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区研发大楼2#楼工程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新厂区研发大楼2#楼工程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新厂区研发大楼2#楼工程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新厂区研发大楼2#楼工程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新厂区研发大楼2#楼工程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节 工程概况2第二节 专项方案编制依据2第三节 工程管理目标3第四节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第五节 项目部管理人员分工4第六节 脚手架材质要求与材料计划6第七节 脚手架搭设设计7第八节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构造要求7第九节 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14第十节 脚手架设计安全计算20第十一节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29第十二节 脚手架安全与使用管理36第十三节 脚手架拆除方案38第十四节 脚手架工程安全文明技术措施39一.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措施39二.文明施工技术措施42第十五节 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43一.脚手架危险源分析43二.脚手架坍塌事故预防措施43三.可能导致事故的预防措施47四.事故应急救援措施49新厂区研发大楼2楼工程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第一节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新厂区研发大楼2楼工程。2.工程地点:南平市。3.业主单位: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福建省机电建筑设计研究院。5.勘探单位:福建省闽北地质工程勘察院。6.监理单位:7.施工单位:福建亨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工程范围及内容:新厂区研发大楼2楼工程施工,包括土建、给排水、电气安装、消防系统工程,具体内容详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纸。9.施工工期:总工期180个日历天。10.质量等级: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合格标准。11.脚手架概况:本工程建筑层数为地上6层,建筑面积6746m2,建筑总高度约27.8m。外墙脚手架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架体立杆采用单立管,搭设高度为29m。第二节 专项方案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7.PKPM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第三节 工程管理目标1.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我公司在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精心组织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为: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同约定的合格标准。2.工程工期管理目标:以控制性项目为中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采取工序流水作业,提高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工期管理目标为180个日历天内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杜绝死亡事故;重伤事故频率控制在0.1以内;年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8以内;保证安全隐患整改落实,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环境文明有序,杜绝野蛮施工。4.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严格按国家环保及水土保持部门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对施工弃渣、噪声、扬尘、振动、废水、废油、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为:控制施工水污染,减少粉尘及空气、噪声污染,减少扰民,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四节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设立一个项目部,在总经理的授权范围内对该工程进行全方位管理,代表公司履行合同,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并对工程项目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施工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施工技术组质量管理组材料设备组安全文明组计划财务组综合办公室各专业施工班组2.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表序号岗位名称姓名职称专业证书号码1项目经理陈允恭工程师建筑工程闽2350607033902项目技术负责人林秋英工程师市政工程闽集建Z609-0920163施工员林勇助工土建EA1351664质检员林黎明工程师土建JA4139795安全员陈嘉尧助工土建JA5158426材料员王新忠工程师土建EA3032287机管员甘捷钦助工安装JB6016878试验员施雄雄助工建筑EB1090439造价员吴春发工程师建筑闽07E00323第五节 项目部管理人员分工1.项目经理的分工:(1)项目第一责任人,负责项目部全面管理工作。(2)对施工全过程负直接责任。2.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分工:(1)负责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指导工作;(2)处理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3.生产负责人的分工:(1)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工程施工、确保安全生产。(2)组织安全环境管理必要的资源配置。(3)负责组织识别项目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危险源及环境因素。4.项目施工员的分工:(1)根据“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施工图和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认真执行项目经理及项目技术负责人下达的指令,未经批准严禁自行修改、变更施工图或施工方案;(2)严格按照现行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3)负责组织自检、交接检和专职检,并负责分项工程质量评定;(4)负责项目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5.项目质检员的分工:(1)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对操作过程进行质量检查控制,坚持样板间制,检查制和奖罚制。(2)参与对班组的技术交底,制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通病防治措施及监督落实。(3)负责专职检查对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核定,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核定。6.项目材料员的分工:(1)严格把好原材料和半成品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验收关,向供货单位索要出厂合格证,并配合做好原材料的验证取样工作。(2)根据请料单核对供应的材料品种规格等,不合格的不予进场。(3)负责进场材料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堆放、标识,并妥善保管。7.安全员的分工:(1)检查、监督基层或施工现场、车间贯彻安全规程和落实安技措施;(2)发现安技措施不落实,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职业病危害严重时,有权向基层或直接向施工现场、车间提出修正意见,发出隐患通知书限期改正,或令其暂停作业立即改正,基层和施工现场、车间必须接受监督、检查,按期落实整改。(3)对违反政策、法令,忽视安全措施,冒险蛮干又不听劝告,不接受监督检查的生产指挥人员,有权向企业上级部门报告,向当地政府安全监察站反映。8.项目造价员的分工:(1)协助项目经理做好项目的预结算。(2)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就设计变更、合同修订、补充协议等事项同业主进行磋商。(3)负责办理结算手续。9.项目试验员的分工:(1)对工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试验检验工作质量负责。(2)制定试验计划,负责现场试验样品取样、制作、保护、标识及送检、试验测试、数据计算、报告发放等工作。做好现场原材料检验和试验标识和填写追溯卡。及时将试验结果通知有关人员。