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doc_第1页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doc_第2页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1、 环境保护的设计措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项目中设计和施工,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按交通部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的要求并结合GBM工程统筹进行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计贯穿整个公路建设的始终,从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的公路选线、确定桥梁位置、平纵横设计、路基路面综合排水及防护、交通工程、沿线设施以及公路建设过程、营运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路线所经过的地段自然状况、周围环境等因素,对环境保护进行设计,为消除和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做到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使公路建成后与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相融洽,设计上对沿线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做了特殊要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本段公路进行了相关的设计。2、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原则、环境保护设计始终贯穿于项目各阶段或主体工程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公路线形、桥涵和沿线设施与自然景观相协调。、路线设计时特别注重路线平、纵、横的合理组合,尽量避免高填深挖,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方案,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匀,横断合理,并尽量与周围的地形、地物相协调,使公路立体线形既满足汽车动力学的要求,又符合美学的要求,做到线形流畅、舒顺,使汽车驾驶员有良好的视角效果和舒适的行车环境。使该公路成为美化一方山河的纽带和保护原始生态的屏障。、公路总体设计考虑到沿线自然保护区的环保要求,在设计方案中应尽量采用避让、绕行及设置构造物等方案,做到与保护区协调配合。、做好公路绿化、美化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地物、地质等不同情况,种植各种适生的灌木、乔木和花卉;路基防护以植草为主,尽量减小大面积浆砌片石而造成的视觉污染。3、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设计理念:维持自然(自然景观),结合工程防护与沿线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审美观增加适当的人文景观。、设计原则:绿化遵循自然协调的原则,自然散植灌木,草坪中混播花种,减少人工栽植痕迹;根据生态学原理,公路两侧少植乔木,避免对生态系统的阻隔及物种消亡:适地适树地从相同地区移植灌木,既保证成活率,与自然融为一体,又避免其它植物入侵,再现自然本色。体现保护与恢复的配合协调,将绿化工程与路基工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对路基边坡环保绿化工程的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既确保路基结构稳定可靠、有效保护环境,又全面恢复公路绿化、美化路容环境。对路基施工中清除的耕作土壤及植物,有效利用于绿色工程,变废为宝。对取、弃土场的处理结合观景台的设置统一考虑。尽量复耕和绿化土地,保护环境。4、拟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性根据实地调查,本项目适宜种植的草、灌木、乔木物种较多,设计主要采用的爬山虎、杜鹃、小叶榕等,植物特性见下表。植物配置一览表名称种植位置特性灌木杜鹃边坡、平台、坡口、坡脚易生长,具有较好的保水保土效果,适于1600m2800m的山地攀缘、垂吊植物爬山虎边坡、平台、坡口、坡脚长势快,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广乔木小叶榕填方边坡行道树、坡脚、观景台常绿乔木,极喜光,深根性,主、侧根发达,较耐干旱贫瘠,在全光下天然更新良好。适于海拔800m2800m的山地5、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情况5.1边坡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边坡生态恢复是整条道路绿化工作的重点,生态恢复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条道路使用的舒适度、安全感及景观效果。在保证公路边坡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并在投资许可的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恢复边坡的自然生态,使防护工程与生态恢复的植被融合起来,既保证边坡的稳定、公路的行车安全,又保证了公路主体的环保及美观。沿线边坡类型可划分为石质类和土质类两大类型。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边坡生态绿化处理工艺也有多种。边坡生态防护考虑尽量在节约投资的情况下,采用较低造价且又能较快取得绿化效果的工艺。播种植籽护坡:将草籽播种在边坡坡面的植草施工。主要适用于土质条件比较好的土质及土夹石边坡。挂网厚层基材喷混植生植物护坡:厚层基材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适用于岩性不稳定的石质及风化岩边坡。挖穴点播灌木绿化护坡:指的是在坡面上按一定的行距人工开挖种植穴,在树穴内回填适宜于灌木生长的土壤养料、土壤改良剂等有机肥土。适用于自身稳定,坡率缓于1:0.75的土质或土夹石边坡。5.2借土场景观设计本项目K2+600K2+780路段为石质路段,设计在该路段借石填筑填石路堤,山体开挖后,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周围环境植被及水保设施的损坏。将对公路及沿线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对公路自身安全运行的潜在危害也较大。设计在借石施工完成后,对借石场进行植被恢复。5.3、土地复垦本项目设置弃土场一处,弃土场用地均考虑复垦利用。复耕:28.39亩。5.4、环境保护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沥青、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污染,防治扬尘、汽油等物质对环境空气的污染,防治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把施工对环境、空气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法规允许的范围内。(2)、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雨季填筑路堤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依次进行;每层表面应筑成适当的横坡,使之不积水。(3)、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防止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溉渠或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减少对附近水域的污染。(4)、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取、弃土方案。所有废方需统一堆放在设计指定的堆放点,并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不得低于80%。将其表面整平绿化或用作耕地进行复耕,防止水土流失。取土场地应平整,挖方应设置稳定的坡面,并做好排水及绿化方案。(5)、路基开挖土石方,尽量纵向调配利用,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空间的占用,对不可利用的土石方应按要求运至指定弃土场集中堆放,严禁随意弃土。(6)、加强对施工队伍及沿线群众的生态环保教育,防止设计外的砍伐。(7)、桥涵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及废弃物等,应进行统一处理。以免污染沿线河流水质、堵塞沟渠。(8)、施工区域,砂石料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以后应妥善处理,以减少对河道、溪流的侵蚀,防止沉渣进入河道和溪流。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使能做到达标排放。(9)、施工期间,应随时进行洒水或其他抑尘措施,使不出现明显的降尘,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运输时应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覆盖。(10)、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距离居民区不宜小于300米,而且应设置于居民区的下风处。使用机械设备的工艺操作,要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规定,并应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11)、施工时,严紧破坏公路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物。在桥梁等构造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