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异常心电图ppt课件_第1页
第三讲异常心电图ppt课件_第2页
第三讲异常心电图ppt课件_第3页
第三讲异常心电图ppt课件_第4页
第三讲异常心电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异常心电图,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刘春元,一 、心房与心室肥大,二、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的心电图改变,P波: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PR间期: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 开始除极的时间 QRS波: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ST段: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T波: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QT间期: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三个波 两个间期 一个段,重点再复习 窦性心律:P波I、II 直立 aVR倒置 计算心率: 300除以任一RR间期的大格数。 等电位线(水平参考线):两QRS波起点的连线。 电轴:“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走。” PR间期: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正常范围0.12-0.20s。 P波时间0.12s ,肢导联 (II III aVF)振幅0.25mV QRS波:命名时间0.12s比例左室电压:R V52.5mV或R V5+SV14.0mV(男)3.5mV(女) 8.ST段:正常为上斜型 9.T波:方向和主波方向一致,大于同导联波1/10 。,一、 心房肥大,V1,( 1) (2),R.A.,L.A.,1 2,阅图重点: 看P波的时间与电压 (左房大看时间,右房大看电压),P前2/3时间为右心房除极 后2/3时间为左心房除极 中1/3为左、右心房同时除极,左房肥大,左房肥大P波改变机理,关于Ptfv1的临床意义,左房异常时,其电学活动异常在胸导联明显,即V1,因此有时P波在肢导联正常,在V1导联却有显著的变化 早期判断左室和左房功能 运动负荷中,若V1的P波由直立变为双向,或V1的双相性P波负性波部分增大,提示左室功能不全,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改变,左心房异常,V1导联的P波时常为双向。 左心房异常可引起P波时相 0.12 s。 正常的P波可以是双歧的左右心房复极存在轻微的不同步产生的微小的切迹。然而,显著的波峰之间切迹 0.04 s 提示左心房扩大。 引起左室肥厚的任何情况均可继发性的导致左心房扩大。左心房扩大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肥厚性心肌病。,右房肥大,右房肥大P波改变机理,右心房肥大,P波尖锐高耸,在肢导明显,其电压肢导0.25mV,胸导0.20mV ; 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心病,称为“肺型P波” 。,右心房肥大:“肺型P波” P波高尖:电压0.25mV,以、AVF导联明显; V1导联P波直立时,电压0.15mV V1导联P波双向时,电压算术和0.20mV P波时间在正常范围内 临床意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右心房扩大的心电图变化常与临床和病理改变的关系不大。右心房扩大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狭窄、Fallot四联征)密切相关; 实际上大多数右心房扩大常伴有右心室肥厚,心电图能得到较好的反映。 心电图有右心房扩大而无右心室肥厚可见于三尖瓣狭窄。“肺型P波”可见于一过性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右房扩大,双房肥大:,兼有左心房及右心房双房肥大的特点 P波振幅0.25mV,增宽0.12秒 V1导联P波高大双相 ,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二 、心室肥大 ventricular hypertrophy,左心室肥大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右心室肥大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双心室肥大 biventricular ventricular hypertrophy,返回,一、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壁厚度之比为34:1 心室除极综合向量, 左室占优势。,左心室肥大诊断标准,(一)左室QRS波群高电压 1.RV5或RV6 2.5mV 2.RV5+SV1 4.0mV(男),(女 3.5mV) 3. RaVL 1.2mV或RaVF 2.0mV 4. R1.5mV 5. R+S 2.5mV (二)QRS间期及R峰时间的变化 QRS间期0.10秒 ,一般不超过0.12s,(三)电轴偏转 常电轴左偏 (四) ST-T改变-继发改变,或劳损 1.V5、V6、aVL或aVF导联ST段下移0.05mV 。 2.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3.TV5或TV6低于同导联中R波电压的1/10。,左室肥大,(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1)V5或V6的R波2.5mV RV5+SV1 4.0mV(男性); 3.5mV(女性)。 2)RI 1.5mV,RaVL 1.2mV 或RI+S 2.5mV (二)心电轴左偏。 (三)并存ST-T改变。,左心室肥厚,二、右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一)、右室电压增高: V1 导联R/S 1.0(或R V11.0mv); R V1+ S V5 1.05mV (重症1.2mV); aVR导联R/q或R/S 1 (或RaVR0.5mV); (二)电轴右偏 +900 (重症 +1100). (三)继发性 ST-T改变( V1-2明显),ST段压低,T波双向倒置。,右心室肥厚,(一)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1) V1导联的高R波(R/S 1), Rv1 0.5mV。 2) Sv51.05mV(重症可1.2mV)。 3) aVR导联R/S或R/q1(或R0.5mV)。 (二)心电轴右偏。 (三) V1V4导联 ST段下移和T波倒置双向; V5、V6、I 和aVL 导联深的 S 波。,右室大心电图表现,左心室肥厚伴劳损(注意:高R波和复极异常),右心室劳损:右心室肥厚伴胸导联广泛T波倒置,什么叫心肌劳损?为什么心肌会劳损?,韩国著名健身教练池妍玉,骨骼肌:锻炼后肌肉发达,其滋养血管也随之增生 心肌:长期负荷过重后肥厚,其滋养血管不能随之增生,引起心肌缺血、劳损,二、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的心电图改变 主要内容: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病因: 心肌梗死绝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坏死。 