“凡人皆死”,就是一个全称陈述的必然规律。 (2)随机性的统计关系,反映的是统计规律,以概率陈述来表达:“有些规律断言一种规则性只以一定的概率出现,而不是在所有的场合下出现,这种规律就是统计规律”;统计规律刻画的是事物发展的“大数现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三)科学符号,什么是符号?符号是一定的可感知的物质对象,它在储存传递另一对象的信息方面充当另一对象的代替物。语言、文字是人类最普遍地使用着的符号系统,其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是自然语言符号系统:即社会中历史形成的各种民族语言。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其多义性、歧义性,语法结构不够严谨和统一,一旦转换成科学符号来表达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时,就会引出差错甚至悖论来。为此,人们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即科学语言系统)。,科学语言系统,科学语言系统用以表示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表示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使语言符号保持其单一性、无歧义性和明确性。 科学内部的书面交流排斥日常语言,但科学活动的过程不能排斥日常语言。事实上,科学语言以日常语言为基础,日常语言以科学语言为升华。一切科学概念、陈述和理论都沉浸在日常语言、日常生活方式之中。科学不可避免的要诉诸日常语言来澄清科学的意义。,三、科学解释,(一)解释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科学研究的问题程序,首先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来了解现象与事实,即回答“有什么”;其二,是要搞清楚事实同理论之间的关系,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三,要搞清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最后要搞清楚实际中应当怎样做,即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科学解释是运用已有的理论、科学定律等对现象进行论证和说明,主要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科学解释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逻辑推导、类比或模型,用规律统一来说明现象,从而获得事物本质的理解。科学解释的主要方法有:归纳概率解释、演绎规律解释、现象学解释、还原论解释、整合论解释以及因果律解释。因果解释是寻找证据,回答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的认识过程,是回答“为什么”层次上的、本质意义上的科学解释。对一个概念下定义,应当坚持“六个必须”。,科学解释的意义,科学解释以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逻辑推导、类比或模型,用规律统一来说明现象,从而获得本质的理解。科学解释还可以将描述一事物各种属性的经验定律联系起来,并阐明各种经验定律的相互关系。,(二)解释的主要方法, 归纳概率解释,归纳解释是概率陈述,解释者与被解释者间的关系是一种或然性关系。如吸烟和肺癌的关系,多数肺癌患者有吸烟史,但并不是所有吸烟者都必然患肺癌。,归纳概率解释,多数不患肺癌 少数成为 少数是 多数是 少数成为,肺癌患者,吸烟者,不吸烟者, 演绎规律解释,以前提为真的命题(即解释者无须再解释的理论或科学定律)推论出被解释者(当下的解释现象)的情况。例如金属是导体,铁是金属,铁必然是导体。可见,演绎规律解释是一种必然性关系,只要大前提为真,其结论必然可靠。, 现象学解释,以经验现象解释纯粹的现象,纯粹的本质。例如以大红、桃红、水红、粉红、紫红、枣红、品红、嫣红、朱红、杏红等众多红颜色的物体中解释和把握红的本质;从不同的病人症象中理解和把握某种疾病的本质等。现象学解释的特点是把握对象的本质靠洞察和直观,而不是靠逻辑思维。处于描述性为主要特征的学科中经常采用现象学解释的方法,例如地质学的地形地貌观察,临床学的疾病病象观察等。, 还原论解释,把复杂事物还原为简单的动因或要素,并以已理解的简单事物来推论解释复杂事件的一种解释方法。还原论解释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主张尽可能在低的层次上解释和说明系统整体的行为;例如用基因来解释人的生命现象(生、老、病、死),用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的运动规律来解释人的生命现象和社会的运动规律等等。, 整合论解释,还原论解释的一个偏差是,系统并不完全等同要素的总和,系统总有高于诸要素的新质。用低层次的本质和规律来解释高层次的本质和现象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即整体总是大于各部分之和。因此,二战后随着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整合论也随之而出现。, 因果律解释,说明制约某现象发生、某规律存在的原因,回答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也是追溯事物间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最初动因。因果解释是寻找证据,回答事物发生的内在机制的认识过程。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谋求这种科学的因果解释,即“求以致知”,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是也。,四、科学定义,定义就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 科学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科学定义的逻辑规则, 必须是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特征下定义,而且言简意赅,一般以不超过16字为宜。一个事物的属性往往具有多元性,定义所选择的概念首先要考虑的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特征,其次才是某种特定的需要。例如“人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与“人是具有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类生存动物”,两者强调的内涵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反映人的本质属性上大致是一致的。, 必须要保持被定义概念的前后一致性,当一个概念可能蕴含多种内涵时,定义必须指称特定的内涵,并保持前后一致;若没有特别的说明,一般在一篇论文中或一本书中,只能对同一个概念下一个定义。, 必须明确指出被定义概念的类属和它在这个类属中的种差。