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场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1页
畜牧场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2页
畜牧场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3页
畜牧场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畜牧场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一:养猪设备不规范,对生产不利 养猪设备应便于仔猪哺乳,提高仔猪成活率,不伤种猪肢蹄,延长种猪使用年限,节约能源,不浪费饲料,有利环境控制和污物排放。但目前养猪设备不规范的现象十分普遍,采用钢筋焊接和金属编制的母猪产床对母猪肢蹄伤害很大,缩短母猪使用年限,增加了淘汰率,在产床床面上铺设木板和利用木板制作仔猪保温箱,既不利于清洗消毒,木板容易霉变腐朽,设备更新较快不利于生产又造成浪费。解决方法:采用优质耐用的专用养猪设备 专用养猪设备应包括亩猪分娩床、仔猪培育床、哺乳仔猪保温箱、不同猪群专用的采食槽(箱)、不同规格的自动饮水机,不同猪舍的供暖和通风换气设施以及整个猪场的污水处理设施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母猪的分娩床,多年实践证明,用钢筋焊接和以金属编织网做床面对母猪肢蹄的伤害大,母猪和设备均使用年限短。而目前由燕东畜牧设备厂用镀锌板冲压成漏缝床面前制作的产床和育仔床,不仅漏粪效果好,不伤害猪肢蹄,且使用年限长。而水泥砖式或木板式仔猪保温箱不仅保温效果差,不易挪动,缩小了仔猪活动范围,更不利清洁消毒,木制箱易腐朽,滋生霉菌,对猪健康不利。用玻璃钢制的保温箱较为理想。问题二:选址不当,给环境污染的治理带来困难 以往在建设猪场时,往往将运输、销售等因素考虑得多,而没有全面考虑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以致现有的大多数集约化猪场建设在人口较密集、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交通方便的城市郊区及工矿区,使农脱节,粪便不能及时用于农田、果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猪场本身也因选址不当而遭受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三废”污染。解决方法:正确选址,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与选址,是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的先决条件。我国近年颁布实施的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1782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503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NY/T5033)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HJ/T81)中,对合理选择猪场场址做了相应规定,必须遵循上述标准、规程、规范及社会公共卫生准则,使猪场既不致成为周围社会的污染源,又不受周围环境的污染。一是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养猪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若新建、改建、扩建的猪场选址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上述规定的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二是猪场周围3000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场址应距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学校1000m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000m以上,周围应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三是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了解城乡中远期(20年以上)的发展情况;对于新建不足万头的猪场,从占地、水源、电力和粪便处理、利用环境等方面都应留有发展余地。四是从总体规划和保护环境出发,建场时必须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粪污处理与利用的环境。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方便、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场,既要着眼于近期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环境,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三:畜牧场绿化面积、质量严重不足绿化是畜牧场环境改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不但对猪场环境的美化和生态平衡有益,而且对工作、生产也会有很大的促进。绿化对于建立人工生态型畜牧场,无疑将起着十分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绿化可以美化场区环境,可以吸收大气中有害、有毒物质、过滤、净化空气、减轻异味,可调节场区气温,改善场区小气候,可减少场区灰尘及细菌含量,可净化水源,可减弱噪音,利于防疫、防污染。同时也能起到隔离作用解决方法:1 场区林带的规划 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灌木混合林带或规划种植水果类植物带,乔木类的大叶杨、早柳、钻天杨、白杨、柳树、洋槐、国槐、泡桐、榆树及常绿针叶树等;灌木类的河柳、紫穗槐、侧柏;水果类的苹果、葡萄、梨树、桃树、荔枝、龙眼、柑桔等。 3.2 场区隔离带的设计 场内各区,如生产区,生活区及行政管理区的四周,都应设置隔离林带,一般可采用绿篱植物小叶杨树、松树、榆树、丁香、榆叶等,或以栽种刺笆为主。刺笆可选陈刺、黄刺梅、红玫瑰、野蔷薇、花椒、山植等,起到防疫隔离安全等作用。 3.3 场区道路绿化 宜采用乔木为主,乔灌木搭配种植。如选种塔柏、冬青、侧柏、杜松等四季常青树种,并配置小叶女贞或黄洋成绿化带。也可种植银杏、杜仲以及牡丹、金银花等,既可起到绿化观赏作用,还能收药材。 3.4 运动场遮阳林 在运动场的南、东,西三侧,应设1-2行遮阳林。一般可选择枝叶开阔,生长势强,冬季落叶后枝条稀少的树种,如杨树、槐树、法国梧桐等。问题四:清粪工艺存在的问题 国内集约化猪场清粪方式主要有水冲粪、水泡粪(利用重力自流粪)、人工干清粪和机械清粪等几种。水冲粪或水泡粪的清粪方式可以提高劳动强度,但粪便与大量的水混合后,给后处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粪便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溶于水中,使分离后的固体物料肥效大大降低,而污水处理的有机负荷却大大增加,粪污处理投入相应高,使猪场难以承受。人工清粪的特点是方法简便、投资少,且养分损失小;但缺点是劳动强度较大。我国部分猪场由于惧怕清除粪便的劳动力投入,期望机械清除,故靠加水作为刮粪的润滑剂。然而,机械清粪虽劳动生产率高,但设备的耐用性差且运行费用高,不太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目前许多猪场仍然在采用产生严重污染的水冲粪工艺,且部分猪场采用明沟排污,雨水、污水没有做到分别收集;这是造成粪污任意流失导致环境污染、粪污不能作为资源利用的重要原因。解决方法:推行干集清粪工艺,从猪场排污方式即污染源头上减少排污总量 干(鲜)猪粪由人工收集、经清粪道清除,养分损失小,尿及污水从地下水道流出。其方法:一是可采用有一定坡度的实体地面猪床、低处设污水沟(明沟或上盖铁蓖子)的猪栏设计。二是对分娩舍和仔猪保育舍采用网床,其他猪群采用漏缝地板,其下可不设水冲和水泡粪沟,而设清粪道及排粪沟,网床及漏缝地板靠粪沟一侧用水泥柱支撑,网床及漏缝地板下的地面设10的坡,尿和水由网和漏缝板落下,沿斜坡流入排粪沟,再由沟底最低处的侧地漏经地下排污系统排至污水处理场;漏下的粪便则留在斜坡上,用与粪沟同宽的耙子将其淘入粪沟,再推至单元南墙外的集粪池,由专职清粪工及时推至粪处理场3。目前这种干集清粪技术在天津、北京、上海、广西、湖南等地的一些养猪场内已显示出了优越性。据有关部门调查,一个年出栏万头规模的猪场,每日排污量:水冲清粪方式为150200m3/d;水泡清粪方式为100120m3/d;人工干清粪方式为5060m3/d。由此可见,采用人工干清粪方式比其他两种方式可减少排污总量的1/21/34。 干清粪的目的在于尽量防止固体粪便与尿及污水混合,以简化粪污处理工艺及设备,为大幅度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制作优质有机肥和提高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新建、改建、扩建的养猪场应大力推行干集清粪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将粪及时、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采用水冲粪、水泡清粪工艺的养猪场应逐步改为干集清粪工艺;同时,改进饮水系统、增加防漏装置,避免饮、漏水与粪便的混合,猪场的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等,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问题四:环境法规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带来的问题 由于环境法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