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港城关系研究.docx_第1页
新背景下港城关系研究.docx_第2页
新背景下港城关系研究.docx_第3页
新背景下港城关系研究.docx_第4页
新背景下港城关系研究.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背景下港城关系研究【摘要】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拓宽了港口内涵,拓展了港口与城市互动的范围,丰富了港城互动的形式,同时也决定着港城关系的发展趋势。当前影响宁波港城互动的问题主要有:港口发展趋缓致使港城互动发展的动力不足;渠道不够顺畅,影响到港城互动的实效;科技创新不足,影响到港城之间深层次良性互动。文章在最后提出新时期推进港城互动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市场化 国际化 港城关系 宁波 港口和城市是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极为重要的集聚点,两者关系极其紧密。一方面,港口对城市发展发挥着先导性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对港口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与腹地。港城关系是港口城市发展的主线,它贯穿于港口城市发展的始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港城关系是历史的范畴,在新的时期会有新的内容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港城关系经历“以港兴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阶段以后,港城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2008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6100万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全球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83.6万标箱,继续保持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排名进入前十位。2008年宁波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6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对港城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以宁波为例,分析研究新时期港城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港城关系重要影响 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呈现深入发展的态势,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人均生产总值是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法换算为1998年美元,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2002400美元,中期为24004800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2008年从国家、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层面分析,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超过3000、6000以及10000美元,再综合考虑到人民币升值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从国家层面分析,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从浙江省、宁波市层面分析,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见表1。 表1 2008年全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对比表 (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浙江省、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得到快速的增长。 (2)城镇化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根据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的比重要占全部人口的60以上。从总体上分析,进入新世纪以后,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浙江省、宁波市城镇化都处于上升态势。2008年全国、浙江省、宁波市城镇化比率分别达到45.68%、57.6%、63.59%,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状况增强了9.46、20.97、7.84个百分点,其中浙江省上升速度最快。另一方面,近几年,城镇化增速趋缓。在20062008年三年中,全国、浙江省、宁波市城镇化平均增长0.59、0.37、0.16个百分点,但仍然没有改变城镇化上升的态势,见表2。 表220002008年全国、浙江省、宁波市城镇化变化对比表 (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局以及宁波市统计局人口普查公报。) (3)市场化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经过30年市场化改革,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经济市场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发布了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客观地揭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新进展,并运用可比的指数测度体系及方法,得出了2006年中国经济市场化指数达到77.7的结论,较2001年69%相比,提高了8.7个百分比。目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地位的国家已达77个国家。从浙江省、宁波市层面分析,市场经济历来比较发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4)国际化处于加速发展之中,但面临国际风险的考验。2008年中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分别达到59.17%、68.25%和118.85%,与2000年相比,中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分别提高了15.05、30.04和66.46个百分比。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进出口增速趋缓,见表3。 表3 20002008年我国、浙江省和宁波市外贸增长对比表 (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港城关系的影响 (1)进一步拓宽了港口的内涵。港口是港口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所谓“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重要规律,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拓宽了港口的内涵,为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增强动力。海港建设深水化、海港设施现代化、海港管理信息化、海港布局一体化和海港经营多元化等,为提升港口城市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拓展港口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品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而现代空港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临空产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注入新的活力。信息港的建立与推广,突破了原有资源、空间布局等自然条件局限,大大拓展了港口内涵。 (2)进一步拓展了港口与城市互动范围。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初期,港城互动主要局限于中心城区,空间范围十分有限,产业链也十分有限,主要是轻纺产业、日用品工业。以宁波为例,长期处在河口港上游阶段,港口与城区关系密切,主要发展机械、化工、轻纺、日用品等产业,工业规模十分有限,1978年全部工业产值仅为15.79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只有8.62亿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拓展了港口与城市互动范围,空间范围扩大,产业链延长,重化工业已经有相当比重。200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10937.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1990.5亿元,总量居前四位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这一产业结构与1978年以前相比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产业竞争力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临港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宁波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3)丰富了港城互动的形式。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初期,港城关系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港口与区域的关系、港口与产业的关系、港口与城市的关系。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充实了港城关系的内涵,形成港口与区域、港口与产业、港口与城市、港口与环境等几个方面交叉立体互动的格局。