“人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这个定义中,种属是“动物”(自然属性),种差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社会属性与思维属性)。, 必须避免定义中存在有尚待再定义的概念。“人是具有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类生存动物”这个定义中,什么是“类生存”就需要再定义。在专业术语的定义中,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必须注意避免循环定义与同义反复,即被定义概念与定义概念之间不能存在交叉与依赖关系。如:“自然选择就是指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两个定义就是循环定义。, 必须穷尽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如“科学方法就是自然科学方法”这个定义就将工程技术方法、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排斥在科学方法之外,因而就不能被称之为一个完全的定义。,第二节: 科学思维方法,比较、分类和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是科学思维最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它们都有各自的客观基础、逻辑规则、作用与局限性,同时它们又相互依存。我们应当把它们用到恰当的地方,并注意其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更不能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一、比较、分类与类比,事物的相同点与差异点的对立统一,即事物之间在时间和空间形态上客观存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是事物间可以进行逻辑的比较、分类和类比的客观基础。,(一)比较, 概念 :比较是对照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从而确定事物属性(特殊或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 比较的逻辑规则,(1)坚持可比性原则,即对比事物间首先要具有可比性,然后才能进行比较;事物间是否可比,就无条件性和绝对性而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原则上都是可以相互比较的;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和同一性。但就具体的两个事物而言,事物的可比性就具有相对性和条件性,有些事物之间又是难以比较的。,(2)必须在同一关系下对事物进行比较,即比较的属性和指标要一致,比较的背景和环境条件要一致。我们欲对两组病人进行对照观察,以比较某药物的疗效,这就要求对照组的病人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性别、年龄等项基本因素应基本相同。如果存在显著不同,结论就不具有可靠性。,(3)要采用确定和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比较,着重以某一方面的关系作为比较的标准,所取的标准不同,比较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 (4)尽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属性和某种属性的量的程度。为此,要选择与被比较事物内在本质有关的第三者把它们联系起来。,(5)运用比较法研究事物,要在显著不同的事物中寻找共同点,而在显著相同的事物中寻找差异点,即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才能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反之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 比较的作用,(1)初步整理材料: 定性研判,从观察、实验中所获得的往往是一大堆现象和数据材料,只有通过比较来鉴别和辨认事实的真伪,是什么?不是什么? 还要进一步对观察事实和材料进行系统的定量比较,才能明确知道有多少? 相关性研判,必须明了事实同科研目的的相关度,从而选择直接相关和有用的事实材料; 在比较的基础上给事实进行分类;,(2)运用比较法,发现新的科学事实,而忽视比较方法有可能失去科学发现的机会。维勒是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合成尿素的德国著名化学家,但是由于他没有注意把那些呈银灰色的铬化合物与呈银白色的钒化合物区别开来,从而失去了发现新元素“钒”的良机。,(3)运用比较法,可以建立新的科学概念、理论及新学科。例如,比重、比容、比热这些概念就是通过比较法而确立的;比较医学、比较解剖学、比较治疗学就是通过比较方法建立起来的学科。, 比较的局限性,比较只是将所比较的对象的一个和几个方面来相比,而暂时地、有条件地撇开了其他方面,所以比较的结果只是事实整体的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点。如果将一次比较的结果绝对化,乃至以偏概全,就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因此在运用比较方法时,要更多地注意事物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尽量对事物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比较。此外,对科学研究来说,单纯的比较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在比较之后,使用其它方法,并把比较的方法同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克服彼此的局限性。,(二) 分类, 概念 按属性的异同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方法。日常生活中人们把鲸划入水产类与鱼虾为伍,而现代生物学弄清了鲸的本质特征,它是胎生的,用乳汁哺育幼鲸并靠肺呼吸等等,这些本质特征表明:“鲸”并非鱼类,而是哺乳动物。这里就涉及到分类的方法问题。, 分类的客观基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类以比较为基础。人们通过比较,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然后在思维中根据共同点将事物集合为较大的类(在逻辑上称为种概念),又根据差异点将事物集合为较小的类(在逻辑点上称为属概念),分类的结果就是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的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形成各种概念系统,反映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分类的原则,(1)穷尽性原则,从逻辑上说,分类就是把一个种的概念划分为若干属的概念。种概念叫做母项,属概念叫做子项。