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模拟卷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一、选择题1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授土”,司徒“授民”。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A周天子器重有望成为全国大宗的诸侯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非同姓亲族分封当以礼待之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典型体现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被废除 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4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5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7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尚书令 D刺史8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9左图是古代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10下列诗句所述内容哪些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 A B C D1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12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13“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A实行郡县制 B建立宗法制 C推行行省制度 D设立刺史14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15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 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与前代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2)概括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二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材料三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1B“授土”、“授民”表明鲁国国君从周天子那里得到土地和人口,权力来源于周天子。2C山东简称鲁,来源于分封制下的鲁国;山西简称晋,来源于分封制下的晋国。3C上述材料反映出分封制度遭破坏,但不是被废除,故选C。4A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意味着对祖先的敬重。追根溯源,应是宗法制的影响,故选A项。5D由“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A虽然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观点;B、C显然错误。6A从史记记载的“更名号”的背景看,皇帝名号是统一后出现的。7B太尉掌管军事,尚书令属于宰相之一,只有御史大夫和刺史具有监察职能,而御史大夫出现在秦朝,刺史出现于汉武帝时期,故选B。8C材料描述的是郡县制,在这种制度下,地方官员主要是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不需要定期朝觐皇帝、监督百官,也没有世袭权,故C项正确。9D西汉年间刺史是监察官员,东汉刺史权力逐渐扩大,不但掌握监察权还掌握行政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10C科举制的实行,使庶族地主可以通过考试成为高官,打破了士族对官吏的垄断,沉重打击了士族势力,就是科举制实行的结果;是九品中正制,士族把持高官的结果;是士族势力衰落的表现,这是农民起义打击的结果。11B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官制,加强了皇权,而不是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2C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反映出的宋朝出现的冗官现象,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故C项正确。A项是现象,B、D两项是次要原因。13C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是行省制度。14C从材料“本无相名”“票拟”“六部”中可以推断出其为明代的内阁大学士。15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因此皇帝经常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此邮票的用意即在此。16.解析第(1)问应解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注意分封的主要对象以及天子、诸侯君臣关系的变化;“影响”应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统治等角度来说明。第(2)问应抓住材料中“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这一观点,说明作者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二者都有不利因素。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改革应适应社会发展等方面阐述即可。16(1)变化: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持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2)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地方权力的过大和国家分裂;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过大,影响地方的建设(或容易产生君主专制和独裁);应该在郡县制中加入地方分权的因素。(3)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将中央集权和适当的地方分权相结合;制度的实施一定要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17.解析第(1)(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联系元朝的政治制度以及明朝加强皇权的目的进行回答;第(4)问注意围绕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发展来分析,从而得出其基本趋势和主要影响。17(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与培训材料
- 高中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教材及测试题
- 公路养护项目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产品销售话术与客户沟通技巧
-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实操手册
- 劝学篇福泽谕吉课件
- 五年级上册数学口算训练题目
- 劳务派遣合同风险防范及范本
-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理解训练试题
- 2025年士官套改理论考试题库
- 化工厂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实施方案范文一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人才发展常识试题及答案
- 肌肉骨骼疾病防治课件
- 信访驻京人员管理办法
- 肿瘤免疫治疗及护理讲课件
- 成都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数学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护理查房
- 田英章临欧楷《心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