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养老保险模式的研究 中国养老保险模式的研究摘要 近年来养老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指出,在养老保险领域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现在广大的老百姓基本上都只有社保,较少的一部分人买了商业保险,在退休年龄延迟的情况下,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前景大有可为。 关键词:养老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Study of the patterns of Chinas endowment insurance Abstract Pension problem has more and more get people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n the field of social insurance of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but now the general common people basically only social security, part of the less people buy the commercial insurance, in the case of delay retirement age, the commer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market prospect is promisnce Social insurance 目录1、 目前中国养老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1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1.2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巨大1.3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1.4 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平问题1.4.1机关、事业、企业从业人员间的养老不公平1.4.2行业间与企业间的养老不公平1.4.3基于性别不同造成的养老不公平1.4.4 代际不公平2、商业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2.1保障作用和范围的互补2.2养老金的互补2.3实施方式的互补2.4职能的互补3、 我国养老保险的机遇和展望3.1保险市场发展的总体规模预测.3.2我国养老保险的政策机遇.参考文献 1目前中国养老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养老几乎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将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养老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国际衡量人口结构比例标准,一个国家如果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65岁人口超过7%,就可以说己经进人老龄化国家。据统计,在全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8个已经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步入老年型社会,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1.34亿,占人口总数的10.2%,2005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44亿,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达8811万人。到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到人口总数的12.5%。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的时间,而我国老龄人口从1982年的4.9%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未来老龄人口化比重增长速度仍将以较快速度发展。这是严重的在经济尚未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就过渡到老龄化国家的未富先老。并且我国老龄化现象来得早、发展快,老龄人口基数大,因此,采取有效社会措施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已经是无法等待的了。目前我国老百姓养老主要有三种途径:个人储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保险。其中个人储蓄是最传统的的养老方式。但由于收入有限,绝大多数人无法依靠储蓄积累较多资金,并且储蓄具有随意性、无计划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仅靠个人储蓄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养老的重心应在于养老保险计划的参与和实施。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完善,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保障程度普遍较低、资金投资运营渠道较少且资金收益不高、资金安全性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实践表明,单一的传统社会保险制度模式已不能够解决日趋复杂的养老保险保障问题。从国际保险业形势来看,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以建立多支柱、市场化为方向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商业保险具备多年累积的精算优势,同时还具有营业网点众多、账户管理经验丰富、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完善、社会资源分配利用合理、收益无需纳税等明显优势,已逐渐渗透到社会保险的管理中,并由此形成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互补充、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1.1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发生了制度性变化,但是从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看,出现了很多另人担忧的迹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企业拖欠基本养老费、离退休职工不能按时领取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步履艰难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纵深推进和健康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但总归起来,主要还是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制度缺陷是导致基本养老保险步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突出表现为立法滞后并微弱。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层面除劳动法的部分条款外,主体依靠国务院关于统一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行政规章来调整和规范,养老保险基本法尚未出台,由于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和通知、地方条例等的约束力不如法律,所以用它来规范养老保险关系显得极为脆弱,而且由于这些立法形式政策性较强,经常变动,存在明显的地方差异,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对养老保险事业的管理无法做到依法行政,对养老保险行为的是与非不能依法确认,处罚也缺乏力度,保险有争议时,裁定也无法处理,工作缺乏了法律依据,仅靠行政手段对单位和个人的征收工作也缺乏约束力,使得劳动者对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失去信心。这样,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法律规范应有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也不利于中央宏观的调控。1.2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巨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是为了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人口老龄化准备的。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五时期我国各项保险基金缺口共达1000亿元,此外,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空帐已将近2000亿元,这2000亿元到将来职工退休时迟早都得支付。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企业缴费能力低,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基金征缴率不够高。第二,计划经济时期欠帐多。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时,职工已有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提留劳动保险基金,这是一笔历史遗留的隐性债务,共约30000亿元。 