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材解析).doc_第1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材解析).doc_第2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材解析).doc_第3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材解析).doc_第4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材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甲骨文名称由来和甲骨文的字形结构特点,了解我国文字演变的历史规律。掌握我国最早的有关日食、月食的记载,知道有关天象的记载对于研究古代历史的意义;掌握我国先秦时期历法的成就,知道扁鹊的四诊法。了解屈原的生平经历和他创作的新体诗歌,理解离骚的艺术成就和对屈原的评价;掌握先秦时期我国音乐成就。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代汉字六书法则的讲解,对照甲骨文,使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商代历法成就的学习以及战国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精准的天文历法知识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对先秦时期我国科技成就的总结归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先秦时期我国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取得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对先秦祖先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我们今天有关历法以及节气的由来以及中医学的渊源;通过屈原及代表作离骚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屈原高尚的道德节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甲骨文、商代历法、诗人屈原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三、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学习法、讨论法四、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 课时一课时六、 教学过程导课: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就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我们经常提到中华文明,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寻找出答案。好,我们来看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板书)师: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就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意识形态、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融合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国家的诞生,一种文明就正式形成了。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如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最终汇合到中原大地,随着夏朝国家的诞生,中华文明就正式形成了。师: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沉淀,是人类对自身生活理想和需求的表达,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活。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是可怜的,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更是可悲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五千年辉煌灿烂文化的国度,更应该是在座每一位同学应当引以为荣的事情。现在,大家就要好好提起精神,来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开始。(板书)一、文字的演变师: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出现的,原始社会时期没有发明文字,原始人就采用结绳记事的办法,PPT到了公元前四五千年的黄帝时期,大家记不记得黄帝时期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诸多的文明成就,其中有一项就是仓颉造字。相传仓颉造字“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这段传说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了文字的萌芽。1、 汉字的产生过程师:目前史学界认为,我国的汉字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发展演化而来的。师:PPT 汉字产生图 原始陶器的刻画符号根据考古学家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画符号和良诸文化陶器玉器刻画符号显示,其形体已经接近甲骨文。夏朝的偃师二里头文化、郑州二里岗文化遗址也都发现了陶器刻画符号,其中多数已近似象形甲骨文。2、甲骨文的发现到了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甲骨文是在清朝末年,被著名的学者王懿荣发现的,当时,河南安阳的农民都在挖一种叫龙骨的东西,把它当药材卖给药店,王懿荣在一次买药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刻着药材上的符号,发现它和青铜器上的铭文很接近,王懿荣断定它是一种比铭文更早的文字,于是,他去药店把所有带字的药材全都买了回来,加以研究,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PPT 甲骨文图片3、甲骨文是什么?名称由来因为这种文字是刻着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将其称为甲骨文。通过研究,考古学家断定它是商朝时期的文字,并且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目前甲骨文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经释读的甲骨文单字有一千多个。我们来看几个甲骨文单字。PPT 甲骨文单字 4、甲骨文的字形结构特点马字象形,休会意;形声案、杆;指事本、末;转注老、考;假借自总结:从这几个字例可以看出,甲骨文从字形结构看,已经具备了今天汉字六书的基本规律,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了。这样,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代开始。4、 汉字的演变过程PPT 汉字演变图表格,学生看书填空到了商周时期,又出现了比甲骨文更加规范的金文,又称铭文,因为是刻在青铜器上,所以称为金文。商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字很少,西周时期,铭文的长度逐渐增加,目前发现的最长的青铜器铭文有近500字,就是西周时期的毛公鼎。PPT 毛公鼎古代,金的意思是金属。西周晚期,出现了大篆,秦小篆,秦汉隶书;魏晋楷书,现代简化字。文 字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出现时间商朝商周时期西周晚期发展趋势由成熟走向规范,字数由少到多;书写材料由龟甲、兽骨到青铜器再到竹简和丝帛;书写材料由刀变成毛笔 从汉字的字型演变上看,我们可以发现汉字是怎样由最初的象形文字一步步进化为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化字的。