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刘光裕的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学思想 摘 要 刘光裕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编辑学家之一,他的编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编辑学基本理论和编辑出版史两个方面。他的编辑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从出版本位出发,提出以出版编辑为本位的编辑观;在研究编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系统的编辑学学科思想;重视编辑的社会文化关系研究,开创编辑学研究的“中介服务派”;提出“有出版才有编辑”的编辑史观。 关键词 刘光裕 编辑概念 编辑本质 中介观 编辑史?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5-0028-04 On Liu Guangyus Editorial Research and Thought Ji Jianmin (Institute of Media,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Abstract Liu Guangyu is one of the famous editors of contemporary Che basic theory of editing science and the history of editing and publishpects: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taking publishing as standard, he has put forward an editorial concept which takes editing and publishing as standar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fundamental editorial theories, he has developed a more systematic editorial philosophy; b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of editing, he has created an “intermediary service approach” in editorial research; he has put forward a concept of editorial history that “editing exists only if publishing exists”. Key words Liu Guangyu Editorial concept Editorial essence Mediation view View of editorial history 刘光裕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编辑学家之一,也是我国较早投入编辑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是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授。在山东大学执教的30余年中,他曾两度主持文史哲编辑出版工作。1984年,他开始研究编辑学理论,兼及中国出版史,著有编辑学论稿和增订再版本编辑学理论研究(与王华良合著)等。在编辑学理论研究再版序中宋原放说刘光裕“对近代编辑和编辑学,很有创见”。然而,截至目前,专门对刘光裕的“编辑和编辑学”的研究几乎没有。为纪念刘光裕80岁寿诞,笔者应邀对此进行总结,不到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1 深入研究编辑概念,提出以出版编辑为本位的编辑观 编辑学界大都知道,在编辑学的学术讨论中,关于编辑概念的讨论,从编辑学研究一开始就最激烈、最热闹,对编辑概念的界定也从编辑学研究一开始就争论不休。刘光裕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论争的主角之一,接连发表了怎样理解编辑的概念何为编辑再论何为编辑三论何为编辑四论何为编辑等一系列论文,以独到的眼光、深刻的思想,深入论述了编辑概念的本质内涵。 在怎样理解编辑的概念中,刘光裕把“编辑”概括为:“编辑是在利用传播工具的传播活动中,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进行的种种出版前期工作。” 这种概述,首先表明的是编辑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需要传播工具、不同于著作活动;其次表明的是编辑活动离不开作者、读者的参与;再次表明的是编辑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与出版的关系。在这里,不管是利用传播工具进行的传播活动,还是编辑与作者、读者及出版的关系,刘光裕对编辑概念的界定,强调的是编辑的价值,重视的是编辑的工作。他指出:“编辑学的研究必须着眼于编辑活动。” 从此出发,他认为古代编辑和现代编辑迥然有别,孔子不是编辑家,并批评“编辑的产生先于文字”之说的幼稚和编辑概念的“泛化”问题。在他看来,中国古代所说的“编辑”指的是“编纂”,属于著作活动的范畴,与今天的“编辑”不是一回事,孔子不是也不可能是编辑或编辑家。他强调,编辑活动隶属于出版活动,这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编辑价值必然包含在传播业中,出版编辑价值必然包含在出版业中,离开传播业、出版业而谈编辑的价值,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无实际意义。对于书刊编辑来说,出好书和多出好书,是其基本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可见,刘光裕对编辑概念的认知,本质是“出版中编辑的专业活动”,即出版业中编辑的工作。他不同意编辑概念“泛化”,是因为“泛化”使编辑学离开了出版中编辑的专业活动选题、组稿、审稿、发排等,大而无当,空而无用,而“编辑学的全部任务,就是研究出版中编辑专业活动的理论和历史” 也就是说,以出版业中的编辑为本位是刘光裕编辑观的精髓,也是这个编辑概念鲜明而突出的特色。 应该说,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依托纸质出版开始发力的编辑学研究起步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出版才有编辑”“编辑活动隶属于出版活动”“编辑活动是出版活动的一部分”“编辑是出版的中间环节”等观点,是刘光裕对编辑概念认识范围和界限的总框定。但从媒介载体交互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概念相对于邵益文的“一是共性,二是特性” 、王振铎的“缔造人类精神文化结构” 的提法,确实有点“窄化”“狭化”,更不要说互联网今天对编辑概念的阐释了。当然,能在编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对编辑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并作为“非主流的少数派” 坚持以出版编辑为本位的编辑观据理力争,不但精神可嘉,而且确确实实深化了人们对编辑本质的认识,丰富了编辑学的学术理论体系,显示了编辑学理论研究的魅力所在。 2 深入研究编辑学基本理论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科体系思想 刘光裕热心编辑学研究,对编辑学基本理论问题有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辑无学”的声音还颇有“市场”的时候,刘光裕以饱满的学术热情,积极“披挂上阵”,踊跃地投身到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建设的热潮中。