1.3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中国进入21世纪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重大问题,中国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2亿人,占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15年前后将高达2亿,2040年达到老龄化高峰期,人口将在4亿以上,约占总人口的26%,然而我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4%左右,却要负担着世界1/4的老人。有数据显示,1992年我国参保职工为8500万人,离退休人员为1700万人,抚养比为5:1,但是到2005年,抚养比就降到3:1,预计到2020年的时候,抚养比将变成2.5:1左右,退休费将占工资总额的38%左右,高出国际公认的26%的警戒线12个百分点。目前正不断扩大的老龄化危机,对存在缺口的养老保险基金来说是雪上加霜。 1.4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平问题 社会保障本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并弥补初次分配造成的不公平的一种制度安排,但在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公平,有些地方不公平还比较严重,致使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责和功能的效力都大大降低。本文从城镇养老制度角度来探析社会保障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1.4.1机关、事业、企业从业人员间的养老不公平 城镇基本养老制度大致可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两种制度在建立之初待遇基本相同。但伴随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数十年的改革,加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原地踏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差距不断扩大,日益侵蚀着社会公平。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资金筹集大多仍由国家财政拨款,个人无需缴费。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则需要缴纳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记入个人账户。但在养老待遇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平均替代率连年保持在 90%左右,而企业尽管已连续八年上调养老金,但 2011 年中国企业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为 42.9%,远低于制度预期的 58.5%,更是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二分之一都不足。这意味着企业职工在辛辛苦苦缴纳了大笔的养老费后,其获得的养老金却远低于不缴费的一类人群。这种情况使企业职工普遍感受到强烈的不公平感及被剥夺感,使这一群体在感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时幸福感严重下降。去年的两会上,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提高企业养老待遇的呼声也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着人们对现存的这种不公平的强烈不满。1.4.2行业间与企业间的养老不公平目前,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中除了基本养老保险,有些有能力效益好的企业还为职工建立了企业年金这种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石油、电力、通信等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远高于普通企业职工。这样按比例进入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的部分也就非常可观。同时,这两部分的收益还享受国家免税和贴息的红利,这更加加剧了行业间职工养老待遇的不公平性。 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养老待遇不公平的现象。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转化为了市场经济,大多数的企业都开始了自负盈亏,但实质上仍有国企的存在,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是一种软约束的关系,企业的盈余会有一部分直接上缴给国家,一旦企业亏损国家就会出面在财政上给予补贴。所以虽名为社会保障,但最后也有国家保障在其后面。企业职工在养老待遇上还是比较稳定的,有一定标准的。而作为独立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养老保险为企业自身事务,列入成本。于是,在效益好与效益差的企业之间,在新企业与老企业之间存在着养老负担轻重不一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老企业退休职工多、负担重,养老风险无法分散出去。 1.4.3基于性别不同造成的养老不公平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对男女退休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规定男职工年满 60 周岁,女干部年满 55 周岁,女工人年满 50 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 10 年;特殊工种的,男性年满 55 周岁,女性年满 45 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 10 年。如此明显的不同性别不同退休时间的区别对待,使得劳动者在工作权利上就没有获得公正的对待。同时,在我国目前领取养老金多少与缴费年限相挂钩的情况下,较早退休的女职工所领取的养老金必然低于较晚退休的男职工。这无疑会降低女职工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的质量,是对女性职工的不公平对待,也是养老不公平的一种体现。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发布的退休年龄问题研究报告显示,对于男女工人同龄退休,有平均 58.1%的人持同意的态度。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养老保险金是其退休后生活的主要来源,如果这一制度不能确保分配的公平正义,对社会整体公平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害。 1.4.4代际不公平 代际不公平指代与代之间的人在利用各类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时的权利的不均等。此处即为代与代之间在养老保险上的责任与义务的不公平。无论哪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必然经历从无到有再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制度初建时期,退休人口少缴费人数多,制度的赡养率比较低,因此制度早期阶段的几代人是真正的受益者。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逐步走出人口红利时期,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趋于老化,制度赡养率提高,养老金支付压力日益增大。政府试图降低养老待遇,但养老金待遇存在只能升不能降的刚性特征,所以只能通过扩大覆盖面的方式解决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对退休一代的养老待遇以牺牲在职一代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此为代际不公平的一个方面表现。另一方面,按照 1994 年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的报告,我国于 1997 年正式建立了统账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的转轨过程中,政府本应承担转制成本,因为老人、中人已经在工作期间以低工资的方式承担了缴费义务,但政府对此并无明确作为,所以致使当代劳动者除了要为自己的养老积累个人账户外,还必须承担上一代人的养老责任。这些都造成了当代劳动者严重的负担且易引发代际间的矛盾,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公平。假使在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使这种制度破产,那么这将是对这代人最大的不公平。 2商业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 2.1保障作用和范围的互补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只能向参保退休人员提供最低保障待遇,也就是当地平均工资20%左右。社会养老保险投保金额和给付金额都有一定的限制,保障作用非常有限,其根本目的只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旦碰到患重疾,老年人的生活将会陷入困境,除此之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获得更高水平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养老保险恰能较好满足人们的需求,弥补社会养老保险的不足。商业养老保险中投保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决定保额的多少,商业保险的给付标准依据被保险人的投保额度而定,缴费越高,保额越高,给付越多,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商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作用更强,范围更广,成为整个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 2.2养老金的互补 目前我国企业的平均缴费率为23%,高于世界其他各国平均水平的10%,从而导致企业倾向于逃避缴纳养老金或者拖交养老金,使得养老保险金无形中减少了。