参加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评定。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10.项目机管员的分工:(1)负责本单位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2)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文件。(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履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设备管理有关规定。(4)制定项目部设备安全使用工作措施,做好现场临电钢筋加工设备、砼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等的进出场工作、安全使用工作、维护保养工作和必要的记录。第六节 脚手架材质要求与材料计划1.钢管材质要求:(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 中规定的Q235 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中Q235 级钢的规定。(2)脚手架钢管宜采用48.33.6 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2.扣件材质要求:(1)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2)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3.脚手板材质要求:(1)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宜大于30kg。(2)冲压钢脚手板的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 中Q235级钢的规定。(3)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 中IIa 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宜各设置直径不小于4mm 的镀锌钢丝箍两道。(4)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串片脚手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 的相关规定。4.安全网:采用建筑主管部门认证合格的密目式草绿色安全网。主要搭设材料计划表序号材料种类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钢管大横杆48.33.6mmm140002小横杆1.2m根24503钢管直角扣件直角个93004钢管对接扣件对接个23205钢管旋转扣件旋转个7006脚手板4m50mm200mm片4007安全网密目围网张300第七节 脚手架搭设设计本工程选择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宜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3.6mm。1.脚手架搭设高度29m。2.脚手架搭设尺寸为:脚手架采用单立管,立杆的纵距1.50m,立杆的横距1.05m,立杆的步距1.80m,内排架距离结构0.20m。3.脚手架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m,水平间距4.50m。4.脚手架设计安全计算高度取29m。第八节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构造要求1.双排脚手架设计尺寸:(1)常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单、双排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可按表6.1.1采用。表 6.1.1 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式双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m)连墙件 设置立杆 横距 lb步距h下列荷载时的立杆纵距 la(m)脚手架允许搭 设高度H2+0.35 (kN/m2)2+2+20.35 (kN/m2)3+0.35 (kN/m2)3+2+20.35 (kN/m2)二步三跨1.051.52.01.51.51.5501.801.81.51.51.5321.301.51.81.51.51.5501.801.81.21.51.2301.551.51.81.51.51.5381.801.81.21.51.222三步三跨1.051.52.01.51.51.5431.801.81.21.51.2241.301.51.81.51.51.2301.801.81.21.51.217注:表中所示 2+2+20.35(kN/m2),包括下列荷载: 2+2(kN/m2)为二层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20.35(kN/m2)为二层作业层脚手板自重荷载标准值。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应按不大于 la/2 设置。地面粗糙度为 B 类,基本风压o =0.4kN/m2。(2)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20m, 高度超过 20m 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2.脚手架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 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图6.2.1-1)。(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 (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图 6.2.1-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c.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6.2.1-2)。图 6.2.1-2 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2)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3)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4)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 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mm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图6.2.4(a);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图6.2.4(b)。(a)脚手板对接 (b)脚手板搭接图 6.2.4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3)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应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不小于1.2mm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3.立杆构造要求:(1)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6.3.3)。图 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4)单、双排脚手架底层步距均不应大于2m。(5)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6)脚手架立杆的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并应采用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7)脚手架立杆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1m,宜高出檐口上端1.5m。4.连墙件构造要求:(1)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2)脚手架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表6.4.2 的规定。表6.4.2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搭设方法高度竖向间距 (h)水平间距 (la)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双排悬挑50m2 h3 la27注:h步距;la纵距。(3)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4)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5)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6)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7)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再拆除。(8)架高超过40m 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5.门洞构造要求:(1)单、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图6.5.1),斜杆与地面的倾角a 应在450-600 之间。门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1)当步距(h)小于纵距(la)时,应采用A 型;2)当步距(h)大于纵距(la)时,应采用B 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h=1.8m 时,纵距不应大于1.5m;h=2.0m 时,纵距不应大于1.2m。