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需求结构视角下的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 论文关键词:增长模式 转型 需求结构 论文摘要:本文从需求结构角度分析了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探索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提高。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结构方面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呈现出一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特征,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处在较低阶段。本文从需求结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最后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需求结构分析的描述 (一)消费结构指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1.9%,比1978年(62.1%)下降了10.2个百分点。政府消费自1978年以来相对稳定,2006年政府消费为27.4%,比1978年(21.4%)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同期居民消费率下降,2006年居民消费率为72.6%,比1978年(78.6%)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期城乡消费率呈反方向变动:居民消费率下降了35.7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消费率上升了35.7个百分点。从该年鉴中还可以看出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超过政府消费需求的贡献,在最终消费需求贡献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处于主导地位,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在30%-60%之间。 (二)结构指标 1978-2001年中,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波动的,最低是在1994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2%,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在当年经济增长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最高是在1981年,贡献率达到93.4%,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而同年资本形成呈现负增长。并且,很多年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50%,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 但是,2002-2006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这五年平均贡献率只有38.6%,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3.9个百分点。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这五年平均贡献率则高达49.4%,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5个百分点。 进一步分析投资结构,通过计算可以看出:1981-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个别年份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但是总体上看这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较高。 (三)进出口结构指标 1.从纵向比较来看。1978-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包括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1978-1985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仍比较低,保持在9%以内;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1986-1990年),对外贸易出口实现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上升到了10%以上,不过还没有超过20%;第三阶段为增长阶段(1994-2001年),1994年当年我国实现对外贸易出口1210.1美元,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到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已经达到2661亿美元,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达到20.1%;第四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02年以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每年对外贸易出口增加额都在1000多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到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已经高达77594.6亿美元,外贸出口依存度上升到36.8%。 2.从横向比较来看。根据世界年度数据统计,在我国对外贸易起步阶段,那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是比较低的。在进入对外贸易发展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已经明显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甚至还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因而在这一阶段中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尽管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危机使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下降,但是仍高于同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考察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可以看到,1984-1991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额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我国对美国出口的集中度比较低(不到9%),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同期,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较高,平均达到17%。而1984-1991年中国对美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年均已达到25.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1/4。可见,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性较高。1994年随着我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以及2001年12月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额增加的更快。2006年我国对美国的外贸出口集中度高达21%,占到出口总额的1/5,而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降到9.5%,说明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2006年我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达到30.5%,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的1/3。通过以上数字说明我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 4.分析我国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1984-2001年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进口额每年都在增加,对美国进口的集中度大多在10%以上,而同期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更高,达到了26.4%。因此导致这一段时期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较高,占同期中国进口总额的2/5。可见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对日本经济的依赖性更大。2005年我国对美国的外贸进口集中度高达21.4%,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1/5,而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降到11%,说明我国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更加加深。通过数字说明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开始下降,但是这一指标还是维持较高水平。 5.考察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1981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4.5%,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3%。1981-1985年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高达91.7%,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下降,到2001-2005年平均只有41.5%;而在1981-1985年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只有7.8%,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上升,到2001-2005年平均达到55.1%。说明目前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方式。再从出口增长率来看,一般贸易在2001-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147.6%,而加工贸易在1986-1990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688.2%。 6.考察进口额。1981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5%,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2.1%。而1981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只有8.7%,到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0.6%。1981-1985年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比重高达90%,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下降,到2001-2005年平均只有44.1%;而在1981-1985年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比重只有8.7%,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上升,到2001-2005年平均达到40.3%。说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如今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主导方式,并且近些年来进口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从进口增长率来看,一般贸易在2001-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231.3%,而加工贸易在1986-1990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492%。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特征分析 1978-2001年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但是2002-2006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从近几年来看,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此外,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而居民消费支出呈逐渐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包括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过高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会加重我国经济对外的依赖性,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因素。 我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的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同时,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主导方式。并且,自1978年以来出口的加工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一般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在经济中,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过多地依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不会带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反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这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引起经济运行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只有调整好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扩大消费需求,政府应尽快实现的转型。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保障低收入居民和家庭的基本福利作为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加大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同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局面,提高国有企业投资的效率,扩大向非公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民间资本。提高投资的科技含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建设速度。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来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原的依赖和对的压力;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大型装备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健全和完善;要尽快发展可持续使用的新能源产业。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来达到技术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来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不能过度依赖出口需求的增加,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显示,伴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中商品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加快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提高外贸的国际竞争力。要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综合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摄影与生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与系统仿真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电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朗读技能指导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税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建设法规与工程监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控制仪表及装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方工业大学《卫生财务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舞台剧合作合同协议
- 影视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方案
- DB63T2004-2021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规范
- 大学武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规程
- MOOC 财政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JJG 443-2023燃油加油机(试行)
- 材料力学第4版单辉祖习题答案
- 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1
- 三国演义-人物-艺术手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