另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由于历史遗留的负债需要用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支付,另一方面退休人员急剧增加,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在不断增加,使得社会统筹账户入不敷出,为了能够支付当年的基本养老金,政府就动用了个人账户的资金,最后导致个人账户实际是空账运转,无法积累养老金。而商业养老保险是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模式,拥有强大的管理团队,它能够使保户上缴的保费实现最优配置,从而获得较可观的回报,进而积累更多的养老保险基金,能够有效解决因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带来的基本养老金偿付不足的问题。 2.3 实施方式的互补 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强制性保险,它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规定凡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数额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具有强制性和非营利性。商业养老保险则是一种自愿性和盈利性的商业行为,它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约定投保险种,保额和期限等等。是否投保和投保多少都是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的,没有任何强制性。这两者的互补既能满足社会稳定需要,又能给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2.4 职能的互补由于社会养老保险主要体现的是公平原则,属于政府职能,主要是对低收入者的扶助,保费资金产生的收益不是最主要的目标,更多考虑的是稳定的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投保人的意愿,对缴纳保费高的个体可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在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险领域政府只能比不可少,但是这种完全依靠政府推动的保险缺乏利益驱动。而商业养老保险的运营就是一种市场行为,主要依靠市场经济规律驱动,投保人可以为自己购买更多的养老保险从而给自己的晚年提供充足的资金。这两种职能的有机结合既能保证利益驱动的商业养老保险正常运营,又能提高保险的保障程度,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基本的养老保险领域政府职能应该为主,在补充养老保险领域应该以市场职能为主。 3未来我国养老保险的机遇和展望 保险行业前景分析发现尽管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是,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内在需要相 比,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仍显滞后,总体上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起步阶段,保险市场仍具备高速增长的社会经济条件。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决定未来 我国保险市场前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3.1保险市场发展的总体规模预测 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将有利于保险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保险行 业市场研究报告统计显示:2010年底,我国人口已近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到2020年,可达近15亿。如果届时人均寿险收入能够达到发展中国家 的平均水平,则全国寿险收入将超过5000亿元。整个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10年后将达到7以上,预计到下世纪20至40年代,我国老龄化水平 将跃居世界前列。 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从而为保险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保险行业前景分析发现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保险 密度即人均保费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及保险市场潜力的两个重要指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统计显示如果到2010年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能够达到发展中国家4和2000美元的水平,那么我国的保险收入将能够达到2000亿元左右;如果按发达国家56的保险深度计算, 2010年我国保险市场的规模将有可能超过7500亿元。 3.2 我国养老保险的政策机遇 我国公民的养老方式以前主要是靠储蓄,那时候的储蓄利率都比较高,再加上银行的优势,老一批的人很少买了养老保险;但是目前国家为了调控经济,现在已经把银行的存款利率逐年下调,在2014-2015年间,中国的中央银行下调了6次存款准备金利率,下图是从1990年以来银行的存款利率变化图 由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在20年前银行存款利率基本上在10%以上,在那时存在银行里面的钱基本上够一个人在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支出了;但在进入21世纪后,银行的存款利息明显降低了很多,只有原来的一半;而到了最近的几年,银行的存款利息只有2%左右了,刚好和通货膨胀持平,甚至还跑不赢通货,因此,也有和大一部分人都放弃了靠存钱来养老的模式。 老百姓的养老金除了储蓄外,剩下的就是靠养老保险了,当储蓄不够依靠的时候,养老保险就占了很大的作用。养老保险当中的社保部分就不多说,这部分主要是靠国家来统筹的,目前也出现了很多亏空,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放弃缴纳社保的人已经超过了3000万人,目前社保账户内亏空4000亿元;剩下的基本就是靠商业养老保险,下面是一个关于商业养老保险的图表:由上图可知,商业养老保险属于按照复利的形式计算的,虽然利率是5%左右,但如果按照李瑰丽的计算,到了老年还是可以去出很大一笔的退休金的。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27日在北京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1951年:政务院颁发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女工人和女职员年满50岁时退休。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国家机关中女性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由50岁提高至55岁。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严格限定了退休条件,在男工人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外,本人连续工龄必须满10年。2008年11月,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2010年9月,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引发是否应该推迟退休年龄热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工程测量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仓库管理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文勘测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地图绘制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防疫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热力运行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地图绘制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综合评标专家-河北-河北综合评标专家(咨询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乐都中考试题及答案
- 季风水田课件
- GB/T 45911-202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存储安全要求
- 排污许可证审核及环境应急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驻京信访工作组管理办法
- 尿道下裂的诊断及分型
-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高朋律师事务所】RWA发展研究报告:法律、监管和前瞻(2025年)
- DB42∕T 2272-2024 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办公耗材应急方案(3篇)
- 新高中班级团建活动方案
- 仓储主管考试试卷及答案
- 地理探索之旅:初中研学旅行方案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