(a)挑空一根立杆 A 型 (b)挑空二根立杆 A 型(c)挑空一根立杆 B 型 (d)挑空二根立杆 B 型图 6.5.1 门洞处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1防滑扣件;2增设的横向水平杆;3副立杆;4主立杆(2)单、双排脚手架门洞桁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排脚手架门洞处,应在平面桁架(图6.5.1 中ABCD)的每一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双排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5 个平面内的图示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图6.5.1 中1-1、2-2、3-3 剖面)。2)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斜腹杆在1 跨内跨越2 个步距(图6.5.1A 型)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3)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6.3.6 条第二款的规定。(3)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2 步。(4)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图6.5.1),该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6.剪刀撑与横向斜撑构造要求:(1)双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2)双排脚手架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 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表 6.6.2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a45050060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n765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或对接,搭接应符合规范第6.3.6 条第二款的规定。3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3)高度在24m 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6.6.3)。图 6.6.3 高度 24m 以下剪刀撑布置(4)双排脚手架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5.2 条第2 款的规定;2)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 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 跨距设置一道。(4)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7.斜道构造要求:(1)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1)高度不大于6m 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2)高度大于6m 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2)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斜道应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2)运料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5m,坡度不应大于1:6;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m,坡度不应大于1:3。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5)运料斜道两端、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本规范第6.4.1 条-6.4.6 条的规定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应按本规范第6.6.2 条-6.6.5 条的规定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3)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2)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应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应采用三角木填顺。3)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 mm -300mm 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应为20 mm -30mm。第九节 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1.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顺序:地基处理弹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将立杆与扫地杆(扫地横杆和扫地纵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连墙件加设剪刀撑 搭设栏杆和踢脚杆铺脚手片挂设安全网依次搭设至设计高度。扣件钢管脚手架立面图福州农商银行办公楼工程 扣件钢管脚手架横断面图2.定距定位:(1)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2)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余按以下构造要求搭设: 3.立杆搭设:(1)主杆基础:本工程脚手架地基础部位应在回填土完后夯实,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混凝土进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于10cm。距架体500mm设环型排水沟,并集中汇入工地外排系统。地基承载能力满足外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2)立杆间距: 1)脚手架立杆纵距1.50m,横距1.05m,步距1.8m;连墙杆间距竖向3.6m,水平4.50m(即二步三跨):里立杆距建筑物0.2m。 (3)脚手架采用单管立杆,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0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4)立杆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脚点杆上,离底座20cm左右。 (5)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4.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1)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8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0mm。 2)外架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形成结构整体受力。 5.剪刀撑搭设: (1)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3)剪刀撑搭接立面图:(4)横向剪刀撑及剪刀撑搭接图:横向剪刀撑搭设图 连续剪刀撑搭接示意图7.连墙件设置: (1)脚手架连墙件采用混凝土钢管抱箍和预埋短钢管扣件连接二个方法刚性连接。 (2)连墙件按二步三跨设置。(3)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4)安装时连墙杆应与墙面垂直,不期得向上倾斜,向下倾斜角不得超过15。 (5)连墙件必须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拉压复合应力不得低于10KN。 (6)连墙件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7)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8)连墙件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9)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 (两步)。 (10)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11)连墙件安设详图:外架拉接点详图(一)用于框架柱楼面处外架拉接点详图(二)用于框架梁楼面处8.脚手板、脚手片、踢脚板的铺设:(1)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2)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0mm、宽200300m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的铺设可对接平铺,也可搭接铺设,搭接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脚手板铺设靠墙一侧离墙距离不应大于150mm,脚手板的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如下图所示)。