他宣称:“我以为当前比构造新体系更重要的是,钻研编辑学中存在的重大理论问题。” 在此思想指导下,他除了界定编辑概念外,还分别对编辑学的对象、学科性质、学科规律、学科范畴、学科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一系列学科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形成了较为系?y的编辑学学科体系。 刘光裕认为,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一门学科建立的基础,编辑学要是没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此,他强调研究对象的确立要从编辑概念入手,但他明确反对“大编辑”的提法。他说,书刊编辑和报纸编辑、影视编辑虽然都存在编辑活动,但是后者在编辑活动的内容、功用等方面,都与出版业中的编辑工作大异其趣。在谈到编辑学研究对象时,刘光裕认为,必须注意典型形态和非典型形态的问题。他以学报编辑活动为例,指出学报编辑活动也体现了编辑活动的一般规律,但是囿于其读者的特殊性,编辑规律的表现并不典型和鲜明,因此是一种非典型形态编辑活动。他强调,编辑学研究对象的典型形态和非典型形态,决定了编辑学研究的路径应该是从一般到特殊;区别编辑活动的典型形态与非典型形态的标准,即是否能够体现编辑活动的一般性质。在这里,刘光裕已经提出编辑对象的系统分类和性质区分问题,表明他对编辑活动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不仅如此,为了学科建设的需要,刘光裕还提出要统一考虑编辑学的对象、范围、研究方法等问题。他认为“有怎样的研究对象,就有怎样的范围”。他强调,编辑学作为一个新学科,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不可与相关学科尤其是出版学相混淆;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一定要把编辑活动赖以存在的社会关系包括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内;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研究方法方面,他明确指出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要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即主张以唯物辩证法作为编辑学方法论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结合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不对编辑活动和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关系做孤立的、静止的考察,而要从发展变化的眼光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在各学科相互交流、渗透成为潮流的时候,编辑学研究要借鉴相邻学科如传播学、出版学、社会学等的方法进行研究等。应该说,刘光裕的这些认识,不仅在当时颇有见地,即使在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不过时、不落伍,很受用。 至于编辑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学科研究内容等,在当年的论争中也都是焦点问题、热点问题。刘光裕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研究者,他认为编辑学从本质而言既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应用性。他以阙道隆的编辑学概论为例说明编辑学主要是研究编辑业务工作的,因此决定了它的应用性。与此同时,他又指出,编辑学科的应用性并不排斥理论性,恰恰相反,对于应用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从现在情况看,编辑学中的应用性理论不是多了,恰恰还是太少。但是,到将来这种理论多起来了,也不会改变编辑学的性质是应用科学”。在谈到编辑学规律时,他在总结当时学界各种编辑学规律的基础上表示,编辑学以研究规律为主,研究编辑活动规律,这是最重要的。编辑活动与社会政治,或与社会积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规律,都是带有根本性的、全局性的大规律。在关涉编辑学内容体系的编辑主体、编辑业务等问题上,刘光裕也都提出了诸多颇有洞见的观点。比如,编辑的社会本质是编辑活动的中介性;编辑劳动的特点是创造性;编辑的价值是编辑主体对社会客体需要的满足;编辑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确保出版物对社会公众有益而不是有害等,准确而深刻。 可以说,刘光裕的编辑学基本理论研究,既从方法论范畴论述了编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又从学科体系建设高度探讨了编辑学的学科纲要。学界都知道,阙道隆2001年发表的编辑学理论纲要在编辑学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但其纲要包含的13个方面的内容,刘光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都有涉及,并不乏真知灼见,尤其在编辑学有关概念、性质、对象、范围、规律、特征等核心问题上成一家之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光裕不愧为我国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实干家。 3 深入研究编辑的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私募基金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汽车产业园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收入科目课件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院级师资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矿产权评估师重点试题带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内江市东兴区《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播放课件不显示页数问题
- 2025年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练习题有参考答案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必刷)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 福建福州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国网35条严重违章图册
- 化学品使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航班延误心理影响-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云南磨憨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保安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选100题】)
- 介入科护理三基考试试题与答案
- 金融机构2025年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报告
- 2025年路桥港航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车间厂房装修方案模板(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