在港口与区域关系上,强调港口必须为区域发展服务;在港口与产业关系上,强调依托港口实现产业的高度化与国际化,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为产业发展服务;在港口与城市关系上,强调港口必须为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服务;在港口与环境关系上,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港口与自然协调发展。世界各国港口城市发展表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要】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拓宽了港口内涵,拓展了港口与城市互动的范围,丰富了港城互动的形式,同时也决定着港城关系的发展趋势。当前影响宁波港城互动的问题主要有:港口发展趋缓致使港城互动发展的动力不足;渠道不够顺畅,影响到港城互动的实效;科技创新不足,影响到港城之间深层次良性互动。文章在最后提出新时期推进港城互动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市场化 国际化 港城关系 宁波 港口和城市是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极为重要的集聚点,两者关系极其紧密。一方面,港口对城市发展发挥着先导性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对港口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与腹地。港城关系是港口城市发展的主线,它贯穿于港口城市发展的始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港城关系是历史的范畴,在新的时期会有新的内容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港城关系经历“以港兴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阶段以后,港城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2008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6100万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全球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83.6万标箱,继续保持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排名进入前十位。2008年宁波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6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对港城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以宁波为例,分析研究新时期港城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港城关系重要影响 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呈现深入发展的态势,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人均生产总值是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法换算为1998年美元,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2002400美元,中期为24004800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2008年从国家、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层面分析,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超过3000、6000以及10000美元,再综合考虑到人民币升值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从国家层面分析,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从浙江省、宁波市层面分析,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见表1。 表1 2008年全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对比表 (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浙江省、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得到快速的增长。 (2)城镇化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根据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的比重要占全部人口的60以上。从总体上分析,进入新世纪以后,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浙江省、宁波市城镇化都处于上升态势。2008年全国、浙江省、宁波市城镇化比率分别达到45.68%、57.6%、63.59%,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状况增强了9.46、20.97、7.84个百分点,其中浙江省上升速度最快。另一方面,近几年,城镇化增速趋缓。在20062008年三年中,全国、浙江省、宁波市城镇化平均增长0.59、0.37、0.16个百分点,但仍然没有改变城镇化上升的态势,见表2。 表220002008年全国、浙江省、宁波市城镇化变化对比表 (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局以及宁波市统计局人口普查公报。) (3)市场化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经过30年市场化改革,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经济市场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发布了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客观地揭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新进展,并运用可比的指数测度体系及方法,得出了2006年中国经济市场化指数达到77.7的结论,较2001年69%相比,提高了8.7个百分比。目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地位的国家已达77个国家。从浙江省、宁波市层面分析,市场经济历来比较发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4)国际化处于加速发展之中,但面临国际风险的考验。2008年中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分别达到59.17%、68.25%和118.85%,与2000年相比,中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分别提高了15.05、30.04和66.46个百分比。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进出口增速趋缓,见表3。 表3 20002008年我国、浙江省和宁波市外贸增长对比表 (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港城关系的影响 (1)进一步拓宽了港口的内涵。港口是港口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所谓“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重要规律,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拓宽了港口的内涵,为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增强动力。海港建设深水化、海港设施现代化、海港管理信息化、海港布局一体化和海港经营多元化等,为提升港口城市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拓展港口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品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而现代空港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临空产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注入新的活力。信息港的建立与推广,突破了原有资源、空间布局等自然条件局限,大大拓展了港口内涵。 (2)进一步拓展了港口与城市互动范围。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初期,港城互动主要局限于中心城区,空间范围十分有限,产业链也十分有限,主要是轻纺产业、日用品工业。以宁波为例,长期处在河口港上游阶段,港口与城区关系密切,主要发展机械、化工、轻纺、日用品等产业,工业规模十分有限,1978年全部工业产值仅为15.79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只有8.62亿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拓展了港口与城市互动范围,空间范围扩大,产业链延长,重化工业已经有相当比重。200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10937.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1990.5亿元,总量居前四位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这一产业结构与1978年以前相比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产业竞争力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临港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宁波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3)丰富了港城互动的形式。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