脚手板对接 脚手板搭接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3)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4)脚手片须用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5)外脚手架在每步中间设置一根水平围护纵向水平杆。坡面脚手架每二级平台或16m的高度设置一道不小于18cm高的分色踢脚板。表面用红白油漆相间分色。9.防护栏杆: (1)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2)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3)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 (4)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 10.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为200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200mm的必须铺设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 (2)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采用脚手片或木板进行封闭。 (3)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11.安全网: (1)脚手架外侧从地面起(扫地杆)采用密目绿色无破损安全网全封闭。安全网在国家定点生产厂购买,并索取合格证。进场后,经项目部安全员、材料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外脚手架在操作层满铺脚手板。脚手板每块不得大于30公斤,离开墙面12-15CM,并且不得出现探头板(伸出小横杆20CM)。其下每三层设一道隔离层,用安全网全封闭。(3)每次暴风雨来临前,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加固;暴风雨过后,要对脚手架进行检查、观测。若有异常应及时进行矫正或加固。(4)外脚手架在每步中间设置一根水平围护大横杆,沿整个建筑四周。两层楼层的高度设置一道不小于18cm高的踢脚板。表面用红白油漆分色。(5)在五层及以上每四层四周设悬挑水平安全栏板一道,以防施工楼层的杂物坠落伤人。安全栏板外悬挑出4米,采用钢管与外排脚手架拉接,安全栏板采用竹片满铺。12.防雷电措施:(1)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标准。(2)采用避雷针与大横杆连通、接地线与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连成一体的措施。(3)避雷针采用12镀锌钢筋制作,高度1.5m,设置在脚手架四角立杆上,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络。(4)接地体采用404的镀锌扁钢。接地体与立杆连接采用2道螺栓卡箍连接,螺钉加弹簧垫圈以防止松动,并保证接触面积不小于10mm2,并将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以中性凡士林。第十节 脚手架设计安全计算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9.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立杆的纵距1.4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483.0,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20米。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基本风压0.4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6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D4-d4)/32D。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2=0.184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2=1.575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184=0.267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575=2.205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267+0.102.205)1.4002=0.474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267+0.1172.205)1.4002=-0.558kN.m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558106/4491.0=124.226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 q1=0.038+0.184=0.222kN/m活荷载标准值 q2=1.575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222+0.9901.575)1400.04/(1002.06105107780.0) =2.958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4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400=0.054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1.400/2=0.257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1.400/2=2.205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54+1.20.257+1.42.205=3.460kN小横杆计算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8)1.0502/8+3.4601.050/4=0.915kN.m=0.915106/4491.0=203.664N/mm2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81050.004/(3842.060105107780.000)=0.027mm集中荷载标准值 P=0.054+0.257+2.205=2.516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2516.0101050.01050.01050.0/(482.06105107780.0)=2.733mm最大挠度和 V=V1+V2=2.760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1.荷载值计算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050=0.040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1.400/2=0.257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1.400/2=2.205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40+1.20.257+1.42.205=3.444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072 NG1 = 0.10729.000=3.110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串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 = 0.35041.400(1.050+0.300)/2=1.323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7 NG3 = 0.1701.4004/2=0.476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10 NG4 = 0.0101.40029.000=0.406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5.315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3.00021.4001.050/2=4.410kN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基本风压(kN/m2), W0 = 0.400 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z = 1.000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 Us = 0.600经计算得到:Wk = 0.4001.0000.600 = 0.240kN/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91.4NQ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5.315+0.91.44.410=11.935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5.315+1.44.410=12.552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91.4Wklah2/10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la 立杆的纵距 (m); h 立杆的步距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