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速度、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遗产资源造成破坏。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本,加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江苏作为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效开发文化遗产旅游?如何通过文化遗产旅游有效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文化遗产旅游 江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和城镇地区文化特色消退,面临特色危机,文化遗产保护之路陷入困境。历史文化是城市和地区发展之“源”,城镇化是发展之“流”。城市和城镇地区应当“源远流长”,才是健康的持续发展之道。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并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要求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把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视为重点。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11部委联合发文,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确定62+2地点名单,江苏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省级试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如何有效开发,加强江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推动江苏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与文化遗产旅游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遗产旅游密不可分。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与文化遗产一样都承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成果。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结合地区历史文化,要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传承文化。为避免“千城一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结合不同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禀赋、文化特色,体现区域差异性。新型城镇化与文化遗产旅游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要求并指导“文化旅游大发展”。要求“发掘并传承城市文化;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文化遗产旅游正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途径之一,通过文化遗产旅游逐步实现景观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以及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城镇化,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 二、江苏文化遗产资源赋存状况及特征 (一)江苏文化遗产资源赋存状况 据笔者整理统计,江苏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24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8项,共计942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2项。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以及大运河(江苏段)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昆曲、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已公布的“全国重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参照,以项目数量、项目分布,项目类别等为重点,江苏文化遗产资源(国家级和省级数量合并)赋存状况如表1所示。(各市、县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文物遗存进行保护,确立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具体数量不在此列出)。 (二)江苏文化遗产典型特征 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分类标准,江苏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属于古遗址、古建筑及历史建筑物、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舞蹈四个类型领域,并集中分布在传统手工技能部分。 第一,江苏文化遗产数量较多,类型齐全。江苏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高潮。从代表了当时我国原始社会最高水准的良渚文化,到徐汉文化的形成,再到吴文化形成,以及宋元明清时期士人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各级政府积极建立健全文化事业机构,形成政府兴办文化事业的机制,文化事业获得新的发展。文化遗产体现了江苏文化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 第二,苏南地区文化遗产数量明显较多。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文化遗产项目共计749处,约占全省总量的64%。江苏历史上在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全境文化都是大体以长江为界,南北比翼双飞。苏南地区长期受吴文化的影响,区别于苏北地区的徐汉文化,在文化特质上更加内秀、冷静、智慧。在新中国成了以后,尽管苏南和苏北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同一省份,文化发展背景基本相同,但苏南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在交通、经济、文化等优势影响下优于江苏其他地区。 第三,江苏文化遗产多分布在水运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水文化是江苏不可或缺的文化类型之一,甚至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城市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江苏境内有河道2900余条,湖泊近300多个,水库及塘、坝1100余个。江河纵横,湖荡密布,水运发达。江苏文化遗产多分布在水运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直接反映出水运体系对江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对策 (一)坚持以人文本,推动文化遗产旅游人文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不同,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产业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房子的城镇化,更是文化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就是“化人”,“化”是手段,“人”才是根本。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存下来的文化瑰宝,不仅代表和记录城市和地区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能体现城市和地区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就是对城市人民智慧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江苏应借新型城镇化的东风,坚持以人为本,以旅游为平台,让更多的人民接触、了解和学习文化遗产知识,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动江苏人文城市建设。 (二)坚持城乡一体,推动文化遗产旅游整体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把城市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整体发展,通过将体制健全改革和政策规范调整,促进城乡格局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发展的一体化。江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一部分分布在城市内,一部分分布在城镇和农村,不要因城市人口和游客数量众多、城镇相对较少及其他因素影响,只重视城市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基培训之基本知识课件
- 2025-2030中国工业硅金属硅行业盈利态势与产销需求预测报告
- 三分屏课件显示
- 小儿麻醉中补液
- 医院面试防控面试题库超值资源
- 三健核心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职业发展规划面试题库
- 大学生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 三会一课课件教学
- 小儿维生素D培训课件
- 蜡疗课件教学课件
- 九下语文必背内容(古诗、文言文、课文)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4版)
- 供货、安装及调试方案
- 202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县级卷)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编制指南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 2022新能源光伏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详细版)
- NB-T31022-2012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 NB-T10859-2021水电工程金属结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