图形变化: 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3种类型的图形。,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emia,当心室肌发生缺血时,即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ST-T心电向量的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开始而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在心肌缺血时,大致可出现两种类型的心电图改变。,去极化,复极,T波:心室复极并休息,T波,1、心肌缺血时-T 波改变 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缺血使这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更为推迟,导致出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T波。,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极在先而心外膜复极在后,于是即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心肌缺血类型,产生与QRS波群主波方向 相反的T波。,产生与QRS波群方向一致的 高大的T波。,心内膜面下心肌缺血 subendomyocardial ischemia,由于缺血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时更为推迟,在最后的心肌复极时,已无其它与之相抗衡的心电向量存在,使心内膜部分心肌的复极显得十分突出,在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与QRS主波一致的,高耸的对称性T波。,缺血区,透壁心肌缺血 transmural myocardial ischemia,由于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心肌复极由心内膜开始而后向心外膜方向推进,从而面对缺血区的导联出现与QRS主波方向相反的,对称性的T波。,缺血区,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emia,心肌缺血时,除发生T波改变外,还主要表现为ST段的改变或T波和ST段的同时改变。 心电图特征 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和J点下移,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o, ,J,2、“损伤型 ”改变,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型”图形改变。 主要表现为: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面对损伤区导联ST段压低,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面对损伤区导联ST段抬高。,损伤型心电图-ST段改变(机理不清楚),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心外膜心内膜,ST段压低,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心内膜心外膜,ST段抬高,3、“坏死型 ”改变,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坏死型”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梗死直径2030mm,厚度5mm才出现)。 异常Q波: 时间0.04秒,振幅1/4R 或呈QS波。,心肌梗塞的三种基本改变,Q1/4 R,Q0.04sec,异常Q波: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上出现的异常Q波,其时间 0.04秒,振幅 同导1/4R。,1)T波改变(高尖),心肌缺血可引起多种T波改变:T波高尖、平坦、倒置或双向。 高尖T波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变化之一,最常见于胸前导联。 V1 to V3导联孤立的高尖T波也可能由于左室后壁心肌缺血(T波倒置的镜像改变),心肌缺血,新近发生的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V2和V3导联高的T波,提示后壁缺血。,心肌缺血,Arrow head T wave inversion in patient with unstable angina,心肌缺血,2)T波倒置,T波倒置 T波倒置可以是正常的:可出现在III、aVR和V1导联或V2(仅与V1导联的T波倒置有关); 心肌缺血也可导致T波倒置,但必须记住:III、aVR和V1导联T波倒置伴QRS波主波向下属于正常。 T波倒置深、而对称强烈地提示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表现为导致的T波,心肌缺血,3)T波双向改变,某些非透壁性心肌缺血患者,表现为双向T波。尤其是发生在胸前导联是急性心肌缺血的特征。 双向T波通常进展、演变成对称性的T波。这些变化发生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强烈地提示心肌缺血。 不稳定性或恶化性心绞痛强烈地提示心肌缺血。,心肌缺血,Biphasic T waves in man aged 26 with unstable angina,心肌缺血,4)ST段下移(ST depression),典型的心肌缺血引起ST段下移。正常ST段通常和T波连接平滑,常导致决定ST段结束和T波开始很困难。 典型的心肌缺血产生ST段下移。正常的ST度通常和T波平滑的连接,因此要决定哪里是ST段的终末部分和T波开始部分是困难的。 ST段最早、最细微的变化是ST段变平,引起ST段和T波之间更明显的角度。,心肌缺血,缺血性胸痛患者细微的ST段改变: 无胸痛发作(上图)和胸痛发作时(下图),心肌缺血,缺血性胸痛患者显著的ST段下移,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广泛的ST段下移,心肌缺血,5)ST段抬高,胸痛患者伴一过性的 ST段抬高是心肌缺血的特征,通常见于冠脉痉挛性 (变异型或 Prinzmetals) 心绞痛。 其中一部分患者将会发展为严重的近端冠脉狭窄。当 ST段发生和消退后,可能随后出现深的T波倒置(甚至没有心肌损伤酶学异常的证据)。,心肌缺血,胸痛患者可逆性的ST段变化:ST段抬高随胸痛缓解转变为正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cardial infarction AMI ),心电图是诊断AMI最基本的辅助工具; 各部位心肌接受不同的冠状动脉供血,心电图改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心电图对AMI还有定位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因为积极的再灌注治疗能改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连续至少2个导联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引起的ST段抬高容易被认识。 但弄清楚常见的“假”梗死心电图、避免不必要的溶栓治疗是最基本的。,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cardial infarction AMI ),1.