6、书写工具的变化除了汉字本身的演变之外,先秦历史中人们的书写工具也发生着改变,由最初写在龟甲、兽骨上到青铜器金属饰品上,再到战国时期的竹简和丝帛上。战国时,人们已经使用毛笔。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师:除了文字之外,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在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42页第二目的内容,完成这张先秦科技成就表。学生填图完成朝代成就地位天文商代甲骨文中有关于日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准确周朝诗经中有关于日食的记录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战国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历法夏朝有了历法“夏历”今天的农历来源于夏历商朝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历法逐渐完备战国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医学战国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要点讲解:1、记载日食的甲骨文请大家看43页左上角的图片,记有日食的甲骨文。我们知道,商朝是一个十分迷信鬼神的国家,当时的商王就是一个大祭司,凡是国家大事,比如战争,农事等,都要记录在甲骨上,进行占卜,而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无法解释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于是就把它作为是上天的一种警示记录下来。书中这幅图就是甲骨文记载日食的记录。2、商代历法我国的历法最早源于夏代,称为夏历,也就是农历。到了商朝,历法进一步完善,当时已经有了一年12个月,每月30天的划分方法。3、24节气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测定了一年当中的24个节气。同学们会背节气歌吗?生:师:PPT 24节气歌师:24个节气的制定,对于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关键作用,直到今天仍被人们沿用。三、屈原和“钟鼓之乐”师:每年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划龙舟,为的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大家猜猜他是谁?生:屈原师:对,他就是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屈原到底作出了什么样的伟大事迹,直到后人尊敬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屈原本人。1、屈原生平PPT 屈原像(爱国情怀,对腐朽贵族的愤恨)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原是他的字。是楚国王室后裔,传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擅长)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掌管出纳号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是为很有才干的政治家。他主张任用贤能,厉行法治,富国强民;对外联合齐国,共抗强秦。但却受到旧贵族势力的排挤和妒忌,他们将楚怀王进谗言,再加上秦国挑拨离间,屈原最终被昏庸的楚王流放。公元前278年,郢都被秦军攻破,屈原忧愤难平,最终于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这位爱国诗人的尸体,用粽叶包了江米投入江中喂鱼。这就是我们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2、离骚屈原不仅是位有抱负的政治家,还是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其中代表作品就是离骚。离骚是屈原在流放中的作品,全诗373行,共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诗中表现了他忧国忧民、不肯与世浮沉的高尚品质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诗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片段。PPT 诗句赏析屈原的高洁品质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不仅赢得了中国人的认可,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3、音乐成就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鼓、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整套编钟。战国时期。1(2008年,湖北咸宁)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A司母戊鼎 B整套编钟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解析:本题考查了战国编钟的出土情况及地位。本题题干中提到“钟鼓之乐”,考察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而在备选项中A、C、D三个答案分别属于青铜器中的礼器、酒器。答案:B2(2007,黄石卷)中国古文字金文隶书甲骨文小篆,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中国古文字产生的先后顺序的掌握情况。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其次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金文(铭文),再次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答案:D3(2008年,湖北宜昌市)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解析:本题由现实生活创设情景,来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传说屈原因救国无门,遭到流放,最终因悲愤于五月初五投江自杀。答案:C4.(2008年,湖北随州市)1978年5月,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整套编钟是( )A青铜器 B陶器 C铁器 D瓷器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由所学知识可知:湖北随州出土了很多战国时期的乐器仅编钟就有六十多件。编钟由青铜铸成,排列在刻满彩绘花纹的钟架上。答案:A5. (2008年,山东威海市)右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个朝代的记载?(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的考查,本题以图文的形式出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甲骨文出现的朝代商朝,便可直接选出答案。答案:B六、同步检测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2商周的“金文”是一种什么文字(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3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的历史有了确切纪年4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C西周 D东周 5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6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