分类的穷尽性原则是指:划分出来的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外延系指某一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2)排他性原则,即作为分类根据的那个属性在各子项中所规定的范围,应该是互不相容、互不交叉的。换言之,把母项划分后,各子项的外延(或范围)应互不相容。,(3)等级性(层次性)原则,要保证分类的排他性,在分类时必须注意划分的层次性和一次划分只能根据一个标准的原则。 任何分类系统都是有层次的,分类时要逐级进行,而不能有层次跳跃或跨越现象(子项必须保持同一层次)。如生物分类中分成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层次,母项和子项要处于紧密相邻的两个层次,不能在母项和子项之间跨越层次;但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增加亚层次,则是允许的,例如门与纲之间出现亚门,纲与目之间出现亚纲等。在医学领域对病种的分类,往往还伴随类、型、期、级、度的分类方法,但必须注意,这种分类方法并不是一个逐级的体系,它们之间的概念有可能是并列的。, 必须注意在一次分类中,只能根据一个标准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子项的范围互不相容。而分类标准的选择往往又同我们分类的目的相关。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有系统地认识客观事物,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系统的事实材料,就必须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关系作为分类的根据或标准。, 分类的作用:,(1)认识科学规律的基础,将大量的事物进行分类,能够形成种或类的概念,然后对同种或同类的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概括出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打下基础。恩格斯说:“没有种的概念,整个科学就没有了。科学的一切部门都需要种的概念作为基础。”医学界病种及病种相联系的概念,是整个医学研究赖以进行的基础。,(2)做出科学预言,分类具有科学预言的功能,根据在于科学的分类系统反映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在分类的指导下往往可以预见这个系统范围内尚未发现的东西。例如: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表中留下空格,并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类硅(锗)等未知元素的存在;,(3)方便系统检索,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人们迅速查找资料提供方便,能建立起快捷的检索系统。图书馆、大工厂的材料仓库,计算机的信息库等,它们的正常运转都得益于科学、合理、简明的分类方法。,(4)建立起分类学科,分类不仅是各门学科进行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而且还是形成一些以分类方法为主的学科,如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图书分类学,材料分类学等。在医学领域内,疾病分类学就是一门专门研究对疾病进行科学分类的学科。, 分类的局限性:,(1)导致概念、范畴的凝固化,是分类方法本身局限性的一个表现。如二分法常常对一些中间状态无法分类,把物质分为导体和非导体,半导体就无立足之地;始祖鸟既具有爬行动物又具有鸟类的特征,是从爬行动物向鸟类演化的中间类型;而鸭嘴兽则是现代仅存在的具有爬行特征的哺育动物。,(2)必须随系统的演化和人类的认识而变化,而不能一劳永逸地僵化不变。分类毕竟是根据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属性而进行的比较相对的划分,它既难以全面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和区别,而只是粗放地、近似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自然系统,也不能自动地随客观系统的演化和科学的发展、人的认识的进步而进步;分类工作必须随科学的发现而不断地重新进行。,(三) 类比, 概念: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不同对象的部分属性相似,而推出这两个或两类对象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 类比的客观基础 类比也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类比的作用,(1)类比解释:是用一个特殊事物的已有知识去说明与其相似的另一个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它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明,而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确切的科学解释,目的是为建立科学假说和技术应用提供先导说明。因为这种比喻性的解释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易直接观察到和不易理解的现象。,卢瑟福提出的:“原子行星模型,原子核,电子,据说物理学家卢塞福(E. Rutherford)的 著名假设:电子环绕原子核旋转就来自 比较原子系统与太阳系的相似性。,(2)类比启发,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类比法是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它能够开阔研究者的视野,形成丰富的联想,开拓多条思路,使人们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往往能够从某个类比物上获得启示,摸索到解释研究对象的正确途径,尤其在只掌握少量的同类事实难以进行归纳综合的情况下,用类比法来提出假说,常常出人意料而颇见成效。,(3)类比模拟,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制造出一个研究对象的类似物,在这个类似物上再现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过程,如仿生学研究。, 类比的局限性,类比受其客观基础的限制,同一性提供类比推理的逻辑依据,而差异性限制了类比结论的正确性。由于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结论不一定可靠,因此类比法只能用于探索性的设想、比喻性的说明、近似性的模拟和发散性的构思,而不能作为证明的手段。 我们可将基因组想像成为一本书。其中的二十三章,各称为染色体。每一章都包含好几千个故事,称为基因。这本书有十亿个文字差不多与八百本圣经一样厚。(23对染色体, M. Ridley),二、归纳与演绎,归纳法 概念 归纳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广义地说,归纳法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的方法,逻辑学上又叫做归纳推理。