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 2.心肌损伤(myocardial damage); 3.心肌坏死(myocardial necrosis)。,位于梗死区的导联可以同时记录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心电图波形改变: 缺血型T波最多见,但诊断AMI特异性差; 损伤型ST改变对AMI特异性较强,但变异型心绞痛也可出现; 典型的坏死波被认为是心肌梗死可靠的诊断依据; 若三者同时存在,则AMI诊断基本成立。,心肌梗死,(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根据心电图图形的演变过程和演变时间可分为 超急性期、 急性期、 近期(亚急性期) 陈旧期。,1、超急性期,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 数分钟后 数小时,时间短,不易记录到. 此期电生理不稳定- 易发生室颤。 -是溶栓的最佳时期。,2、急性期,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到数周,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 三种基本图形在此期内可同时并存。,3、亚急性期,出现于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此期以坏死及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 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4、陈旧期,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36个月之后或更久 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 病理性Q波可长期存在,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过程,超急性期,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超急性期,1)超急期变化,AMI数分钟后首先出现心内膜心肌缺血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并与高耸T波连接,这些表现持续仅几个小时。 超急期的T波改变在前胸壁导联最明显,与以前的心电图比较容易被发现。这种T波改变通常在心肌梗死发作后持续5到30分钟,随后ST段发生改变。,心肌梗死,超急期的T波,心肌梗死,2)急性期变化(1),ST段改变: 在实际工作中,ST段抬高时常为最早被认识到的心电图改变,常在症状发作几小时内 出现。 起初ST段可能变直伴ST-T波之间的连接点消失。然后T波变宽、ST段抬高,失去正常的凹面。进一步抬高,ST段演变为弓背向上的抬高。ST段抬高的程度差异很大,可以从10 mm(显著抬高) 。有时QRS波、ST段和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所谓的“巨大的R波”或“墓碑”样改变。 下壁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可能持续2周左右消失。前壁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如果形成左心室室壁瘤,可能持续性的T波倒置可以几个月,偶尔可永久性的存在。,心肌梗死,急性期ST段损伤图形,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存在显著ST段抬高 (表现为 “墓碑”样 R波),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 随着AMI进展,R波振幅降低和病理性,Q波的形成,Q波是唯一肯定的心肌坏死证据。 Q波可在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发作12小时内出现,但时常发生在12小时左右,偶尔24小时后才出现。 大面积的心肌梗死,Q波可作为永久性心肌坏死的标志。较局限的心肌梗死,在愈合过程中焦痂可以收缩,减少了无电活动的面积,导致Q波消失。,心肌梗死,2)急性期变化(2),下壁和前壁导联的病理性Q波,T波改变:急性期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 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和缺血型T波倒置可在急性期同时存在; 开始于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属于心肌梗死演变过程。,心肌梗死,2)急性期变化(3),陈旧性心肌梗死出现长期持续性ST段抬高和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壁瘤),心肌梗死,梗死部位的定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可进行梗死部位的定位,提示血管病变的部位。近端的动脉阻塞倾向于产生最广泛的心电图异常。 前壁和下壁是最常见的梗死部位。前间隔梗死是左前降支动脉病变高度特异性的标志。 II、III和aVF导联孤立的下壁梗死通常提示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远端病变。近端回旋支病变常引起侧壁(I、 aVL、 V5 和 V6导联)梗死改变。,心肌梗死,V1-V3出现梗塞图形-前间壁心梗 V3-V5出现梗塞图形-前壁心梗 V1-V5出现梗塞图形-广泛前壁心梗 、aVF-下壁心梗 、aVL-高侧壁心梗 非Q波性心梗(心内膜下心 肌梗塞)-各导联均无Q波,胸 前导联呈现ST段下移,T波倒置,V1,V2,V3,V4,V5,avR,avL,avF,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右心室梗死,右心室梗死常被忽视,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对右心室损伤不是特别敏感的指标。 40的右心室梗死与下壁梗死有关,也可并发于前壁梗死,很少为孤立性梗死。 12导联的心电图中,下壁梗死伴V1导联ST段抬高提示右心室梗死,发生孤立的V1导联ST抬高是很少见的。 右胸导联诊断右心室梗死更为敏感。最常应有的导联为V4R(电极被放置在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壁梗死患者应尽早的记录右胸导联,因为右心室梗死的ST段抬高时间短。,心肌梗死,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acute anterior wall infarction,V1 V2,V4 V6,V1V6均可见病理性Q波,以及ST段和T波的改变,提示有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后下壁心肌梗死 acute post-inferior wall infarction,A.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h, aVF,V1 V2 V3 V5,急性后下壁心肌梗死 acute post-inferior wall infarction,B. 心肌梗死发生后24h, aVF,V1 V2 V3 V5,急性后下壁心肌梗死 acute post-inferior wall infarction,C. 心肌梗死发生后3w, aVF,V1 V2 V3 V5,返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cute inferior wall inf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