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高职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高职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高职农林专业以培育“三农创客”为核心,采取“三年三循环”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校内三农创客基地和校外“产学研创”教学基地,开展院村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广脱贫攻坚项目,服务农村精准扶贫,构建“校内创业基地+院村合作基地+企业+对口帮扶村”的人才培养之路,可以促进农业人才培育与农村发展的双赢。 下载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创业;三年三循环;服务三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1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实践教学的体系设计、条件建设、组织实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但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发展还很缓慢,尤其是农林类专业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比较滞后,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培养计划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服务三农的意识和品质,缺乏科技支农的技术和实力,更缺少扎根三农的专业情怀,从而使农业高新技术不能推广普及,严重制约着农业的转型升级。故我国高职农林专业应立足国情、校情,确立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制定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有利条件和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农林专业以培育“三农创客”为核心,采取“三年三循环”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校内三农创客基地和校外“产学研创”教学基地,开展院村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广脱贫攻坚项目,服务农村精准扶贫,探索出了一条“校内创业基地+院村合作基地+企业+对口帮扶村”的人才培养之路,促进了农业人才培育与农村发展的双赢。现将其“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阐述如下。 一、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工程学院根据农林专业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了“三年三循环、实践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以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三阶段实习、三模块实训、三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遵循“识岗-协岗-顶岗”的职业技能递进培养路径,三年分三次到企业行业进行专业实践,促进学生及早对接农业农村。 “三年三循环”指学生在学校三年学习过程中,必须在企业进行识岗、协岗、顶岗三个阶段的实践,通过学生在学校到企业、企业回到学校的几次循环,实现“学中做”、 “做中学”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第1学年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到企业、农村“识岗”实习,了解农业农村行业动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创业基地开展小项目创业创新,将创客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第2学年学生到企业、专业合作社进行2次“协岗”实习,为期5个月,掌握农业种养技术。第3学年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深入掌握技术技能,坚定专业思想和树立专业情怀,培养服务三农的意识和品质,为创业创新做好准备。 二、建立校内三农创客基地,提供创业创新平台 以校内农林实训中心为基地,成立了娄职农林创业中心,由专业教师与在校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共同建设管理,并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担任创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农林创业实践。校内农林学生的三农创客基地,以花卉苗木种植、特色果树种植,特种动物养殖为主要创业项目。每年从农林专业学生中遴选有志于农林创业、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担任创业经理,组建创新团队进行创业实践,先后有80多名农林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三、建立“产学研创”“院村合作”教学基地 娄底职院在全国首次探索了院村合作模式,在娄底市娄星区中阳村建成了对接产业的“产学研创”的教学基地,将“课堂搬进田野,论文写在大地”,增加学生实践创业经验。农林专业教师团队带领农林专业大学毕业生创建了“院村合作”农林创业教学基地,建立实体,建立农林科普网站,将农产品推广到全?敫鞯兀?并通过开通园艺科技咨询热线进行技术推广、科学知识普及。 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农林教学团队依托中阳村院村合作基地、湘中丘陵区生猪试验站、动物医院和植物组织培养师生工作室等产学研创新平台,对接园林城市、美丽乡村,黑猪黑牛产业,绿色兴农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高校、行业企业龙头、地方基层三方通力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推广,强化了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也带动了学生的创业创新热情。 五、推广脱贫攻坚项目,服务农村精准扶贫 农林工程学院师生依托校内创业基地和“院村合作”基地,对接脱贫攻坚项目,面向全市周边农村与企业开展免费技术服务,推广果桑种植、生猪标准化养殖等技术。开展科技下乡,对口帮扶国家级贫困县新化县天门乡、涟源市白马乡等贫困乡镇,传授绿色种植与生态养殖技术,服务农业转型升级。 农林工程学院师生共同建立了中国特色植物网、中国爱农网等网站,开展信息服务。依托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娄底职院农林实训基地),常态化开展“科技宣传月”、“寻找梦中的农林家园”等科普活动,带领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学生通过技术服务,提升了技能,锻炼了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李字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17(2). 张雷,张代涛,杜俊成.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贵州畜牧兽医,2016(3). 李继仁,李宇才,等.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6). 陈奎庆,毛伟,袁志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4(22). 卢淑静.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J.求索,2015(2). 陈晶晶,何云峰.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J.中?高等教育,2015(8). 张娟,赵艳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科技创业月刊,2012(11). 作者简介:胡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