, 归纳法的客观基础,事物的属性存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我们之所以能够使用归纳法的客观基础。 (1) 个别总是包含着一般, (2)一般不能脱离个别而存在 (3)个别不能完全地包含一般, 归纳的分类:,(1)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概括出一般结论的归纳法。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个别性的知识过渡到一般性的知识,结论中的这种一般性知识是个别性的判断中所没有包括的一种新知识,因而是认识的前进与上升。,完全归纳法有两个特点:, 它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结论中下判断的对象完全等同于前提的集合,故它是一种必然性的推断方法。 完全归纳法要求完全枚举一类事物中的所有因子,所以这种方法不能用于有无穷因子的类上。完全归纳法也可以叫做穷举法。,(2)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对象具有某一属性推出该类事物也可能具有同一属性的归纳推理方法。这里主要介绍简单枚举法。简单枚举法是以某类事物已被观察到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并从未发现相反(或相矛盾)的情况为依据,推出该类事物所有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方法。,应用简单枚举法的条件,一般说来,运用简单枚举法归纳、并进行合理推导时,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要在尽可能枚举大量事例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反例; 所例举的个别事件要尽可能在各种多样的条件下重复验证,并得到可靠的结果; 没有任何公认的观察事实和推导出来的普遍性结论发生冲突。,简单枚举法结论的或然性,简单枚举法由于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因而结论是或然性的。即使大前提中所枚举的各种情况都是正确的,也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因为仅仅根据过去、现在未发现反例,但却不能保证今后永远不会发现反例,尽管其结论已经经过了亿万次的验证,仍难免被新的事实发现而一次就被推翻。, 归纳法的作用,在对客观事实进行逻辑抽象的过程中,归纳法是从事实得出概念、判断的基本手段,使认识有一个可靠的基础;因此,归纳法在经验的科学中起特殊重要的作用。自然科学中的经验定律、经验公式大都是运用归纳法总结出来的。达尔文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归纳法可以使科学工作者从个别的特殊的科学事实中看到真理的萌芽,归纳出一般性结论,进而提出假说;还可以为合理安排实验提供逻辑依据,对科学实验提供指导。, 归纳法的局限性,一般说来,归纳的结论是或然的,人们总是难以穷尽所有的个体事物,一旦出现一个反例,归纳的结论就被否定。“凡天鹅都是白的”就曾经历过亿万次的证实,但在澳大利亚发现一只黑天鹅时,结论也就被推翻。,黑格尔说:“每一种归纳总是不完备的”,列宁更明确地指出:“以最简单的归纳方法所得到的最简单的真理,总是不完全的,因为经验总是未完成的。”,(一) 演绎法, 概念:是从一般性前提出发,推出特殊性的结论的思维方法,简言之是从一般推出特殊的思维方法 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是必然性推理。这种推理,只要前提正确,推理过程中又严格遵守推理规则,其结论就必然可靠。,(三)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客观基础相同 归纳与演绎互为条件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 归纳和演绎相互转化,(一) 归纳、演绎和类比的关系,一 般 归纳 演绎 特 殊 特 殊 类比,三、分析与综合,概述 概念:(1) 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和特性(属性、要素、单元、层次、阶段、环节)等而分别加以考察的方法。(2) 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在思维中把分解开来的考察之后的不同部分的方面,再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客观基础,分析和综合都是以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依据,即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思维主体可以按照认识对象的特征进行思维中的分解与组合,以及实验中的分解与组合。, 分析的作用, 解剖整体,熟悉要素(单元);即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使研究成为可能。列宁曾指出:“如果暂时不把不间断的对象割断,不使活生生的对象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 深入底层,了解细微而使认识深化; 透视表面,把握本质,认识只有在搞清楚事物的各个细节之后,才有利于综合时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的局限性, 割裂了联系,导致孤立; 囿于局部,容易忽视整体; 陷于静止,导致片面;,综合的基本作用, 抓住联系,复现整体,即重现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通过低层,跃迁新质,即重现事物的整体效应。因为事物的整体效应是事物内部诸要素单独存在时所不拥有的新质。,综合的局限性,综合本身并没有固有的局限性,但“臆想的综合”、“机械的综合”往往导致错误,(二)分析与综合的具体过程, 初级的分析与综合 运用的逻辑是关于部分与整体可逆的分解与加和原则,其分析和综合都是机械的、简单叠加的。以分析为主的还原方法,基本研究特点就是把事物一段段地分析研究,着眼点是要把事物分成各个细节(部分),找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对事物采取分门别类、逐层研究的方法,逻辑程序是先分析而后综合,是一个单向进行的思维过程。,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分析的方法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辩证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把作为整体的复杂的研究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和要素; 分别考察它们的状态、性质和特征; 把复杂的运动还原为简单的运动形式,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理论去解释说明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以比较它们在整体中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