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中考前周末强化练习.doc_第1页
必修三中考前周末强化练习.doc_第2页
必修三中考前周末强化练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中考前周末强化练习一一、选择题 (本大题20题,每小题4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A.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B. “兼相爱,交相利。”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 D.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 ,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了孔子A. 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 B. 重视教化使人向善C. 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 D. 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3.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适应了汉武帝政治“有为”的需要 B. 实质是兼采百家之长,儒法合一C. 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D. 是中国封建思想专制的开始4.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 至孝之行”。唐僧会明显受到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5.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 ,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 “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6.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B. C. D. 7.今天,我们可以把天下郡国利弊书当做 来读A历史传奇小说 B地理、科普读物 C数学、物理专著 D历法、记日用具8.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A. 让每个成年 男子都参与国家管理 B. 人类是自然界最高级的C. 国家应由少数精英分子来治理 D. 人类是有能力认识自然的9.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A.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 “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已之心。”C.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人。”D.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10.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11.下列诗篇未反映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思想的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C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D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2.下列书法作品依次为( ) A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B草书、行书、楷书、隶书C行书、草书、楷书、隶书 D行书、楷书、隶书、行书13. 罗素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纪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14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传统科技的晚霞”与“近代科学的晨光”。“晚霞”与“晨光”深刻地反映了中西方( )A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B明清儒学与西方理性的区别C实践经验与科学探索的不同 D教育制度及其功能的不同15中国在汉朝时主要是向外传播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手工艺品,唐朝时向外传播的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等,北宋以后向外传播的主要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这说明了汉朝时我国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居世界前列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唐朝时各国普遍认同我国的儒家思想 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A B C D16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17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18新文化运动发起的目的是寻求“救国之要道”或“根本之救亡”,其“要道”或“根本”是( )A政治革命、推翻“军人用武力之政府” B思想启蒙,启发“多数国民之觉悟”C实业救国,兴办“机器生产大企业” D以俄为师,迎接“世界革命新纪元”1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20某班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摘自中国近代史材料四 1905年邓实先生的名文古学复兴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